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生活在哪朝哪代,都躲不過相親鄙視鏈
▲北京中山公園相親角引爆相親鄙視鏈話題。
北京中山公園相親角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吧?
媒體炮轟,說大爺大媽們表面是給兒女相親,實質是給世人呈現出一條赤裸裸的鄙視鏈:
沒北京戶口的不行、沒房的不行、收入低的不行、女博士不行、屬羊的不行……
基於這些事實,一份中國式相親價目表被整合出爐:北京戶口值54萬,不同地段的房產和不同層級的學歷對應著不同的身價,男性和女性則奉行不同的標準,比如男性學歷越高越值錢,女性則博士學位最不值錢。
▲網上流傳的北京相親價目表。
大爺大媽們對於相親的利益計算直言不諱,有人坦然聲稱
「我兒子才33,不考慮沒北京戶口的姑娘,有戶口殘疾也行」
。許多人對此表示接受不到。他/她們不願意接受現實存在的相親鄙視鏈,一直在等待這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他/她們同時不願意接受自己已經四十不惑了好幾年,竟然還單著,天理何存。
最愛君為此專門研究了1000多年來中國人的擇偶觀,然而,很抱歉地通知您,事實往往是殘酷的,越殘酷越真實。
●●●
先扯點古遠一點的事。都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但寒門與士族之間的區隔,嚴重到了什麼程度,估計很多人沒有什麼概念。其實,用婚姻來解釋最直觀。
▲士庶不通婚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相親鄙視鏈。
出身於太原王氏的王元規,幼年喪父,家道中落,兄弟三人隨同母親寄居舅父家裡。當地有個叫劉瑱的土豪為攀上名門親戚,想以巨資陪嫁,把女兒嫁給王元規。母親準備答應,王元規卻哭著說:「我們正是因為一直保持婚姻門第,才受人敬重,怎麼能夠家貧就非貴而婚呢?」
於是婚事未成,土豪就這樣被無情鄙視了。
據說當時王元規才12歲,覺悟比身體早熟啊。
南朝齊時,出身東海王氏的士族王源家世顯赫,但在聯姻方面,王源卻唯利是圖。王源經常將媒人喚到府上探問,媒人說吳郡的滿璋之是高平舊族、寵臣後代,家財雄厚,正在託人為自己的兒子找對象。王源遂決定將女兒嫁給滿家。
御史中丞沈約知道這事後,覺得有蹊蹺,便考察了一下滿璋之的家譜,結果發現滿璋之並非真正的士族。
於是上表彈劾王源,指出王滿連姻無視相親鄙視鏈,實在駭人聽聞,玷污了名門,要求革去王源官職,踢出士族,禁錮終身。
北魏時人崔巨倫出身博陵崔氏,是北方士族中首屈一指的家族,但他有一個姐姐因為一隻眼失明,大家子弟沒有肯娶的,家裡沒有辦法,準備將她下嫁庶族。
崔巨倫的姑母
(夫家李氏也是當時的名門望族)
聽說了這事,悲痛地說,怎麼能讓外甥女「屈事卑族」?於是讓自己的兒子娶了她。這堪稱古代版的「有戶口殘疾也行」。你看,這不是赤裸裸的相親鄙視鏈,是什麼?有錢沒用,殘疾不怕,我們看中的是家族門戶,家族門戶以及家族門戶。
●●●
隋唐以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士族飄零,寒門崛起。但是,基於相親/婚姻的門戶鄙視並未消失,門當戶對仍是最基本的相親/婚姻門檻。
也就是說,建立在門戶基礎上的相親鄙視鏈一直被保留了下來。對此,最愛君不贅述了。
值得研究的問題是,
近代以來,歐風東漸,中國式的相親鄙視鏈被瓦解了嗎?
