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 是古代仿製數量最多的銅器

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 是古代仿製數量最多的銅器

■宋畫《聽琴圖》,宋徽宗撫琴,爐置其右側香幾之上。

■15—16世紀「大明宣德五年監督工部官臣吳邦佐造」索耳橘囊爐。

■清 銅壓經銅爐

■清康熙馬槽爐

■宣德爐款識

■明代鎏金鋪獸首銜環缽盂式銅爐連座

明清時期的銅器,跟此前的銅器有一個本質的不同,開始使用黃銅,有別於青銅。用黃銅鑄造器物,從明宣德開始,因此,宣德爐由此得名。學者常華安認為,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是明代技術與智慧的結晶。但經歷了兩次歷史浩劫,已千不存一。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宣德皇帝下令鑄造一套新的禮儀用器

並模仿《宣和博古圖》進行鑄造

在永宣時期,皇宮裡,就成立了「御用監」。在明代,御用監就是專門給皇家宮廷,製作器物一個指定的部門。同樣的部門在清朝叫造辦處。由於經歷了元代蒙人統治後,宋代漢文化一代遭到中斷,而在明代有所恢復,尤其明初,對宋代漢文化的追溯尤為強烈。因此,明初時期,漢文化開始大力恢復,香文化是其中之一。宣德朱瞻基即位後,感到以前所用禮器粗糙,為宏揚漢文化事業,他要求「御用監」重新做一批鼎彝, 包括香爐、熏爐、方鼎、香瓶、大鼎……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宣德爐或者宣銅。

呂震的《宣德鼎彝譜》寫道:「宣德三年,暹羅國王進貢,風磨銅數萬斤。」宣德皇帝由此下令用風磨銅鑄造一套新的禮儀用器,並模仿《宣和博古圖》進行鑄造。

學者常華安認為,宣德爐是中國古代繼商、周青銅器後,另一件傲人的銅鑄品,它是用金屬鋅鑄造的黃銅器,它在合金配製、熔煉、鑄造及表面處理技術上,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是明代技術與智慧的結晶。

文獻記載,宣德皇帝對這批鼎彝的形制要求非常高。首先要求把銅爐反覆設計,繪成圖樣,製成爐譜後,同時他還要求設計者說出每個爐型的典故出處、來龍去脈的故事,經過多次篩選修改以後,由呂震或原工部官吏吳邦佐,親自拿給宣德皇帝過目,皇帝看了爐譜和典故,最終滿意以後,方可進行鑄造銅爐,銅爐鑄造出來後,進行篆刻宣德年號款識,比如,「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宣德年」、「宣德」等。

宣德爐僅於宣德三年鑄造

成了銅香爐的代名詞

宣德爐的鑄造數量,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5000多件,另一種則是18000件左右,甚至還有一種說法是宣德爐從來不存在,目前所言均為後世「偽造」。

1942年以後的宣爐研究者幾乎都同意趙汝珍在《古玩指南》中的見解,認為宣德爐僅於宣德三年(1428年)鑄造,宣德四年以後,因風磨銅、白水鉛(鋅)已用罄,即未再行鑄造。宣德五年以後,即有仿品出現,第一個仿製者可能就是曾參與的吳邦佐。以後越鑄越多,成為中國古代仿(偽)制數量最多的銅器,宣德爐也成了銅香爐的代名詞,甚至連一些與宣德爐毫不相關的民間制銅器、琺琅器亦因偽稱宣德年制而被博物館珍藏。

研究學者常華安認為:「宣德五年以後所鑄的爐,不是仿宣即是偽宣。仿者就是打出自己的名號所仿製的爐,如甘文堂、水雲居、風月侶等120餘家;偽者就是偽稱宣德年制而不打出自己名號所偽制的爐。」

吳邦佐是仿宣的祖師爺

初期多為深色,後期變淡疑與鋅價有關

吳邦佐作為原工部官吏,曾參與宣德爐的製作,宣德五年辭官,並僱用了一些曾參與鑄造宣爐的工人,仿製宣銅爐。吳氏是仿宣的祖師爺,其款字或店號為琴書侶,對銅香爐的推廣貢獻不小。最早提到偽制宣爐的是刊於天啟六年(1626年)項元汴的《宣爐博論》:「真者十一,贗者十九。」初期偽制的宣爐多為深色,後來顏色越來越淡,這可能與當時鋅價越來越低有關。

