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三:存在於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巨人們

十三:存在於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巨人們

存在於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巨人們

作者:揮刀自刎

整理這篇東西時候思慮了很久,真的覺得才疏學淺,可謂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沒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頂上來,然而我對中國神話的認知了解始終停留在臨門處,還是被夾在門縫中的那種,沒有太多太深入的研究,只是在門口走馬觀花一番而已,在各位面前獻醜,真有點魯班門前賣斧頭、關公面前耍大刀、孔子門口賣字、龍虎山上賣符篆一般的感覺,望各位莫怪莫怪。

世界各地的神話與傳說之中,具不乏有巨人出沒,甚至有些神話傳說便是由巨人時代開始,中國神話中同樣有著不少的巨人存在,或被淹沒在了神袛們的光輝下,或為世人傳送為神,或不顯其形,少有記載,甚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有這一號人物,小生不才,盤點幾個,請大家一觀:

一、夸父

夸父,應該算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位上古時期人物,是個巨人,傳說他勵志要追上太陽,最後渴了,也不知道到底追到沒有,另一版本說他幫助蚩尤和黃帝大戰,最後讓應龍砍了,總之貌似沒有一個好結局。其實大多數記載貌似都沒說他生的多巨大,但他是巨人的名聲卻不知怎的總所周知。

下面是記載:

《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

《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椶柟,多竹箭,其獸多【牜乍】牛、羬羊,其鳥多鷩,其陽多玉,其陰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三百里,其中多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珚玉。

《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桃林。

《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捋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請原諒我在這些引經據典的地方直接百度,請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二、防風氏

剛剛不小心弄破了手指,有點疼,容我喝一口防風湯先、、、、

防風,我相信他們是一個氏族,因為據我所知他們曾多次出場扮演配角,最總的結局都是固定的,就是——他們都死了。(恩恩,現在我杯子里就有一杯防風湯啊。。。)

配角一、帝嚳時代房王

帝嚳時代,曾經有一個部落造反,首領自稱房王,後來死在帝嚳養的一條狗嘴裡,這個房王,有說法就是配角防風氏一。

配角二、鯀禹治水時巨人防風

鯀禹治水時期的神話中,曾有一個說法鯀很小,防風很高,兩個認識好朋友,鯀讓防風站在昆崙山頂將鯀托到天上,鯀靠身材渺小偷了天帝的息壤,用來治水,天帝得知後直接把防風殺了,至此,又死一個、、、

配角三,大禹治水之後,邀請群神到會稽山一會,結果防風最後一個到,大禹就把他拆了,後來吳越爭霸時期還挖出過他的骨頭,具體事宜就不在細談,這便是配角三。

下面由度娘提供:

《史記》吳伐越,墮會稽,得骨節專車。吳使使問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於會稽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節專車,此為大矣。」吳客曰:「誰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綱記天下,其守為神,社稷為公侯,皆屬於王者。」客曰:「防風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為厘姓。在虞、夏、商為汪罔,於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

《國語卷五魯語下》吳伐越,墮會稽,獲骨焉,節專車。吳子使來好聘,且問之仲尼,曰:「無以吾命。」賓發幣於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徹俎而宴,客執骨而問曰:「敢問骨何為大?」仲尼曰:「丘問之: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客曰:「敢問誰守為神?」仲尼曰:「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社稷之守者,為公侯。皆屬於王者。」客曰:「防風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於周為長狄,今為大人。」客曰:「人長之極幾何?」仲尼曰:「僬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

《左氏博議卷十九》防風氏,身橫九畝不能免於會稽之誅。昔禹致群臣於會稽之山,防風后至,禹殺而戮之,身橫九畝。

《竹書紀年卷上》八年春,會諸侯於會稽,殺防風氏。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一·浙江三》封山,(武康)縣東十八里。

《魯語》:仲尼曰,汪芒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今縣境即古防風氏封守之地也。唐時改此為防風山。又禺山,在封山東南二里,相傳防風氏都此。韋昭曰:封、禺,二山名(胡桑按:《史記集解》韋昭曰:封,封山;禺,禺山:在吳郡永安縣),或以封山為封禺山,誤矣。《吳興志》:禹十二代孫帝禺巡狩時駐此,故曰禺山。」

《路史》防風,厘姓。守封禺之間。二山在今湖之武康。

《吳興記》云:吳興西有風渚山,一曰風山,有風公廟,古防風國也。下有風渚,今在武康東十八里。天寶改曰防風山。禺山在其東二百步。《說文》作嵎。《寰宇記》云:以禁樵採曰封山。山東南二十里有禺山,禹十二代孫帝嵎所居,皆妄。今錢塘之金鵝山。《郡國志》云:防風氏封此山下,有風渚,然謂古鄋暪國者,又謬。

《明一統志》卷四十載:「金鵝山在徳清縣西北五里,後漢海昏侯沈戎葬其上。有金鵝飛集,三鳴而去。其後沈氏通顯。諺云:金鵝鳴,沈氏興。」金鵝山在今德清乾元鎮西,禺山在三合鄉,故宋羅泌《路史》謂「今錢塘之金鵝山」,亦謬。

《浙江通志》封山,《吳興掌故》:在縣東十八里,防風氏所封之地。又名風渚山。吳康侯《封山記》:唐天寶六年,更名防風山。

禺山,嘉靖《湖州府志》:在縣東南三十里。防風氏所都也。一雲夏帝禺常南廵狩至此。(《太平寰宇記》:仲尼曰:汪芒氏之君守封禺之山,言防風治此二山也。)

