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收藏 78 萬冊雜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麼說吧,它可以覆蓋日本過去這 150 年

收藏 78 萬冊雜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麼說吧,它可以覆蓋日本過去這 150 年

最近一個月,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八幡山 3 丁目的大宅壯一文庫迎來了很多不速之客。

他們有的是這裡的常客,有的是慕名而來的陌生人,還有循著線索前來的日本電視台、報紙的記者,這些人來到這裡,想看看這間擁有全日本最豐富的雜誌館藏(78 萬冊),卻陷入存續危機中的圖書館,現在到底怎麼樣了。

時間拉回到今年 5 月 18 日,大宅壯一文庫的事業部主管鴨志田浩,在日本眾籌網站 Readyfor 上發起了眾籌。在一篇名為《守護大宅壯一文庫!它是日本最初的雜誌圖書館》的文章里,鴨志田浩稱文庫現在財政困難,希望募資 500 萬日元用於文庫的日常運營。到了 5 月 30 日,文庫的眾籌金額就輕鬆突破了 630 萬日元,比起原定的截止日期要提前了一個月。

很快地,伴隨著眾籌的消息,大宅壯一文庫被日本各大媒體爭相報道,TBS、產經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日本最初的「雜誌圖書館」的名號,也開始被越來越多人知道。

大宅壯一文庫這個名字,是在 1971 年出現的。

1970 年 11 月 22 日,日本著名的文學評論家、非虛構作家大宅壯一逝世,他收藏了 20 萬冊圖書的私宅,被他的妻子大宅昌改造成了大宅壯一文庫。直到 2007 年大宅昌逝世,她一直都是文庫的理事長。

大宅壯一出生於 1900 年,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展露出了不凡的文學才華。二戰後,他自稱是「無思想之人」,但卻憑藉著犀利的社會、人物評論活躍在日本媒體圈。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名編劇,最著名的作品是岡本喜八導演的 1967 年版的《日本最長一天》。在他去世前創辦的大宅壯一非虛構文學獎,也是日本文壇相當有分量的獎項之一。

回顧大宅壯一的生涯,除了大宅壯一文庫和非虛構文學獎,一些由他創造的描述日本時下社會的新詞是他留下的最重要的遺產。比如大宅壯一曾指責電視時代來臨,很多粗俗的內容出現,產生了很多隻知道看電視,想像力和思考能力低下的人,他把這種現象叫做「一億總白痴化」。針對日本 1946 年的「一縣一國立大學」的學制改革,大宅壯一把由此誕生的緊鄰車站建造的郊區新大學稱作是「車站便當大學」。大宅壯一還創造了「口碑」(口コミ)這個詞。到後來,人們對他的評價中一定會有一條,「那個創造了許多新詞的名人」。

大宅壯一曾說過,書不光是用來讀的,也是拿來借鑒的。

作為評論家,他每寫一次評論都會儘可能地找到更多的書籍資料來做參考,也常常光顧日本的古書店和古書市場。當時,大宅壯一為了完成『実録?天皇記』和有著大宅版大正史之稱的『炎は流れる』,經常會去古書店尋找資料,利用已經有的鐵路系統,他常常把大量裝著書本的紙盒子一箱箱地寄回了家。 久而久之,大宅壯一家中的書籍雜誌就有了 20 多萬冊。大宅壯一把這些藏書向他的熟人朋友開放,他的書庫開始變成了一個有點像是私人會客廳的「雜草文庫」。

大宅壯一

基於大宅壯一的收藏而建立起來的大宅壯一文庫,幾乎收錄了從 1867 年至今,明治、大正、昭和到平成,150 年間日本所有雜誌的創刊號。自 1971 年成立大宅壯一文庫這個公益組織以來,它以每年平均 1 萬多本新雜誌入庫的速度,逐漸累積到了如今的 78 萬冊雜誌館藏的驚人數量。

現在,除了根據大宅壯一宅邸改造的文庫本館之外,它在東京近郊的埼玉縣還設有一個分館。

在文庫現有的館藏中,它收藏的最古老的雜誌是 1875 年的《會館雜誌》,它是由華族會館發行的雜誌,當中刊登了《天覽議事記》、《天覽講義記》等文章。(明治二年,即 1869 年,日本廢除大名,統稱「華族」)。

《會館雜誌》並非是日本最古老的雜誌。1867 年,明治天皇正式組建新政府,推行近代化改革的前夕,日本國內對於西方新知識十分渴望。這個時候誕生了直接由外國雜誌翻譯而來的《西洋雜誌》,雖然它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本日本雜誌,但仍有著開啟日本雜誌時代的重要意義。

大宅壯一文庫收錄了約 7000 多冊各類雜誌的創刊號

被改造後的大宅壯一文庫和日本大多數公益機構一樣,它的收入全部來自利用者所繳納的會員費,也有很多接受捐款的例子。普通讀者花上 300 日元,就可以入館,並借閱 10 本雜誌。今年六月起,500 日元可以最多借閱 15 本。

