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學會認識自己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學會認識自己

《溝通的藝術》第一部分,是講述人怎麼看待自己、感覺自己、表達自己的內容。從內在里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有進一步改變自己理解別人的基礎。看書的過程,也是自我檢索的過程,明白了很多以前不理解的問題,希望我的論述可以給大家一個清晰的概念和脈絡。

溝通雖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但卻是以個人為基礎,一個人怎麼看待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會擁有什麼樣的溝通方式。那麼,自我概念從何而來呢?

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兩方面影響,一個是生物性一個是社會性。顧名思義,生物性就是基因決定,基因決定性格(的一部分),性格即是自我;社會性就比較複雜了,簡而言之,你身邊的「重要他人」(家庭人員和其他你認為重要的人)對你的態度會影響你的自我概念,同時「社會比較」(與別人比較優劣或相同與否)也會影響你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主觀的,雖然這個主觀性可能是被扭曲的,但人們卻抗拒改變它。

自我概念之所以會被扭曲,是因為在塑造它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的被社會環境所影響,這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的事會形成自我評價,而這個評價可能是偏頗的。

造成扭曲的自我評價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過時的信息」,用一句諺語來形容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過去的失敗經驗未必代表未來會一直失敗,可是我們卻容易困步於痛苦的感受,不正確看待現今的事實和能力。這種情形在生活中工作中太常見了,失戀的人不再相信愛情,工作搞砸的人害怕挑戰,都是受這種扭曲的自我評價的影響。

那麼為什麼偏頗的自我概念又難以改變呢?因為人們很少能積極學著去認識「真實」的自己,反而會去增強我們熟悉的自我概念。這就是一種自我保護吧,不管是正面的反饋還是負面的反饋,一旦使你形成固定的自我評價就很難突破。

我從小被家人說腦子笨,就真的認為自己笨學習學不好;我會努力做個聽話的孩子,卻很難突破去做一個成績好的孩子,這是我身邊的重要他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給我的影響形成的自我概念,而我也乖乖的懷抱著這個感覺一點點長大。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不爽,開始質疑他們對我的評價,也開始有想重塑自我的迫切願望,我在這個成長的路上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戰。

因為要改變自我概念,需要擁有真實的自我感、擁有切合實際的期待、擁有改變的意願和改變的技巧。這四個方面都需要長久的實踐和學習,度過最初的矛盾期,我也理解成為我想成為的人並沒有速成的方法,因為個人的成長和自我的修養是一生的過程。

溝通不僅需要自我概念這個基礎,還需要認同管理,就是塑造別人看待自己的觀點。這種塑造之中,就有知覺的影響。每個人都有知覺,這決定了我們能接受什麼信息,形成什麼觀點,選擇什麼行為。

影響人的知覺有許多因素,人們形成的知覺也會有許多錯誤,比如「強調別人的缺點」和「先入為主」。為了克服這些知覺錯誤,可以使用知覺檢核的方法,我認為這個方法在人際溝通特別是親密關係交流中非常有用,因為我們很容易省略語句去表述內心感受。

知覺檢核完整的程序有三個部分:

描述你注意到的行為。

列出關於此行為至少兩種可能的詮釋。

請求對方對此行為詮釋作澄清。

舉個例子,老婆連續幾天感覺老公心情不好,好點的情況可能是過去問一句,「老公你怎麼了」或是「老公你心情不好嗎」;壞點的情況可能是老婆下班後接著做家務結果還要面對他的臭臉,就在不滿情緒堆積到最高點時對著老公說「我天天累死累活的你沒看到嗎怎麼不知道幫我」,或者直接甩過來一句「我感覺你現在不愛我了」。

這是我們身邊最容易出現的情形吧,那如果兩個人想好好溝通,最開始開口的那個人應該怎麼擺出問題呢,用知覺檢核的方法表述起來就是:

老公我感覺你這幾天情緒並不高,臉上沒什麼笑容(描述行為)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第一種詮釋)

還是有工作上或人際關係上的事讓你心煩(第二種詮釋)

到底是因為什麼?(請求澄清)

這個方法是幫助你正確了解別人的一項工具,要運用的好,還需要彼此通力協作。彼此都想要溝通才是合理解決問題的關鍵,然而有些時候,我們遇到問題總是情緒走在前面,很容易影響溝通的效果。

這就牽涉到下一個問題,情緒是什麼?仔細想一想,自己能夠用來描述情緒的詞語有多少?我寫下來的詞語非常非常有限,這也說明我雖然有各種情緒,但是自己根本不了解或者分辨不了各種情緒。

原來我認為情緒就是內心的感受,看了書才知道,內心的感覺不僅僅包括生理的反應,還包括人們的非口語反應(如臉紅、皺眉等)、認知的解釋(認為你的心跳加速是因為激動還是害怕)、口語的表達。

有情緒就有表達情緒的必要,怎麼樣增進情緒表達的有效性,有幾個原則。其中一個就是「辨認感覺」,我們要懂得自己的感覺到底是什麼,這種區辨和指認情緒的能力是情緒智商的主要元素。(想一想自己這方面的智商很弱啊,只會粗狂的表達很難細緻的分辨)

我們在用口語表達情緒的時候,可能會帶有語言偽裝,這種偽裝不利於情緒表達的準確性。比如「我覺得下班後應該去爬山」,這句話里「覺得」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是「我想去爬山」;如果加上真正的字眼,就會發現原本的說法缺乏對情緒的表達——「我今天很氣憤,所以想去爬山發泄」。

