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蟬蛻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蟬蛻

蟬蛻/Chan tui

ICADAEPERIOSTRACU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硫磺| 第 269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蟬科昆蟲黑蚱CryptotympanapustulataFabricius的若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

別名

全退、全蛻、蟬退、蟬衣、蟬殼、全衣、全殼、蟬肚、蜩甲、蟲蛻、蟲退、枯蟬、知了皮、知了殼、唧唧皮、金蟬衣

產地

主產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江蘇、四川,安徽等地。以山東產量較大。

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乾。

性狀鑒別

本品略呈橢圓形而彎曲,長約3.5cm,寬約2cm。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有絲狀觸角1對,多已斷落,複眼突出。額部先端突出,口吻發達,上唇寬短,下唇伸長成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捲曲,脊背兩旁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

甘,寒。歸肺、肝經。

性能特點

本品甘寒質輕,疏散清透解痙,功在肺、肝二經。發汗不如薄荷,清熱不如牛蒡,長於祛風解痙與明目開音,主治風熱、肝熱或肝風所致諸疾。

功效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明目退翳,息風止痙

主治病證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音啞咽痛。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風熱或肝熱目赤翳障。

(4)小兒驚哭夜啼,破傷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研末沖服,或作丸散服。止痙用量宜大。

注意

孕婦慎服。

配伍

蟬蛻配胖大海:蟬蛻甘寒質輕,功能疏散風熱、宣肺療啞;胖大海甘寒,功能清宣肺氣、利咽開音。兩葯相合,清宣肺氣、利咽開音力強,善治風熱或肺熱之咽痛音啞。

蟬蛻的故事

蟬,俗稱「知了」,屬昆蟲綱蟬科。傳說古時候,一名叫單的獵戶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媳婦。新婚不久,單的妻子被一個叫堂的紈絝子弟看中。堂常常施一些小恩小惠接近單,單妻看出了堂的不良用心,就提醒單疏遠堂,可單不聽妻的規勸,反視堂為知己。

初夏的一天,堂設騙局邀單進山狩獵,並謊稱在山裡聚會。單出門後,堂闖進單家對單妻強行非禮,單狩獵歸來,妻子哭訴了經過,單不但不信,還怪妻子撒謊,動手打了妻子。單妻深感委屈,自縊於一棵樹上。此時,單如夢初醒,悔恨交加。深夜,他潛入堂家,逼堂說出真相後將堂殺死。之後他跑到妻子自盡的樹前,抱住樹狂叫三聲「知道了」便吐血而亡。單死後變成了蟬,棲在枝頭,終日向妻鳴叫:「知了!知了!」以示懺悔。單妻被單的真情所感動,也變成了蟬,終日陪伴著丈夫,只是不會鳴叫。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不識本草何謂知葯
三伏天這樣泡腳,活血補腎又養生!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硫磺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蓽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瓜蔞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薤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乳香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土鱉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鹿茸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虎杖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僵蠶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牛膝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升麻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稻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赤芍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半夏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白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水蛭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大薊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青黛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花椒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菟絲子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