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第10年,對話張穎:敵人讓我做得更好
經緯中國成立已經第10年了,從時間上來說,它也是一家老牌機構了——但仍然很少人會把這兩個字和經緯相聯,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它總有出其不意的新動作。
採訪 | 文 洪鵠
作為中國最不缺少話題的風險投資機構,經緯中國就像它的創始人張穎一樣,擁有富有爭議的、同時讓人無法忽視的強烈個性。
早年,張穎帶領經緯以「傳統美元基金變革者」的形象出現,變革包括幾個方面:從互聯網產品經理中挖掘年輕人來做投資,因為他們更懂行業;大規模的鋪開人馬,以近40人的投資團隊和近70人的投後團隊來完成對市場的廣泛覆蓋,而不是VC們的傳統做法「狙擊手型」;同時他們還是最早成立人民幣基金的美元機構。
這些改變,如今早已成為VC行業的普遍做法,不再新奇。但張穎在2010年便推出它們,背後是他對移動互聯網為中國帶來龐大機會的清醒認知和篤信。那句著名的宣言「豪賭移動互聯網」,從此和經緯的成功、張穎的名字緊緊聯在了一起。
但如今,人們普遍認為,移動互聯網的巨大紅利正在過去。在2017年上半年,創投圈或許剛剛度過了它最焦躁不安的6個月。這也到了經緯中國成立的第10年,從時間上來說,它也是一家老牌機構了——但仍然很少人會把這兩個字和經緯相聯。某種程度上因為它總有出其不意的新動作。比如今年3月,經緯成立了一家「專門服務新經濟公司的高端出行公司」,叫經緯出行,張穎騎著他的摩托車和被投公司的創始人們一趟趟的出行,從摩洛哥到火人節,從冰島到堪察加。5月,經緯和36氪一起,在沙漠里辦了一場MTA天漠音樂節。
經緯在對標誰?張穎說,經緯沒有任何對標。
經緯這還是在做VC嗎?張穎說,經緯是在做投資平台。
兩年前,我採訪過張穎一次,那時聊天中張穎高頻提及的詞語包括「廝殺」「all in」「獨角獸」「下一個BAT、滴滴快的」。這一次,我們花了很長時間來討論他的個性以及局限,正是這些決定了經緯是今天的經緯——而不是另外任何一家業績好的投資機構。當然,他也深入地談了他認為「無法超越的」經緯的品牌和酷。
經緯第10年,張穎也在焦慮。但那是和其它人不一樣的焦慮。
以下為對話。
控制與管理
-同樣的估值同樣的時間點,別人搶不過我們;同樣的估值不同時間點,我們可以晚進
-我會打壓膨脹的同事,打壓到你萬分痛苦
36氪:上一次採訪你是2015年底。你覺得過去這兩年,經緯的好案子有哪幾個?
張穎:ofo、瓜子二手車,VIPKID,等等。以及陌陌拿住沒賣,堅決地看好,這直接讓我們多賺了7、8億美金;還有我們人民幣基金的及早布局和堅決的投資節奏。
36氪:經緯想進的案子,經緯都能進得去嗎,在任何時候?
張穎:我覺得是,就拿剛才的幾個案子說。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估值,10個案子裡面我們能拿下8個。比如說ofo是去年年中,當時戴威本來在跟別人談,他們一直希望ofo不要跟我們簽,說下周一就過會。但在前一個周四,我們合伙人肖敏把戴威請到經緯辦公室,然後讓我見一下、幫忙聊。然後我就跟戴威系統性地表述了我對這個市場的思考、對團隊的看好,以及未來經緯能在哪些方面幫忙。最後當晚我們就簽下了TS,領投了ofo那一輪的融資,並拿到一席董事位。
瓜子也一樣,他們從58分拆後去年2月先融了一輪,我們是9月才投,和之前一樣的估值,我們投進去幾千萬美金。在投之前,我邀請浩涌參加我們的經緯出行去了趟俄羅斯,我和他全程在一架私人飛機上,聊他的數據、他在做的事,觀察他,他在這個過程中當然也在觀察我們。無疑這一趟下來我們都非常信任對方。回來我就問他,你要不要多拿一些錢。他也很爽快,說好,就按照半年前的價格,但是動作要快。他不缺這個錢,而且瓜子11月就要融下一輪了,但還是讓我們進了。
所以這就是我說的,同樣的時間點同樣的估值,別人搶不過我們;同樣的估值不一樣的時間點,我們可以晚進。只要我們想進,合投或者跟投,我們總能想到辦法。
36氪:不同的時間點以同樣的價格進,之前的老股東不會有意見?