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經常這樣簡化情緒的表述呢?我們會對另一半說「我想出去走走」,其實是想說「你天天玩遊戲不理我我非常悶要出去散散心」;我們會對同事說「這個問題我處理不了」,其實是在表達「上次我幫了你那麼大一個忙你一句謝謝都沒有我何必浪費時間再去幫你解決麻煩」。語言的簡化,其實暗含著豐富的情緒,如果體會不到深層次的情緒,可能一直都認識不到也化解不了內心的感受。

但是說起認識情緒、管理情緒又何嘗簡單呢,許多時候我們受著無助益情緒的困擾。無助益的情緒就是對人的溝通交流沒有益處的情緒,它受到「生理因素」和「情緒記憶」的影響;自我內言就是我們的思考方式,非理性的思考會導致很多的無助益情緒。

其中追求完美、追求別人的贊同、過度推論和因果論的謬誤都是我們生活中常犯的思維錯誤。「追求完美」和「追求贊同」一旦以拋棄自己的需求和原則為代價,就會產生許多負面的情緒,你會失落、感覺被貶低,這樣的情緒怎麼有益於正確面對生活呢。

類似於「我不是個好媽媽!居然看不好一個小孩子,讓他不小心摔倒了」和「你從來聽不進我說的話」這樣的表述就是「過度推論的謬誤」,在表達時你把有限的證據當做信念、把對方的缺點過於誇大。這種表述每時每刻都在生活中出現,我們用它發泄情緒,卻從來不想我只是在偏激的發泄,我的表述與事實差距很大。如果爭吵中對方接著你的話說下去,你自己反駁起來頭頭是道,前後矛盾的言辭會搞得大家都不痛快。

「因果論的謬誤」認定情緒是他人引起的,而不是一個人自我內言的非理性信念。我們沒有認清,對於你的行為,他人產生的是他自己的反應;也沒有明白不論有沒有他們的行為,你的想法還是會決定你的感覺如何。這種想法把責任都推到他人頭上,很少聚焦自己的內在思想,如果把責任放在自己肩上,好好的思索自己情緒的來源,可能會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既然無助益的情緒無時無刻以各種方式在生活中出現,那我們怎麼減少這些情緒呢?書中提到了幾個步驟:

監控你的情緒反應(我感到十分委屈,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心愛我)

注意引發的事件(今天在公司被領導批評了,同事們也不維護我)

記錄你的自我內言(老公沒有注意到我回家後一直沉默寡言,我在等待他問我怎麼了他卻一直關注自己手裡的事;我在單位受了這麼大的委屈他居然沒發現或者視而不見;我已經煩透了這份工作但是又不能辭職,因為我沒有把握找到一份薪水更好的工作)

駁斥你的非理性信念(剛進門他問我怎麼了的時候我冷冷的說一句沒事,他就繼續忙家務了,我不能要求他是我肚子里的蛔蟲,我應該心平氣和的告訴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確實因為我的失誤給公司帶來了損失,這是我的責任,不能推到領導那裡,畢竟他也因為我被老闆訓了;雖然平時同事之間關係很好,但是這種時候要求大家站出來維護我有點強人所難,畢竟這事跟別人沒有直接關係;老闆平時很和藹,他發給我的薪水已經是同等職位的中等以上水平了,上個月還在例會中表揚了我的業績,我應該看到這份工作好的一面)

了解自我概念,清晰認識知覺,準確表達情緒,這是溝通的第一環節,原來總覺得有想要溝通的態度就是好的,現在明白擁有合適的溝通技巧才是對的。溝通交流真是一門藝術,我們都希望自己是高雅的藝術家,而不是關係的破壞者吧。

ps.自己挖的坑慢慢填,文章算是我的個人筆記吧,不太像書評。本文是《溝通的藝術》閱讀筆記第二篇。歡迎指正。

左岸記:良好的溝通首先就是要認識自己,和自己溝通,自己溝通好了才能明白對方說話的心理動機,在表達言語的時候盡量地客觀詳實,而不是自認為對方會明白你說話的潛台詞。越深層次的溝通越是了解對方,不然是無法說到點子上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咖啡的黑 牛奶的白(上)
咖啡的黑 牛奶的白(下)
我是個女人,但我更是我自己
大護法:一幅寫滿了吃人的水墨畫卷

TAG:左岸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琉璃,東方人的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導演:搞藝術的也是人
中國三代人都認識他們,就是不知道這些演藝界的藝術家、老戲骨們叫什麼
要正確認識紫砂藝術隊伍里的三種人
人性的本能和做人的藝術
來自知識界的摺紙藝術
《藝術的哲學》,幫你打開對藝術認知的任督二脈
藝術家們將非人類的卡通人物想像成人類,結果令人敬畏
吳冠中:藝術家不是「自小培養」出來的,藝術學院盲目擴招,只會誤人子弟!
逆商:與自己和解的藝術
對盆景藝術與民族精神的認識
孩子的藝術,是大人們永遠不會懂的世界
不懂繪畫和藝術的人都會認為畫的逼真就是好畫
藝術和現實的融合,誰說藝術就是普通人看不懂的了,這些圖好極了
人人都是行走的藝術
溝通藝術之人際溝通入門
女人,要把自己活成藝術
藝術是為人 人不是為藝術
藝術史總得為自己的天馬行空注入客觀性:聊聊美術館的局限
聽說,泰國的異國藝術風情讓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