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今天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又一個「中國日」!在今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國際頂尖學術刊物《細胞》中,一共有10篇科研論文得到發表,其中5篇論文來自華人科學家的課題組,佔到了半壁江山!此外,今天還有1篇來自華人科學家的研究在《細胞》上在線發表。更關鍵的是,這些科學家的絕大部分任職單位或通訊單位在中國。正如許多人所評論的那樣,「中國生命科學正闊步前進!」


1徐華強教授課題組

Identification of Phosphorylation Codes for Arrestin Recruitment by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G蛋白偶聯受體(GPCR)通過與arrestin蛋白相互作用,調控了多種信號通路。為了讓arrestin蛋白高親和度結合,受體的磷酸化是必須的。在本項研究中,徐華強教授課題組使用自由電子激光(X-ray free electron laser),解析了視紫紅質(rhodopsin,一種GPCR)-arrestin複合體的晶體結構,攻克了該信號通路中的一大難題。研究發現,視紫紅質蛋白C端的T336與S338能被磷酸化。這兩個位點與E341一道,組成了一個靜電交互網路。這個模式與vasopressin-2受體與β-arrestin-1的結合非常類似。基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找到了GPCR如何通過磷酸化來招募arrestin蛋白的通用機制。這項重大發現登上了本期《細胞》雜誌的封面!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2顏寧教授課題組

Structure of the Nav1.4-β1 Complex from Electric Eel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負責引發和傳導動作電位,在包括神經信號傳遞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這項研究中,顏寧教授課題組報道了電鰻Nav1.4-β1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β1亞基解析度達4.0埃,中心區域解析度在3.5埃左右。清華大學的報道指出,該結構「大部分區域氨基酸側鏈清晰可見」。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院長王宏偉認為,這是「顏寧教授在清華建立獨立實驗室以來,在離子通道領域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學突破。」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3Jue Chen教授課題組

Conformational Changes of CFTR upon Phosphorylation and ATP Binding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CFTR是一種陰離子通道,由ATP結合盒轉運蛋白演化而來。CFTR的門控與磷酸化與ATP的水解嚴格偶聯。在這項研究中,三名華人科學家公布了斑馬魚CFTR在磷酸化、結合ATP的狀態下的冷凍電鏡結構,解析度達3.4埃。研究表明,在這種狀態下,CFTR的構象會發生巨大改變,打開通道。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4曹雪濤教授課題組

Methyltransferase SETD2-Mediated Methylation of STAT1 Is Critical for Interferon Antiviral Activity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干擾素α(IFNα)信號通路對於抗病毒反應來說非常重要。通過一個無偏(non-biased)的高通量RNAi篩選,曹雪濤教授課題組發現了一個甲基轉移酶SETD2的關鍵作用。它是IFNα介導的抗病毒免疫反應的一個「增強蛋白」(amplifier)。在乙肝小鼠的肝細胞中特異敲除SETD2蛋白後,乙肝病毒的感染會得到增強。研究人員進一步闡明了這背後的機制:SETD2能直接調節STAT1的甲基化,加強STAT1的磷酸化以及其抗病毒的細胞反應。此外,SETD2還能選擇性地激活一些ISG基因。這一研究發現了SETD2對STAT1進行甲基化的關鍵,有望在抗病毒領域帶來應用。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5鄒偉平教授課題組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Promotes Chemoresistance to Colorectal Cancer by Modulating Autophagy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對於結直腸癌患者來說,化療失敗是複發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預後較差的一大因素。鄒偉平教授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房靜遠教授、洪潔教授、陳豪燕教授、陳縈晅教授一同發現,腸道微生物與這些患者的化療耐受有關。研究人員在論文里指出,一類梭桿菌Fusobacterium (F.) nucleatum在經過化療,疾病複發的結直腸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非常常見,並且與臨床上的腫瘤複發有相關性。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細菌能靶向TLR4和MYD88的先天免疫系統信號通路,激活自噬反應,影響結直腸癌患者對放療的反應。這一研究結果證實,人體內的微生物會直接影響到癌症的治療,也為將來新葯的開發提供了重要思路。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6王艷麗教授課題組

The Molecular Architecture for RNA-Guided RNA Cleavage by Cas13a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王艷麗教授和章新政教授的課題組通過合作,解析了Leptotrichia buccalis中的Cas13a蛋白與crRNA/目標RNA結合時的晶體結構,也解析了Cas13a蛋白與crRNA複合體的冷凍電鏡結構。研究表明,與目標RNA結合後,Cas13a蛋白與crRNA的複合體會出現明顯的構象變化,導致非特異性的RNA剪切。這項發現闡明了VI類CRISPR-Cas系統中的Cas13a蛋白如何抵禦RNA病原體的入侵。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我們很高興在這些科學家中,看到曹雪濤教授、徐華強教授、與顏寧教授的名字,他們分別是「葯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的評審委員會成員、2016年得主、以及2012年得主。我們同時也向所有科學家以及他們的課題組表示祝賀,祝願華人學者能取得越來越多的科學新突破!

來源:學術經緯

生物易構|更人性的生物化學試劑耗材採購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首個全口服直接抗丙肝病毒治療方案獲批中國上市
人工智慧呼喚建立一級學科
未來5年內將重塑醫療行業的五大趨勢
近1%人群接種後無法產生抗體
美國科學家發明腦晶元,幫助視聽障礙患者重拾視覺和聽覺

TAG:Science |

您可能感興趣

華人科學家集體發力Nature雜誌:8月22日同日在線刊登5篇論文
點贊!華人學者同日再發5篇Nature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雲道Sean Zh.全新原創個人EP《6+1=7》發布,代表華人在海外發聲
39篇CNS!生命科學領域,華人學者第一季度迎小爆發
《Cell》子刊:華人科學家叫板CTLA-4免疫檢查點阻斷假說
Nature長文發布:10大東南亞科學明星,四位華人上榜
華人設計師品牌 Wen Pan 榮獲 Fashion Scout 2020年春夏賽季優勝獎
2018 ACM Fellow正式發榜!李飛飛等6位華人當選
華人包攬CVPR 2019最佳論文,李飛飛ImageNet成就經典
張藝興個人專輯進入Billboard200 TOP21,創華人歌手在榜最好成績
2019 AAAI Fellow 出爐,羅傑波、劉歡兩位華人學者入選
悉尼Zetland華人女子兇殺命案最新進展!29歲通緝犯Zixi Wang已被捕
從CVPR 18談談華人研究者的Leadership
李飛飛等華人入選ACM 2018 Fellow;生物界的「AlphaGo」來了;吳恩達《機器學習》筆記
橫跨美澳中,華人自己的同城分類上線了!huaren58.com
橫跨美澳中,華人自己的同城分類 huaren58.com 上線了!
華人公司Zoom超過Lyft 成為今年科技IPO市值第一名
同日三篇Nature!華人學者們又有哪些新發現?
「更新」2018全球Top 1000 計算機科學家h指數,71位華人學者,29位中國科學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