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龐然大物「多炮塔坦克」,二戰前日本陸軍僅產一輛就放棄

龐然大物「多炮塔坦克」,二戰前日本陸軍僅產一輛就放棄

文/劉怡

1940 年5 月30 日,北非戰場上,英國第1 皇家坦克團三名坦克乘員在Mk Ⅰ(A9)巡洋坦克上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到這一天為止,交戰各國裝備的坦克總數已經超過5000輛。在巴黎附近的布洛涅—比揚古工廠,「駝背」的雷諾FT型依然在熱火朝天的量產當中,這種成熟的輕型坦克最終生產了4000輛以上,出口到25個國家。而在格拉斯哥的北不列顛機車公司,英國技術人員正在調試重達38噸、安裝有2門57毫米炮和一個巨大的迴轉機槍塔的Mk Ⅷ,企圖把這種綽號叫「自由」的龐然大物作為標準化步兵坦克推銷給法國和美國。在富勒方案的啟發下,各國開始圍繞不同的戰術任務,並行不悖地發展兩種不同類型的戰車:重型坦克以實施中路突破、在敵軍塹壕中為步兵打開通道為預定任務,擁有重炮厚甲,行動遲緩;輕型坦克則負責自兩翼滲入敵軍縱深,速度較快,火力上通常只配備機槍。

但在1917—1918年戰事留下的記憶中,依然有一朵烏雲飄蕩在這種新兵器上空——攻城錘一般的重型坦克在敵軍防線上造成突破後,未必總能和步兵協同前進;一旦防禦方以縱深火力配合殘存的守備部隊實施夾擊,坦克將反過來陷入孤軍奮戰,最終被分割消滅。即使炮塔的出現部分解決了射界問題,早期坦克炮塔的迴旋和火炮俯仰速度也決定了它並非一種萬無一失的方案。完美主義的軍工專家們不禁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繼續減少坦克推進過程中的火力盲區,使其真正成為一種專註於突破的全能型機動火力平台?

「陸上戰列艦」的先天基因,在這一階段再度影響到坦克設計師們的思路:既然19世紀末的戰列艦可以通過設置重量稍輕的二級炮塔來達成減少射擊盲區和增加單舷彈藥齊射量的目的,坦克為什麼不能化用類似的設計,藉助獨立的機槍塔來強化側面和後方的攻擊火力呢?1917年底,法國率先在2C型超重型坦克上設置了後部機槍塔。1925年,英國也製造出擁有5個炮塔的維克斯「獨立」號,成為隨後的一系列3炮塔巡洋坦克的概念來源。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多炮塔神教」在蘇聯的井噴式發展——由於這種進攻型武器與紅軍推崇的大縱深戰役理論高度吻合,蘇聯設計師們甫在英國接觸到多炮塔理念,立即將其全面移植到國產裝甲車輛上,形成了輕、中、重齊全的多炮塔坦克生產線。

/二戰期間,德軍正在檢查一輛俘獲的法國2C 型坦克

儘管從嚴格意義上說,只有安裝3個以上炮塔的戰車才能被稱為「多炮塔坦克」(Multi-turreted Tank),但雙炮塔的2C型依然被視為第一型血統純正的多炮塔坦克。它擁有兩項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車體高大、長寬比驚人,幾乎只能直線推進,專門用於掩護步兵突破塹壕;擁有獨立的旋迴式機槍塔,後部射界優良,相較此前的坦克具備更強的自衛能力。而量產型2C的全重竟高達69噸之巨,相當於10輛FT-17!

地中海造船廠FCM「忠實」地將「陸上戰列艦」的理念應用到了2C型身上——該型車全長10.27米,高4.09米,裝甲厚13—45毫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龐然大物。內裝1門75毫米加農炮的主炮塔(可容納3人)頂部設有高聳的指揮塔,顯得異常醒目,尾部的機槍塔以及車身前方和左右兩側的防盾內各有1挺8毫米機槍。12對巨大的雙緣負重輪每6個一組安裝在彈簧板上,頂端離地面將近2米,12名乘員自車體兩側的艙門出入。

儘管FCM花了一年多時間來調試複雜的動力裝置,並安排了整整5人來負責駕駛和機械維護,2C型過於驚人的全重和高達3.48的長寬比還是嚴重限制了其機動性。它的最大時速只能達到15公里,有效航程150公里,轉向能力幾近於無,並且直到1918年初才造出第一輛樣車。由於戰爭在11月就宣告結束,法國陸軍最終取消了多達300輛的生產計劃,僅採購了10輛用於測試。1940年法蘭西戰役開始後,這批20年前的「恐龍」被臨時、運往前線救急,但行至半途法國就已戰敗,所有坦克皆被押運士兵炸毀。

