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范仲淹是怎樣捐獻財產做慈善的?

范仲淹是怎樣捐獻財產做慈善的?

我一直想講講范仲淹晚年捐出大部分個人財產、創建一個家族性慈善組織的故事。故事本身比較簡單,但這個慈善組織的成就可不簡單,它不但開創了傳統宗族內部的制度化、組織性救濟的機制,而且有效維持了近一千年的時間,期間北宋、南宋、元、明、清等政權相繼滅亡,但它始終健存,王旗變換、狼煙四起的歷史大變故也未能使其覆滅,是中國歷史上運營時間最長的民間組織,也是世界史範圍內最長壽的NGO之一。

這個家族性慈善組織叫做「范氏義莊」。

中國古人創辦慈善公益組織,多以「義」字冠名,如義倉、義社、義田、義學、義役、義井之類,按宋人的理解,「與眾共之曰義」,義就是公益之意。

范氏義莊成立的時間,約為北宋皇祐初年(1050年前後)。六十一歲的范仲淹時剛移知杭州,杭州與范氏出生地蘇州相鄰,范仲淹「遂過姑蘇,與親族會」,並與兄長范仲溫商議成立一隻「公益基金」惠養族人,讓族中「雖至貧者,不復有寒餒之憂」。

這一年,范仲淹捐出自己在大部分積蓄,在蘇州吳縣、長洲兩縣「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南宋孝宗朝蘇州的良田價格約為15貫一畝,假設北宋仁宗朝地價略低,按一畝10貫錢估算,范仲淹出資購買的千畝良田,需要一萬貫錢,以購買力折算成人民幣,大概是400萬元。

范仲淹又在蘇州靈芝坊祖宅購置二百畝地,作為范氏家族的住宅建築用地,「廣其居以為『義宅』,聚族其中」。又在靈芝坊義宅內設立「義學」,「初公(指范仲淹)買田以贍族,而族滋大,立塾以教其人」。

整個范氏義莊,大體上就由義田、義宅、義學構成,其中義田為最重要的一部分,構成范氏宗族福利的經濟基礎,相當於是范氏義莊的公益基金,范氏族人從義莊獲得的福利,基本上都來自義田源源不斷的租金收益。

范仲淹為范氏義莊總共捐獻了多少財產,今日已經難以計算,我們稱之為「祼捐」亦不為誇張。范仲淹個人生活十分儉樸,「終身非賓客食不重肉」,「妻子僅給衣食」,但他一生「樂善泛愛」,「好施予」。尚未貴顯之時,已有志於設立一個基金賑濟族人,只是「力未逮者二十年」,其後經略西北、官拜參知政事,俸祿優厚,始有餘財,積至晚年,差不多都捐給了范氏義莊。

范仲淹的施予對象不僅僅是范氏族人。他謫守邠州(今陝西彬縣)時,一日閑暇,「率僚屬登樓置酒」,席間聞知有「寓居士人卒於邠,將出殯近郊,賵殮棺槨皆所未具」,范仲淹聽說後,心中「憮然」,吩咐撤走酒席,又「厚賙給之」,捐了一大筆錢給逝者家屬。又有一次,范仲淹在蘇州購到一塊宅基地,看風水的堪輿家告訴他:「這是塊風水寶地,居於此,當世出卿相。」范仲淹說:「誠有之,不敢以私一家。」將這塊地捐出來,建設學舍,作為蘇州府學。

在范仲淹醞釀建立範氏義莊時,他的子弟可能有些不理解,勸他不如用這筆積蓄「治第洛陽,樹園圃,以為逸老之地」。北宋時,洛陽可謂是全國文化中心,許多德高望重的士大夫告老致仕後,都在洛陽修建園林,安度晚年。范仲淹的母親也安葬在洛陽,子弟勸他到洛陽治第養老,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范仲淹說:「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無幾,乃謀治第、樹園圃,顧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艱退,不患退而無居也。且西都士大夫園林相望,為主人者莫得常游,而誰獨障吾游者?豈必有諸己而後為樂耶?俸賜之餘,宜以賙宗室。若曹遵吾言,毋以為慮。」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人生在世,如果能夠為公益盡份心力,樂在其中,個人的享樂倒無關緊要。況且,我已經年過六十,就算修建了漂亮的園林府第,又有多少年可以享受?再說,洛陽園林相望,人皆可游,難道會獨獨將我擋之門外?哪裡有自己建了園林才得享受的道理?我的積蓄,還是用來賑濟族人吧。你們聽我的主意,不必多慮。

范仲淹捐獻個人財產做慈善的精神,既讓我們敬佩,也足以讓今日的一些大富豪汗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鉤 的精彩文章:

宋徽宗立了一塊碑,無數大臣便遭了殃
宋朝的地方政府設有哪些職能部門?
宋朝城市住房的「租購同權」
宋朝的知州有哪些屬官?
為什麼說「老子殺兒子」是一種罪行

TAG:吳鉤 |

您可能感興趣

文在寅和朴槿惠,誰的財產更多?答案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財產全部給唯一的孫子,卻讓兒女養老,這樣的安排合理嗎?
「希特勒的黃金」是真的嗎?死後財產去哪了?看完不敢相信!
財產是留著自己養老,還是全部給兒子?聰明的老人這樣做
李連杰身體堪憂,計劃死後捐獻所有財產做慈善
財產是留著自己養老,還是全部給兒子?聰明的老人都這樣做
難怪這些明星承諾死後捐贈財產和器官,你看都是大明星,很有善心
諸葛亮是怎麼死的?諸葛亮死後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了什麼財產?
胡軍兒子「康總」長大變成這副模樣,難怪劉嘉玲會把財產轉給他!
梁山好漢「劫富」後的財產是如何處理的?真的是用來「濟貧」嗎?
如果銀行倒閉了,購買的理財產品會賠償嗎?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答案和想像完全不一樣
如果銀行倒閉了,客戶買的理財產品該怎樣賠付?
為了不讓老婆覺得虧,楊爍曾想寫一份離婚協議,把財產都給王黎雯
成龍決定20億財產給兒子一半,決定不裸捐了,你們怎麼看呢?
結構性存款為何如此火爆?和理財產品有何區別?看了便知!
讓閑錢不「閑」,投資什麼理財產品好?
老人把財產都給兒子,卻要求女兒贍養,老人這樣做不可以嗎?
為什麼兒子不孝順,老人還是把財產留給兒子?原因讓人心酸
文在寅和朴槿惠,誰的財產更多?看完你都不敢信!
你說說,宋朝的女性有沒有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