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畫僧書畫,四種藝術境界,四種人生修行
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弘仁、髡殘、八大山人、石濤,這四位活躍於明末清初的僧人畫家,在畫史上合稱「四僧」。
他們出身不同,或是故明宗室,或是明末秀才,或為明末遺民,
(石濤)
石濤本為明宗室,靖江王贊儀十世孫,原姓名為朱若極,在湘山寺削髮為僧,改名石濤、法名原濟。
(八大山人,即朱耷)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明江西寧獻王朱權後裔,六十歲時方開始使用,「八大山人」署名題詩作畫。
(弘仁)
弘仁,是明末秀才,其俗姓為江名韜,在武夷山出家為僧,法名弘仁、號漸江學人。
(髡殘)
髡殘為明末遺民,本名是劉武陵,幼年喪母、遂出家,僧名髡殘、號石溪。
弘仁或者髡殘,或是八大山人,其志可稱純粹。
明亡後弘仁抗清,參加過徽州戰役,敗後武夷山出家,從此便不婚不仕 。
髡殘於30多歲時,遇到了亡國之痛,參與南明的反清,後避難常德桃花源,43歲定居大報恩寺,於幽棲寺度後半生。
明亡後朱耷方十九,父親也不久後去世 ,強忍悲憤假裝聾啞, 隱姓埋名遁跡空門。
石濤雖經顛沛之苦,明亡時他年僅三歲,亡國之痛感觸不深,出家或為政治姿態,康熙南巡兩次接駕,見康熙後山呼萬歲,主動進京結交顯貴。
「四僧」在不同的境遇下皈依佛門,開始書畫創作,豁達于山水之情是四人共同的精神歸宿,可謂是「殊途同歸」。
由於個人經歷不同,交遊圈子不同,因此,雖同在佛門從事繪畫創作,卻各自形成具有強烈的個性繪畫風格,又可謂「同途異趣」。
「四僧」的繪畫在當時得到了世人的嘉許,並受到了之後的「揚州八怪」和「海上畫派」等名家的推崇,影響所及直至今日中國畫壇。
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藝術風格,也造就了他們不同的人生境界。
一、石濤:人生,不能輸在氣勢上
石濤(1642年-1708年),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
石濤號稱出生於帝王胄裔,然而在他還只是三歲小孩時,當朝皇帝朱由檢就在景山的那顆歪脖子樹上上吊自殺,國破家亡也僅僅是幾年的時間,多虧了家臣將有效的他帶出剃髮為僧,才讓他免於一死。
但石濤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種政治姿態,他身處佛門卻心向紅塵。
千山紅樹圖
據說當年康熙南巡時,石濤曾兩次接駕,並呼萬歲,還主動進京交結達官顯貴,企圖出人頭地,然而,在京城時恰逢正統派繪畫佔主流之際,京派畫壇似乎不歡迎他這個「狂妄之徒」。
不過他也因為機緣,接觸到五代與北宋時期山水名作,天生悟性超強的石濤,無意間迎來藝術生涯中的創作峰巔期,畫風從恣意激烈轉至厚重沉穩。
松下高仕圖
「功名」幻滅,幾經人間辛酸冷遇,石濤幡然醒悟,1690年冬天,時年56歲的他,懷著極度苦悶的心情,黯然離京,重返揚州定居下來。
淮揚潔秋圖
提起石濤繪畫,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山水。有評論說,石濤的山水畫特別講究「氣勢」,他的畫不在意細處的得失,特別注重大局的造勢,處處體現豪放之氣。
的確,他的畫氣勢磅礴:
清 石濤 對牛彈琴圖
石濤題山水詩句
石濤 《黃山圖》
太極精靈隨地涌,潑潑雲海練江橫。
遊人但說黃山好,未向黃山冷處行。
三十六峰權作主,萬千奇峭壯難名。
勁庵有句看山眼,到處搜羅短杖輕。
昨日黃山歸為伴,至今靈幻夢中生。
不經意處已成絕,險過巒生冷地驚。
昔謂吾言有欺妄,五年今始信生平。
幾峰雲氣都成水,幾石苔深軟似絨。
可是山禽能作樂,絕非花氣怪天呈。
石心有路松能引,空外無聲泉何爭。
君言別我一千日,今日正當千日程。
人生離別等閑情,愧余老病心凄清。
有杯在手何辭醉,有語能傾那不傾。
滿堂辭客生平盟,雄談氣宇何崢嶸。
詩文彰顯出一股大氣磅礴、胸懷山水卻獨鍾黃山的情感,詩畫相融——融天地,融山水,融人間真情,融畫家之大愛。
