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倉真的不是吃瓜群眾,他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關帝廟中,關帝神像的左右通常有二個立像,左邊捧印的是一名年輕俊俏的小將,他是關帝的兒子關平;右邊抱刀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黑臉漢子,立目虯髯、頭戴風帽、威風凜凜,他叫周倉。
關平在《三國志》上有記載,周倉卻不見於正史,數百年來,鮮有人知其來歷。其實他非常之不簡單,他本身就是「神」。
周倉之名最早見於元代,在魯貞的《武安王廟記》中已有:「乘赤兔兮從周倉。」[1]之語。
在關漢卿的雜劇《單刀會》里,周倉很威風。隨關羽赴會之前,他唱道:「志氣凌雲貫九霄,周倉今日逞英豪,人人開弓並蹬弩,個個擐甲與披袍,旌旗閃閃龍蛇動,惡戰英雄膽氣高。」這時周倉這個形象大約已經定型。
在《三國演義》中,周倉本為黃巾賊地公將軍張寶麾下之將,後與同屬黃巾軍的裴元紹率部嘯聚山林。關羽千里走單騎路經卧牛山時,遇到裴元紹率眾搶馬,周倉令裴元紹帶手下回山,自己獨自追隨關羽,成為關羽身邊忠心耿耿的貼身侍衛。在關羽鎮守荊州時表現活躍,曾陪關羽單刀赴會,並斥責想要荊州土地的魯肅「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還曾在水中生擒大將龐德。最後,周倉在得知關羽父子升天后自刎而死。
《三國志平話》也寫到周倉,不過,《三國演義》說周倉死於荊州大戰,但在《平話》里,在這之前未見他出現,倒是在這之後,諸葛亮六出祁山時,突然冒出來了一個周倉,他幫諸葛亮借木牛流馬運量,還把司馬懿痛快淋漓地戲弄了一番。
在民間,有比《演義》、《平話》更豐富的關於周倉的傳說故事,大抵都說他力大無窮、勇武過人,有雙飛毛腿,並且憨厚可愛。
通過這些文字或口頭傳說基本可以勾勒出元代以後周倉形象的特徵,即:忠心耿耿、有神力、水性好、擅走等等,這些特徵讓他和一位在南宋曾經「紅透半邊天「的神靈產生了聯繫,這位神就是「周宣靈王」。
「周宣靈王」俗名為周繆宣,也叫周雄,民間多稱為「周侯」、「周將軍」。據《浙江通志》的「周宣靈王廟」條載:
「按神姓周名繆宣,臨安新城太平里人,生於淳熙戊申(1188年)三月四日。初以『雄』音鄰『榮』,恐干父諱改名繆宣。少時受仙指大數四九,後之武(婺)源。至鸕鶿灘失足墮水,頃刻巨浪層翻,猛若蛟龍起伏,神即脫化,溯波而上。至衢城水亭門外,沉浮不定,聲聞數十里。一時驚異,建廟塑像於衢城之西。是年神正三十有六,果應『四九』之說,乃嘉定癸未歲(1223年)也。端平元年(1234年)大封神,得贈廣平侯。淳祐元年(1241年)秋,敕封神護國廣平正烈宣靈王。延祐三年,睦郡旱潦,籍神庇蔭,得錫平康,士民遂立廟于澄清門內。」
《神異典》卷五十《神廟部》引《杭州府志》言:
「周宣靈王廟:廟在硤石鎮審山(今海寧縣東山),候名雄,字仲偉......嘉定辛未(1211年),為母疾走婺源祈祐五顯,回至三衢而卒。附童子言:『五顯靈侯,需我輔翊。生不封侯,死當廟食。』衢於是乎立廟,新城繼之,初稱『七七太歲』。端平二年(1235年)饒州表請:侯有陰捍常山土寇之功,封翊應將軍。嘉熙元年(1237年)兩淮表請:神有神威揚邊,強敵遠遁之功,封威助忠翊大將軍。淳祐四年(1244年)改封翊應侯。寶祐五年(1257年)加封助順。咸淳七年(1271年)加封正烈,十年(1274年)加封廣靈。」
這說明,周宣靈王是南宋末年抗元時期在長江沿線迅速「躥紅」的明星神袛。他有幾個特點:忠心護國(有神威揚邊,強敵遠遁之功)、水性好(巨浪層翻,猛若蛟龍起伏,神即脫化)、擅走(為母疾走婺源祈祐五顯),可見周宣靈王與周倉的形象特點及其相似。
而且,以上周宣靈王受封的幾個時間點在歷史上也大有故事:端平二年為南宋與蒙古通好之年;嘉熙元年蒙古破光州,攻黃岡,已與南宋開戰;淳祐四年蒙古兵圍壽春;寶祐五年蒙古兵圍襄樊,次年大舉入宋;咸淳七年蒙古立國號為「元」;咸淳十年,元世祖下詔攻宋,四年後宋滅亡。可見,周宣靈王的屢次受封是與宋元戰爭的不斷惡化有關係的,在大宋疆土被不斷蠶食過程中,周宣靈王的信仰程度卻在不斷得到加強,其受眾的地理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從浙江衢州、新城等地不斷沿錢塘江流域向江淮地區傳播,到了咸淳末年,基本已覆蓋大宋的半壁江山。
需要注意的是,至今所發現的最早記述周倉的人魯貞,是浙江開化人,他所撰寫廟記的武安王廟也在開化,而開化今隸屬於衢州市,下接最早供奉「周宣靈王」的新城、硤石,同時開化又是錢塘江的源頭,水路直指臨安。這條重要通道是長江沿岸經營傳統漕運的徽州商人,沿婺源、德興一線出入浙江的必經之途,也是「五顯神」[2]崇拜向南傳播的主幹道。由此可知,「周倉」與「周宣靈王」必然存在一定的歷時性傳承關係。
