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山豆根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山豆根

山豆根/Shan dougen

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獨活| 第 271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乾燥根和根莖。

別名

豆根、山豆根、苦豆根、廣豆根、硬豆根、金鎖匙、越南槐根

產地

主產於廣西、廣東,習稱「廣豆根」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除去雜質,洗凈,乾燥。

性狀鑒別

本品根莖呈不規則的結節狀,頂端常殘存莖基,其下著生根數條。根呈長圓柱形,常有分枝,長短不等,直徑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樣突起。質堅硬,難折斷,斷麵皮部淺棕色,木部淡黃色。有豆腥氣,味極苦。

飲片

呈不規則的類圓形或斜切厚片,外表皮灰棕色至棕褐色,切麵皮部淺棕色,木部淡黃色。有豆腥氣,味極苦。

性味歸經

苦,寒。有毒。歸肺、胃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寒清泄,力強有毒,入肺、胃經。善清肺胃之火而解毒、消腫、利咽,既治火毒壅結之咽喉腫痛,又治胃火熾盛之牙跟腫痛,還治肺熱咳嗽及熱毒瘡腫。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主治病證

(1)火毒蘊結之咽喉腫痛,肺熱咳嗽。

(2)牙齦腫痛,擁腫瘡毒,濕熱黃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磨汁服。

外用:適量,煎湯含漱,或研末塗敷。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有毒,故內服不宜過量,脾胃虛寒、食少便浦者忌服。

山豆根的故事

當年,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游遍了全國。當他來到廣西時,由於當地持續的高熱天氣,使他感到不適,咽喉疼痛,不能言語。這可急壞了他,不能說話,也就意味著他不能向那些百姓和葯農詢問這些藥材的作用和功效。

這天,他繼續上山尋找和記錄所見到的藥材。當他看到一株似槐非槐的植物時,便心生疑惑。這株植物與他平時所見的槐樹很像,但仔細分辨卻又有不同,在記錄之時舉棋不定。就在此時,遇到一位在山中採藥的葯農,他便上前詢問,由於咽喉疼痛,不能言語,幾乎無法與葯農交流,在那干著急。葯農看到他著急的表情,又看了看他的咽喉,便將這株植物連根拔起,將根洗凈,用刀切下一片讓他含著。沒多時,李時珍便覺得嗓子好了很多,也能言語了,這讓他高興萬分。

他立即向葯農詢問這植物叫什麼名字,葯農告訴他,這葯苗蔓如豆八月采根用,於是當地人都叫作山豆根,用來治療喉癰,喉風,喉痹,牙齦腫痛等。於是,李時珍便將這葯的詳細產地和功用都記錄了下來。在後來的尋訪當中,他又詳細記錄了這種藥材能夠治療急黃和痢疾等功效以及簡便使用方法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獨活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有毒的中藥山豆根到底是什麼葯?
導致11歲女孩腦中毒的山豆根,究竟有多毒?
喝了一碗山豆根水 11歲女孩狂吐5小時致腦損傷
這種植物,根部相當珍貴,人稱「山豆根」,味道比黃連還苦
超過6克就會中毒!南陽11歲女孩誤飲母親山豆根茶,嚴重腦損傷
清熱葯·清熱解毒藥之山豆根
山豆根煮水劑量不可大,要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