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主劉禪是真昏庸還是假糊塗
1
在多數人的眼中,蜀國後主劉禪是一位平庸昏聵,甚至有些低能。劉備死時,他只有十七歲。臨時中劉備特意叮囑他:「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即位之初的劉禪,還不如後人想像的那般無能,但是在諸葛亮死後,他貪圖奢華享受的惡性日漸暴露。
他屢次想廣修宮室,採擇民女,以供玩樂。所幸蜀國有蔣琬、董允等諸葛亮的「遺產」力言不可,他才有所克制。
2
蜀延熙九年,蜀國的股肱之臣蔣琬、董允相繼去世,軍國大政由費禕掌管,他任用陳祗為侍中,做皇帝的近臣。
陳祗與宦官黃皓狼狽為奸,相互勾結,玩弄權術,「祗上承主指,下接閹豎,深見信愛,權重於維。」
黃皓,有人認為他是蜀亡的罪魁禍首。此人城府極深,旁人都猜不透黃皓的意圖。董允為黃門侍郎、侍中時,「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
3
黃皓畏懼董允,不敢為非作歹。等到後主寵信陳祗,在侍中陳祗推薦下,黃皓先成為中常侍並得到後主寵幸。
在群臣默而不敢言的朝堂,譙周站出來指責劉禪行為的荒唐。譙周有一個外號,「蜀中孔子」,說明他學問大,《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即是他的門生。
譙周一副忠肝義膽,對黃皓、陳祗的小人行徑,極為義憤,便上奏勸諫。譙周的一片苦心並沒有換來後主劉禪的改過自新,待到延熙十六年,主持朝政的費禕被魏將刺殺,蜀國再無社稷之臣,政局急轉直下。
4
接替費禕職務的姜維,對於黃皓一黨「枝附葉連」把持朝政,最終也是無可奈何,又「懼於失言」,所以「遜辭而出」,常年在外領兵。
不久,後主解除了譙周的中散大夫職務,升任為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地位很高,卻並無實權。從此,譙周基本過著一種不過問政治的生活。
儘管民間對阿斗多戲謔之詞,反觀劉禪四十一年的君主生涯,在為政能力上也不乏閃光點。
5
諸葛亮生前曾六出祁山,均無功而返,對連年的北伐,劉禪也曾經有過思考,他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然而面對諸葛亮的堅持,劉禪對北伐也是極力支持的,無論他是礙於諸葛亮「相父」的身份,或是本著「「君臣不和,必有內變」,都確實有容人之德。執政後期對勸諫的大臣也沒有因怒錯殺。
蜀國開國以來,一直存在「事無巨細,咸決於丞相」的局面,諸葛亮死後,劉禪為了將權力收歸君主,廢除了丞相制度,設立大司馬、大將軍、尚書令等職,權力分散,便於他「自攝國事」。
6
針對他後期的荒政,陳壽認為:「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暗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陳壽舉染布的例子,說明劉禪的墮落,並不是僅僅是個人資質問題,也是制度問題。在專制制度下,對於最高權力沒有有效的監督,單靠君主個人的品性來確保政務能否清明,實在是力度單薄。
儘管劉禪「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但是諸葛亮死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缺少一位「大家長」式能臣的輔佐,劉禪的荒政,絕非個例,也毫不奇怪。
※夏侯淵之子夏侯霸為何要投靠殺父仇敵?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為什麼能成功?
※司馬懿為何能從一句問話中,得知諸葛亮命不久矣
※這個三國著名叛將,在劉璋、劉備手下不被重用,叛降曹丕後,卻被譽為「將帥之才」
※劉備自封漢中王背後的一盤大棋
TAG:憶城千年行 |
※蜀漢後主劉禪真的是扶不上牆的阿斗嗎?
※蜀漢後主劉禪真的很笨嗎?樂不思蜀是不是非他所願?
※蜀漢後主劉禪,絕對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蜀漢後主劉禪,才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蜀漢後主劉阿斗很無能?錯!精明的很!不說出來,你根本不知道!
※張飛給人魯莽印象,女兒當上蜀漢後主的皇后,這才是張飛真實顏值
※野史:揭秘蜀漢後主劉禪不戰而降,歷史真相讓人心酸
※蜀漢後主劉禪,為什麼阻止大臣去五丈原為諸葛亮奔喪?這是關鍵!
※蜀漢後主劉禪遷居山寨,門匾上的三個字讓司馬昭對他放下了戒心
※蜀漢後主劉禪投降曹魏之前,姜維在幹什麼呢?
※當歷史上的一幕再次發生,這位亡國太后的回應可比蜀漢後主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