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人立於不敗之地的先見智慧——易經《豫》卦六二爻啟示

讓人立於不敗之地的先見智慧——易經《豫》卦六二爻啟示

騰訊精品課

《徐丙昕說易經》

這一講的題目叫「見幾行事」,而不是「見機行事」。「機」在這裡是機會,趨勢,情境。這裡的「幾」是什麼意思呢?孔子給的定義是「動之微」,也就是事情發動時先發生的兆頭,苗頭。也就是說,「幾」與「機」都是事情事物發生變化時的開始透露出的機會、趨勢,「幾」比「機」還要在前面,「機」已經有明顯的跡象了,是有形的,而「幾」還沒有明顯的跡象,是無形的。看來,古人懂易占,故能做到「見幾行事」,現代人做不到了,只能「見機行事」了。

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易曰:『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周易·繫辭下》

孔子讀了雷地豫卦,這個卦像就是春雷從地下冒出來,其實就是春天的陽氣開始上升的樣子,已經到達地表了,這就是一種「幾」。所以,孔子讀這一卦首先寫下了「知幾其神乎」。春天的氣息,還不象秋天,落葉知秋。春天來的時候是無形的,「春江水暖鴨先知」,你能認識到這種無形,能辨察這種無形,不就象有神助一般嗎!孔子利用這一卦象來說明「知幾」這種能力何等的重要。「知幾」是一種智慧,並且是一種大智慧。一件事情一發動,甚至還沒見到發動的象,你就知道結果了,這種能力難道不是猶如神助嗎。所以孔夫子才說: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孔子接下來把這一道理加以引申:「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當你的智慧夠了達到「知幾」的境界,這個時候,你就能走在事物變化之前,不是走在事物變化之後,見到人家陞官了,就去逢迎拍馬,見到人家倒霉了又去貶損人家。這種人見風使舵,兩面三刀,實際上是沒有智慧的人,可能得一時之風雲,但不是君子所為,終為人所不齒。君子所為是「溫不增華,寒不改葉」,這句話出自諸葛亮的為官為政,做人做事,要有「介於石」的境界,對上不奉迎諂媚,對下不輕漫侮辱。

什麼是介於石呢?豫卦六二爻辭:介於石,不終日。貞吉。孔子接下來寫道: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君子如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什麼意思呢?「介」在《說文》中的解釋說:介,畫也。什麼又是畫呢?畫是會意兼指事字,是人執筆劃分出田界。

在《說文》中又以「界」解釋畫。看到沒有,「界」就是「田」與「介」的組合。這樣我們大概就知道了,「介」有田與田之間的分界線的意思了,那麼這條分界線,就應該是筆直的,正直的。介石,一般也指邊界的劃分所立的石碑,一分為二,不偏不倚,立在中間。蔣介石,介石這個字是對名「中正」的註解。我們知道了「介石」二字的來歷是源於《易經》,是做人的準則。我們了解了「介於石」的境界就是做人要正直挺立,不偏不倚。正所謂站得正、行得正、坐得正、做得正,一正壓百邪,無須知道最終的結果。「不終日」與「寧用終日?」都是一個意思,一個用了肯定句式,一個用了反問句式而已。不用等到一天結束,就是不用等到最後的情況。「貞吉」這就是結果:大吉大利。整句話的意思是:只要把人做好了,不需要問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大吉大利。所以孔子也說:斷可識矣!一定可以知道是這樣的結果。孔子又進一步引申說道: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人要是沒有私偏,秉持中正之心,就容易做到知微,就是看到事物的微末,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看到事物的動之微,也就是「知幾」,所以你就會有先見之明。你還可以把眾人都能看到東西看得更透徹,更真切。你可以明了柔剛之功用,知道什麼時候要用陰柔之勢,什麼時候該用陽剛之力;什麼時候退守,什麼時候進取。人的智慧到了這個境界,與神仙又有什麼分別呢?自然也就達到了「萬夫之望」,受到萬人的仰望、敬仰。

今天這一講我們講了古之君子聖賢做事講究「知幾而行」,以及如何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介於石」。只有心內無私無欲,內心凈明,智慧才能增長,有了足夠的智慧,那麼我們做人做事就能進退有據,立於不敗之地,能做到這一點,你也就可以有資格來做領袖了——萬夫之望。做事做人的結果也將是「貞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易國學 的精彩文章:

TAG:明易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是誰——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九六二)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四)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六)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六)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七)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七)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三)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二)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九)
讀佛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四六二)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五)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一)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八)
三國謀士系列之六二:此人不但被譽為謀主,還成了曹操的兒女親家
兵團十二師六二班 岳順傑《我的媽媽》
讀彿經——論開悟禪與生命的認知(六二零)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六二:張松為何背叛劉璋,這一點尤為關鍵
《易經》破解16:蔣介石蔣中正均來自豫卦六二爻,藏有什麼玄機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六二:諸葛瑾奉命行事,為何孫權陸遜出面闢謠
三國名將系列之一六二: 一場大戰, 決定了漢末的歷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