張穎:在融資過程中,每一輪都有一些老股東會發牢騷,但如果創始人極其強,數據很好,他又知道怎麼去周旋,他想要什麼都能達到。
36氪:搶案子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張穎:搶案子的這個搶,始終是很多因素疊加在一起的有戰鬥力的搶。包括基金的品牌、我們合伙人的給力、執行中各種細節的拿捏、時間點的把握、經緯能給到的投後服務等等附加值。如果看到創始人猶豫,我們合伙人就會把我推到他面前,一般聊個3、40分鐘就會出現積極的一面。對這點,我個人有充分的自信。而且絕大多數時候,拿經緯的錢,這是一個在中長期創始人們不會後悔的決策,這就是事實。
36氪:這兩年,哪些是你錯過最遺憾的案子?
張穎:有,但我不想說。這個沒有辦法,也一定會有錯過。每次提到這個我都會頭暈腦脹,會讓我非常心煩和焦慮,但這也是讓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36氪:經緯怎麼來降低這種遺憾?
張穎:以經緯今天的品牌和我們團隊的滲透率,每個行業大多數明星項目我們都能及時看到。如果我們沒有投,那我們只能逼著自己再提升判斷、認知,要麼是我們把市場看小了,要麼是我們低估了創始人的成長性。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提升、持續性地提升我們對每個細分行業的認知和判斷力,還有就是建立高效的系統性回訪機制。
其實這一方面我蠻羨慕朱嘯虎的,他有時候會出去二三十天,take a vacation,那中間有項目他錯過就錯過了,他不糾結,他不像我這麼焦慮。經緯現在有「一線機構病」:我們做得那麼好了,我們怎麼能再錯過呢?但這個焦慮本身是阻撓我們成長的,我意識到了這個。
36氪:你焦慮的表現是給團隊施壓嗎?
張穎:不停地施壓,持續焦慮一定會帶來負面的東西,肯定有人會受不了。
但我在這裡面也是有平衡的拿捏。什麼時候我是一個創始人身份,該行使比較專制的決策和舉止,什麼時候需要去凝聚團隊精神,我心裡是有尺度的。對投資團隊,我非常兇狠,階段性的、他們把握不了頭緒的凶,比如一個投資經理某件事做得不錯,出成績了,那我會先表揚肯定,給你更多空間,過程中看你持續成長,突破自己的安逸。但他很可能就high了,自大了,很多東西開始做不好了,那我就會放大地去打壓,打壓到你萬分痛苦。
36氪:你相信這種打壓對每一個人都能起效?
張穎:我打壓他是因為他不知道今天你拿著經緯投資人的名片,你能敲開多重的門。投資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一夜暴富的可能,經緯有很好的口碑,你有可能明天就能抓住下一個滴滴和ofo,甚至下一個阿里騰訊百度,因此而變成富豪。而你如果能經過我的打擊還活下來,在壓力下做得更好,你就出來了。你承受不了,那就去你的吧。
36氪:鼓勵、放大、打壓,你的目的是什麼?
張穎:第一當然是為了經緯的整體利益,第二是為了他們成長。一個人的成長,是鋸齒形的往上走。我特別討厭看到投資人膨脹,包括我們自己的同事的膨脹,人一膨脹,過度自信就不會再成長,就會犯錯。有可能他們自己不知道,但在我面前非常透明。那我碰到這個情況,尤其是多個點都在印證這個事情的發生,我就會打壓,如果他能扛住這樣的打壓,才會有斷崖式的成長。
我認為經緯今天能有的成績,最關鍵的的原因就是我們給年輕人做事的空間,並且在他們出成績的基礎上不停地去延展這個邊界,讓他們擔更多責任做更多事情。這樣子的鼓勵、放大、打壓,整體也是為了他們個人最快的成長。
36氪:有人也這樣對待過你嗎?你是如何獲得斷崖式的成長的?
