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血淚奇書埋井四百年,一朝出井,萬民追捧,卻又遭毀遭禁三百年

血淚奇書埋井四百年,一朝出井,萬民追捧,卻又遭毀遭禁三百年

明末崇禎十一年十一月初八,即1638年12月12日,蘇州城內發生一件轟動一時的奇事。

該年,吳中大旱,城裡居民望雨如甘霖,買水而飲,爭汲者相捽於道。

時至仲冬,承天寺僧人為取水解渴,浚疏寺內一口古井。

僧人在井中揮鏟,忽聽「叮噹」聲響,訝異之餘,小心挖出一物,用水澆洗,竟是一個封鑄嚴密的鐵函。

僧人心存敬畏,不敢輕啟,供之佛龕。

遠近得悉此奇聞,紛相來睹,七口八舌,要開啟視內藏何物。

僧人數番推託,不得已,沐浴更衣,焚香凈手,破函。

但見函內有石灰,石灰內有錫匣,錫匣內有臘漆封裹的紙包。包紙有兩層:外包紙中間寫著「大宋鐵函經」「德祐九年佛生日封」。

「德佑」,乃是南宋恭帝趙顕的年號。但德祐二年,伯顏率元軍兵臨臨安,南宋小朝廷走投無路,謝太皇太后抱著五歲的宋恭帝出城投降,該年號就被取消了。

鐵函內書「德祐九年佛生日封」,表明鐵函主人乃是南宋遺民無疑。

另外,又書有兩行小字「大宋世界無窮無極」「此書出日一切皆吉」。

揭開外包紙,內包紙上寫 「大宋孤臣鄭思肖百拜封」十字。

再打開,則是折迭成卷的稿本,名曰《心史》。共有詩250首,文30篇,前後自序5篇等。

士大夫驚異傳誦,以為古今所未有。

自稱「大宋孤臣」的鄭思肖不過是南宋末年的一介布衣,其本名不可考,「思肖」二字,是宋亡後改的名,肖是繁體字趙的一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自稱日常坐卧,必向南背北。居室題額為「本穴世家」,即將「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間,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對宋的忠誠。擅畫蘭,因大宋已亡,所畫蘭均無土和根,意寓土地已淪喪於異族,無從紮根。宋亡入元,鄭思肖把僅有的數畝田捐給寺院,自己行無定跡,吳中的名山、禪室、道宮,無不遍歷。多寓城之萬壽、覺報二剎。78歲時「疾亟」,屬其友唐東嶼為畫一牌位,曰:「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語訖而卒。

《心史》是鄭思肖將一生奇氣偉節合為一書的彙編,一字一句,飽含血淚,深情謳歌南宋的愛國志士,痛斥奸臣佞徒,控訴元軍的暴行,充分表述了自己的愛國與忠誠。

蓋因形勢所迫,寫好了的《心史》無法刊行,只好密封於鐵盒,層層包裹,中夾以石灰防腐,投於承天寺枯井裡。

鄭思肖身為宋末一普通文士,心懷天下,始終堅信蒙古最終會失敗,中國的儒家文化最終會勝利。所以才會寫「大宋世界無窮無極」「此書出日一切皆吉」。

總算天道輪迴,蒼天有眼。

《心史》在枯井中沉睡了350餘年,終於在這樣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被發現,從此光照千古。

時值大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滿清覬覦中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

以楊廷樞為首的蘇州一大批士人共鳴於《心史》的悲憤之音,競相傳抄,萬民爭閱。

江南巡撫張國維更是捐出俸祿,並在百忙中寫序付梓,於庚辰(1640年)春刻成刊行。

《心史》刊行面世,眾多抗清志士和明遺民反覆誦讀、題詠、引用、評論、傳播,藉以激勵自己。

可以說,《心史》一書在明清之際影響極為巨大。

也因為這個,清廷定鼎中原後,蠻橫強化思想專制,以「軍機處」名義「奉上諭」將之列入「禁毀」書目;同時,御用「三通」「四庫」館臣始正式判其為偽。

受此遺毒影響,當今一些大型工具書,如修訂版《辭海》、修訂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等也稱此書「或疑為後人假託」。

但是,近代學者梁啟超有幸得閱《心史》,熱血「騰躍一度」,莫名激動,欣然高贊:「此書一日在天壤,則先生之精神與中國永無盡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沙龍 的精彩文章:

此人與岳飛齊名,人人都說他是忠臣,皇帝也認可,但還是要冤殺他
古墓里的一口缸,已讓專家激動萬分,看到這塊墓碑,專家徹底樂翻
趙子龍年齡和黃忠相當,關羽為何只罵黃忠是「老卒」而不罵趙子龍
此唐將征戰萬里,拓地數千里,無辜被黑,名聲很臭,韓人奉之為神
此石產自寒武紀,兩代風流天子要將之據為己有,最終卻被此人所得

TAG:歷史大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