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采寫:孟京輝戲劇工作室 雅婷

攝影:汪圓清、楊帆、齊暢、馬楚怡

做戲劇難嗎?做藝術難嗎?我相信每個深陷其中的人都不會有第二個答案。

《茶館2.0》是從去年3月展開的籌備,到今年7月,《茶館2.0》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演出。

導演王翀用中學生做演員,在教室里排演了一出「文不對題」的《茶館》。

有一群人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其中困難,不敢妄作想像。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您會覺得《茶館2.0》在國內的戲劇里是一個創舉嗎?」

「創舉不敢說,但我認為這個戲——是一個奇蹟。」

這是採訪中我和王翀導演的對話,說出「奇蹟」二字時,他斬釘截鐵得非常誠懇,沒有一點自吹自擂的嫌疑。

採訪結束後,他又問我「要不還是把奇蹟刪了吧?自己說自己,不太合適了。」

理性地想了想「奇蹟」是什麼意思。

投入了不曾投入過的心血,做到了還沒有人做過的事情,實現的時候鬆一口氣,還有一點不敢相信。

我知道他說得特別中肯。

很多人好奇7月21日當天的教室里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卻更想聊聊7月21日之後他們完成了什麼。

1

《茶館2.0》延續了王翀導演《雷雨2.0》、《群鬼2.0》等作品的命名風格,也透露出他一貫嘗試的顛覆經典的目的。

等等!「顛覆」這個詞已經被我們用得太多,但「顛覆」到底意味著什麼,或者說「顛覆」到底要完成什麼?思考過這個,才能走進這部戲裡。

我認為,假如顛覆沒有增強原作的生命力,那麼顛覆沒有意義。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圖為《茶館2.0》劇照

《茶館2.0》依託《茶館》的劇本,老舍筆下《茶館》中的角色在《茶館2.0》里不變,對白也是高度還原,卻以環境重劃人物關係,依據演員們的表演和情態創造出了新的情節。

王利發還叫王利發,劉麻子也還叫劉麻子,卻不難由演員的一舉一動把角色置換成表演環境里的「班長」或「流氓」,觀眾在新環境和舊文本里靠著自己的想像力穿梭,再從其中找出關係一一對應。

《茶館2.0》在這一過程里從表達走向交流,《茶館》也由此在教室里復活,因為這部戲裡人物角色的出現都有合理化的原因。

王利發不再只活於某個確切的年代,他可以是掌柜的也可以是班長,不變的是他守護的願望,和他守護不住必將有所告別的命運。他活了,不是因為他又出現了,而是因為他始終不曾死去。

經典人物不是只能存活在一種經典的情境里,哪怕文不對題,詞不達意,他們的輪廓也都依然清晰。這是角色應該在此時此地復活的原因。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圖為《茶館2.0》劇照

文本和行動的割裂使《茶館2.0》有了兩套表演系統。看之前不知道是這樣的表現形式,不然會忍不住為演員捏一把汗。

《茶館2.0》的主要角色幾乎都由北師大二附中的同學扮演,卻絲毫沒有影響觀眾對於劇情的理解,他們的表演還原了兩套故事,掌柜王利發守護茶館的情節在語言里存活,班長王利發從學習到畢業的情景在表演中真實。

其實都還來不及擔憂演員要如何表演,從新的故事開始浮現起就會主動思考這樣的問題,「專業」和「非專業」的差別是否在於演技而已,但過於強調「技術」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拉開「藝術」的距離?用表演去追求真實,為什麼不直接選擇從真實開始?