至於《三國志平話》中周倉愚弄司馬懿一段,在與周宣靈王有關資料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地方。如元人筆記《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後集卷二《神明門》「周將軍」條曰:
「周將軍乃靈順(五顯)廟部神。宋朝嘗已馬百匹,連鞍轡售於江北。索價太高。賣者曰:『馬有何奇而價如許?』曰:『吾馬能水上行。』試之果然。議價定,明日再以數百騎來。北軍騎之渡江。俄頃黑風四起,人皆墜水,但見蔽江紙馬而已。忽見周將軍旗於雲間。宋趙制置奏於朝,封『翊應侯』。」[3]
這「蔽江紙馬」就是周倉用「木牛流馬」智斗司馬懿故事的出處。
因此可以推斷,周宣靈王最初實為五顯神的陪祀,在南宋末年國家危亡之際因各地官員和民眾們的心理慰藉需要,周宣靈王成為了能夠護國祐民的獨立神袛,並隨當時的漕運沿線影響到整個長江流域,此後又在浙江一帶武安王信仰(關帝信仰)興盛之時,與之合流。元代以後,周宣靈王中的一部分「神格」逐漸在民間傳說、文學作品中成為了周倉,並成為了關羽的貼身侍衛,他忠心耿耿,擅走,水性好的形象也在人格化的發展中得以延續。
綜上所述可知,周倉本為周宣靈王。這說明,歷經宋、元兩朝政權的追捧,武安王信仰已經在國家信仰的體系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關羽的優點和「神性「在不斷得到強調,最終將其他「神靈」納入「自身體系」之中。這一發現,令人在感到欣喜的同時也會感到震驚。「關羽神」一個純粹在民間產生的信仰對象,一位最後的漢代名將,通過無數代人的虔誠供養,不斷的擴大受眾群體和傳播區域,在元末明初之際已經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力,真可謂「神威難測」也。
[1]魯貞《桐山老農文集》卷一,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魯貞:元浙江開化人,字起元,號桐山老農。元統(1333-1335年)舉人,隱居不仕,其邃於理學,胸懷夷曠,著有《桐山老農文集》、《春秋按斷》、《中庸解》、《易注》等。
[2]五顯神:古代財神信仰的一種,一共有五位,宋代被封為王,因其封號第一字皆為顯,故稱五顯神,其廟又稱為「靈順廟」。五顯神信仰在唐代已開始產生,宋代大盛。《夷堅志》載五顯神之事極多,有別於五通神,後世常有五顯、五通混淆之事。其信仰始於江西德興、婺源一帶,此後日漸擴散。
[3]無名氏:《湖海新聞夷堅續志》,中華書局,1986年版。該書第一條《大元昌運》記元太祖、元太宗及元世祖事,顯然為元人作品。
點擊展開全文
※你知道唐代的夏天有多熱嗎?李白杜甫王維,又是如何消暑度夏呢?
※大明官窯,永樂、宣德你挺誰
※六月之所以閏,因為它「中氣不足」
※詩經中的女子,真的只知「閨怨」嗎?
※曾遭斷足而作炊餅用具的國寶,今天拍出驚人天價,為何?
TAG:國之學 |
※關羽麾下有兩人想跟隨,為何只收了周倉不收廖化,內有隱情還是?
※龐德那麼厲害,遇到周倉栽了,周倉只是靠水性好才生擒龐德嗎?
※關羽兵敗麥城,如果不留下周倉等一百多人,一起突圍能成功嗎?
※為什麼趙雲三槍沒刺死周倉?真正目的被揭開,真相讓人不敢相信
※關羽遇害後,周倉與王甫的結局如何,真相令人意想不到
※周倉為何能跟隨關羽,裴元紹卻倒在趙雲槍下,這則故事背後有真相
※柔情三國:周倉的內心OS,我招誰惹誰了,受傷的總是我
※趙云為何三槍都沒有刺死周倉?只因這四個顧慮
※趙云為何三槍都沒有刺死周倉?原因其實很簡單
※夢三國周倉天賦版本算是強勢,傷害足打錢也快了不少!
※關羽敗走麥城,率兵突圍時,為什麼把周倉留下來?原因不簡單
※關羽的「鐵粉」周倉最後葬在哪裡?身為湖北人的你不知道就太……
※為什麼趙雲三槍沒刺死周倉?以趙雲的能力,刺死他應該很容易吧?
※趙雲曾一槍挑了高覽,為何殺給關二爺抬刀的周倉,這麼費勁?
※關羽遇害後,周倉與王甫的結局如何,真相出人意料
※忠義還是愚笨?關羽的3個問題,使周倉佩服!一生甘願牽馬提刀!
※廖化和周倉都是黃巾軍,為何關羽只收留了周倉,卻沒有收留廖化?
※關羽被呂蒙生擒,原來是馬前卒周倉的失職,到底怎麼回事?
※為什麼趙雲三槍沒刺死周倉呢?是否手下留情?
※周倉和廖化都想跟隨關羽,為什麼關羽留下了周倉卻不要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