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水氣病的臨床治療270期

水氣病的臨床治療270期

今日練習

李某,男,30歲。

患者素有胃病,心下痞脹,胃中嘈雜,有燒灼感,心煩不寐,口腔與舌頭長有潰瘍。

伴有精神不振,乏力,時時畏寒,性慾淡漠,納差,便溏。舌質淡嫩,有齒痕,苔薄白,脈弦滑。

處方:__湯。6劑。

服藥後胃脘痞脹及燒灼感均消失,口腔潰瘍癒合。但仍畏寒,大便每日兩三次,仍以上方調整劑量。

又服三劑後,精神大振,體力增加,大便正常,諸症隨之而安。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苓桂術甘湯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的臨床治療【269期】

上期原醫案

陳某,女,52歲。

患頭暈,心悸,胸中滿悶。每到夜晚則氣上沖胸,諸證隨上沖之勢而加劇。

伴有面部虛浮,目下色青,下肢輕度浮腫、小便短少不利,口雖渴但不欲飲水,強飲則胃中痞悶。

問其大便反而秘結不通,五六日一次,堅如羊屎。舌質淡胖,苔滑,脈沉滑無力。

此證為心脾陽氣兩虛。脾陽不運,則水氣內停,心陽不振,則水氣上乖。水氣上沖,陰來搏陽,所以頭暈,心悸,胸悶;水氣不化津液不能布行,則小便不利而大便反秘;水氣外溢皮膚則為浮腫。

治療當用溫通心陽,氣化津液降沖伐水為主: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朮10克,炙甘草6克。

服藥兩劑後,氣上沖胸及頭暈、心悸等證得以控制。上方加肉桂3克,澤瀉10克,助陽消陰,利水行津,又服兩劑,口渴止,小便利而大便下。

最後採用脾腎雙溫之法,又合用真武湯使陽回陰消,精神振奮。(劉渡舟醫案)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67條: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各家論述

劉渡舟:治療水氣病,主要應採用溫陽化飲,利水降沖的方法,選用以茯苓、桂枝為的一類方劑,而苓桂術甘湯則是苓桂劑的代表方。

茯苓在本,方中有四方面的治療作用:一是甘淡利水以消陰;二是寧心安神以定悸;三是行肺治節之令而通利三焦;四是補土以防水氣上沖。

桂枝的治療作用有三方面:一是補心陽以制水;二是通陽以消陰;三是下氣以降沖。茯苓桂枝相須相使,缺一不可。

如果有茯苓而無桂枝,則不能化氣以行津液;如果有桂枝而無茯苓,則不能利水以伐陰邪。白朮協茯苓補脾崇土以制水;炙甘草助桂枝扶心陽以降沖。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不識本草何謂知葯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蟬蛻
非洲小伙到中國學西醫,卻迷上中醫
三伏天這樣泡腳,活血補腎又養生!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硫磺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胃脘痛的臨床治療450期
哮喘的臨床治療458期
麻疹的臨床治療519期
盜汗的臨床治療480期
風疹塊的臨床治療514期
寒濕痹證的臨床治療474期
坐骨神經痛的臨床治療518期
白頭翁湯的臨床使用515期
妊娠期糖尿病252例臨床分析
TAS-102治療難治性結直腸癌的Ⅲ期臨床試驗
四逆湯加味的臨床應用469期
不打針吃藥也能治療糖尿病?27家三甲醫院,5大臨床項目,3000患者參與!
Q開關1064nm激光治療雀斑的臨床療效觀察
PD1使得16成的肺癌病人活過5年實現臨床治癒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670期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675期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665期
2018年臨床腫瘤進展-上
康復第一輪複習百日078——臨床篇:神經疾病—脊髓損傷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6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