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敲響亡唐喪鐘?不是黃巢,不是朱溫,而是一個小人物
一場轟轟烈烈的黃巢起義,唐朝從此日薄西山,每況愈下;一場腥風血雨的朱溫篡權,唐朝由此粉身碎骨,萬劫不復。
如果把大唐帝國比作一口大鐘,把它敲出裂痕的是黃巢,把它敲碎的是朱溫,而首先敲響亡唐喪鐘的,卻是一個沒多少名氣的小人物。
中國有個成語,叫作及瓜而代,典出《左傳》。公元前687年,齊襄公命臣屬連稱、管至父率兵戍守葵丘,戍期一年,允諾等明年七月瓜熟時換防。戍邊工作非常艱辛,一年後,等瓜熟之時,連、管二人請求齊襄公派人換防,齊襄公沒有同意,到了十二月,仍不見有人前來換防。在再三請求無果的情況下,連稱、管至父聯合公孫無知發動政變,殺掉了殘暴無信的齊襄公。
一千三百多年後,類似的事件在唐朝重演。
咸通四年,即公元863年,唐懿宗下令,從徐州、泗州招募兩千名兵卒前往安南,並從中分出八百人戍守桂州(今廣西桂林)。從《新唐書》記載看,當時約定「三年一更,至期請代」,三年一換防。三年後,唐廷沒有守諾,到了第六個年頭,仍沒有人前來換防,而且戍卒的軍餉遭到剋扣,生活條件非常差。
桂州戍卒,家中有妻兒老小,無不思念親人,歸心似箭。然而,唐廷的冷漠,主將的嚴苛,讓他們沒了歸期,以至於「屢求代還,……請更留舊戍卒一年」(《資治通鑒》),讓他們再堅持一年。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戍卒憤怒了。
咸通九年(868年)七月,桂州戍卒暴亂,「推糧料判官龐勛為主,劫庫兵北還,所過剽掠,州縣莫能御」(《資治通鑒》)。龐勛帶領戍卒暴動,震驚朝野。唐懿宗聞訊後,連忙派人招撫,並承諾赦免其罪,這不過是緩兵之計。在湖南,龐勛就中了奸計,士卒手中的兵器被悉數騙去,險些成為俎上魚肉。
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一搏?龐勛果斷選擇了後者。隨即,龐勛帶領士卒走湖南,奔浙江,入淮南,克宿州,渡濉水,取彭城,圍徐州,「招致亡命,有眾二十萬,男女十五已上,皆令執兵」(《舊唐書·懿宗本紀》),一時間歸附者甚眾,並佔據今魯南、皖北、蘇北等大片地區,積累了雄厚的軍事資本。
為了鎮壓龐勛起義,唐懿宗大傷腦筋,甚至請求沙陀大將朱邪赤心(後賜名為李國昌)出兵協助鎮壓。一番番交鋒,龐勛多次獲勝,唐廷一籌莫展。然而,龐勛統兵無方,驕傲自滿,且不聽忠諫,最終難逃一敗。咸通十年(869年)九月,部將張玄稔叛變,宿、徐二州失守,龐勛也在蘄縣西漁水邊戰死。
從咸通九年(868年)七月,至咸通十年(869年)九月,龐勛起義持續了一年多,雖然事敗身死,但影響深遠,引起連鎖反應。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起義;次年,黃巢起兵響應。廣明元年(880年)冬,黃巢殺入長安,唐僖宗逃往四川,大唐帝國社稷傾頹,二十餘年後最終被朱溫滅掉。
關於龐勛起義,《新唐書》有兩段評論,一是「屯兵思亂,龐勛乘之,倡戈橫行,雖凶渠殲夷,兵連不解,唐遂以亡」,一是「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龐勛起義雖然短暫,但一石激起千層浪,揭開了唐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敲裂、敲碎大唐帝國的固然是黃巢、朱溫,但敲響亡唐喪鐘的卻是龐勛。(劉秉光)
※大唐公主客死山東,墓誌中一字被改動,見證武則天篡位
※土皇帝徵兵十萬,武士面頰皆刻仨字,文士腕臂皆刻四字
※見到大隋高僧,王爺嚇得顫抖流汗,王妃也驚出一身冷汗
※一天不見,李世民就想他,他死後,李世民也不肯放過他
※自古豈有禿頭天子、跛腳皇后?有人斷言造反者難成氣候
TAG:劉秉光 |
※陳勝首個敲響亡秦喪鐘,為何讓劉邦項羽成明星,自己卻銷聲匿跡?
※44年南越屢戰屢敗敲響亡國喪鐘,無處可逃的越南華人投奔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