常華安在文章中寫道:「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明代,一個官員辭官去辦廠,製作銅爐,是不可思議的事,這也就是許多銅爐的印款上稱吳邦佐為工部官臣而無官銜的原因。至於有些銅爐的款字稱吳氏為工部尚書或工部侍郎應該是一種商人的促銷手段。凡是銅爐上有『吳邦佐監製』字樣者,應該均非吳氏監製。」

蚰龍耳爐、魚耳爐與朝天耳爐

是當時最滿意的三種爐形

宣爐的造型有數十種,每種均經工部反覆推敲後再由明宣宗「御定器式」,「付外照冊施行」。常華安認為:「蚰龍耳爐、魚耳爐與朝天耳爐是當時在製作宣爐時最滿意的三種爐形,也是專供皇帝與藩王使用之爐形,也是專供皇帝與藩王使用之爐形,製作數量較多,分布地域較廣,存世的幾率也較高。製成後有一級品、二級品之分,一級品留宮中,二級品始分賜藩王。」

項元汴在《宣爐博論》中寫道:「宣廟隨敕工匠,煉畢十二,每斤得其精者才四兩耳。」因此,宣德爐在明代時已極為珍貴,市面的貨源大部分來自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哀壕之亂時平亂將士在江西南昌寧王府的掠奪物。一個宣德爐在明末時市價一百四五十金。《宣德銅爐歌》有「百金重購擬和璧」的描述,可見其價值不菲。此處的金可能是指黃金。宣德爐至清代已被視為稀世珍寶,1945年後,更是無價之寶。突然大量消失,乃明末李自成的銷毀。

據《明史》卷三載:「自成至,悉鎔所拷索金,及宮中帑藏器皿,鑄為餅,每餅千金,約數萬餅,騾車載歸西安。」宣德三年所鑄的宣爐,大部分存放在北京的宮中、府邸及附近廟宇之中,經此浩劫後,「百無一存,存者亦多損缺」。

常華安還稱:「1942年,缺乏資源的日本佔領軍,迫使北京居民『將家中所有銅製品(銅燭台、銅香爐、銅門環、銅鎖等)一律繳出奉獻,不得藏私』,以供日軍製造彈藥。經此二度浩劫,宣爐已千不存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十六帝壽命大半數沒超過40歲!
他貴為皇帝,卻因婦人之仁被掌握生死,最後被幽禁而亡!
《讀故宮國寶名畫,識錦衣衛綉春刀》的回答與更正
明朝中興 這三場戰爭鞏固了漢家疆土!

TAG:明朝 |

您可能感興趣

銅鏡是否是青銅器中的瑰寶 漢代銅鏡的魅力
鐵器時代·漢代銅器
哥窯瓷器造型摹仿古代青銅器,源於中國古人的復古思想
古墓出土不明黃色液體,放在青銅器之中,原來是古代「神仙水」
古代青銅器那些土豪版的裝飾,閃亮你的眼
馬王堆出土青銅器,青銅器裡面的黑色物體,破解了漢代的食物之謎
古代人的科技有限,這麼精美的青銅器是怎麼被鑄造出來的
青銅器文化,歷史,價值
兩千年歷史古墓葬群被發現青銅器盛有不明液體
殷墟青銅器國寶欣賞,商代青銅食器造型有多美?
中國古代青銅器—水器的名稱與用途
發現曾侯乙的老祖宗!墓里滿是青銅器文物|瓷器鑒定真知堂
中國古代青銅器—兵器與樂器的名稱與用途
人類文明中青銅器代表了什麼?
隱藏在青銅器中的古典藝術
漆器紋飾對青銅器的摹仿,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
青銅器的歷史價值
青銅器中「青銅」的含義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吉金鑄史,那些有趣的青銅器:「匈奴鳴鏑」與「冒頓弒父」
從狂野的青銅器,到細薄如玉的瓷器—華夏文明的發展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