英國同樣在1919年啟動了最初的多炮塔坦克項目論證,但由於戰爭已經結束,推進速度較慢。1924年,帝國總參謀部決定以官方資助的方式參與維克斯公司的重型五炮塔坦克項目,撥款4萬英鎊。「大威利」之父威爾遜再度出山,於1925年底推出了被稱為「獨立」號的A1E1型樣車。這輛34噸重的坦克是一件劃時代的產品:1台370馬力的阿姆斯特朗—西德利V形12缸汽油機使戰車能達到32公里的時速,13—28毫米的裝甲足以抵擋機槍和小口徑火炮直射。1門47毫米速射炮安裝在車體前部帶指揮塔的圓柱形鑄造炮塔內,圍繞著主炮塔在四個方向各有一座活動機槍塔,每座內裝1挺7.7毫米機槍。全車成員8人。但複雜的機械結構造成的昂貴造價在「獨立」號上也暴露無遺,囊中羞澀的陸軍部在測試完整車後,最終未批准量產。

波蘭的維克斯6 噸雙炮塔輕型坦克

但「獨立」號的確為英國陸軍留下了一小筆遺產,那就是三炮塔布局的中型坦克。如果說「獨立」號猶如船堅炮利的陸上戰列艦,那麼這些被限重為16噸的中型坦克就是輕便迅捷的巡洋艦:它們將從兩翼突入敵軍戰線後方,打擊其指揮機關和要害部門。事實上,這類戰車隨後的確被冠以「巡洋坦克」之名。第一款實用型巡洋坦克是維克斯公司1936年開發的A9,量產型稱為巡洋MkⅠ,到1941年為止製造了125輛。它的時速可達40公里,擁有1門40毫米主炮和2個前置機槍塔,二戰初期在北非面對反裝甲能力貧弱的義大利軍隊時表現尚可。

有意思的是,「獨立」號的橫空出世不僅影響到英國自身,還激起了北海對岸德國人的興趣。1931年,德國駐英使館搞到了「獨立」號的清晰照片和技術文件。以此為基礎,萊茵鋼鐵公司和克虜伯公司從1933年起為國防軍研製代號為Neubaufahrzeug(德語「新造車輛」)的多炮塔重型坦克,在1936年之前造出了5輛原型車。Neubaufahrzeug在主炮塔內並列安裝(萊茵鋼鐵的方案為上下重疊)有1門75毫米炮和1門37毫米炮,另外在車身右前方和左後方的對角線位置各設置了1個機槍塔。由於機械結構不甚可靠,兩型樣車都沒有量產。不過在1940年挪威戰役期間,德國人曾經把3輛外形威武的Neubaufahrzeug運到前線,作為威懾和宣傳之用。日本參考「獨立」號試製的三炮塔重型坦克九五式則因為速度太過緩慢,在生產了4輛之後被放棄:這也是「二戰」前日本陸軍唯一一種超過20噸的坦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春秋史話 的精彩文章:

裝備精良卻一朝消耗殆盡,淞滬會戰是毫無意義的死撐?
中國當代官場升遷的八大「潛規則」
樊噲一心一意為劉邦 為何劉邦還想殺他?
「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在古代有多重要?
三國中最逆天的存在是誰?如果魏蜀吳有一國用他,必將一統天下!

TAG:新春秋史話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日本怪物,炮塔就三層樓那麼高,16艘航母圍攻才將大和擊沉
坦克炮塔是越多越好嗎?盤點二戰前各國「多炮塔」坦克
二戰日本怪物, 炮塔就三層樓那麼高, 16艘航母圍攻才將大和擊沉
一個地堡就能打掉11輛美軍坦克?趣談二戰德軍特製坦克炮塔地堡
二戰時期德國軍工令人羨慕,坦克上卻沒有炮塔,一旦被轟只能逃
二戰美軍最肉坦克, 德軍花了九發88毫米炮彈, 才將其炮塔炸飛
為何二戰時的英美坦克殲擊車都有炮塔,德軍的卻沒有?
新中國第一輛重型坦克為何連炮塔都沒造出來就夭折了?
我國用紅箭8反坦克導彈打99坦克,一聲巨響後,坦克炮塔被熏黑
一戰時的坦克,如同行走的鍋爐,炮塔竟然是兩個油桶?
二戰戰場上「沙漠之狐」的坦克雄獅,炮塔側面掛一排手榴彈!
我軍當年果真有高達,鐵甲巨龍多炮塔,火力兇猛比對手坦克還強!
奇葩的武器,世界上唯一一款無炮塔坦克,個子最矮的坦克!
這種坦克有5個炮塔,原本以為很強大,結果戰鬥中是一敗塗地
最奇葩的坦克!全球唯一一款無炮塔坦克,被稱坦克界的伏地魔
二戰德軍為何造了數萬輛「沒有炮塔的坦克」?
中國陸軍的99式坦克,為啥炮塔後面那麼長還是懸空的?
蘇軍坦克中的驕傲:安裝有5個炮塔,卻在實戰中一敗塗地
俄羅斯小伙買下廢舊農場,卻挖出二戰炮塔,還狠賺了一筆
俄羅斯為何要把坦克炮塔安裝到艦艇上?背後的原因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