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幾十年後,金雕重新回到了日本的山谷

幾十年後,金雕重新回到了日本的山谷

「帶豹回家」,是一件非常浪漫,但又非常艱辛的事。

它需要野生動物群落的回歸,意味著山林的再野化、廊道的紓解,呼喚著人們對自然的共鳴,其中難關重重,都是必須克服的關竅。

今天說個日本的例子,日本森林茂盛,但許多森林是生物多樣性低下的人工純林,於是為了挽救金雕和其他野生動物,人們努力地將純林改造成天然林,然後……美妙的事情就發生了。

而國內,也有學者對天然林和純林的生態和經濟價值做了研究論證,提供了「再造林(Reforestation)」的政策建議。

總之,漲姿勢的時候又到了!

飛出林子的金雕。巧巧攝於新龍

文 | Winifred Bird 華方圓

翻譯 | 秦卓敏 劉大牛

編輯 | 陳老濕 巧巧

在布滿碎石、雜草叢生的伐木道路上走了大約一英里,出島誠一(Seiichi Dejima)停下腳步。這裡是赤谷森林(Akaya Forest),日本群馬縣轄山中方圓兩萬五千英畝的自然保護區。出島是日本自然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他蹲下身去,撿起石頭撥開一叢灌木,露出奶油色的粗糙皮毛——剛被殺死的鬣羚殘骸。

爬上道路上方的斜坡,出島仔細查看腳下厚厚的松針,尋找那隻鬣羚的更多蹤跡。一分鐘後,他找到一隻帶著黑色蹄子的腿;爾後又找到一個頭骨,皮肉已被撿食乾淨,只剩下兩隻短尖角間的鬃毛。從頭骨大小判斷,這隻鬣羚不到兩歲。而它的軀體已經無跡可循了。

「這隻鬣羚很可能是金雕殺死的,」出島說。他與日本林野廳以及當地居民合作,管理著東京西北80英里處的這片國有森林。「金雕可能把鬣羚的軀體帶回巢穴了。」他聽起來緊張又興奮。

金雕可以捕食大型獵物,圖片來源見水印

在日本,金雕幾近滅絕,主要是因為多數分布區內的人工林里獵物不足,金雕難以餵養後代。在赤谷森林,出島及其同事嘗試改造森林,幫助金雕生存。他們計劃將部分人工林改造為天然草甸,最終恢復成獵物(比如野兔)豐富的森林。這個項目註定會成為日本森林轉型的模範,而出島發現的鬣羚遺骸,表明這種策略可能是有效的。

這個發現也表明,日本75年來災難性的林業政策開始緩慢轉型。新的森林管理將不僅利於金雕生存,還將益於熊類、野兔和其它野生動物。

單一樹種的森林,無法供養各種各樣的動物。

這些物種目前的處境怪異而矛盾:日本是多山的「綠色群島」,森林覆蓋率在發達國家中遙遙領先,但沒多少森林能供養一度繁盛的動植物。科學家認為,最大原因是太多的天然林被改造成人工針葉林,後者管理不善、樹種單一,偏遠山區也難倖免。41%的日本森林是人工林(赤谷森林中人工林的約佔30%),其餘是次生林和高山灌叢。

「能供養金雕這樣的大型猛禽的森林,現在少之又少。」日本自然保護協會的副總監橫山隆一(Ryuichi Yokoyama)說。

如今,林野廳呼籲將部分人工林恢復為多樣的混交林。該動議部分出於環保考慮,如保存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地,以及提供遊憩勝地;另一部分原因是人工林實際用處不大。

赤谷森林的山地

這個概念在政府內部醞釀了近20年,但直到最近才開始落地。2006年,日本林野廳設定了森林改造的目標:將三分之一所謂的「單層林」改造為「多層林」。 林野廳直接管理日本三分之一的森林,通過補貼影響餘下三分之二的管理。宇野表示,這本質上是在國有和私有的人工純林中,引入各種闊葉樹,最終將人工林恢復成更為多樣的混交林。林野廳近期也參與了幾個恢複試點項目,2015年啟動的赤谷森林項目就是一例。

日本森林的變遷

日本糟糕的森林管理至少可以追溯到6世紀。日本當時大肆砍伐古都奈良和京都周邊的山林,建造宏偉的木質宮殿和寺廟。此後,森林還經歷了幾波砍伐和恢復。及至二十世紀初,拜政府管控和人工造林所賜,日本恢復了大部分綠色植被;但除了北海道北部,日本實際上沒有天然林留存了。

二戰期間,許多山林被盡數砍伐,木材用於製造艦船等軍事用途;戰後,為重建被戰爭摧毀的城市,更多樹木被砍伐。上世紀五十年代,政府撥款造林,在這些山上種植少數幾種針葉樹。然而,國家資助的造林項目不限於此:上世紀六十年代,每年有超過85萬英畝的闊葉林被改造成人工林;此後仍然小規模造林,持續到本世紀初。

