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魯達、米沃什、谷川俊太郎讀自己的詩
《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
1、「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巴勃羅·聶魯達
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 1904-1973),智利當代著名詩人。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1945年獲得智利國家文學獎,並於同年加入了智利共產黨,1950年獲得加強國際和平獎。1971年10月獲諾貝爾文學獎。小說《郵差》已被譯為30餘種文字流傳於世界各國,同名電影榮獲1996年奧斯卡金像獎。中文版《郵差》是被翻譯的第31種語言。
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沃爾特·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他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一生中曾經三次到過中國,與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學界名流,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訪問中國時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譯名中繁體的「聶」字是由三隻耳朵組成,於是說:「我有三隻耳朵,第三隻耳朵專門用來傾聽大海的聲音。」
以下是巴勃羅·聶魯達親自朗誦他的詩作《第二十首情詩》。
2、「愛意味著學會注視你自己。」——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aw Mi?osz 1911-2004),美籍波蘭詩人、散文家、文學史家。
1911年6月30日,切斯瓦夫·米沃什生於立陶宛維爾諾。曾參加左派抵抗組織,從事反法西斯活動。後任波蘭駐美國、法國外交官。1945年,蘇軍攻佔了柏林,德國投降,米沃什目睹波蘭新政府追捕聽命於流亡政府的「國家軍」戰士。他被懷疑是共產黨的同情者,以及對立陶宛人和白俄羅斯人抱有好感。後在老友普特拉門特的幫助下,米沃什被任命為波蘭駐美使館的文化專員,常駐美國。他在美國寫了很多小詩,它們的內容似乎都在有意背離著官方的教條。1970年加入美國國籍。198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被禁錮的頭腦》、《伊斯河谷》、《個人的義務》、《務爾羅的土地》等。
米沃什的一生,經歷了漫長的漂泊、動蕩、兇險、屠殺與在時間中的遺忘,當然,還有貫穿於他的詩歌寫作中的拯救。米沃什的全部詩作可以看成是一首輓歌,一首關於時間的輓歌。當面對時間和時間帶來的一切:變化、破壞、屠殺和死亡,米沃什感到惶恐、困惑、悲傷,甚至無能為力。但他沒有忘記、也不曾放棄他詩人的職責。他試圖真實地記錄下這一切,同時也在他的詩中包含了對人性、歷史和真理深刻的思考和認知。
2004年8月14日,米沃什在波蘭克拉科夫的家中逝世,享年93歲。
回復v667收聽切斯瓦夫·米沃什親自朗誦的他的詩作《禮物》。
3、「一閉上眼,世界便遠遠離去,只有你的溫柔之重,在永遠試探著我。」——谷川俊太郎
谷川俊太郎(Shuntarou Tanikawa 1931)是日本當代著名詩人、劇作家、翻譯家。畢業於東京都立豐多摩高校。父親谷川徹三是日本當代著名哲學家和文藝理論家。二十一歲(1952年6月)出版了處女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並以此詩集被稱為昭和時期的宇宙詩人。之後相繼出版了《62首十四行詩》、《關於愛》等七十餘部詩集。「生命」、「生活」和「人性」是谷川俊太郎抒寫的主題。他的詩作,語言簡練、乾淨、純粹,尤其是近年的禪意與空靈,透出一種感性的東方智慧。在戰後崛起的日本當代詩人當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日本現代詩歌旗手。
2005年,谷川俊太郎在北京與格非等中國作家同時獲得第二屆「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從而成為榮膺該獎的首位外國作家,他的獲獎作品是由中國詩人田原選編、翻譯的《谷川俊太郎詩選》。 谷川俊太郎的作品在中國詩歌界享有崇高的聲譽,對中國當代詩人有重要的影響。
回復v668收聽谷川俊太郎親自朗誦他的詩作《浄夜》。
點擊展開全文
※始終捍衛人的靈魂
※每種歷史都包含神話,潛藏於民族史學中的神話尤其無恥
※他們親自離開了這個世界
※命運攸關的抉擇:斯大林剛愎自用
※反思中國中心觀史學
TAG:東方歷史評論 |
※馬刺裁掉阿米達-布里馬和朱利安-沃什伯恩
※希尼:世紀和千年的米沃什(黃燦然 譯)
※米沃什的諾貝爾文學獎之路有多遠?
※《被禁錮的頭腦》——詩人米沃什的警覺
※米沃什|詩歌不是純粹的個人遊戲
※米沃什:沒有意義的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