每一年,有超過 10 萬人使用大宅壯一文庫。然而,數字化盛行帶來了紙媒式微,文庫的利用者們正在發生變化。

前些年,文庫每年大約能收錄 1000 種、1 萬本雜誌。最近,這個數字下滑到了 800 種。當中還包括很多內容簡單、大部分都是廣告單頁的厚重的時尚雜誌,「一眼望過去,似乎只能看到時尚雜誌花花綠綠的書脊」。而居高不下的日常運營管理費用讓大宅壯一文庫每年的赤字超過了 2000 萬日元。

這讓文庫的忠實利用者們無不憂心忡忡:他們當中包括文字工作者和普通讀者,對於他們而言,大宅壯一文庫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在大宅壯一文庫因經營困難而募資的消息傳出來後,一些日本名人們紛紛向媒體表露了他們的想法。作家豬瀨直樹認為,大宅文庫是日本的文化遺產,應該被保留;編劇野木亞紀子則說,「要想調查網路時代之前的資料,要麼去國立國會圖書館,要麼就是大宅文庫」。

大宅壯一文庫 圖片來自:tomagzine

現年 49 歲的鴨志田浩是大宅壯一文庫工作年限最長的員工。31 年前,尚在專門的記者培訓學校就讀的他,因為喜歡讀書而想從事出版相關的工作,就來到了大宅壯一文庫打工兼職。畢業之後,順利成為了文庫的正式員工。

工作到現在,鴨志田浩眼中的大宅壯一文庫經歷了一些不大不小的變化。比如說,原本是私宅的文庫,由於雜誌的增多不得不一次次地擴建,這棟老宅的結構因此變得混亂了,在一排排高大的書架之餘,幾乎沒有其它的駐足空間。

數字化改變了很多事情,這一點給鴨志田浩的感受最為深刻。

文庫的雜誌索引系統在這 31 年間,由手寫的一張張圖書卡片,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文庫變得更快捷方便,但它的讀者們似乎不再像之前那麼熱情了,他們曾把這個文庫當作是靈感寶庫,每周一次或兩次,來這裡尋找更多了解這世界的途徑。而現在,互聯網讓去文庫查閱資料變成了一件有些笨拙的事情,很少有人會像之前那樣,費時費力地去探索了。

「只需要動動手指,輸入單詞,在 Google 上就能迅速找到你想要的內容。但這種方式也產生了新的問題——因為不知道,所以查詢」,也就意味著,「查到想要的東西就到此為止」,鴨志田浩認為,雜誌能夠幫助我們擴寬視野。因為在雜誌上,你感興趣的那一頁內容的後面幾頁,很可能是一個你從未發現的新鮮領域。

這些年來,鴨志田浩對於雜誌、書籍和文庫工作本身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他的工作讓他看到了過去 150 年間日本社會歷史、流行和風俗的變遷,能夠滿足好奇心,就是他眼中這份工作最大的價值所在。

例如,在1970 年代中期至 1980 年代,日本社會的流行詞是 anno 族。當時,以《anan》、《non-no》為代表的日本女性時尚雜誌興起,受雜誌中刊登的全彩旅行圖片特輯影響,很多日本人順著雜誌的介紹專門去觀光。再加上日本國家鐵路的發展,一大批受雜誌影響的女性遊客湧現,形成了日本風靡一時的 anno 一族。 這些日本社會的特殊現象,你都可以在《anan》、《non-no》這些雜誌上看到。

去年,因為 NHK 晨間劇《當家姐姐》,日本生活美學雜誌《生活手帖》(創刊於 1946 年)突然大熱。在一次日本媒體的到訪中,鴨志田浩能夠毫不猶豫地走進書架之中,快速找到《生活手帖》的創刊號。不過他的關注點和我們並不太一樣,對他來說,這本雜誌有趣的地方在於「啊,這是本刊登了電熨斗廣告的雜誌」——也就是說,早在 70 多年前,電熨斗就已經在日本普及了。

大宅壯一文庫收藏的雜誌

快捷的網路搜索或許會帶來另一個信息時代的「一億總白痴化」現象,但它也給大宅壯一文庫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和其它的圖書館不太一樣,大宅壯一文庫有自己研發的一套獨立的索引系統,它被稱為「大宅分類法」。 這種分類法重視如何以更加簡單、口語化的辭彙作為關鍵詞儘快找到想要的資料,它會根據新近的熱門辭彙不斷地更新自己的關鍵詞搜索功能,它也作為雜誌文章索引系統被其它機構廣泛應用。

比如說,如果你想在 2017 年的今天,去搜索東日本大震災的內容,你可以檢索出 4341 本與之相關的雜誌。輸入「臨時住宅」、「避難所」、「受災者」,或者具體的地名等關鍵詞,可以在這 4341 條內容中進一步檢索,直到找到你想要的。 不只是災害事件,大宅分類法的檢索詞可以是任天堂遊戲機、B 級美食、宅等辭彙,人物搜索範圍則可以從日本皇族雅子妃、秋篠宮佳子,橫跨至影視圈的新海誠、堺雅人,甚至機器人設計師石黑浩、高橋智隆都有。