張穎:我20多歲在投行的那兩年非常明顯。之前我從來不是所謂精英,非常懶散。我在舊金山上的中學、大學,都是二三流的,到1999年我在西北大學讀完碩士進到所羅門兄弟投行部,他們的工作強度讓我非常痛苦。經常在禮拜五派給你一大單活干,然後你的周末就完蛋了。我們交上去的PPT,老闆看了不滿意,他會直接砸你,完全是狼性文化。茶杯、煙灰缸、包,什麼都砸,砸得你滿身一塌糊塗。然後你還要撿起來,再滾出去。
在這種環境里,搞得我們也很變態。我們以前玩一個遊戲,把西褲、襯衫脫下來扔給同事,讓對方揉、在地上踩,互相弄得一塌糊塗不能再皺,然後讓乾洗店更加痛苦地去復原到一塵不染。那種地方你只有這樣發泄。
36氪:你認為這段經歷對於你成為今天的你必不可少?
張穎:非常重要,收穫巨大。2001年我去中經合,中經合的創始人劉宇寰先生,他是我的恩師,給了我很大信任和空間,讓我去犯錯糾錯,基本上很多地方都不管我,我對他的感激是歇斯底里的。那到2008年經緯中國成立,我自己當老闆,就不用說了。但我能在這整個過程中把握住自己,在經緯發展得非常好的時候居安思危,保持頭腦冷靜,我認為跟之前投行這段心性磨練密不可分。
36氪:你會去看別人總結的管理經驗嗎?
張穎:從來不會,零。一切都是在摸爬滾打中產生的直覺。
36氪:不相信那種有一套管理方法論的人?
張穎:我相信,但我不是那種人。
囂張與剋制
-經緯系創始人都知道,加入了經緯,你受人蹂躪的概率就會低很多
-但我隨時跟自己說,不要因為所謂成功、有錢,就變得和周圍那些我不認可的傻x們一樣
36氪:你很多次對同行放話——第一,別來挖你的人;第二,對經緯投的公司,多次簽了TS又毀約的同行,你會報復。
張穎:對經緯系公司的保護我是非常有意識的。3、4年前,有一些機構系統性地看我們的公司,多次簽了term sheet然後不投,折騰我們的創始人。
對這種慣犯,我千方百計也要搞他們,我會系統性地報復。只要他想投我們經緯系的公司,我就不會讓他投。有時候同事會說算了吧,我說不可能。這種事情發生一次,我就傳播一次我這個觀點。我不但要讓我經緯投資團隊的每個人都牢記這是底線,我還要讓所有同行都知道這件事上你絕對不要惹我。
經緯系的公司都知道,加入了經緯,你受別人蹂躪的概率就低很多,我會保護你。紅杉、SIG、DCM,這些一線基金我們都合作得非常多,他們加起來在我們這裡投了幾十個案子,沒有一個反悔的,這是他們認可我們的被投公司,同時我認為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認可和我們的長期合作。
36氪:張穎是一個囂張的人嗎?善於運用「肯定-打壓」模式的人,有意識建立別人對你的畏懼感,應該是一個足夠相信自身魅力的人。
張穎:我非常清楚我人格魅力的邊界。我知道很多人喜歡經緯,很多創始人認可我們,也有很多人認可我。但我隨時隨地在心裡跟自己說,不要因為所謂成功、有錢,就變成和周圍那些我不認可的傻逼一樣,非常囂張,對別人不尊重,在細節上欺負人。
如果要做一個asshole,我只會在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同行、大佬、創業者時——如果你不喜歡他,正好你碰到一件過分的事,那我就囂張、愛憎分明。但對普通人,對行業地位可能不如你的人,就必須克制。但有些特定場合,我會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去達到一些商業上的目的。
36氪:比如在搶案子的場合?
