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體味路之奇
作為舊中國最後一批去法國留學的畫家、新中國第一批從西方回國報效祖國的畫家,吳冠中先生是當代享譽世界的中國畫巨匠,更是拓展中國畫領域、延伸中國理念、推動中國畫發展的成績與貢獻斐然的一代宗師。他打通了油畫和水墨畫的載體界限,在具象與抽象兩種繪畫形態之外,創造出意象的藝術境界,使「寫意」的中國傳統藝術語言以現代的方式展現出來,作品具有豐富的詩意。
吳冠中畫論——不斷線的風箏
吳冠中2001 水鄉行
1997 水鄉 紙本 版畫
1997 故園故人總相戀
吳冠中1996 山水冊頁
將作品比之風箏,風箏必須能離地升空,但風箏不能斷線,這線,是作品與人民感情千里姻緣一線牽之線,是聯繫了作品與啟示作品靈感的線體之間的線。我也往往踩在斷線與不斷線的邊緣,但仍願立足於不斷線的範疇里。——《晚晴天氣說畫圖》,《吳冠中文集》第424頁[P30]
吳冠中2000 山城人家
吳冠中2000 都市之四
1997 水鄉 紙本版畫
吳冠中1994 城外人家
1993 山水 設色紙本
1990 江南水鄉 水彩紙本
周庄 紙本設色
梵谷熱愛土地,他的大量風景畫不是景緻,不是旅行遊記,是人們生活在其間的大地,是孕育生命的空間,是母親!他給弟弟提奧的信寫道:如果要生長,必須埋到地里去,你將於此發芽,別在人行道上枯萎了。你將會對我說,有在城市生長的草木,但你是麥子,你的位置是在麥田裡。……他畫鋪滿莊稼的田野、枝葉繁茂的果園、赤日當空下大地的熱浪、風中的飛鳥,他的畫面所有的用筆都具運動傾向,表現了一切生命者在滾動……——《梵谷》,《吳冠中文集》第330頁[P32]
吳冠中1999 城市新貌
吳冠中1997 香港
1996 香港風光
吳冠中1990 九龍街頭
吳冠中 城市的喧囂
吳冠中 山水(局部圖)
山水 立軸 設色紙本
我珍視自己在糞筐里畫在黑板上的作品,那種氣質、氣氛,是巴黎市中大師們所沒有的,它只能誕生於中國人民的喜、怒、哀樂中。……我雖長期沒有畫室,畫並沒有少畫。倒是他們應羨慕我們:朝朝暮暮,立足於自己的土地上,擁抱著母親,時刻感受到她的體溫與脈搏!——《望盡天涯路》,《吳冠中文集》第18頁[P33]
吳冠中1989 白首憶童年
吳冠中
江南小景 設色紙本
吳冠中 水鄉3
春到江南 設色紙本
有一篇貝聿銘談建築的文章。他談起格羅彼烏斯求學時的情景。格氏堅定不移地相信建築上的國際風格將會遍及全世界,他的預測是正確的,但結果卻是不幸的。因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不知10年或20年後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是貝聿銘認為不能想像和感到沮喪的事。因此他想到中國找到一種建築語言,一種仍然站得住的、仍能為中國人所感受並且仍是他們生活中一部分的建築訓言。如果有人能找到這樣一種語言,那麼,也許中國的建築家,他希望是年輕的建築家將會說現代派的國際風格不適合我們,也許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建築風格。北京香山飯店建成後,一位中國官員前去參觀,說:嘿,這種建築我以前就見過,這是中國式的。因當時正值四個現代化開始之昱,人們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要模仿西方,所以那句話並不含讚賞之意。不過貝聿銘還是把它當做種褒獎。我們正要搞出貝聿銘嚮往的那種作品。——《師生對話》,《吳冠中文集》第407頁[P36]
吳冠中1989 水鄉圖
吳冠中1987 江南春
魯迅故鄉 布面油畫
1974 京郊汽車終點站
1980 江南水鄉 水墨紙本
1974 公園裡 布面 油畫
吳冠中1983 江南小鎮
我每到一地總要尋橋。橋,它美!小橋流水人家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更偏於繪畫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塊面;流水,那是長線、曲線,線與塊面間於是組成了對比美;橋,它與流水落石出相交,豐富了形式變化,同時也是線與面之間的媒介,它是線、面間形式轉變的橋!煞它風景,如果將江南水鄉或威尼斯的石橋拆盡,雖然綠水依舊繞人家,但徹底摧毀了畫家眼中的結構美,摧毀了形式美。——《橋之美》、《吳冠中文集》第138頁[P72]
吳冠中1989 巴黎公路
1989 塞納河畔 油彩布面
吳冠中1987 江南春曉
1987 水鄉印象 木板油畫
1984 小巷 木板 油畫
村路 板上 油畫
1983 遊園圖 水墨紙本
點擊展開全文
※桑德羅·波提切利《春》油畫圖
※白雪石國畫山水精品集
※《張大千畫集》之十四——扇面畫
TAG:書畫文玩古玩國畫字畫 |
※關曉彤一改往日古板造型走女人味路線,露背禮服真空上陣美成天仙
※HIV菠蘿、大糞豆腐、馬桶麵筋:重口味路邊攤的暗黑江湖
※有人如果識得這味路邊野草,延緩衰老的葯可算是找對了!
※Gucci請你清醒一點!別學Dior走「土味路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