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宋金兩朝海上之盟結果 宋金海上之盟的背景
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徽宗為滅遼國,主動與金國簽訂的聯金滅遼軍事盟約。海上之盟結果固然導致了遼國的覆滅,然而也為北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實為北宋決策者的一項重大的對外政策失誤。
圖片來源於網路
宋徽宗眼見遼國日漸衰落,遂興起了趁火打劫的念頭,想要藉由金國的兵力一舉將宿敵遼國永遠從地圖上抹去。於是,自重和元年起,宋徽宗便多次派口才出眾的使節馬植遠渡重洋與金國相談滅遼事宜,甚至不顧朝中諸多有識之士反對的聲音,一意孤行。至宣和二年,海上之盟結果是簽訂了,細節也談妥了,隨即便是雙方出兵,夾攻遼國,通過慘烈的戰爭,果然達到了一舉消滅遼國的戰略目的。
據說此一戰,金兵勢如破竹,在攻打中京的戰鬥中取得了大捷,而宋軍卻遭遇了慘敗,致使宋軍戰鬥力弱的情況被金國洞悉,金國在消滅了北宋的天然屏障——遼國之後,立刻揮師南下。宋徽宗猝不及防間,北宋已遭滅頂之災。
以後世的眼光來看,海上之盟締結之前,宋、金、遼三國的關係正處在特殊而微妙的時期,尤其是宋遼之間,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這三者的關係若能處理好,宋國完全有可能當一回得利漁翁。然而這份榮耀卻註定不可能屬於宋徽宗這等智慧的君主,因此,海上之盟結果儘管如他所願,後果卻絕對出乎其意料之外。
本將聯金滅遼定為國策,極力排除眾議促成海上之盟的宋徽宗,在算計他人之餘全然忘記了「唇亡齒寒」的古訓,最終還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北宋時期的靖康之恥與海上之盟的關係
北宋的靖康之恥與海上之盟的關係是什麼?熟悉北宋歷史的朋友對「海上之盟」的核心內容必定有所了解,沒錯,所謂海上之盟,乃是宋徽宗為殲滅昔日的強敵遼國,主動與金國簽訂的聯合攻遼軍事條約。憑著這一紙軍事同盟條約,宋金果然聯手一舉滅了遼國。
靖康之恥圖
宋徽宗滅遼之後,還曾沾沾自喜於自己正確的政治謀略,誰知,一紙海上之盟乃是一把雙刃劍,在滅亡遼國的同時,為北宋埋下了亡國隱患。
那麼北宋的靖康之恥與海上之盟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就得從海上之盟簽訂的前後說起。
據說宋金兩國使節頻繁往來,為促成海上之盟而多次會談之際,北宋朝野就有不少有識之士持反對意見,原因很簡單,遼國雖為強敵,但其地理位置在宋金之間,對北宋而言,起到了一定的軍事屏障作用,若遼國被滅,則大宋屏障頓失,野心更勝遼國的金國便可趁勢發兵攻宋,到時金國的虎狼之師,將成為宋國更危險的敵人。
然而鼠目寸光的宋徽宗根本聽不進這些中肯的意見,一心滅遼的他全然沒有意識到海上之盟即將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宣和二年,在歷經艱苦的談判過程後,海上之盟順利簽署,這意味著宋金兩國軍事同盟的正式締結。很快,遼國就在兩國的夾攻下遭到了滅頂之災。可是還沒等宋徽宗喝上滅遼的慶功酒,靖康之恥便隨之而言,北宋立刻陷入了亡國的深淵。這便是北宋的靖康之恥與海上之盟的關係。
北宋時期宋金海上之盟的背景是什麼
發生在金國初期的海上之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的事件。海上之盟共持續12年,這一事件的發生不僅加快了北宋和遼國的滅亡,同時也使金國變得強大起來。海上之盟是由北宋最先提出的,北宋之所以會提出這一結盟政策,是與海上之盟背景息息相關。
北宋地圖
北宋在中原建國後,一直擔心遼國會對自己形成威脅。當時遼國十分強大,並位於北宋的北方,時常侵犯北宋領土。長此以往,北宋和遼國形成了敵對局面,北宋一直將遼國看成心腹之患,而遼國也一心想要吞併北宋。
公元1004年,宋真宗趙恆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因為北宋和遼國都不具備滅掉對方的能力,所以只能通過盟約來約束對方。澶淵之盟簽訂之後,兩國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公元1115年,位於遼國東北方向的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率兵反抗遼國,並建立了金國。此時宋徽宗認為遼國國勢迅速下滑,北宋和金國聯盟必定能滅掉遼國。
在蔡京等人的主持下,北宋向金國主動示好,宋徽宗想要藉助和完顏打骨打合作的機會收回被遼國佔領的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位於長城以南,常年被遼國所控制,從地理位置來說,燕雲十六州十分重要,所以這也成為北宋提出建立海上之盟背景之一。在北宋努力之下,宋金兩國簽訂了海上之盟。海上之盟簽訂後,宋金兩國合作滅掉了遼國,但是不幸的是宋朝也迎來了末路。
北宋時期海上之盟的影響都有哪些
公元1120年,一紙「海上之盟」的締結幫助北宋完成了聯金滅遼的軍事戰略,同時,也導致本已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滑向滅亡的深淵。數百年後,宋金海上之盟的影響依舊,它的歷史教訓,令後代史學家們開始思考一個課題:兩國軍事結盟的過程中,機遇與實力到底哪個重要?