張穎:對,我的同事經常拉我去搶案子,那我知道今天我需要充分放大我的人格魅力。我的招數就是真實、直接,沒有任何拐彎抹角,說別人不敢說的話,把所有想法講出來,給最真實和靠譜的建議。
我認為這種真實和直接是對創始人或者任何和我們開會的人最大的尊重,也許他當時不能消化,但時間拉長了他會理解,我們對他的真實就是我們對他的尊重。
36氪:live.me創始人Yuki告訴我,在經緯之前有一家大機構本來已經確定要領投了,但和你聊完後他們最後決定給經緯。你讓她「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你對這件事到底有多大的慾望」讓她印象深刻。
張穎:我覺得這是一個關鍵問題,早期投資我們其實能有多少的數據可看?核心還是人,創始人有多大決心和能力把事情做起來。之前是華東和Harry(萬浩基)見的Yuki,都跟我說這個項目很不錯。業務層面我就不用多問了,這點我信任我的同事。我跟她聊就聊大的邏輯,包括為什麼是你們(來做海外直播這件事);為什麼是我們——我們本身就是獵豹的投資人,對於分拆的經驗,我們還投了陌陌,它後來成功轉型直播對此我們的思考。
跟創始人開會,我很容易通過他/她的眼神、問的問題去切換我想知道的問題。我也很容易激發別人對我個人和經緯品牌的認可。具體來說?你要簡單、to the point,拿捏住創始人正在做的事情上幾個要點。這些要點多數和項目數據、融資金額無關,和對創始人生軌跡的認可、跟團隊、打法、資本結構、未來戰略有關。很多投資人喜歡跟創始人掏心掏肺,一聊3個小時,我覺得1個小時必須解決問題。
36氪:你的角色是一個軍師還是super sales?
張穎:都有。和別人打交道,語氣、風度、剛柔的把握,因人而異。我是一個非常喜歡跟人一對一打交道的人,如果我和你打交道不順,你不喜歡我,那是因為我不care,我故意想表達我對這個人的不在意。
36氪:你對自己的人格魅力什麼時候開始「自覺」的?
張穎: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過去幾年的投資業績,以及我們其他各方面的越來越好。你說囂張,確實,我想怎麼活怎麼活。但每天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自強則萬強,跟團隊說,跟我們投的創始人們說,提醒我自己——如果你要保持這樣簡單粗暴、愛憎分明的性格,說很多別人在心裏面想但不敢說的話,那我們一定要持續做得更好,要不然我就是一個傻X。
36氪:之前說到「一線機構病」,其實你沒有想要改正。
張穎:我覺得改不了。今天知道我們有業績,有很多人關注,我們能拿到很多錢,那我們又能去投很好的項目,去影響更多的人,why not?因為錢今天對我來說都是籌碼,我全力以赴,我非常渴望賺更多錢,然後把它變成更多籌碼,去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影響更多的人。這對我來說是最持久的,任何其他東西,摩托車、荒郊野嶺、看片、看書,都是階段性的調劑。能給我持續快感的事情,只有這一件。
民主與專制
-長江後浪推前浪,換代成功靠什麼?靠運氣
-我還是有很多慾望、糾結、誘惑,所以這個過程註定很煎熬
36氪:創始人個性是一家機構基因的決定因素嗎?你覺得你決定了經緯的百分之多少?
張穎:我覺得任何一個做得好的投資機構,都是在映射創始人的風格,100%。經緯能取得現在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包括我們都是創始人的徐傳陞、邵亦波,還有我們共事多年的合伙人們。
但我也不會否認一個事實,民主集中制會帶來效率上的優越性。從2010年開始,經緯每年3-5個關鍵策略都是一兩個人想出來的:包括移動互聯網剛起來時候的人海戰術,包括率先從互聯網行業里挖年輕人來做投資、很早設立人民幣基金、大投後團隊的建立等等。
36氪:很多傳統美元基金是到2015年甚至16年才意識到必須要有人民幣基金的,經緯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提前量?
張穎:我們2010年就做了(人民幣基金)。一個投資機構如果想要做到行業頂尖,不能只靠一年兩年才開的美股上市窗口。中國的創業浪潮是非常可怕的、一波一波過來的。不能因為貨幣上沒有人民幣的配置,就不能去投最後在國內上市的公司。如果要做成行業最頂尖的投資機構,我要有所有的武器子彈和完善的貨幣配置。就這麼簡單,既然我很早就想清楚了,那就堅決去做,沒有什麼好猶豫糾結的。
36氪:你的這些決定,在推行過程中和其他合伙人有過衝突嗎?
張穎:肯定有。比較嚴重的一次衝突是我提出在我們投後團隊中成立醫療服務小組,服務我們所投企業創始人和直系親屬,當時有人極力反對,有人溫和反對。他們認為我們為什麼不用第三方服務機構,付人家錢就好,做高效的中介。我說不行,直營店和加盟店,服務意識差10倍以上。我要醫療小組的核心成員是經緯自己的員工,百分百盡心儘力、呵護我們的創始人。我不要中介,哪怕他是非常高效的中介。
36氪:醫療服務小組會成為經緯的壁壘?