1899年,蔡元培的夫人王昭去世,為其做媒續弦的人很多。蔡元培乾脆公開提出了他的徵婚條件。這些條件包括女子須不纏足者、須識字者、夫婦不相合可離婚等等。
章太炎在其原配去世後的第二年,在《順天時報》上刊登了續弦廣告,條件包括:一、須文理通順,能作短篇文字者;二、系出名家閨秀,舉止大方者;三、有服從性質,不染習氣者。
這是名人開出的相親條件。非名人的徵婚條件也大抵類似。
1902年,有個署名「南清志士」的在報紙上徵婚,內容如下:「訪求天下有志女子,其主義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曉中西學術門徑;三聘娶儀節悉照文明通例,盡除中國舊有之陋俗。如能合以上諸格及自願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權者,勿論滿漢新舊,貧富貴賤,長幼妍媸,均可。」
你要是覺得這些條件很稀疏平常,不要求房產戶口,不要求年齡相貌,哪還存在鄙視不鄙視?那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
對女性兩隻腳的要求,這門檻就很高了。清朝晚期,裹足之風在城市裡的流行程度比起現在的隆胸隆鼻還要盛,凡是有地位或有錢人家的小姐,很少不纏足。
隨著新知識分子倡導天足運動,曾經流行的小腳一下子就過時了。纏足女子變成了一個受歧視的群體。天足甚至成為評判一位女性是不是「近代女性」的基本標準,後來社會曾流行說,
20世紀第一個10年,女人的美麗標準就是會說洋文的大腳女人。
不管是蔡元培還是南清志士,把「天足」作為徵婚的第一個條件,這就把多少纏足女子及其家庭鄙視下去了。
對女性學識的要求,這門檻就更高了。要知道,在民國以前,大城市女性的文盲率超過70%。
輕輕一句「識字」「文理通順」,就跟現在來一句「京籍京戶」一樣,殺人不見血。
▲五座城市的婦女文盲率調查統計。
這是清末民初有知識男性擇偶的鄙視鏈,年齡容貌不限,戶籍房產不限,但我們看中的是天足、識字以及思想開明程度。
●●●
新中國成立後,革命應該革掉相親鄙視鏈了吧?天真。
很長一段時期內,幹部子女是頂配。他們一般只在所處層次里選擇,比如處級幹部的子女會與同級或上級幹部的子女結婚,工人階級三、四代紅色子女介紹給軍隊年輕幹部。
你有多少政治地位、家庭背景,就配給你有相等背景的人家。
工人是高配。在擇偶過程中, 許多青年優先考慮的對象是工人,因為工人階級是「老大哥」,在社會中政治地位很高,端的是「鐵飯碗」,工作比較穩定,有固定的經濟來源,生活上有保障。
農民是標配,知識分子是低配,黑五類屬於不考慮。
毋庸置疑,這是基於出身形成的相親鄙視鏈。
改革開放後,以發展經濟為嚮導,於是形成了基於財富為主的相親鄙視鏈。
1980年代初,相親的頂配條件是「海落
(陸)
空」,即要求對方有海外關係,家中落實政策,補發工資或退還抄家財物,有空房子40平方米以上。結婚要有「三十六條腿」,包括大櫥、五斗櫥、床、玻璃櫥、寫字檯、梳妝台等。▲隨著時間推移,相親擇偶中對家庭出身、政治成分的關注持續弱化,但對住房、收入的關注持續強化。
接下來形成的相親鄙視鏈,我們每個人都正在經歷。總體而言就是越來越物質化,戶籍、學歷、房產甚至屬相,什麼都可以標價。
但是,正如我們所見,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相親鄙視鏈,只是有的標榜門第,有的標榜學識,有的標榜出身,有的標榜身體某個部位。
我們不能因為現在標榜戶籍和房產刺痛了無房「漂一族」的內心,就掄起大棒對相親鄙視鏈進行批判,無視它的真實存在。德國社會學家穆勒里爾認為,婚姻具有經濟、子女、愛情三大動機。
愛情誰都嚮往,但它真的只是婚姻的一條腿而已。沒有相親鄙視鏈中的另兩條腿支撐,它註定是要塌的。
●●●
以下是最愛君的結論,血淋淋,但不得不正視:
也許,迄今為止,只有一種情況是免受相親鄙視鏈困擾的。那就是——
參考文獻:
張濤:《魏晉隋唐時期的門第婚姻》,《民俗研究》1992年第4期
劉英、薛素珍主編:《中國婚姻家庭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7年版
趙良坤:《近代中國徵婚廣告探析——以〈大公報〉為例(1900—1937)》,四川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徐安琪:《擇偶標準:五十年變遷及其原因分析》,《社會學研究》2000年第6期
熱文推薦
你可以鄙視蒙古大汗,但不能鄙視這個契丹人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戰國時代最偉大的大師,竟然被孟子鄙視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END—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solovehistory)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所使用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情況,請相關權利人與我們聯繫以便協商相關事宜。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最愛歷史
回復關鍵詞「
最愛粉
」免
費領
101本
電
子書
※南京風水絕佳,但建都在此的王朝卻普遍壽命不長,據說和秦始皇有關
※秦淮八艷為何能紅幾百年?
※如果諸葛亮活到了司馬懿的歲數
※8年4次政變:大唐盛世中的狂放女人
※八年四次政變,這些唐朝女人都是狠角色
TAG:最愛歷史 |
※無論你飛往哪裡,我都在這裡等你
※不要怕,無論你在哪,我都會在你身邊不離不棄!
※「有種女人,無論嫁給誰,都過不好這一生」
※無論你畫與不畫,我們都在這裡等你
※女人,無論你跟誰過一生,都要記住這些話
※這幾類玩具,無論如何都不能給孩子買,就怕出事來不及反應
※無論你跟誰過一生,都請記住這些話!
※女人,無論你跟誰過一生,都請記住這些話!
※無論我去哪裡,總有你在
※無論生活或婚姻,做不到這一點,過不好這一生
※無論你干哪一行,都可以這樣利益眾生
※無論什麼原因讓你流下眼淚,你都不要難過
※這3大生肖無論是走到哪都能混得好!無論到哪裡都有酒有肉 生活過得非常富足
※無論是因為哪種原因,你都應該陪著孩子做這件事
※這四件事,無論你有沒有懷孕,都不一定會知道
※女人無論跟誰過一生,都請記住這些話
※無論和誰過一生,都請記住這些話
※你若能這樣冷漠男人,無論多絕情,他都會憋不住求著挽回你
※無論我們愛過、還是就這樣錯過,我都會感謝你
※無論領導逼你有多緊,這五件事情也不能做,否則會影響自己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