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數據黨來了!中印國力軍力差距與1962年比是拉大還是縮小?

數據黨來了!中印國力軍力差距與1962年比是拉大還是縮小?

60年代中印兩軍在邊境線對峙

10年代中印兩軍在邊境線對峙

近日,中印兩國在邊境爭議地帶再次出現摩擦。印軍士兵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並阻礙中國邊防部隊的正常活動。事後,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同時公開要求印方儘快將越界部隊撤回印方一側。並正告印軍中的個別人汲取歷史教訓,停止發表叫囂戰爭的危險言論。

而之後,印度國防部長Arun Jaitley卻針鋒相對,公開對媒體表示,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

印度國防部長Arun Jaitley之意,應該是印度已然今非昔比,1962年被中國擊敗是彼時的事情,憑藉印度多年的發展壯大,今日一定有信心戰勝中國

來看看這個Arun Jaitley,此人2017年3月才剛剛接替Manohar Parrikar(此人後來去果阿邦當主席了)再次擔任印度國防部長,並繼續兼任財政部長。就是此人。

注意,他是「再次擔任」,早在2014年莫迪上任之初即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兼財政部長,但僅僅幾個月後就被Manohar Parrikar取代,現在是在此兼任兩職。需要指出的是,去年由莫迪主導的印度廢鈔政策,實際就是由任財政部長的Arun Jaitley推行的。

至於他的言論是一時的豪言壯語,還是確有底氣,還需要對當年與今日的中印兩國進行一系列比較。

首先要看看1962年的中國和印度到底是個什麼家底。

一。60年代中期兩國國力,軍力的比較

根據冷戰期間美國軍控與裁軍署(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Agency)1968年公布的《1966-1967年度世界軍費支出報告》里的數據

按報告中的幾個指標對中印之戰結束四年後的中國和印度軍事力量作個大概比較,即:

GNP(國民生產總值)/人均GNP/軍費支出總額/軍費支出佔GNP比重/接受之國際援助/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健康支出/人口/軍隊人數/軍人佔總人口比重(皆按60年代中期美元匯率來統計)

中國是這樣的:

印度是這樣的:

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印度與中國在軍事力量上確實存在差距。比如:中國在中印之戰結束4年後的GNP是800多億美元。印度是368.95億美元。軍費支出中國是65億美元,印度是14億美元。人口中國是7億多,印度是5億多。軍隊人數中國是250萬人(與今日相近),印度是100萬人

同時這份報告還計入了幾個與軍事力量相關的指標

1.接受之國際援助:中國是8000多萬美元。印度居然高達13億美元。可見在60年代中期,中蘇關係全面惡化之後,與西方的關係還遠未解凍。中國的經濟建設能獲得到的國際援助是比較少的,而印度,在60年代中期其外交局勢要遠好於中國,還是比較容易獲得國際援助的。

2.公共教育支出:中國是28億美元,印度是10億美元。

3. 公共健康支出:中國是10億美元,印度是1.61億美元。可見這個中印在這個指標上差異比較大

數據來源:https://www.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185680.pdf

註:美國軍控與裁軍署(ACDA)已於90年代被重組,《世界軍費支出年度報告》亦被《世界軍費與武器轉讓報告》(world military expenditures and arms transfers)

從以上多個指標,可以概括出:60年代中期,也就是在1962年中印之戰後幾年,雖然印度有相對中國好得多的外交環境,能夠在經濟建設的同時獲得國際寶貴的經濟援助,而中國連續遭遇了大躍進和文革的衝擊,經濟並未復甦,但總體而言,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依然是要強於印度的。

三。今日中印兩國國力,軍力的比較

今日的印度人,在看待當時面對中國的那場敗仗時,總是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兩個,一個是當時印度國力尚弱不足與中國對抗,一個是尼赫魯一系列錯誤的決策

