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墓被生產隊挖開,頭骨慘遭砸碎
導讀:曹雪芹是清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所寫的小說《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祖上是清朝內務府的正白旗包衣,他的爺爺是乾隆時期著名的江寧江寧織造曹寅,幼年時期的曹雪芹家境優良,他也過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但在雍正六年之時,曹家因為貪污虧空被查抄,曹家從此衰落,曹雪芹也被迫跟隨家人回到北京生活。
從此之後,曹雪芹一生基本上都在北京生活。乾隆二十七年,曹雪芹的幼子不幸夭折,悲痛異常的曹雪芹一病不起,沒過多久就在北京死去。因為曹家的祖墳在通州張家灣,當年雪芹的祖父曹寅,病故於江寧,靈柩後由運河水路運至京師,在張家灣碼頭上岸後就埋在了通州張家灣。後來康熙皇帝視察運河曾親自到墓前祭奠曹寅,並把曹寅墓附近一片地划出來賜給曹家作墳塋地,從此曹家的祖墳就落在張家灣。所以曹雪芹死後,也葬在了通州張家灣。
張家灣因為京杭大運河而出名,這裡是明清兩代著名的漕運碼頭,曾經商鋪雲集人聲鼎沸。張家灣最早是在元代時期,萬戶張瑄在此管理海運而得名,到了明朝嘉靖四十三年,為了護衛漕運開始建城。根據史書記載,當年曹家做江寧織造的時候,往來江寧、北京必經過張家灣,所以在這裡置辦了許多產業。
隨著京杭大運河的衰落,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張家灣古鎮早已破敗,沒了明清兩代的輝煌。可在張家灣古道旁,有一塊600多畝的土地,在這裡有馬家墳、周家墳、曹家墳等十幾座古墓。因為古墓封土高低不平,影響農民耕種,1968年,在上級的號召下,張家灣大隊決定將古墓全部平掉。
當時張家灣第四生產隊負責對曹家墳進行平整,一天下午,幾名農民突然在地下一米深的地方,發現一塊平整的大條石,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生產隊長看過之後,讓人將石頭挖了出來,清理乾淨上面的土後,只見條石上出現了5個大字:曹公諱霑墓,左下角還有「壬午」兩個字。後來有人告訴大家,這是清朝大文學家曹雪芹的墓碑。
眾人聽說這裡可能埋著有錢人,無不驚喜,立刻開始在挖出石碑的地方四處亂挖,希望找到墓室,看看棺材中有沒有財寶。挖了好久,只在石碑旁邊挖出了幾塊殘破的木板和一具腐爛的人骨。沒有找到財寶的人並不放棄,當時老百姓傳說,四品以上官員死後,屍體的口中會含寶珠。於是有農民立刻上前,雙手拿住曹雪芹的頭骨,在小車把上猛磕,除了掉下些黑色泥土外,並沒有寶珠。
失望的農民最後將棺材、人骨全部砸碎,裝進小車推到小河邊倒掉。而前面挖出來的石碑,晚上被生產隊長拉回了自己家中,後來蓋房埋在地下做了地基。直到1992年,經過多方尋找,文物部門才成功將曹雪芹墓碑找回,現在存放於博物館內。
※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子女們都去哪裡了,結局如何?
※1968年北京生產隊耕地時,挖出曹雪芹墓,農民將棺材、頭骨全部砸碎
※康熙第一次見12歲的乾隆,驚得立刻放下酒杯
※三國時山西發現350歲女人,一個400斤胖子,兩年吃窮一個鎮
※諸葛亮的兒子浪得虛名,諸葛亮死後,出征慘敗而死,被人砍下頭顱
TAG:國史講官 |
※1970年代知青在生產隊自學修理柴油機,後來考入了大學
※紅色宣傳畫 帶你看看60年代的生產隊
※深山廢棄水庫,暴雨中釣魚,收穫兩袋紅尾魚,據說是當年生產隊所放魚苗
※70年代舊照:鮮肉水餃只要兩毛錢,生產隊沒有思想壓力!
※下鄉十年:生產隊沒給我們修造廁所
※生產隊丟了牛(現代故事)
※記七十年代生產隊帳目
※生產隊取土,從三國袁紹墓中挖出隨葬品,認為不值錢,扔了
※最後的生產隊:胖胖的三爹有點憨
※意外挖出古墓後,生產隊長讓社員將隨葬品用麻袋拖走,被追查出來
※《生產隊》 作者:地質勘探
※散文:生產隊那挂面房
※散文:生產隊長
※這個生產隊長到底是什麼來頭?毛主席親自接見了他,還給了他兩個特權
※女知青口述:生產隊里無「好人」
※一組老版宣傳畫 說說那時候的生產隊
※傳說中的生產隊大食堂,公社走一圈
※生產隊掙工分的大哥大姐,你還記得嗎?
※悅讀|失去的樂園:《生產隊長》中女性情愛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