石濤 《淮揚潔秋圖》
老木高風著意狂,
青山和雨入微茫。
圖畫喚起扁舟夢,
一夜江聲撼客床。
石濤 《黃山圖》
黃山是我師,
我是黃山友,
心期萬類中,
黃山無不有。
石濤 《黃山圖》
墨團團里墨團團,
墨黑叢中花葉寬。
試看筆從煙里過,
波瀾轉處不須完。
石濤山水立軸畫精品
石濤 西樵蒼翠圖 1694年作
石濤題花鳥詩句
石濤 《梨花圖》
人說梨花白雪香,
我愛梨花似月光。
明月梨花渾似水,
不知何處是他鄉。
石濤把梨花比作月光,真的是別出心裁、匠心獨運。他鄉遊子,面對一樹潔白如雪的梨花,彷彿故鄉的月亮冉冉升起,月華如水,令人如夢似幻。
石濤 《荷花紫薇圖》
紫薇花放庭前樹,
花放紫薇郎正來。
卻羨繁紅今日好,
始知草木愛仙才。
石濤 《菊竹石圖》
興來寫菊似塗鴉,
誤作枯藤纏數花。
筆落一時收不住,
石棱留得一拳斜。
何必秋風想會蒓,
菜根無乃是靈根。
寫來澹墨清泉里,
留與肥甘作孟鄰。
遊人若宿祥符寺,
先去湯池一洗之。
百劫塵根都洗盡,
好登峰頂細吟詩。
以上七言,皆可見得石濤的性靈之妙悟,題尋常之物如桃花、梨花、紫薇、白菜等,無不情懷別具,慧眼有物,物中有我,妙趣橫生,禪意盎然。
石濤 《墨荷圖》
慢道花香葉不香,
花時雖好葉時常,
憐他出水舒仙掌,
向月迎風碧舞裳。
一葉一清靜,
一花一妙香。
只些消息子,
料得此中藏。
石濤花卉冊頁(十開)
老於無事客他鄉,
今日吟詩到海棠。
放浪不羈行跡外,
把將厄酒奠紅妝。
二、八大山人:用一生給世界一記白眼
八大山人,其實是明末清初的一個藝術家,真實的名字叫朱耷,他還有個大的嚇死人的背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第十代孫。
他是與梵谷齊名的中國藝術家
其實在中國的文化史上,朱耷是一位亦僧亦道、亦畫亦詩的人物,他的名號三百多年來為世人驚嘆不已。
簡單說,他在中國藝術史上的地位,就像梵谷在西方藝術史上的地位是一樣樣的。
為什麼拿梵谷來對比?因為梵谷與他確實有許多共同點,比如:
第一,他們都是劃時代的偉大的藝術家。
第二,他們對後世的藝術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三,他們都被社會所排斥。
最關鍵的,他們都有精神病!
不過,雖說這二人都有精神病,卻是精神病中的兩個極端。
梵谷的作品中,感到撲面而來的是火一樣的激情,痛苦隱在激情的烈火之中。
而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感到撲面而來的冷漠、孤獨和痛苦,感到在八大山人的內心深處,是一座冰山!
這畫風到底是咋形成的呢,且慢慢往下看。
熱烈系 高冷系
家中90餘口人全部被殺,僅他幸運逃出
明朝滅亡後,就在朱耷19歲時,李自成的大順軍攻破了北京城,崇禎皇帝親手殺死了愛妃和女兒,在景山上弔死了。崇禎的死,標誌著明朝的滅亡。這對於八大山人來說,是畢生的痛。崇禎死後,清兵入關,1645年,朱耷20歲,南昌陷落,朱耷家中90餘口人全部被殺,只有他一個人幸運逃出。他在荒山野嶺中避難。後來,被人救到一個廟裡。
於是,23歲時,他剃髮為僧。這個時期的繪畫,主要是寫生畫。例如,《西瓜》、《石榴》、《水仙》、《草蟲》等等,以寫實為主。
《傳綮寫生冊》
《傳綮寫生冊》
一個小蟲,一片葉子,都畫得栩栩如生。
但是,對情感的表現是不夠的。所以,他對這些作品是不滿意的。他認為,太過於寫實,影響了情感的表現。
臨川發瘋 ,步回南昌
1680年,八大在臨川發病癲狂,哭笑無常,他瘋了。最後,撕裂身上的僧衣,一把火把它燒了,然後步行回到了南昌,後來經過一年多的調養,才恢復正常,繼續作書作畫。
此時,他開始靠賣畫維持生計,開始用"八大山人"這個名字。另外,他不說話了,他大書一個"啞"字貼在門上。最後,他對投靠清朝的官吏更仇視了。此時的繪畫總的特點就是對情感十分露骨、率直的表現,過於直白。
鳥情感
成熟期,八大山人畫了許多禽鳥圖,表達了蔑視,仇視,傲視,逼視,怒視等情感。總之,八大山人有多麼複雜的情感,鳥兒就有多麼複雜的情感。
《魚鴨圖》局部
《魚鴨圖》那些鴨子,睜著大大的白眼。
中國人說,青眼看人,是表示尊重;