時至今日,中印之戰已經結束50多年,印度是否如印度國防部長言下之意所料,已經今非昔比而能與今日的中國一絕高下呢

還是要用數據來說話,首先看看兩國在中印之戰後,經濟實力是如何增長的

首先看兩國曆年的經濟增長率變化

數據來源:GDP growth (annual %)

再看看兩國經濟總量的變化

可見,從1962年中印之戰至今50多年,雖然印度也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增長成就,但中印之間的經濟實力實際上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狀態。在新中國成立最初的十多年裡,中國的經濟實力實際是要弱於印度,雖然在蘇聯援助下經過建國初期的建設,經濟有過一段高速增長期,但因為基礎薄弱,總體而言依然不容樂觀,加上各種隨之而來的政治運動和國際局勢變化帶來的衝擊,一直到90年代前,中印兩國的整體實力實際上是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而在90年代後,中國的綜合國力開始呈幾何級增長。直到今日成為第二經濟強國,國力已經遠超印度

具體到兩國的軍事實力,由於ACDA已經重組,目前我並未查到最近幾年ACDA公布的《世界軍費與武器轉讓報告》的詳細數據,因此只好參考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SIPRI ) 的年度報告

根據2016年度報告里所羅列的15個軍費支出最高的國家

數據來源:https://www.sipri.org/sites/default/files/Trends-world-military-expenditure-2016.pdf

中國的軍費支出排名第二位,達到215億美元。而印度排在第5位,為55.9億美元。應該說印度的軍費相比以前確實有了大幅增加(比如從2007年至今的增長率達到54%),但中國增長更為迅猛,中從2007年至今中國的軍費增長率居然達到了118%。

而在中印戰爭結束不久,中國的軍費差不多是印度的3-4倍左右,而今日居然還是3-4倍左右。

在看看兩國自冷戰結束以來20多年大致的軍費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Who has more military power, China or India? | Thomson Reuters

除了比較宏觀數據,再比較今日中印兩國軍事已經軍事相關指標的其他數據

1.人口。這個實際上雙方已經很接近。不過絕對人口數對兩國的軍事實力有多少助力,是個很難判斷的事情。

2. 現役軍人人數。這個中國遠勝於印度,雙方軍隊人數的差距與60年代中期相差不大(彼時中國擁有250萬現役軍人,而印度有100萬左右的軍人)。不過考慮到雙方能集結在衝突地區的軍隊人數都是有限的,加上調兵能力,交通狀況,自然條件的限制,現役軍人的絕對人數的參考價值是要打個問號的。

之後參考三組與兩國戰爭潛力相關的數據

3. 可供支配的人力資源總數(Total available manpower),這個數據計算的是國內人口中有多少人可以參與戰爭相關的工作。這裡不光包括現役和預備役軍人,還包括進入軍工企業從事軍事生產,參與後勤工作的人口數

這個指標中國還是高於印度,中國擁有7億5千萬人口可從事戰爭相關工作,而印度有6億多

4. 可服役的人口數(Available Manpower Fit for Military Service),亦可以理解為國家最大動員人數

這方面中國仍然全面強於印度。中國可以最大限度動員6億多人,而印度的動員能力不足5億

5. 每年達到參軍年限的人口數(Available Manpower Fit for Military Service Annually),以2016年數據為準。受人口增長率下降,老齡化趨勢加劇的影響,中國每年達到參軍年齡的年輕人口是不如印度的。這也是中國未來的隱患之一。

數據來源:Global Firepower - Ranking the World Military Strengths

而兩國的軍備水平,軍工水平和軍事科研水平,在別的答案里已經被討論好多次,印度的軍工科研水平是絕對無法和中國相媲美,國產化率很低,而質量又不能讓人滿意。這裡只列出一個關於軍備數量的大概數據,以對中印在軍備上的差距見微知著

數據來源:Who has more military power, China or India? | Thomson Reuters

三。其他數據比較

我想著重討論幾個看似與軍事無關,實際卻是關乎國家大計的指標,一個是兩國嬰兒死亡率,一個是兩國受教育人口

1.中印兩國嬰幼兒死亡率比較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1970年至2015年,中印兩國嬰幼兒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變化曲線如下