張穎:我們當時在郵件里討論,我說創始人是陪伴經緯最重要的人,你們說一下你們不同意的觀點。他們說了,我說,好,我聽到了,但這件事按我說的辦。今天他們知道這個決策是對的。當然,也有決策最後我錯了,我會馬上認錯、調整。我是一個堅持的人,但不固執。
36氪:專制有助於投資機構的效率?
張穎:一個優秀的公司,不管是投資機構還是實業,都應該是70%專制,30%民主。民主是讓大家有一個討論的機制,讓員工覺得被尊重的,以及一個快速糾錯的機制。但重大點上,你必須隨時提醒大家。
36氪:你認為你有沒有哪些局限,會制約經緯的發展?
張穎:有。我太好勝了,然後也太急,有的時候確實會為了一點細節弄得整個過程烏煙瘴氣,並且給同事們太大壓力,結果有些人就是過不了這關。
很多東西是老天爺定的,你能不能抓住下一個BAT,抓住下一個滴滴、陌陌、餓了么,每個人活到六七十歲,有點什麼意外都會完蛋,那我們還有多少年?你到底怎麼消化這些東西?我還是有很多慾望、糾結、誘惑,所以這個過程註定很煎熬。
36氪:雖然風險投資行業出現才40年,但你有沒有想過要把經緯做成,譬如一家百年老店?
張穎:百年老店個屁。
36氪:就是說除了眼前三五年的計劃外,你沒有更長期的設想?
張穎:也許內心深處有,沒細想過。我不會說什麼百年老店。創始人會老、管理者會換代,長江後浪會推前浪,換代成功靠什麼?基本靠運氣——就正好有一個年輕人,做得好,價值觀也一致,也在成長也會管理。如果我們努力了,但十多年後找不到那個年輕人我也認了,一個投資機構的衰落也很自然,沒什麼好糾結的。
36氪:你不相信制度和體系能賦予機構可傳承的生命力?
張穎:如果不是我來管,那就是另外一個經緯了。也會非常好,但風格會很不一樣,不會去火人節,不會去貝加爾湖。他們有可能說認為這東西不是那麼重要,確實有可能業績上我們能延續我們的給力和行業地位,但那是一個不一樣的機構。
什麼是品牌,什麼是酷
-以我的囂張程度,我是想要說「無法超越的酷」的
-經緯公號是No.1,我們有50萬粉絲,我鼓勵任何一個機構來超越我們
36氪:很多人不能理解,經緯作為一家VC,為什麼那麼喜歡「搞事情」?去年帶幾十個CEO去火人節,今年辦音樂節,你們還參與拍了一個紀錄大電影《燃點》。
張穎:很多事情一開始的時候我沒有想那麼多,只是直覺告訴我去做它有意思。說實話以前我沒有去過音樂節,但我理解一個酷的音樂節是什麼樣子。我們是在36氪的一篇文章里看到天漠音樂節的,(看到了)形式、邀請的樂隊這些,當時我就覺得很有意思,然後我們找到創始人李宏傑聊,發現他還是張北音樂節創始人,我說那我們就深度合作,按照south by southwest那種模式,科技、音樂、極客。
但我現在越來越意識到這樣的活動、這樣的跨界趣事對品牌的重要性,也系統性地、更加有思考、有節奏地去做一系列很酷的活動和品牌提升的投入。
36氪:是你一人的決定,還是在經緯內部必須大家也要走一個決策流程?
張穎:今年是要做一個音樂節,還是什麼節,我們從來沒有就一個案子坐下來聊幾個鐘頭。我們通常是幾個人碰一下,恰巧我們同事也都是一群好玩、跨界的人,大家覺得應該做,就馬上做,有了想法之後我們會有超強的執行力,這個是非常難得的,這是我一點都不害羞說出來的。經緯有超強的執行力。你看到我們的廣告了嗎?
36氪:一樣給錢,不一樣的酷。
張穎:這個我們想了十分鐘不到。音樂節上我們有一個15秒的廣告,我說來坐下來我們討論下形式。一開始我提的是「一樣的資本,無法超越的酷」;我們一個同事堅持「一樣給錢,不一樣的酷」。以我的囂張程度,我是想要「無法超越的酷」的。因為無法超越,我對標的是投資同行。
36氪:你怎麼定義酷?