導演為觀眾提供了第二種真實的可能,了解這種可能比看到這種表演出現本身,更加可貴。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演出開始前每位觀眾都會拿到的《查報》

演出開始前每位觀眾都會收到一份《查報》,這可以看做是《茶館2.0》的場刊,除了和戲相關的資料,還有幾篇關於校園犯罪的真實新聞報道。

聯繫《茶館2.0》在表演中出現的校園欺凌的情節,這其實是除了文本和表演正在發生的第三種對話,導演依舊在關注現實,這種現實也不只局限於某種實際的精神困境,更有意要蔓延到社會。讓人感嘆作為在校園裡出現的故事,這齣戲不忽略任何一種真實。

至此,《茶館2.0》對「經典」的顛覆成功。

《茶館2.0》這部作品讓我想起《茶館》誕生在一個虛偽和真實的夾縫裡,《茶館》出現的時候有評論家稱其為「第四種劇本」。以藝術家永遠不凡的心,老舍在上世紀開闢出了這個奇蹟。《茶館》到今天是走向了經典,但不該被釘在「經典」這塊牌坊上,黯然於還只有一種可能性。

2

Q:您能說說《茶館2.0》的創作初衷嗎?

王翀:其實是覺得「某種藝術」、「某部作品」占統治地位千年不變,這其實是件特別愚昧的事情。就像假如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幅畫現在依然被稱之為不可超越的作品的話,其實是說明歷史停滯了,那就不是文藝復興了,就是黑暗的中世紀。

我在2012年做《雷雨2.0》的時候就是希望改變這種戲劇的舊美學,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思想方式。想做《茶館2.0》其實也是在繼續這樣的努力,《雷雨》和《茶館》可以說是中國戲劇的「雙璧」,既是璧玉的璧,也是壁壘的壁。我稱之為橋頭堡,稱之為最堅固的舊勢力堡壘。當然,這箇舊勢力不是指劇作家,而是指一種舊的劇場美學,舊的劇場呈現。也就是林兆華導演曾說的「倚老賣老」、「毫無創新」。

而這部戲和《雷雨2.0》非常不一樣的是,《雷雨2.0》只保留了原作1%的文本,《茶館2.0》保留了原作的100%的文本。《雷雨2.0》用了攝影機,新版的《雷雨2.0》也用了評彈的演員,用說唱作為整體的結構。《茶館2.0》中一點音樂也沒有,也放棄了過去6年以來,我一直在不斷探索並成為個人符號的舞台上的即時影像,這些東西都沒有用。可以說無論是在個人意義上還是在戲劇史的意義上《茶館2.0》都是一種極度激進的作品。

Q:您會特地瞄準什麼嗎?現實主義?

王翀:我不瞄準一個機構,也不瞄準一部作品,我瞄準的是一種美學。我也只反對僵死的舞台和僵死的表演。今天有哈佛大學的學者告訴我,他覺得《茶館2.0》表演是一種真誠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表演方式上我們抵達了更加真實的真實。但是這次演出的劇場樣貌本質上和「現實主義」背道而馳的。

其實我想做這部戲的原因還有很多很多,老舍作品的政治性,老舍對社會的批判,這毫無疑問是中國當代戲劇整體缺失的東西,中國現在的很多戲劇都是講娛樂、講經典、消費。這些會戲劇藝術架空,和現實一點聯繫也沒有,很多都是為了商演掙錢。

我們這部作品其實是完全反資本主義的,反製作資本主義的製作模式、觀看模式。但作為導演來說,反對舊美學是最主要的。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導演王翀

Q:您會把《茶館2.0》定義成一種什麼樣的戲劇?環境戲劇?

王翀:我之前也聊過這個問題,首先這絕對不是沉浸式戲劇,《茶館2.0》肯定有環境戲劇的元素,但我不願意貼這樣的標籤。如果非要說《茶館2.0》是一部怎麼樣的戲劇,我會首先稱這部戲是「新浪潮戲劇」,是我過去五年一直在探索戲劇的方式。

但從學術角度說,《茶館2.0》是「後戲劇劇場」的話,我顯然無法否認,而且這是後戲劇劇場最生動、最中國化的一個例子。文本作為元素而不是核心。百分之百陳述文本,但其實文本只是聽覺系統,多元理解戲劇一個工具。

Q:在面對《茶館》這樣的經典作品時您最想突破什麼?