其實,對宋徽宗而言,海上之盟的最初構想是完美的,也符合當時北宋的利益。
遼國雄踞北方多年,時刻威脅著宋國邊境。雖然,澶淵之盟的締結能起到偏安一時的作用,卻終非長治久安之計。如何將遼國這個眼中釘一舉拔除,恐怕是宋徽宗做夢都在想的問題。
至公元1180年,機會終於來了。宋徽宗眼見遼國日漸衰落,終於決定將長期醞釀的聯金滅遼大計付諸實踐,於是迫不及待地派遣使節漂洋過海至金國與金國國王密談,雙方一拍即合。
不過,也許連宋徽宗本人也沒想到,海上之盟的影響如此之大,竟令宋國朝野上下一片嘩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跳出來組織這一「荒唐」的條約。
此刻,一門心思為滅遼大計而飛蛾撲火的宋徽宗哪裡還聽得進反對的意見,居然力排眾議,還是在宣和二年完成了海上之盟的整個簽署過程。
條約締結後,終於如宋徽宗所願,強敵遼國灰飛煙滅。失去了遼國的阻隔,宋金國土接壤,不久之後,金國的鐵騎如排山倒海般直搗汴京,宋國遭遇「靖康之恥」的厄運。宋徽宗這才如夢初醒,可以已然來不及挽救北宋的國運了。
海上之盟的影響,到此刻已然明了,兩國軍事結盟,必然以勢均力敵為大前提,實力不均衡,則合作有風險。
※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宋太祖靠的是自我經營
※中國古代對外最軟弱的三大王朝,對內強硬對外卑躬!
※國華書院背誦篇89:《太祖傳位晉王》
※大宋的女神這樣穿
TAG:宋朝 |
※「金畫之盟」之謎
※從「金匱之盟」到「燭光斧影」,宋朝傳位之謎為何在南宋得以印證
※為何渭水之盟催生強大唐朝 澶淵之盟卻讓宋朝更軟弱
※以龍鳳呈祥之愛 示紅葉之盟;以經風歷雨之瓷 喻白首之約
※北宋·宋朝的軟弱,從宋真宗簽訂了「澶淵之盟」開始!
※澶州之戰與澶淵之盟:宋遼兩國在「戰與和」之下的邏輯差異
※宋遼檀淵之盟的利弊
※同樣對敵妥協,渭水之盟讓唐朝強大,澶淵之盟讓宋朝更軟
※北宋的「海上之盟」導致了「靖康之恥」的發生嗎?
※澶淵之盟宋遼貿易的背後:官二代建立逆天情報機構
※齊桓公稱霸三把火,杏之盟慘淡,甄之盟穩定,幽之盟升華
※澶淵之盟宋遼貿易背後:官二代建立逆天情報機構
※海上之盟——靖康之恥的原始劇本,宋徽宗是原定總導演
※中國歷史,未解之謎,金匱之盟,之謎
※宋遼之戰,宋朝仗打贏了,宋真宗為什麼還有簽澶淵之盟?
※「弱國無外交」,大宋和女真簽的《海上之盟》讓人羞恥
※宋朝皇帝去世,為何遼國上下悲痛不已?解讀宋遼「澶淵之盟」
※趙普憑手中沉睡二十年的王牌「金匱之盟」重回朝廷的政治中樞
※居士原創歷史問答系列:北宋金匱之盟真假之我見
※宋朝金匱之盟的內幕是和睦的兄終弟及,還是陰謀政變的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