旅館老闆岡田洋一(Yoichi Okada)居住在赤谷森林附近。他還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卡車滿載著巨大的山毛櫸和橡樹,在他家門前轟鳴而過。後來,村民在砍伐後的林地上種上日本雪松、柏樹和落葉松。

赤谷森林,圖片來自網路

「政府按樹付錢,於是大家為了賺錢,從山腳到山頂都種上了樹。」岡田說,後來他還參與了抵制高爾夫球場和大壩、保護森林的行動。「後來年輕人都離開去了東京,就沒人關心這片森林了。」

自由貿易使得問題進一步惡化。便宜的進口木材充斥市場,土地擁有者沒有心思擇伐幼樹。遺棄的人工林變得茂密而幽暗,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同時,工業製品取代了傳統的木炭和茅草屋,人們於是不再關心村莊周邊的草地和矮林。這些林地先是長出灌叢,然後變成茂密的次生林。

金雕擁有巨大的翼展,圖片來自網路

這些變化摧毀了金雕種群,出島說。這種強大的捕食者翼展寬達6英尺半,無法飛入茂密的人工林。就算能進入,在幾乎光禿禿的林下也找不到多少野兔、雉雞和其他獵物。有幾項研究表明,這影響了金雕哺育幼鳥的能力。從上世紀80年代初起,能養大雛鳥的成鳥比例下降了一半多。如今日本只有大約200對能繁殖的金雕。相形之下,北半球的草原上生活有許多穩定的金雕種群,而日本沒多少草原。

人工林顯著影響了日本的生態環境

「闊葉林減少影響了熊和許多其他獸類,」林田光祐(Mitsuhiro Hayashida)說。他是本州北部山形大學(Yamagata University)森林生態保護及野生動物管理學教授。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他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中布設運動感應相機,比較野生動物對兩類森林的利用。結果發現:相機拍攝到的野生動物,70%是在天然林中;而像金雕喜愛的獵物野兔,天然林中拍到的比例將近90%。

更開闊的環境有利於金雕的捕食,圖片來自網路

這些數據來自一項金雕友好森林的管理實驗。這項實驗由林田教授執行,位於山形縣鳥海山的山麓丘陵地帶,當地生活有兩對金雕。項目人員擇伐了一片人工林三分之一的小樹,拓寬伐木道路旁的草叢帶,讓野兔愛吃的喜光草木更好地生長。林田則監測這些措施的影響。理論上,這些措施將增加金雕的獵物,同時改善剩餘林木的質量。林田認為,這種方法在經濟上可行,即便光如此不足以拯救金雕。

相比之下,赤谷森林的實驗則皆伐小片人工林,從而增加野兔數量(野兔愛吃砍伐地萌發的植物),並讓金雕更容易發現獵物。皆伐後的土地長出闊葉樹後,再砍伐另一片人工林。大約一百年後,整個項目區將轉變為金雕喜好的成熟天然林:林冠開闊,倒木邊長滿雜草。

2015年,赤谷森林首次砍伐了5英畝林地。當年冬天就觀察到金雕在砍伐後的林地上空搜尋獵物。第二年春天,這對金雕七年來首次成功養育一隻幼鳥——雖然還不清楚新棲息地是否起了作用。此外,還有一些人工林做了擇伐處理,也就是出島找到鬣羚殘骸的地方。

金雕捕食赤狐,圖片來自網路

即便如此,出島還擔心這個項目的籌資前景,更別說將這些經驗擴展到全國。「上世紀60-70年代,造林項目得到巨大的公共財政支持。」他說,「但如果稅款用於將人工林改造成天然林,誰會樂意呢?沒多少人推動這事。」

出島相信,這項工作最終必須自力更生。一種做法是開發「金雕友好」的木材品牌,從而實現自給自足。另一種做法是增加企業贊助。實際上,日本樂天公司部分資助了出島和林田的項目。這家企業擁有東北樂天金雕職業棒球隊。這些想法能否迅速獲得支持,從而拯救日本的金雕,仍然有待觀察。

「再野化」中的日本森林。來源:tsunagujapan.com

我們的山林境況如何

鄰國如此,一衣帶水的我們的家園又當如何?

