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懂生活的人,都喜歡做減法

懂生活的人,都喜歡做減法

大腦和生活,都像硬碟一樣,是有儲存容量的。

01

清晨五點多,一聲巨響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恍惚感到整棟樓都顫了一下。

「地震?」我從床上彈起來。腳剛沾地,又覺得不對。

我所在的地區並非地震帶,當年那麼嚴重的地震,也只有高層住戶有震感。而我們小區,最高只有七層。

我估計是煤氣爆炸,於是趕緊去陽台看哪家廚房有異常。

很快,我就發現對面三單元六樓和我家平齊的位置有個「大窟窿」。

那個「大窟窿」可能是他家次卧,因為落地窗全沒了,東西也落了一地,只能看到一片狼藉,分不清什麼是什麼。

而次卧旁邊正是廚房,廚房的採光窗整個兒消失了,油煙機也變得歪歪扭扭的。萬幸的是沒有起火。

沒過一會兒,樓下就有人大喊,讓六樓的人出來賠錢。

仔細一看,他家震飛的落地窗恰好砸了樓下的車。

好在我們小區沒幾台豪車,不然這損失太大了。

正想著,就發現我家窗台上落滿了玻璃渣,連窗戶上都出現了劃痕。

我心中感嘆,幸好是清晨,若是換個時間,我也許正在陽台上看書……

沒多久,民警來了。老媽下去買東西回來時說,對面爆炸的不是煤氣,是高壓鍋。

聽說是大清早起來煮綠豆湯,豆殼塞滿了出氣孔,結果就出事兒了,還好沒人受傷。

聽她這麼說,我趕緊給她灌輸「斷舍離」的思想。

因為前幾天她還感嘆,我家高壓鍋放了幾年沒用,太浪費,什麼時候得拿出來用用。

她早已養成做加法的習慣,想讓她扔東西,比買東西還困難。

然而,要想提高生活質量,必須得做減法。只有減去了那些不重要的人、事、物,才能裝下更喜歡更需要更合適的。

02

我有個朋友,他特別喜歡「收藏」。

比如,畢業後再未聯繫過的那些同學的聯繫方式,他把他們按小學到大學依次排列,還列印出來放在文件夾里保存好。

他有很多群,從同學到同事,再到一些興趣愛好群,每一個他都留著,哪怕有些群他一兩年都不會說句話,他也不退。

得空了,他就看看群消息,了解一下大家在聊什麼。但不管聊什麼,他也不參與。即便如此,他仍要為此耗費很多時間。

他買了兩箱書,但從來不看,買回來後包裹都不拆,就那樣放著。他收藏的微信文和網頁,更是數不勝數,可你很少見他去看。

如果手機需要清內存了,他又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清理,比如,哪些是要保留的,哪些是不需要的,他總得再整理一次。

他常說,萬一以後要用呢?

像他這樣,為了「以後要用」,所以捨不得丟,又拚命買,拚命收藏的大有人在。

可問題是,這個「以後」遲遲沒來。而他們不斷囤積的原因,也不是因為以後要用,而是因為內心的匱乏感。

這個匱乏感使得他們不斷做加法,不願做減法,結果反而越加越糟。

就像「高壓鍋事件」一樣,他們頭一年使用就發現橡皮圈有點問題,結果用了幾次放到今年,還捨不得丟。最後只好再拿出來用。這一用,就出了問題。

雖然這樣的「恐怖事件」不會經常發生,但由此我們不難想像,一直做加法,只取不舍的人生,會錯失多少美好。

03

在撒哈拉沙漠里有一種動物,名為沙鼠,它們就喜歡存儲東西。

旱季時,它們會大量囤積草根,即使食物足夠多,它們也會繼續囤積,直到洞里塞不下為止。

可草根太多了,它們根本吃不完。於是,它們又把沒吃完的腐爛了的草根一點點運到洞外。它們每天這樣忙碌著,完全停不下來。

於是,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沙鼠關在籠子里,並給它們足夠多的食物,結果沒多久,沙鼠就焦慮而死。

因為籠子里的食物,根本無法滿足它們的囤積需求。

沙鼠的祖輩們曾因食物短缺而大面積死亡,所以它們後來就具備了這種基因,正是這種基因迫使它們不斷地囤積。一旦停止,它們就會感到焦慮。

而人則完全不同,人的儲藏行為,起源於內心。雖然不儲藏也會有焦慮感或匱乏感,但這可以通過逐步做減法來調整。

比如一開始,你可以適當減少自己的選擇。

很多人做選擇時,總以為自己會猶豫,是因為選擇太少,或者不夠好。

可事實是因為選擇太多,繼而導致注意力放在比較上,從而忽略了內心真實的想法。

就拿購物舉例。有囤積習慣的人,買東西通常會反覆考慮性價比,最後,真正想選的沒要,將就著選的,卻買了一堆。

有時候店員看你為幾款物品糾結,索性都推薦給你。結果沒過多久,你就不喜歡了,但也捨不得扔。

所以,要做好斷舍離,只是把東西扔了沒多大作用,因為「扔」這個動作和「買」一樣,都是一時衝動。

只不過一個是購物衝動,而另一個是相信扔了以後,自己就會變得不一樣的內在衝動。

04

要改變這一點,在購物時,可以換個選擇方式。

也就是除了考慮自己是否需要、合適以及喜歡外,再從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物品里,選擇經濟能力範圍內最貴的一件。