張穎:沒有投資業績就不要扯。等你有投資業績,你再疊加,就是1後面的那些0。有這個1,後面的0就是多元化的放大。今天的創始人越來越年輕、有趣、多元,你能不能快速給他錢很重要。但他認不認可你的機構魅力、人格魅力,他覺得你這個品牌酷不酷,這個同樣非常重要。
恰恰這一塊我們是有感覺的,這個感覺來自我,以及經緯的一小撮人。我們每年乾的事情,包括公號、內容、視頻產出、七八次經緯出行、一年一次大型活動、經緯chuang大會,無數線下活動,還有經緯內部的人文投資。
36氪:人文投資這塊還是第一次聽說。
張穎:我們內部叫人文投資,或者說叫消費升級裡面的精神升級。這類東西需要時間成長但有很大空間,同時它還能帶來影響力,並且我喜歡。
像新世相、公路商店、班夫山地電影節這類項目,商業上或許需要一點時間去耕耘,但反過來說他們的成長能影響更多的人,這些我個人都參與了。
36氪:你在乎人文類項目的商業化嗎?
張穎:非常在乎。我舉個例子,4、5年前我投了一席,我投的時候它剛做了第一個show,但定位很清晰,他們就是要做中國的TED。現在他們在騰訊短視頻類累計播放量排前三,核心競爭力就是對人物的拿捏。發掘各行各業里有趣的人,而不只是商人和明星,挖到這些人還只是第一步,具體怎麼把腳本安排好,怎麼去體現這些人unique的一面,怎麼站在台上更立體、放到視頻上有訪問量,這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程。
再說新世相,我們剛投的時候它還沒做過一場活動,那些活動的延展、疊加、形成IP、拍網劇,就更沒有了。但我覺得張偉這個人不只是文藝,他有組織大型創意活動的能力,這些活動又能一次性帶給他十幾萬、幾十萬的粉絲,他的商業思維越來越成熟。
公路商店也很簡單,它定位是年輕人亞文化,這些人是中國的未來,這個非主流群體會越來越主流。你要把這個人群切住,內容必須非常徹底到位,不痛不癢無法打動他們。像公路商店風格就非常鮮明,什麼北京的老外vs上海的老外,在飛機上吃小龍蝦這些選題,不喜歡的人覺得非常無聊,喜歡的會非常喜歡。康陽(公路商店CEO)這個人蠻有商業頭腦的,大的東西拎得清。
有些人沉迷於自己的文藝,沉迷於持續產生優質內容,意識不到自己零商業判斷,不能把握大事情,這種人就永遠只能是一個好媒體人而不是好的創始人。我相信張偉和康陽都是有可能大成的人。
36氪:看來做內容一直是你的興趣。聊聊經緯創投這個公眾號吧,它現在有多少粉絲了?
張穎:今天我們有50萬粉絲,現在公號粉絲增長比以前難多了,但無所謂我們會堅持死磕。我們提供更多有用、有趣、多元的內容,這個號有一天到150萬+讀者,我一點也不會吃驚。
36氪:時機是不是經緯公號成功的關鍵原因?
張穎:我們2014年開的公號,其實已經晚了一年。10月我們發了那封信(註:指《泡沫就在那裡——致經緯系CEO們的公開信》),有了第一個10萬+,我意識到公號是一個很好的窗口。當然現在我們也有足夠的敏感和創新,找到新的傳播渠道,通過好的內容和方式延展影響力。
36氪:其他機構後來也在做公號、寫文章,他們有沒有可能後來居上?
張穎:我不關注。因為我們是No.1,我鼓勵任何一個機構來超越我們。我們在創業者心裏面的酷,沒人能超越。Nike和蘋果每年花幾十億在中國持續打廣告,為什麼呢?因為影響力是個持續的東西,需要多方努力去疊增。而且外界看到我們做的這些其實只是我們(實際做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在別人學的時候,我們早就在做更有意思的事了。
36氪:透露一些。
張穎:比如今年3月我們成立了經緯出行。過去兩年多,經緯帶CEO們出行了七八趟,包括冰島、火人節、摩洛哥、貝加爾湖,還有我們剛剛帶十幾個CEO去的堪察加。這次堪察加我再一次體會到,這件事太適合我了,沒有人會比經緯做得更好。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第一,我喜歡看世界。第二,嘗試了幾次之後,我發現這個東西對我根本沒有壓力。我帶15-20個CEO出去5到7天,每天跟他們有質量的交流,等於我開了15到20個會,移動的董事會。跟CEO一對一的深入討論,很多東西聊清楚了。像瓜子的投資就是在我們去俄羅斯時搞定的。加上CEO們之間的協同效應,不但沒有耽誤時間,反而省出來很多時間,同時我又在看世界。他們白天騎越野車,我騎摩托車,晚上他們打牌,我就給他們提供茶水、聊天、我看書看紀錄片。
36氪:你不參與打牌?