王翀:就是那一整套美學和美學背後的思想。這個思想是什麼呢?經典被社會接受後的只能有一個樣子。一個作品只能有一個排法,所有的表演只可能是對其的模仿。

許許多多專業非專業的學生,都排過《茶館》,幾乎毫無例外是對人藝的模仿,其實模仿就註定是拙劣的,因為這是對一個時期一種特定人的表演,問題在於從沒有人問過為什麼要去模仿,為什麼不創造這個時代的藝術,我指的當然是是導演藝術和表演藝術。

文本是一定能穿越時代的,莎士比亞、易卜生、古希臘的劇作家都穿越了,但導表演是屬於某一個時代的藝術,很多東西過時了就是過時了,這個問題在中外戲劇藝術里我們都不難發現,很多戲從21世紀看已經是陳腐的沒有生機的了,這是導表演藝術的規律,而《茶館2.0》就是我交出的答卷。

Q:您有自己判斷戲劇藝術是否過時的標準嗎?

王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但只能是標準相近的人走到一起,看過《茶館2.0》之後就能知道我的標準是什麼。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導演王翀與製作人齊暢在排練場

Q:《茶館2.0》中幾乎都是非專業演員,這會給您帶來什麼更大的挑戰或者什麼特別的經歷嗎?

王翀:先說好的地方,首先中學生的表演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束縛,表演非常自由,沒有變成對某種美學的模仿,保留了當下的真實,尤其是中學生的身體,是沒有被表演訓練「污染」過的真實。

而且我們和演員、場地、工作人員都沒有合同,也都是口頭的契約,我們不是資本主義運作方式,是人對人的交流方式,是以平等方式來合作的,這個事情對我來說意義巨大,感受到更多人與人之間的東西。

第二場演出謝幕後大家把我抱起來我就直接淚奔了,因為我們的感情不屬於專業關係,要按規則行事,然後都小心翼翼的。這次排練不再古板和井然有序,有更多的人與人的碰撞。這也改變了我的戲劇觀,我相信在未來,我會更多的因為戲劇藝術和樂趣去排戲,不依賴機構,我相信這樣會更好,更有意思。

合作的過程也有挑戰,但也就是演員沒有劇場表演意識,比如說後台穿幫,很多紀律性的東西他們沒有概念。也要感謝我的製作人齊暢,這麼多日日夜夜的排練,都是她一個人搞定很多人,而且我們的演員每個人都很有個性,協調下來其實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

這部戲不僅對我的改變很大,對演員改變也很大。這部戲裡很多人第一次接觸戲劇,為戲劇找到並奉獻自己的很多的第一次。比如說,我們有演員因為這個戲有了自己的初吻,扮演王淑芬的演員因為這個戲第一次帶隱形眼鏡,你想想他第一次戴眼鏡是在一部戲裡,我相信他會留住這個記憶。這也是我第一個工作時間最長,演員人數最多,時長最長,觀眾人數最少的戲。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茶館2.0》中飾演龐四奶奶的女演員為塑造角色第一次剃頭

Q:您會覺得《茶館2.0》在國內的戲劇里是一個創舉嗎?

王翀:創舉不敢說,因為「創舉」是需要別人蓋棺定論的東西。但我認為這個戲——是一個奇蹟。是一個美學上的奇蹟,是對美學思維的突破,這樣的表演形式是此前沒有過的。

Q:從《群鬼2.0》的影像到《大先生》的傀儡戲再到最近的《茶館2.0》,我會覺得您每一部戲的表達方式都不一樣,您怎麼定義自己的風格?

王翀:這就是我的風格,也就是新浪潮的定義——不重複自己,而且還要能引領中國戲劇。要不斷創造新的東西,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可能變成過去。

現在敢於說不重複自己藝術創作者還是很少的,做到的就更少了。

王翀:其實很多藝術家都是這樣,會在某個年齡找到自己受歡迎的表達方式,之後就開始重複自己,很多西方的戲劇導演都是這樣,做一種簽名式的語言,其實也是一種創作力的枯竭。

Q:您會有這種恐懼嗎?