而白眼看人,是表示仇視。
這隻鳥,低著頭,閉著眼,
雖然立在孤立的蘆葦桿上,但怡然自得,
旁若無人,不管不顧,
氣質比王菲還孤高清冽,
好像在養神,那是蔑視。
看朱耷的畫,每一幅都極具個性,畫中的青白眼、蜷縮的鳥、傲然屹立的荷花,都相當傳神,你看得出八大山人藏在畫中的孤寂、高傲和憤世嫉俗,這種亡國異鄉的遺民之情在他的畫中,想來這就是他區別於所有畫家的地方,畢竟這樣的家仇國恨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看完他的坎坷經歷,我們再來看下這些畫,
清 八大山人 竹石鴛鴦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1.187億元
清 八大山人 松鹿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2243萬元
清 八大山人 黃雀圖 草書合璧 立軸 紙本 成交價1207.5萬元
清 八大山人 1697年作 歲寒三友圖 立軸 紙本設色 成交價2128萬元
清 八大山人 鷲梅花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1150萬元
清 八大山人 孤禽圖 成交價6272萬元
清 八大山人 群雁鳴集圖 水墨紙本 嘉德2010秋拍 估價4500萬元
清 八大山人 游魚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2240萬元
清 八大山人 草書七絕詩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3450萬元
清 八大山人 古木雙禽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5040萬元
清 八大山人 花鳥冊 冊頁 水墨紙本 成交價5290萬元
我給世界一個白眼,你們不懂我的孤冷!
四、髡(kun)殘:蒼茫獨立人間
髡(kun)殘,生於1612年,卒於1692年。
「髡(kūn)」即剃髮,是古代剃除頭髮的刑罰。髡殘取此名,與其削髮為僧有關。
據載,髡殘母親生他之前夢見和尚入室,髡殘稍長,聽母說及此事,便認定自己前身為和尚。他少時聰慧,喜讀佛書和臨習書畫,厭棄舉業。父母為其議婚,堅不從命,曾向父母哭泣請求出家,父母不允。
清 髡殘 人物圖頁
明崇楨十一年(1638)初冬,髡殘母親病逝,他決意出家,遂自行剃髮,時年27歲。出家後,髡殘雲遊江南,向各地高僧參究禪學。
他行游至南京時遇一老僧,攀談中,得知老僧受雲棲大師(即杭州雲棲寺住持株紅,別號蓮池,門徒甚多)剃度,他便請老僧懸掛雲棲大師遺像,拈香禮拜其為師,並由老僧取法名智杲,遂為雲棲派僧人。
《林麓樂志圖》
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國內大亂,烽煙遍地。髡殘極痛恨異族的血腥征服,心向南明政權,曾一度參與湖南何騰蛟部的抗清復明活動。何騰蛟兵敗後,髡殘為避抓捕逃入桃源深山處,藏身荒山野嶺三月。
山水 24.9×18.5cm 上海博物館藏
髡殘為人剛心不阿,為世人所敬重。他對人物、花鳥、山水皆能,以山水為最精。
他畫的《層岩疊壑圖》軸,景緻繁複,層層深入,使觀者有可游可居之感。
他的作品於平中求奇,畫風凝重幽深。他留下的傳世作品較少。髡殘何時開始作畫已難於稽考。
幽棲圖 20.5×32.7cm 上海博物館藏
髡殘《禪機畫趣圖》軸
髡殘的晚景比較凄涼,年老多病,加上早年的風濕病、胃病及疥癬不時發作,令他痛苦不堪。
他在康熙九年(1670)所作的《山水冊圖》題詩云:「十年兵火十年病,消盡平生種種心。老去不能忘放物,雲山猶向畫中尋。」
特別是他居住的祖堂遭受大火,將他收藏的佛書經卷和文具器物悉數化為灰燼,令他極為痛心。他在寫給名僧些庵(郭都賢)的信中說:
「大火之後,自己依舊是昔時一絲也無底人,幾化異物去矣。」
清 髡殘 層岩疊壑圖
自後他身體越來越虛弱,疾病的折磨使他心灰意冷,平時交往的知心師友相繼去世,程正揆又離開南京回家鄉去了。他為此感到孤獨、傷感,預感自己生命之燈即將燃盡,便將生平所喜愛的玩物和古銅器分散與人,還請一位畫工,按自己構思作了一幅《羅漢出山圖》,親書一聯於其上:「剜盡心肝博得此中一肯,留此面目且圖在後商量。」自此絕筆,不再作畫寫字。