因為越貴的東西,你買起來越心疼。而且,因為經濟能力有限,所以在數量上,你就不知不覺地減少了。所謂的性價比,不過是鼓勵消費的噱頭。

你不得不承認,你花大價錢買的東西,通常都比便宜的東西更好用,而且用起來也更合心意。那麼自然,喜歡的時間也越久。

很多人網購有個壞習慣,就是收到不太滿意的產品時,忍一忍就給簽收了。而往往是這樣的產品,最後成了雞肋。

其實,只要不滿意的全部退貨,糾結要或者不要的東西,一律不要,那麼留下來的,就會是你認為合適並且需要的。

這個心理很好理解,因為一個產品在全新的時候,你都不那麼喜歡,那麼再舊一點,你必定會嫌棄。

所以,減少選擇,也等於減少糾結的機會。糾結越少,購物就越精準。久而久之,你花的錢少了,囤積的東西也少了。

阿爾迪超市就深諳此道。他們不僅減少你的選擇,甚至連找零都省了。

在德國,阿爾迪超市有1500多家連鎖,連沃爾瑪這種行業老大都被趕出了德國市場。

在阿爾迪超市內,同類型產品只有一款,你需要就拿,根本不用糾結怎麼選。

於是,你的購物時間縮短了,超市的單品銷售量提高了。

與此同時,單個產品的進價就降低了,也就影響了標價。隨後,購買的人就更多了。

這樣的極簡模式,為阿爾迪帶來了良性循環。

06

所謂極簡生活,其實也是個性生活。

它不再側重你擁有了多少,而在於你是否能從海量的產品和信息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打開你的手機,你會看到很多殭屍群,別猶豫,直接退出。

翻出你的聯繫簿和微信,那些幾年不聯繫,甚至已經忘了長相的同學和同事,可以刪除了。

還有那些半年、一年都不會用的APP,直接卸載就可以了。

等你將所有無用的,無效的信息都清理完畢,你可以試著一天不看微信,或者一天不用手機,再或者放下過去你認為很重要,但對生活卻不會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情。

你試著感受一下,沒有這些,你是不是真的少了什麼?假如你真的感覺自己少了什麼,那你可以想一想,失去這些,對你,對你的生活,究竟有什麼影響?

還是說,你只是覺得無事可干,所以用這種方式塞滿大腦。

我相信,很多我們以為重要的,需要保留的東西,在真的失去後,也不會對現有生活造成過大的影響。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心裡更輕鬆了。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需要的,不只是清理手機和電腦硬碟,你還要找到並且培養一個能幫你花掉精力,又有益於生活的興趣愛好。

有了它,就能解決內心的匱乏感,讓生活更充實,也就無需花太多時間做「收藏」或者「捨棄」。

大腦和生活,都像硬碟一樣,是有儲存容量的。

當你用不必要的東西塞滿它們時,你想找到需要的,會很困難。但當你不斷精簡時,你會發現,那些最重要的一直都在。

作者簡介:雪之夏,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一個人走走停停,所幸身邊始終有很多朋友陪伴,讓我還能向上生長。熱衷寫字、攝影、繪畫……對未知的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成長的過程十分緩慢,但從未停止。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屬貓(woshimiaoji),爸媽內參(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暢淋漓地活》

專業心理測試:如果你是男/女生的話,你會被自己這樣的人吸引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跑步與不跑步,過的就是不一樣的人生
《我的前半生》:稀缺心態究竟有多可怕
袁泉:比唐晶更率真的簡單主義者
願你的後半生,別像我的前半生
人生的下半場,敵人只有你自己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

您可能感興趣

姑娘,越會生活的人,越喜歡給人生做減法
會生活的女人,要懂得做減法
懂得給生活做減法的人,才是真智慧
【推薦】真正會生活的人,都在做減法!
真正厲害的人,都會做減法
高級的人生,都懂得做減法
聰明人,才會給生活做減法
人生就是減法,與其焦慮,不如好好活著
做減法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真正聰明的人,一生都在做減法
餘生,要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
為什麼會做減法的人,更容易幸福?
做減法的人生,不糾結
極簡生活術,做人生的減法,一個字「扔」!
學會做人生減法,讓幸福感暴增
聰明人,都給愛情做減法
見過世面的人,會給思想做加法,給人生做減法
生活做減法,幸福做乘法
真正會護膚的女人,都在做「減法」!
活得通透的女人,都會做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