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烈的色彩來自最純靜的靈魂
最熱烈的色彩來自最純靜的靈魂
《岡仁波齊》觀後感
十二歲的時候買過一本西藏攝影集。那是我第一次通過圖片和解說的文字了解西藏這個神秘的地方。書里自然少不了那些美麗的風景:碧藍的湖水,開闊的草原,巍峨聳立的雪山還有迎風飛舞的經幡,書中的人物們穿著帶五顏六色條紋的衣服,頭戴鮮亮的寶石,或是寺院身披紅色法衣戴明黃色帽子的出家人... ...在這些人的生活照片里,他們除了勞作和日常的飲食之外就是在寺廟干著磕頭、轉巨大的經筒或者供養僧人這之類的事情,他們家家都有佛堂,佛教就是藏族人的信仰,佛陀的教誨就存在於他們的生活之中。
一開始了解佛教我們都會知道,在佛教的版圖上大致分有三個區域: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這三個區域分別用不同的方式修行,其中有兩個區域都在中國,那就是藏傳和漢傳。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習慣,這種習慣也造成了不同地域的人們在同一件事上思考模式的不同,對於一個在漢民族的土地上長大的孩子來說,我從沒有仔細思考過藏族或是藏傳佛教中的習俗,其中讓我感到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就是「朝聖」這件事。而這部電影就圍繞著這件事,讓我對於這些從來都被自己當作習俗片面性理解的行為,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片一開始,地點在一個叫芒康的小村莊里,冬日的早晨炊煙裊裊升起,尼瑪扎堆一家人開始了一天的生活,他們念佛的念佛挑水的挑水,到了吃早飯的時候就坐在一起用餐,這之中當然也有家人之間的互動和關照,但一切都在沒有一句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到了放牧的時間,大家互相告知一聲就開始了各自的工作。這家中最年長的是尼瑪扎堆的叔叔楊培,他畢生的願望就是在去世之前能去一趟拉薩,於是尼瑪扎堆經過一番思量,他決定過完年就帶著叔叔去拉薩朝聖。
小村莊里的大家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消息,都十分想跟著一起去朝聖,決定要參加的人紛紛來向尼瑪扎堆請示,他都很爽快地答應了。
「朝聖」就是用磕長頭朝拜的形式一路向聖地前進。這是藏傳佛教獨有的習俗或是修行方式,絕大部分的藏族人一生都想用這種朝聖的形式去一趟拉薩,那裡有釋迦牟尼佛的八歲等身像,有岡仁波齊神山,那裡就是他們心中最神聖的地方,無論距離多遠都想要身臨在那樣的氛圍中一次。
尼瑪扎堆一行十一人,可謂囊括了人生的百態:有老人,有剛步入成年的孩子和年幼的小女孩,還有孕婦,有為了懺悔罪業的屠夫,有為了家中死去的人而朝聖的人,還有陪同這些人一起的家人。
《岡仁波齊》最能震撼人心的地方莫過於這就是一段完整的沒有絲毫演技、真實跟拍的旅途,而這一路上發生的任何事——都更加讓人信服,和值得深思。現實中發生的事離人們對生活的思考是最近的,更何況影片中這十一個人的朝聖之路一直伴隨著各種意想不到的艱難遭遇,而他們的解決方式,又是那麼果斷和勇敢。不管是在高山上遇到風雪,或是下雨時公路積水,甚至最後車子被撞了直接扔掉車頭繼續拖著行李前行... ...眾人的旅途在種種困難的面前絲毫沒有因此而動搖過分毫。這發生的一幕幕真實的場景,讓熒幕前的觀眾不時發出一片唏噓和感嘆。
在去拉薩的旅途中,有一段路的山體發生了滑坡,這在西藏也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小女孩在磕頭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危險,那個為家人而來朝聖的人便撲上去為她擋住了落石,可這塊石頭偏偏就砸在了他原本就不太好的腿上,於是在帳篷里歇息的時候他感嘆道:「為什麼我這麼倒霉,我們家蓋房子的時候車翻了死了兩個人傷了兩個人,因為那件事現在家裡的債都是我一個人背,我為了祈禱幸福而為他們朝聖還偏偏傷到了腿,我的爺爺很善良沒有做過惡事,我的父親也是,我也沒有干過什麼惡事,為什麼我還要遭受這些呢。」尼瑪扎堆聽了他這番肺腑之言就講到:「你能這麼想非常好,世上也不止你一個人遇會到這種事,我們磕頭要心懷善良,把眾生的苦難放在心裡,要為祈禱眾生的幸福而磕頭,我們先休息兩天,等你好了我們再走。」說罷也不多說第二句,那人也沒有再說話大家就頌起了經。
磕頭(或者任何一件事)並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要將眾生都裝在心裡,心存善良。
朝聖的途中,貫穿了出生與死亡。
出發沒過多久,懷孕的婦女就生了一個健康的男孩。我是第一次見到真實生小孩的模樣,當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同類誕生的時候,內心的觸動難以言喻,最後都變成了奪眶而出的淚水,更何況這是一個在這樣的境遇之中誕生的生命。醫生擦拭著嬰兒身上的血,一圈又一圈地在臍帶處纏上紗布,面對著呱呱墜地的孩子,母親也終於欣慰地露出了疲憊的微笑。而在這旅途的另一頭,就在岡仁波齊神山的腳下,老人終於完成了畢生的心愿安然地離開了人世。所有的人包括小孩在內,沒有一絲哭號和悲憤,全部的話語加起來只有尼瑪扎堆在等待僧侶上山時的那一句:「我幫助叔叔完成了他的心愿,也算是為他報了以往的恩情,能在朝聖的道路上去世也是一件好事。」