二十世紀末,在1998年全國洪災、農村勞動力外流的大背景下,我國啟動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森林復育、再造項目——退耕還林工程。工程以糧食、現金補貼以及技術扶持的形式,鼓勵農戶對坡耕地以及植被退化的荒山進行人工造林。截至2013年,退耕還林工程累計投入政府資金近3000億元,重建了近2800萬公頃的山林。規模之大,全球絕無僅有。

退耕還林工程1999年在西部三省試點,2000年在全國26省市全面鋪開。其核心使命是緩解坡地農耕造成的水土流失,並支持農戶脫離生產力低下的耕作方式、協助農村經濟轉型。此外,退耕還林工程也肩負著發揮森林生態功能、改善生態環境的重任。毫無疑問,這個工程起到了重大的生態效應。

「90年代開墾荒山,林地都變成了農田,那幾年都沒怎麼聽過豹子的蹤跡,還以為已經沒有了。直到後來,重新植樹造林,才感覺到豹子慢慢回來了。」和順馬坊的老豹子隊員感受明顯。

退耕還林之後,山西和順馬坊鄉的天然次生林又重新成為了豹的家園。大貓 攝

除了可見的成效,工程運行15年來,退耕還林的生態效應也已經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大量研究,其結論成為評估工程成效和決策的重要依據。然而,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卻被長期忽視:退耕還林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長期以來科學界一直沒有直接的研究。

2016年9月初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填補了這個空白。這項研究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中國科學院、四川大學和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結合文獻調研、野外生態和經濟調查,首次評估了退耕還林工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及潛力。

這項研究首先通過文獻調研,分析全國範圍內退耕還林工程所造的森林類型。這樣的分析是評估退耕還林工程的生態效應的基礎,也是首次在全國尺度上匯總退耕還林的森林類型。出於科學獨立性的考慮,研究團隊沒有採用政府的統計數據,而是廣泛搜集與退耕還林工程相關的研究論文,從中提取所造森林的樹種信息。

研究最終錄用了258篇中英文文獻。文獻中共提到202個縣:90%以上的縣種植單樹種純林,種植簡單的人工混交林(不超過5個樹種)的縣不到40%,而種植天然林的縣僅有3個。也就是說,各地所造森林普遍以純林為主、人工混交林為輔,天然林幾乎完全缺失。

全國退耕還林工程所造森林以純林為主、人工混交林為輔。來源見參考文獻。

研究團隊聚焦四川盆地西緣,開展了為期兩年的生態和經濟調查。在衡量不同類型的森林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效應上,選用野生鳥類和蜂類作為生態指標,覆蓋了退耕農田、純林、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林等四個森林類型。

研究地點所在的四川盆地西緣不同的森林類型。拍攝:華方圓,製圖:Gwyneth Olson

調查結果表明:總體而言,純林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弊大於利。純林中鳥類和蜂類的種類和數量都不如退耕農田,尤以蜂類為甚。人工混交林中鳥類的種類和數量高於退耕農田,而蜂類的種類和數量也大大低於退耕農田。跟天然林相比,純林和人工混交林的鳥類和蜂類種類和數量都有不小的差距,尤以純林為甚。

我們熟悉的楊樹林,也是在郊區最容易見到的「森林」,試想得多心大的動物才能生活其中呢。圖片來自網路

那麼,為什麼所造森林絕大部分是純林呢?難道純林在經濟上更划算嗎?

2015年夏季,研究團隊重返2014年的調查地點,詳細詢問農戶有關退耕還林森林生產的收支情況。結果表明,人工混交林與純林的利潤大體相當。其實,對於研究區域的農戶家庭,林業生產只佔收入的5-13%。

結合生態效益和林業經濟的分析,在當前的造林模式下,推動純林向人工混交林的轉變不僅會帶來更優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效應,同時不會造成農戶的經濟損失,也很難給農戶帶來經濟風險。事實上,純林更容易遭受病蟲害或面臨木材產品市場價格浮動的風險,不少農戶更偏向於種植混交林,甚至逐漸自發改造純林。

政策建議:

復育對生物多樣性更有利的森林

針對退耕還林工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研究團隊提出兩點政策建議。第一,退耕還林工程應認真地考慮復育天然林。科學界應更重視天然林復育的生態學和經濟學研究,為政策制定提供科學指導。第二,如果仍需依循當前的造林模式,應提高人工混交林的種植面積,降低純林的比例。目前所造森林絕大多數持續處於生產-砍伐的動態變化中,每一次砍伐都是復育新類型森林的契機。應充分利用這樣的契機,逐漸復育對生物多樣性更有利的森林。

許多研究表明,天然林和人工混交林較之純林,在水土保持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還有諸多生態效應優勢,如碳固定。生物多樣性保護並不是退耕還林工程的核心使命,但應該儘可能多地從工程對植被改造的過程中受益。在不違背核心使命的前提下,造林工程如果能夠更多地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將能更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退耕還林工程如果能推進天然林、或者人工混交林的復育,將會帶來更多的環境紅利。

