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Adv.Mater:首個自調控光響應性智能人工虹膜

Adv.Mater:首個自調控光響應性智能人工虹膜

????

動物的瞳孔形狀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也變得千差萬別,圓形、橢圓、狹縫、針孔、新月等等,以適應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瞳孔是光線進入眼球的入口,其大小通過虹膜(iris)進行調節。以人類虹膜結構為例,藉助括約肌和擴張肌,根據所處環境的光線情況,調控瞳孔大小以獲得穩定光線信息傳輸到視網膜。而在日常生活中,成像系統和光譜分析儀等技術設備也採用了類似原理的人工虹膜器件,基於光線傳輸孔徑的改變實現圖像或信號的採集。但是,目前這類人工虹膜結構器件多是通過外置感測器來感知光源信息,並藉助外接設備進行被動的機械調整,要實現人工虹膜器件的原位光線檢測和自動智能調控仍是一項挑戰性工作。

近日,芬蘭坦佩雷理工大學(Tampe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Arri Priimagi教授和Hao Zeng博士等人採用光響應性液晶彈性體(liquid crystal elastomer),基於可控的分子結構排列技術,研製出首例自調控光響應性智能人工虹膜。該人工虹膜無需外界輔助設備,能夠自動感知光線強度,並自動調控透光孔徑尺寸。論文發表於Advance Materials雜誌。

人類虹膜(a/b)以及人工虹膜的結構示意圖(c/d)。圖片來源:Adv. Mater.

區別於常用的摩擦取向或藉助選區曝光進行液晶基元分子有序排列,研究團隊藉助偶氮苯光響應性取向塗層作為液晶盒底部模板,採用圓偏振光進行偶氮苯DR1摻雜液晶體系的光控分子取向排列,最終得到了具有放射狀取向排列的分子結構。

含偶氮苯組分液晶彈性體的光控分子取向。圖片來源:Adv. Mater.

同時研究團隊發現,基於液晶彈性體膜的各向異性熱膨脹性,製備的條帶狀膜能夠在殘餘應力作用下發生彎曲,而且彎曲方向與後續的光致形變方向相反。研究團隊還對聚合溫度及使用環境溫度等因素對樣品彎曲率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探究,最終選定體系最優聚合溫度為45 ℃,以保證樣品的起始彎曲度最小。

不同製備和使用環境下液晶彈性體條狀樣品的彎曲測試。圖片來源:Adv. Mater.

製備具有良好光控調節性的人工虹膜,保證其器件結構的高度對稱性至關重要。研究團隊製備了直徑為14.0 mm的薄盤樣品,然後將其邊緣處切割為12個輻射狀條形「花瓣」。如上所述,由於樣品的不對稱熱膨脹性,條狀「花瓣」結構呈現初始的彎曲狀態。由於液晶彈性體體系中摻雜有4 mol%的DR1偶氮分子,當對該體系進行470 nm光照射時,DR1結構中的偶氮苯基團處於連續的可逆順反異構狀態,從而帶來一定的熱效應,引發液晶體系發生相轉變,體系中的液晶基於有序參數發生改變,導致最終人工虹膜結構呈現光響應性。當樣品處於弱光線環境下時,「花瓣」向外捲曲,圓盤「瞳孔」尺寸較大;而當樣品處於強光照射環境下時,「花瓣」會逐漸伸直鋪開,使得「瞳孔」變小,從而維持穿過「瞳孔」的光線強度穩定。而且,整個過程循環可逆。當輸入光強從30 mW增加到200 mW時,其樣品透光率從70%下降到10%,整體透光率維持在20%左右。但是,由於製備過程中產生部分結構缺陷,12個「花瓣」結構的光響應性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隨著光照的增加(≥300 mW/cm2),其差異性變小(?t < 5 s)。

人工虹膜的實物結構及其感光性測試。圖片來源:Adv. Mater.

GIF/655K

智能人工虹膜的光響應測試。圖片來源:Adv. Mater.

——總結——

本文基於光控分子取向排列技術結合含偶氮液晶彈性體體系的光熱效應,構築了能夠自行感光並進行「瞳孔」尺寸調整的全新人工虹膜。該人工虹膜能夠在一定強度、指定波長入射光的照射下,發生迅速的自動「開關」,維持入射光線的透過率。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可有望進一步拓展到成像系統和光譜分析技術領域。而且,該體系還能夠通過改變摻雜偶氮體系種類和引入其他光響應性組分進行體系和應用拓展。

Self-Regulating Iris Based on Light-Actuated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

Adv. Mater.,2017, DOI: 10.1002/adma.201701814

(本文由甲子湖供稿)

近期新增期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一MOL資訊 的精彩文章:

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超薄MOF混合納米片催化的串聯反應
Cu催化肟與α,β-不飽和亞胺縮合合成多取代吡啶
JACS:Cu催化炔丙銨鹽與芳基格式試劑的不對稱偶聯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招聘博士後

TAG:X一MOL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Nature Communications:金納米團簇光學穩定性調控——增強光氧化還原催化性能
Cellular Microbiology:流感病毒調控宿主細胞周期的新機制
Journal of Virology:哈獸研發現內質網應激調控冠狀病毒TGEV感染的新機制
Adv.Func.Mater.:顯著提高有機半導體聚合物納米粒子光熱和光聲效果的新思路—分子工程調控
Nat Commun:炎症負向調控新機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最新研究揭示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機制
又1篇!清華大學董晨團隊報道致病性Th17細胞調控新機制|Cell Reports
Science:大腦信號調控工作記憶
中科院Philipp Khaitovich研究組揭示基因在靈長類腦區的空間表達和調控
PLOS Pathog:華中農大李峰組揭示小RNA調控植物抵抗病原的分子機制
CRSPER-dCas9在基因轉錄調控中的應用
突破!Nature Genetics:杜嘉木、鍾雪花合作團隊揭示植物開花調控新機制
研究發現Cyclin B2補償Cyclin B1調控減數分裂新機制
意外!Nature首揭:調控脂肪生成的關鍵細胞
CRISPR-dCas9-表觀遺傳調控系統
ChIP:ChIP-SICAP專註於染色質轉錄調控機制發掘
Cell Reports:高深度磷酸化蛋白質組助力細胞周期調控機制研究
清華大學醫學院劉雲才課題組《Nature Immunology》發文揭示過敏性疾病調控新機制
汪方煒實驗室在EMBO Reports等雜誌連續發文系統闡述調控染色體穩定性的新機制
Neddylation修飾通路調控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浸潤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