王翀:我會恐懼,但是我不想變成這樣。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茶館2.0》里導演給演員們講戲

Q:您還有什麼很想超越的東西嗎?

王翀:超越自己的前一部作品,雖然我自己說了不算。但戲劇是需要美學評論的,任何藝術都需要。去年有人說《大先生》是我最好的作品,我覺得很高興,如果今年有人告訴我,《茶館2.0》是我目前最好的作品,我就會不知道該去哪找樂了。

Q:您覺得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色彩很濃的人嗎?會把理想主義和自己掛鉤嗎?

王翀:我沒法對別人抱有希望,但我自己不妨極致一些,比如說,我現在不用微博、微信和臉書。我有一個住的地方,我把那裡叫做「停電亭」,在「停電亭」里是沒有電子產品的,如果你要在那採訪我,是不能帶電腦和手機的,只能用筆和紙採訪我,進門之前要把電腦和手機鎖在樓道的保險箱里。這是我的一種理想主義,現在這個時代行為革命和改變社會都很難實現的,我只能說自己做得極致一點,先改造自己。

Q:能否說說您心中「好戲」的標準是什麼?

王翀:鮮活的和當下的。

3

「這是非資本主義的製作模式,是人對人的交流。」

誠如王翀導演所言,這個時代充滿了太多和娛樂、消費有關的戲劇。還有什麼能證明戲劇的本質是「人」。《茶館2.0》好像連「演出」這件事都有了全新的含義。

由衷的高興能看到《茶館2.0》的演出。因為奇蹟發生的時候會讓人相信很多東西。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孟京輝戲劇工作室

MENGJINGHUI.COM.CN

諮詢、投稿、轉載或商務合作請添加小編:NB-wuliu

戲劇「觀」注|以《茶館2.0》對話王翀,你還相不相信奇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京輝戲劇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她找我》影評:生活即是妥協
《閃光少女》下跪宣傳被批 網友:太沒節操了
「孟京輝的戲在談什麼呢?」
從地獄吹來的海風
我們聊著臭蟲,聊著我們腦子裡的臭蟲

TAG:孟京輝戲劇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還願》故事書與遊戲劇情聯繫分析
比鋒芝戀更戲劇化!謝賢與甄珍離婚43年重逢,問她:你愛過我嗎?
《戰爭機器》電影劇情不會基於遊戲,也不影響遊戲劇情
戲劇導演田戈兵回顧這「對抗的 20 年」,他說劇場就是「有意要挑戰某種不可能」
世界戲劇日里來談談孩子應不應該從小就讀莎士比亞?
戲劇名劇《吳漢殺妻》歷史上是否有其事,原來是小說戲曲張冠李戴
這是孟京輝,這也是《茶館》|烏鎮戲劇節
《審判之眼:死神的遺言》遊戲劇情一覽
《黑暗中的舞者》:劇情比電影自然,技術上看點不少|烏鎮戲劇節
楚留香逆天了,玩家成「策劃」,能自己設計遊戲劇情!
《大眾力學》在北京演出,觀後感還是「這到底是不是戲劇」
《漫威復聯》細節曝光 遊戲劇情與電影劇情截然不同
這部看哭無數人的戲劇,暴露了一個社會真相
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的袖珍戲劇
好書文摘|痛苦之身如何以戲劇化事件為食(一)
畫里有話戲裡說 ---戲劇家徐棻與創意人物水墨畫家彭長征訪談錄
導演王翀:如果純粹是為了消遣,戲劇之外有太多別的行業可以選擇|烏鎮戲劇節
自閉症兒童也能玩戲劇 這裡讓他們撕掉「特殊」標籤
畢雯珺紐約時裝周亮相,戲劇化的服飾風格格外引人注目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為何從紐約風靡至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