山西的天然次生林重新孕育出複雜的生物多樣性。陳老濕 攝

再造林(reforestation)是目前全球應對森林消減(deforestation)及其帶來的一系列環境、社會、經濟問題的重要舉措,也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推行開來,尤其在氣候變化日益成為全球挑戰的今天。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工程等重大生態工程,使得我國在大尺度再造林方面成為世界的表率。如何讓造林工作儘可能避免意外的環境損失,全面充分地實現有益的環境效應,是關乎我國以及世界再造林工作成效的科學和政策課題。

希望你我還能重見森林的生機綠意

我們再將視角拉回太行山。

2001年的一份文獻資料中稱,太行山目前森林面積的80%為幼林人工林,而且樹種較為單一,陽坡主要以油松為主,陰坡除少量花椒、仁用杏等經濟林木外,荒山造林主要以側柏為主,從而形成了以油松、側柏為主體的太行山人工林植被類型。

如今,經過二十年的生長,也許森林有了新的變化,但我們沒找到更新的數據。就我們從山西馬坊鄉的觀察所得,油松作為當地原生的樹種,油松林仍為豹、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的條件。從這個角度來看,情況似乎沒有太糟糕。

也許,我們都早已忘卻太行山原始森林植被的模樣。然而,翻看過去的考證記錄:太行山的原始森林植被為暖濕帶針葉林,原有的森林植被複雜而多樣。天然林中的植物種類能達160餘種,分屬47科,層次結構十分複雜,野生動物達274種,分屬7科……對照過去,仍能清晰看出馴服已久的森林缺失了什麼。

野生動物總歸是頑強的,總會努力適應生境的變遷。然而從山西一路往北,歷史的棲息地和擴散廊道仍需要許多修復的工作和時間。

紅外相機攝於小五台BY貓盟老蔣

以鄰國為鑒,以科學為綱,在發展的道路上,如果能早點選擇/採取生態友好的方式,我們可能就會少走一些彎路。

森林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希望有生之年,你我都能在家園中再見真正的充滿生機的綠意。

亭亭如蓋,枝葉葳蕤 | 森林日這是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聞丞博士為森林日寫下的文字,除了樹,森林還有更多應有之意。

以上。

PS:

恭喜你,看到這裡的你打敗了80%的讀者

增加了一個技能點:「區分美麗的林子」

看成襪子的請主動掃碼交學費,謝謝。

參考文獻:

Winifred Bird, 「For Japan s Eagles, Hope Lies in Rewilding Long-Tamed Forests.」 Yale Environment(2017)

Hua, Fangyuan, et al. "Opportunities for biodiversity gainsunder the world/ s largest reforestation programme."Nature Communications(2016).

奧小平,油松人工天然林化的可行性和實現途徑——以太行山油松人工林為例,防護林科技(2001)

史敏華,太行山油松人工林的生態問題和治理對策,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6)

學者介紹:

華方圓,鳥類生態學者,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研究主修行為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關注全球變化(包括土地利用變化和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本文中國部分的論述系華博士在博士後期間的成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王財貴的「老實讀經」是邪教?
我眼中理想的中國動物園
楊振寧的弟子宣布找到「天使粒子」:終於給馬約拉納一個交代
冷飯新炒——?#世界蛇類圖錄#Naja 眼鏡蛇屬
羅大佑肯定沒見過野百合

TAG:科學公園 |

您可能感興趣

「東方神起」金在中時隔八年重新到日本發展
李鴻章在日本遇刺後,為清廷省了一億兩白銀,回國後慈禧說了八個字
40年前,一個日本人拍下的你從未見過的中國,再也拍不到了
備前燒,日本八百多年陶藝的巔峰天人合一的產物
中國不重視的一本奇書,被日本得到後,走上了強大之路
日本多座巨型火山蘇醒,百年內或集體噴發,日本能撐下去嗎?
灑盡最後一滴血,1932年新年,日本就這樣殺入中國長城
日本千年最想得到的中國城市,在日本複製一個,最多的卻是中國人!
溥儀賣國寶賑災日本,後迎回三件日本國寶,每逢初一十五必須跪拜
新年伊始,日本又去東南亞了,還是沖中國來的?
盤點日本二戰後崛起五大原因,日本女人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日本天皇新年全家福,來看12年來的變化
京都吹快來走一波!日本最新數據 一月新番前十名抉出
付出一切卻慘遭天皇遺棄,多年後回到日本卻成了警方和黑幫的噩夢
日本高僧岩田隆造:為日本人贖罪,來中國跪拜十幾年
七十年後為什麼日本再次拿出這組死亡數據?美國的回應令日本尷尬!
大地震後,七年時間,中國這座城市,增加了近10萬的日本移民!
90年前,民國第一帥哥造了中國第一輛汽車,最後竟成日本豐田?
一位中國人拋棄日本妻兒,回到中國後,日本卻700年來立神社敬他
七十年前此國僅半天就拿下日本大量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