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三大亞健康體質, 你是屬於哪一種?
中醫的傳統理論有三大要素,元氣、陰陽、五行,元氣不足則百病生,陰陽失調就是各種虛,五行失衡則五臟失調,這就是傳統的道教理念給中醫帶來的理論指導。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用在中醫中可一點都不樸素,它對於人體體質的解釋和癥狀的剖析可以說非常到位。
億萬蒼生,人各有質,體病相關。體質平和,健康之源,體質偏頗,百病之因。這是中醫對體質的基本認識。「體病相關、體質可分、體質可調」則是中醫的體質調理思想和方向,有助於實現「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目標。
中醫體質分9種,其中亞健康體質有8種,受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影響,有三種最為普遍,分別為陰虛質、陽虛質、痰濕質。
在了解亞健康體質之前,有必要先要了解健康的體質是怎麼樣的,那就是平和質。
平和質
常見表現: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和有神。
心理特徵:性格隨和開朗。
發病傾向:平素患病較少。
適應能力:對自然壞境和社會壞境適應能力較強。
中醫辨體描述:平時性格隨和開朗,患病較少,對自然壞境和社會壞境適應能力較強。
三大亞健康體質:
陽虛質
總體特徵: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胖嫩,脈沉遲。
心理特徵:性格多沉靜、內向。
發病傾向:容易多痰、腫脹、泄瀉等;容易感冒
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
中醫辨體描述:陽虛體質易患肥胖、骨質疏鬆、關節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水腫、痛經、月經延後、閉經、性功能低下、性冷淡等疾病。
飲食上宜多吃容易「發」(甘溫益氣)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蔥、姜、蒜、鱔魚、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如黃瓜、、藕、梨、西瓜、山楂等。
可做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夏天不宜做過分劇烈運動,冬天避免在大風、及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鍛煉。
陰虛質
總體特徵: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偏瘦。
常見表現:口燥咽干,喜冷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大便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
心理特徵: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
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
中醫辨體描述:陰虛體質易患高血壓、心律失常、腦中風、咽炎、肺結核、糖尿病、頑固性便秘等疾病。
飲食宜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比如黑芝麻、鴨肉、百合、豆漿、銀耳、木耳、梨等。少吃狗肉、蝦、韭菜、辣椒、蔥、蒜等性溫燥烈之品。
只適合做中小強度、間斷性的體育鍛煉,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氣功等。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皮膚比較乾燥的人,可以多去游泳。不要去蒸桑拿。
痰濕質
總體特徵: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粘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肥胖,腹部肥滿鬆軟。
常見表現: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粘(尤其在頸部),胸悶,痰多,口粘或甜,舌苔白膩,脈滑。
心理特徵: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
發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
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
中醫辨體描述:痰濕體質易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冠心病、肥胖症、代謝綜合征、腦血管疾病等。
飲食宜清淡為原則,多吃蔥、蒜、海藻、海帶、 海蜇、胖頭魚、蘿蔔、金橘、芥末等食物。少吃海參、肥肉及甜、粘、油膩的食物。
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衣著應透氣散濕,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長期堅持運動鍛煉。可酌情服用化痰祛濕方葯。
對於亞健康體質,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都要以溫和清淡為主,配合適量運動,慢慢就能調節回平和體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