張穎:我不打牌,因為我每天都在廝殺博弈,我需要把運氣都留在投資上。
同行與敵人
-我需要敵人,來刺激我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不是一個沒有情商的人,如果我沒有,是我當時選擇不要情商
36氪:今年是經緯成立第10年,最大的成功是不是還是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機會?
張穎:100%。沒有大趨勢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36氪:但移動互聯網的紅利被認為正在過去,經緯對此有沒有系統性焦慮?
張穎:認為經緯只是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大機會,然後all in,然後人海戰術,這是把經緯看淺了。事實上我們有一個非常高效和嚴謹的團隊在作戰,我們對新行業的敏銳度,抓住風口的準確度,這些可以從我們的項目上印證。
比如,我認為接下來,教育行業會迎來一個爆髮式的上升期,經緯的布局,包括猿題庫、VIPKID、百詞斬等等、尚德,非常早也非常強。新型的教育公司我們都抓住了,其他新投的一些公司發展也非常驚人。
再比如,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我們投了富途證券、分期樂、積木盒子等等,今年Fintech領域會迎來一波上市,而我們在這一塊的布局和結果都是第一流的。
前幾天我們復盤今年上半年,我們新投了40多個項目,加上之前項目的後續融資,我們的法務上半年處理的交易有200多起,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經緯到現在為止投了400多家公司,每年還在以70家左右的速度在增長,我們認為其中獨角獸和准獨角獸——我們對此的標準是即將或已經10億美金以上,達到了80家,還不包括我們近兩年投的、有潛力的早期項目。這是我們手上真正的王牌。
36氪:今年上半年投資圈似乎達到了焦慮的峰值,普遍認為投資主題欠缺、資產端沒有好項目,迷茫情緒蔓延。你怎麼看?
張穎:階段性焦慮,階段性茫然,階段性低迷找不到方向,我認為很好笑。因為投資本身就是永遠在思考,在調整,在環視你布局的所有行業,哪裡適合加油哪裡需要剎車,持續地在行業裡面深耕,發現優秀的人和團隊,找到估值平衡點,然後閉著眼睛投。這就是投資的本質。只要還相信中國經濟,相信互聯網,我認為沒什麼可迷失的,這一點經緯內部非常堅定。
36氪:對於下一個10年,你在做哪些準備?
張穎:首先當然是好的投資成績,未來10年,各個我們布局的行業前10家市值最高的公司裡面,我希望有4家是我們投的。然後還有很多其他事情我們已經動起來了。比如,把經緯出行做成一家牛逼的公司,給大家帶來持續服務,極致的旅行體驗。比如經緯的公眾號,它會不僅僅是流量入口,對內容的追求有一天大家會看到。
36氪:你的意思不是想做一家有意思的VC經緯,而是說經緯不僅僅是VC了?
張穎:不僅僅是VC,它是一個投資平台。未來會衍生出無窮無盡的事情。我五年前就在說經緯系,三年前就在說平台。
我做資金槓桿做了十年了,總有一天資金槓桿要反過來服務於其他事情。我們確實影響了很多人,讓中國經濟發生了變化。抓到好公司,再投幾個百億級公司,再投10個獨角獸?但也就是這樣了,更多就是財富上的提升,對我來說這是不夠的。所以我在考慮其他更難的事情,那種需要一天一個腳步一個坑,日積月累,慢慢做出來的事情。
36氪:你現階段的偶像是誰?
張穎:Chuck Feeney。DFS的創始人,他把他的70多億財富全部捐出了,本人住在一個簡陋旅館裡。還有現在的Bill Gates,我也越來越欣賞。賺這麼多錢,又能捐這麼多錢,這是多難的一件事,不了解的人是不會知道的,慈善上的成功可能比商業的成功還難十倍。我越來越敬佩那種有著嚴謹商業思維上的人,在慈善上用同樣的嚴謹發力。他們慈善上的成功是非常可怕的,賺錢難,把錢花好比登天都難。這句話說出去會被很多人說,但是事實上就是這樣子。怎麼把這個錢給用好,去影響更多的人,這比登天還難。
36氪:這些東西你會跟團隊交流嗎?