在鴨志田浩看來,「一本雜誌就像是一個維基百科,能不能像這樣精確地查詢內容,是決定雜誌價值的關鍵」。大宅壯一文庫並不是說要反對數字化,而是可以利用這項技術變得更加有效率。只不過,文庫最核心的財產——雜誌,仍然是以紙媒的形式躺在書庫之中,儘管技術可以縮短找到目標雜誌的時間,但你仍需要前去大宅壯一文庫,才能找到你想要的。

大宅分類法檢索系統

目前,大宅壯一文庫的館藏雜誌大多數都是出版社贈送的,也有部分自己購入的,但不是所有的雜誌都有完備的索引。鴨志田浩想給已經有些年份的雜誌做索引,卻沒有足夠的人手。

他通過眾籌來的資金將主要用作文庫的運營,首先就是支出最多的工資部分。大宅壯一文庫現有 34 名職工,比起最高峰時期的 60 名職工已經少了近一半人。他們的工作瑣碎而重複,並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幫助讀者取書,是文庫工作人員最主要的工作。出於對雜誌的保護,讀者無法進入書庫,只能申請工作人員幫忙進入書庫找到對應的雜誌,然後再拿去文庫內的閱覽室閱讀。

不僅如此,文庫職員還要幫忙複印,並把雜誌放回到書庫中。每天,大約有 1700 本雜誌在狹小的書庫中被取走、再放回。

每到一批新的雜誌,文庫職員們都會用黑色 PVD 給雜誌的書脊鍍膜,防止雜誌損傷。而文庫自有的圖書檢索系統的運營是項耗時耗力的工作,它要求人工逐頁查看,從內容和類別上逐一錄入每本雜誌。碰上頁數較多的雜誌,有時候光是錄入一本內容,就要耗上一天。另外,每隔五年,文庫的職工們就要更新一次雜誌資料的目錄索引。

大宅壯一文庫內景

鴨志田浩 圖片來自:朝日新聞

要把 78 萬冊雜誌統統數字化的確是一項難以想像的艱難工作。另外,由於雜誌涉及到的作者很多,在現行法律更偏重於對著作權擁有者保護的情況下,處理著作權問題也是個大麻煩。最後要考慮的是雜誌數字化之後可能的收益情況,僅從目前來看,這是不可預知的。

但鴨志田浩不覺得文庫會消失。也許對這個工作 31 年的人來說,談一些細微的事情更有意義。比如,他會跟你分享:當取出一本雜誌的時候,就把它右邊的那本雜誌抽出來一點點,這樣返還雜誌的時候就容易些。

題圖及圖片來自:tomagzine、readyfor、大宅壯一文庫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破敗民宅中出現了一張女人的臉,但這真的不是恐怖片
Apple Watch 3將於9月發:能打電話,續航有驚喜
Beats 耳機和時尚品牌聯名上癮,這次找上了 Balmain
全世界最有名的女人都買他做的人造珠寶,這魅力何在?
中美洲大堡礁被上了保險,這是旅遊業相關公司的曲折環保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文件覆蓋寫入3000次固態硬碟是不是就壞了?
我國在研發啥樣的戰機,這活連殲20都幹不了?打擊覆蓋7000公里!
不想被熱醒,用這個96.6%凝膠覆蓋的枕頭就對了
幾乎覆蓋整個中國!2019年最後一次月食今晚上演,敬請期待
敢炸俄軍基地?3小時後就被20噸炸彈覆蓋,200人一個沒跑掉
4月最值得期待的近10款新機!覆蓋所有價位,看看哪款適合你?
賈躍亭背後有個大老闆,業務覆蓋20個城市,一月賺走1001億
中國最有錢的80後:短短4年賺得923億,產品覆蓋全國4億人
這個非洲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僅0.1%,一條河養活了近1億人
從街邊攤到連鎖店,全國開店5000家,覆蓋200多個城市,這家麻辣燙憑什麼?
他的王牌:估值300億,覆蓋450個城市,服務7000多萬人
一個文件覆蓋寫入3000次固態硬碟就壞了?
日本火山噴發,岩漿覆蓋1千米,更可怕的是休眠300年它將蘇醒
這個國家森林覆蓋面積只有0.1%,一條河流養育著近1億人口
跟蹤36個空中目標,配備三種導彈覆蓋半徑400公里,難怪印度也要
一天賣出1萬顆椰子 這台自助售賣機獲1500萬融資 覆蓋53城10餘國
這個國家太有錢,540噸炸藥覆蓋敵軍陣地,沒有炸死一個人
工行去年凈利2875億增3%,撥備覆蓋率回歸150%以上
集結9萬大軍卻攻不下幾個山頭?被15萬噸炸彈直接覆蓋,3萬人倒下
覆蓋10,000公里!日本探測器在金星發現了難以解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