封山、禺山在今浙江省德清縣三合鄉。山下即下渚湖(又名防風湖)。今下渚湖一帶是江南最大濕地。乃防風氏封國,非禹十二世孫帝嵎巡狩或所居之地。

《述異記卷上》越俗,祭防風神,奏防風古樂,截竹長之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髮而舞。

《浙江通志》防風氏廟,萬曆《湖州府志》:在(武康)縣東南,封禺二山之間。祀防風氏之神。歲以八月二十五日致祭。吳康侯《封山記》:封禺二山之間,古汪芒氏之封國,即防風也。去武康縣東一十八里。為其封守之地,故曰封山。唐天寶六年更名防風山,又曰封公山。封山麓為防風廟,晉元康(219—299)初,邑令賀循建。吳越王錢鏐微時禱,有驗。後封靈徳王,其碑碣猶存。洪武四年,勅封防風氏之神。至今都人士刲羊釃酒有司俎豆而祀之,歲一舉焉。

解餘子在湖島,防風視作眼中釘。解餘子三言二語擊中犬儒的心病,犬儒慾壑難填,得此良醫如天降神人,奉為上賓。防風大怒,拂袖而歸。

三、龍伯國巨人

關於龍伯國巨人的傳說,應該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在伏羲之前,讓度娘告訴你:

我國古籍,等書中記載了許多有關釣魚的神話故事,其中以大膽誇張著名的一個神話故事叫《龍伯國巨人釣鰲魚》。說龍伯國有個巨人,巨大無比他把腳踩進海里,海水還不了沒過他的腳背,其巨大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當時在渤海東面有個深遂無底的山谷,山谷中有5座仙山,由於這5座仙山山腳都沒在水裡,所以在水浪衝擊時,仙山就會隨之晃動,使神仙難以安寧度日,他們就把這種難處稟告玉帝。玉帝也怕仙山會被水從沖走,就命令海神派出15隻巨鰲前去,分成三組,輪流值班,每班6萬年,用鰲的頭頂著每座山,使山體屹立不動。

這件事後來被巨人知道了,他來到仙山旁邊,使用香餌釣鰲魚。這些貪吃的巨鰲禁不住香餌的吸引,把魚鉤吞下了,一下子就被巨人釣走了6隻,而且把肉也吃了,因而有兩座仙山,就被水沖走了。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時,其國人猶數十丈。

《列子湯問》湯又問:「物有巨細乎?有修短乎?有同異乎?」革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台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於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疆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時,其國人猶數十丈。」

四、樸父

東南隅大荒中有樸父焉,其高千里,腹圍自輔。

神異經中有一對夫婦,夫婦倆都有上千里高,天帝曾經要他們治理洪水,可這二人太懶惰了,根本沒用心去做,結果天帝怒了,讓他們罰站不給飯吃,職能吸點露水充饑,還要男露其勢女露其牝,意思就是什麼都不給穿唄!

東南隅太荒之中,有樸父焉。夫婦並高千里,腹圍自輔。天初立時,使其夫妻導開百川,懶不用意。【《說郛》作用力。】謫之,並立東南。男露其勢,女露其牝。【勢、牝謂男女之陰陽,《御覽》作殺。】不飲不食,不畏寒暑,唯飲天露。須黃河清,當復使其夫婦導護百川。古者初立,此人開導河,河或深或淺,或隘或塞,故禹更治,使其水不雍。天責其夫妻倚而立之,若黃河清者,則河海絕流,水自清矣。

五、其他

在某些記載或演繹中,上古之人大多數「身高數丈」,或者「頂天立地」,這些算不算?例如,盤古「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在古代,「極」這個字代表的東西就是極致,比如「八極,即是八方大地的盡頭,而表示盤古極高,可見已經不知道怎麼用其他字眼來訴說這件事了。還有「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又是一種,至於其他身高數丈到數十丈的知名人物,也就不再一一列舉。

還有在上古的某些傳說中,另一些不為人知的巨人存在,只是真的找不到他們的姓名,比如,華胥氏踏巨人足跡有感而生伏羲,姜原同樣是踏巨人足跡感孕生下后稷,等等不小心踩到巨人腳印而生產的上古無知少女們我相信不在少數,只是流傳下來的不多,但那腳印又是誰不小心踩出來的?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本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話春秋 的精彩文章:

TAG:神話春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外神話里的十大戰神:中國僅上榜三人,第一人盡皆知!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四大獸人國,神奇而又詭異的半人半獸
中國神話中的三大龍神,祖龍不在其中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十大魔神:夸父第三,刑天第二,第一當之無愧
上古神話中的七大巨人,蚩尤勉強上榜,其中兩位曾經大戰上古龍神
中國神話中的四大巨獸,體型堪比盤古
中國神話中的10大神龍,青龍只是其中之一
世界神話中最出名十大劍,其中有專門弒神的存在,第一把來自中國
盤點《火影忍者》中的九大尾獸,其中竟有四隻是出自中國古代神話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女媧是如何造人的
中國神話中有道古人的成就
中國古代四大愛情神話,排在第一的無人不知!
古今話曹操,中外各不同:日本人眼中帶有神話色彩的三國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女媧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三大神器,第一件被用來開闢世界
中華神話中的四大女神,最後一位堪稱中國雅典娜
三分鐘了解中國上古十三帝,每段傳奇和神話都是歷史的側影
中國神話歷史中最強大的四大妖怪,其中一個還被稱為人文始祖!
中國神話中的九大異人國度,沒一個正常人
中國神話史中有名的三條神犬,但其中兩隻與孫悟空大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