康熙十二年(1673),61歲的髡殘在昏昏然中圓寂,一代大師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
清 髡殘 秋暉蒙釣磯
四、弘仁:寂寞,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硬度
弘仁(1610~1664),俗姓江,名韜,又名舫,字鷗盟,字六奇(一作亦奇,大奇),出家後號漸江、漸江學人,又號無智、梅花古衲等,安徽歙縣人,明末清初時期著名畫家。明末秀才,明亡後,曾入武夷山為僧,師從古航禪師。
弘仁《墨梅圖》軸
弘仁的畫,總是有那樣清靜、冷逸、索然、蕭疏的寂寞之感。你幾乎可以看見他在悠遠的山水中冷冷的淡笑。寂寞或許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硬度。
弘仁的畫,受到倪瓚畫風的影響,元四大家中倪瓚的繪畫以筆簡意幽、雅拙蒼健、古淡天然、清新蕭散而為後人稱道,成為元畫極致,是中國文人畫完美形式的典型代表。
弘仁《仿倪山水圖》軸
倪瓚中年家遭不幸,心境孤凄,淡泊憂傷,既信道教,也崇佛學。其實倪瓚的繪畫風格除受到元統治者民族歧視等影響外,「轟轟烈烈男兒事,莫使磨砣過此生」的儒學思想才是形成倪瓚繪畫風格的主要因素。
元以降,倪瓚雲林子的風格向為世人所重,然而學得者寥寥。明清以來也只有弘仁一人可以而已。
弘仁作品
「淡」、「簡」、「靜」、「冷」,這些和寂寞相關的取向,可以說是弘仁繪畫的明顯特點。寂寞得像亘古的混沌,沒有言說,不用釋解。我不想推測弘仁為什麼選擇學習倪雲林,但是我相信他們都有一顆孤高寂寞的靈魂。
清 弘仁 黃海松石圖
弘仁的畫,是純粹的,甚至一塵不染。他一直在堅持,努力把自己的世界縮小,縮小到小小的冊頁里。看他的畫,可以感受到他一直是,小心地,謹慎地,維護自己的領地,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闖入,或闖出去……
弘仁《黃山圖》冊
弘仁《黃山圖》冊
今天的世界是紛繁複雜、變幻萬千,物質的引誘在所難免。也許在某個時候展讀一下弘仁的畫,那種寂寞可以令我們平靜良久。
清 弘仁 雨余柳色圖
清 弘仁 西岩松雪圖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編輯整理
轉載須授權,侵權必究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熱文推薦——
不丟傳統,不忘來路,不失本心
※那些千古詩詞佳作,美到極致!
※從小吏到難民:葉嘉瑩先生講杜甫(五)
※沒有蕭敬騰,古人怎樣祈雨?
TAG:章黃國學 |
※中國四大畫僧的書畫世界,這才是中國畫
※琴棋書畫詩酒茶,七首詩詞,人生的七種境界
※中國古代書畫藝術八
※中國書畫、二十世紀與當代藝術精品一覽
※五位書畫家合作國畫山水花鳥藝術作品
※中國書畫,是人生一個優雅的夢
※書畫合璧|中國藝術界的「雙子星座」
※三品美術館新年巨獻 品鑒中國書畫四項學術主張
※中國書畫創作與研究的四種誤區
※詩書畫印,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是中國文人畫成熟的標誌,也是中國藝術的最高境界
※中國古書畫——人物畫中的線條魅力
※《禪—藝不二全國書畫大展》特邀名家書畫作品
※齊派藝術國畫,書畫市場中的「軟黃金」
※中國佛教文化書畫藝術作品展徵稿啟事
※47 從個體畫商角度談中國書畫藝術品市場
※中國書畫扇畫作品專場
※書畫藝術:八大隸書·史上最美
※「原創」老東家說書畫之六十一:山水名家蔣元生國畫作品賞析
※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館藏書畫都是國寶級絕世精品!
※著名書畫家梅墨生因腸癌辭世,藝術界一片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