張穎:會。少數人。
36氪:哪些同行的意見對你會有影響?
張穎:我身邊的、並肩作戰的同事們。其實我和邵亦波、徐傳陞都是內向的人,而我可能是這裡面最嚴重的一個,會社交不代表不內向。
36氪:內向的定義是什麼?獨處帶給你的力量感更強?
張穎:我有一個小本子,獨處時我就在上面寫東西,我的各種思考,密密麻麻。獨處給我更多的時間去做跨界的思考,回到團隊中我們會去討論,配合戰略兇悍地執行。
36氪:這幾年隨著你個性的越來越強——或者說越來越願意展示你強烈的個性,你和別人有過最嚴重的分歧是什麼樣的?或者說什麼事會讓你人鬧翻?
張穎:沒有,零。第一,我不見同行,我在刻意和很多人保持距離。第二,如果同行到我面前來,一般是有求於我們的明星項目,也許和我們的同事有過爭執。但是到了我這裡,反而需要的是我緩和情緒,而不是幫著我們的人發難。我不是一個沒有情商的人,如果我沒有,是我當時選擇不要情商,但資本的運作中畢竟在商言商。
36氪:利益衝突的時候,你是一個能夠舍利的人嗎?
張穎:會。真正和我們合作得不錯的基金,有時候人家來要額度,想要跟投,我們遠比其他基金大方。
36氪:那麼你還有敵人嗎?
張穎:不認可我們的同行。
36氪:即使避免和同行接觸你還是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張穎:因為在我今天的位子上,很多人會用這樣的信息來換我對他的認可。所以基本上所有敏感的行業信息,我都能及時獲取。他們的評價,I don t care what the fuck they say . 但這些人的不認可會變成我的原始動力。我需要敵人,不管是真實的,還是假想的,我需要他們來刺激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好。還是那句話,自強則萬強。
點擊展開全文
※人間正道是「三俗」?聚焦歐美大學生社群,「VIVA」要做美國版「快手」
※洗牌的2017,教育 SaaS 產品的機會在哪裡?
※8點1氪:京東宣布與沃爾瑪辦「88購物節」;首個快遞法將出台:奇葩收件人姓名或被罰;中國人均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已達1.6GB
※這款智能門鈴讓你躺在床上也能查看門前訪客
※賣玻尿酸的毛利率87%,凈利潤率37%,這果然是個看臉的時代
TAG:36氪 |
※經緯張穎:未來10年,合格的創始人該是什麼樣子的?
※與經緯企服系對話,為何企服10年成就的是他們?
※經緯中國張穎:人生的7到10個十字路口,走錯3個就完蛋
※鞠經緯模仿鄭爽額頭貼創可貼!4000年美女這次終於贏了一把!
※十年經緯,「兇猛」張穎的20條投資法則
※經緯張穎:低谷中死掉的公司,只會讓留存下來的更加有價值
※經緯張穎:99.99%的ICO都是騙錢割韭菜 完全不屑
※獵聘網衝刺港交所:2017年營收8億首次扭虧為盈,經緯中國連投4輪
※經緯張穎為創始人們提八條過冬建議:換賽道遠遠好過死耗著
※經緯中國徐傳陞:十年的成績與三個反思
※主持人塗經緯個人資料曝光,塗經緯去哪兒了,如今現狀如何
※經緯中國張穎:今年資本市場低谷不比往常,換賽道遠遠好過死耗著
※土巴兔衝刺港交所:上半年虧6.3億 58同城經緯是股東
※極客公園張鵬對話經緯管理合伙人張穎和徐傳陞:這十年收穫非常多
※IDG、經緯、紅杉……誰是2017年最活躍的VC?
※經緯中國十周年慶典:投資公司已超過480家
※38歲塗經緯情路坎坷,曾和撒貝南相戀,如今卻孤身一人
※經緯創投張穎:跟中國的創始人廝殺,你們會被殺得片甲不留
※巧奪天工!蛋殼上雕出世界地圖,經緯寬度僅0.5毫米
※經緯2017年終盤點:AI、現金貸與區塊鏈是「風口」,併購成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