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的智慧,智慧的無知
無知與智慧是一對反義詞,無知是貶義,指昏暗之心不能知照事理、事相;智慧是褒義,指照見俗諦,解了真諦,通達了解一切事理、事相。無知的人往往喜歡假裝智慧,而智慧的人往往低調內斂,看起來大智若愚。雖然無知與智慧相去甚遠,但一切的智慧無不是以無知作為其初始和源頭的,只不過粗淺的無知背後是無明,而智慧的無知背後是般若。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一位非常偉大的哲學家,是當時公認的「最有智慧」的人。面對這種讚譽,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他虛心地向自己遇到的每一個人求教,與各色人物窮根究底地討論問題,很多有名望的人被他問倒。他一生不倦的求知活動貌似就是為了證明人類的認知是有限的,而無知才是常態。蘇格拉底之所以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就是因為他敢於承認自己的無知,所以他的智慧又被稱為「自知無知的智慧」。
與蘇格拉底自知無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粗淺無知的人,明明腦袋中空洞無物,卻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人類的所知就如同一個圓圈,圓越大,看似所知增多,實則是外面未知的部分增加的更多,所以越是博學的人,越會覺得自己懂得少,反而是那些圓圈很小,甚至只是一個點的人,以為自己了解所有。因為無知,故而說話做事毫無顧忌,什麼都敢說,什麼也都敢做,正所謂無知者無畏,這不是智慧,而是愚痴和無明,是真正的無知。
《瑜伽師地論》中總結了十九種無知,分為七大類,分別是:一世愚(對過去、現在、未來的無知)、二事愚(對內、外、內外的無知)、三轉移愚(對業、異熟、業異熟的無知)、四最勝愚(對佛、法、僧的無知)、五真實愚(對苦、集、滅、道的無知)、六染凈愚(對因及從因的無知)、七增上慢無知(對六觸如實通達的無知)。上述的十九種無知,恐怕沒有人敢說自己完全通達哪怕其中的一種吧?
人類歷史只是漫漫宇宙長河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段而已,對於過去、現在和未來誰都無法窺探全貌。宏觀角度,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還很有限,宇宙的起源與形成,是否有邊際等等問題至今無人可以回答;微觀方面,從分子到原子,再到夸克,不斷發現「不可再分的最小單位」,我們在不斷地「突破」自己,實則是根本還沒有掌握組成色質的最小單位。對於這個世界,我們知道的再多都還是無知的。對於有情事相的內、外及內外諸行都無法深刻體會苦、空、無常的本質。對於業力及其異熟的過程,不能體會無作者亦無受者的真實。對於佛、法、僧三寶,不能如實認知及對待。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的修行的方法,不能領會掌握。對於因、從因及所生諸行,不能如理作意。心懷增上慢,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
人最難做到的就是承認自己的無知,其實作為凡夫,誰又不是無知的呢?敢於面對自己的無知,才是走向智慧的開始。眾生的無知是因為將虛妄的意識當作了究竟的智慧。有情與無情最大的界限就是「識」之有無,而「識」之差別造就了六道四生的分別,識與智之優劣則形成凡聖的等級。想要轉凡入聖就需要通過修行來轉識成智,將有污染的八種妄識轉成清凈無漏的四智,即轉意識為「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為「成所作智」;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這也是我們學習佛法所追求的結果。
具有無知之智的人明白,正是眾生對於已知的執著,導致他們狹隘武斷,所謂的「知」比「無知」更可怕,此時的無知反而是智慧的。佛菩薩之聖智看起來無知,但是無所不知,正所謂「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萬物品類無不被般若籠罩。想要達到這種「智慧的無知」境界,先要從「無知的智慧」做起,承認無知再追求智慧是第一步,一旦成為聖者,那麼無知與智慧的界限就會被徹底打破,畢竟智愚本來就是相對的,只有中道思想才是亘古不變的永恆!
※慈舟大師:念佛求生西方 三輩九品往生
※迷茫的人看過來!佛法教你最圓滿的人生規劃
※凈慧長老:修行人要達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傅大士:勸君常修十法
TAG:騰訊佛學 |
※知道自己的無知 是智慧的開始
※李娟:我的無知和無能
※最大的智慧是看到自己的無知
※允許自己的無知,寬容別人的無知
※交易的成功在於知道自己的無知
※「易經是迷信?」無知的人說無知的話!
※王熙鳳:無信仰者無知無畏
※慈禧真的是愚昧和無知嗎?
※無知無畏的好處
※失敗的教育:是有功夫為「無知」找理由,卻沒心思為「有智」做功課
※用已知詆毀未知是武斷的無知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慈禧的硬傷:善權謀而無知識
※鴻茅藥酒的無知與無畏
※蔣欣的邏輯真是挺雙標的,楊瀾聽了都無語,但靳東才是無知的惡毒
※王路:所知障是無知還是無明?
※對抑鬱的無知,才是康復的最大障礙
※歷史實在是過於的巧合,慈禧的無知與李鴻章的無奈
※知識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已經掌握知識的幻覺
※拌嘴永遠是無知、無畏、無懼者佔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