前面真實的出生已經讓觀眾感受到了衝擊,而後面的死亡又再一次讓人們驚訝。這兩件事是人們自身的投影,唯一不同的就是接受這兩件事大家的態度。也許這整部電影中最讓觀眾感到不可思議的就是他們的處事態度了吧,大家在看的時候,或是看完都會為他們這種平和的心態頻頻咂舌,議論不已。我覺得這就是佛教帶給人的東西:不是單純地大肆宣揚清心寡欲、放下俗事去出家修行,而是讓人們觸碰到真理——那些亘古不變的東西。當你懂得生命總有一天會結束,死亡就像出生那樣是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的事情時,你就會擁有無所畏懼的心,在人生的途中發生的所有一切你都會去面對,那些事就像生與死,不是屬於別人的,正是需要你自己來解決的。
我突然覺得「朝聖」就像是一次人生的旅程,你在人生的路上匍匐,不停跌倒然後又爬起來,經歷出生與死亡,和你周圍的同伴互相幫助,克服困難向自己的最終目標前進,從什麼地方來,完成心愿之後就又會回到本來的地方去... ...而這個時候,你也已經不再是剛剛開始旅途的你,在這一路上你從中學會的東西也是無論如何都無法代替的,它讓你不再懷疑和小心翼翼,教會你勇敢和自信。
看到這裡,我也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這個地方那麼吸引人,因為這些人生活的地方,就是離真理最近的地方。他們有信仰,所以不懼怕,不退縮,不抱怨。雖然他們離我們所處的城市很遠,但懂得眾生的痛苦與喜樂,懂得人與人之間其實沒有差距,眾生平等。就像影片中大家唱的那首歌謠一樣:「我們的母親是同一個,但我們的命運卻不同。」——從一出生,周圍的環境就塑造了我們的個性,讓我們在城市有城市的生活,在草原有草原的生活,但我們的追求和願望都是一樣的,一生的始末同樣是生與死。誰都想要幸福,但幸福是經歷痛苦的時候才會懂得的感受,當我們痛苦的時候想到這世上還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樣經歷著痛苦,隨之而來的不是對自己生活不幸的抱怨,而是對這個世界為什麼會這麼痛苦——更上升了一層的質問,這個時候我們便會從心底為這個世界送上美好的祝福和祈願。
影片整部都沒有一段配樂,哪怕是一點點需要感情渲染的音樂都沒有,這讓人們的體驗變得更加深刻和純粹。有很多電視節目,每到一段需要渲染的地方就會播放催人淚下的音樂烘托氣氛,明明事情也沒有多麼驚天動地,可周圍觀眾感動的淚水一個個都被宏大悲壯的配樂騙走,每次坐在電視機前的我看到之後都十分尷尬。雖然當下流行的這種現狀我十分不想說,可事實就是這樣令人無奈。(退一萬步說,雖然這部片子和記錄片是一個性質的,但一般的紀錄片也會有音樂的渲染)對比起來這部確實沒有一段強行配樂的影片,可謂是真正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了。
而這裡面唯一被當作背影播放的,就是他們每當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大家圍坐在一起誦經的聲音。影片的最後一句話也是:「我們誦經吧。」隨後便響起了眾人的誦經聲,然後落下帷幕。
看完之後,可能大家探討最多的就是影片中的世界與自身目前所處現實的對比,還有對自己本身的反省。我覺得這兩種探討都很重要,但是後者的價值更大。因為,與其總是花時間在責怪和發掘這世上某些不合理或者不稱心如意的事,不妨更多發掘自己的內心。老人還活著的時候給眾人講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最終的一句話就是:「重要的是心。」不管別人做了什麼,他們的用心都不能代表你自己。不要讓別人的錯事感染到你的身上。另一方面,在你看來很多是錯誤的、你認為不屑的事情,這些事在別人的經歷之中來說和你所理解的意義是不同的。我覺得這個道理和同一件事讓不同的人來做結果卻不同是一樣的。不論何時何地,重要的都是心,重要的是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探求。
這部影片雖然還有很多很多可以繼續探討的,但我覺得已經沒有再說下去的必要了。看完這部片子的大家,相信也是或多或少有更深的感受。畢竟人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不可能把自己和世界劃分距離,我們也十分需要外力來讓自己保持一種清醒,這部影片就起到了最好的作用。因為它讓你看完過後不會有「故事是故事,你還是你」的感覺。透過這部電影,我們看到了存在於這世界上的,最純粹的東西。片中沒有人為的渲染和太多精彩饒舌的對話,自身卻已經感受到了傳達給你的那股熱烈的生命力,你沉默地看著電影,心裡已經不再是一片灰暗。
2017年7月1日星期六
德一
關注終南雅集國學堂獲取更多文章相關信息
TAG:終南雅集國學堂 |
※最強大的氣場來自最淡定的心靈
※最美的色彩來自大自然
※最美的配色 來自生活
※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心靈的寧靜
※來自大自然的饋送——靈芝,最真的景象?
※來自愛情的靈感
※真正的美麗,來自於靈魂
※觸心的震撼,來自最原始的高貴
※心靈的愉悅,來自精神的富有;簡單的快樂,來自心態的知足
※得體的姿態 來自於你充盈的內心
※來自岩井俊二最為純潔的愛——情書
※最大的恐懼,來自你的內心
※清新靈動的溫暖色彩 欣賞來自花鳥畫家劉麗的淡遠畫境
※每一曲直擊心靈的音樂,都來自有故事的靈魂
※開心一刻:心靈的愉悅,來自精神的富有,簡單的快樂,來自心態的知足
※那神秘的力量來自於天宇,更來自於你的內心
※來自大自然的色彩
※來自戈壁的野獸,被奉為民族的瑰寶,史上最惡的嗜血猛犬
※來自木材的靈感
※來自文化中心的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