來源:Mortality rate, infant (per 1,000 live births)

可見雖然印度與中國一樣嬰兒的死亡率已經大大降低,但依然幾倍於中國,印度的醫療保障體系是很成問題的,就算是放在世界上也是比較低的水平(如下圖),因此帶來的嬰幼兒較高的死亡率,對印度的未來發展尤其是軍力發展是個極大的拖累(兵源的整體身體素質是個問題)

數據來源:List of countries by infant mortality rate

2. 中印兩國受教育人口比較

首先看兩國現在的教育支出狀況。目前能查找到的是2014年中國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我國的教育支出佔GDP比重為4.15%

數據來源:2014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而印度呢,根據印度人力資源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公布的截止2014年的數據。印度教育支出所佔GDP比重為3.25%

數據來源:http://mhrd.gov.in/sites/upload_files/mhrd/files/statistics/PubExpdt-2013.pdf

這個指標印度不光低於中國,而且考慮到印度與中國相近的人口數量,而經濟規模又大大小於中國,印度的實際公共教育支出要大大小於中國,其水平也可想而知。

其次,中印兩國受教育人口比較如下

根據世界銀行和Trading Economics公布的一組中國教育的數據

數據來源:China Barro Lee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Age 15 With No Education

再看看印度教育的數據

數據來源: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受惠於教育的不斷普及,中國人基礎教育水平已經顯著提高,印度國內特別是青年人群(尤其是女性),還存在大量未受教育人口,但就基礎教育而言,印度還是遠遠落後於中國。

而且不容忽視的是,「受教育」以及「掃盲」這個概念在中印兩國是有差異的。在中國,除了少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區以外,漢語是唯一官方語言,漢字是唯一通用文字。所以除了部分少數民族外,對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掃盲就是識漢字,寫漢字。而且近年來在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漢字教育的推廣力度正在加大,隨著青壯年少數民族公民漢語漢字水平的提高,就算是直接在邊境地區徵召少數民族士兵,其在軍事活動里遇到的語言障礙也已經大大降低

2016年和田地區維吾爾族青年踴躍參軍

印軍進行徵兵體檢

而在印度情況就複雜的多,首先,印度官方語言和文字眾多,使用人數最多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但也沒有如漢語之於中國那樣通行全國。其他很多各地方民族語言都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如此一來,所謂的掃盲,即會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即可視為掃盲,這樣的掃盲如果僅僅放在各邦之內倒也問題不大,但如過參軍,參與到國家軍隊的軍事活動中來,問題就會很多。不同民族文化信仰的士兵加入同一支部隊,會出現語言不通的情況,這樣,軍官與軍官,軍官與士兵,士兵與士兵間就會遇到溝通障礙,這在作戰時是非常致命的,就算編入不同的民族軍團,協同作戰也會很成問題。

印度67周年國慶閱兵上,由不同民族操不同語言的士兵組成的軍樂隊演奏蘇格蘭手風琴

通過這兩組指標的比較,可以對今日中國與印度的戰爭潛能對比有進一步了解。

結語:

通過上面彼時今日的一系列比較,可以看出,相比1962年中印兩國交戰之時,兩國的綜合國力,國防實力,戰爭潛力的差距實際上已經越來越大。在1962年開戰時,中國尚處在經濟極為困難時期,雖然建國十餘年在蘇聯幫助下的基礎建設給中國打下了還算不錯的底子,經濟,國防等很多數據實際要強於印度,但國力並未對印度形成壓倒性優勢,印度在很多方面(如人均收入)反而高於中國。而且中印邊界處於中國邊緣地帶,中國能集中在這一帶的兵力其實很少,加上中國的外交局勢在當時要比印度惡劣得多(當時巴基斯坦還未與中國親密),因此在1962年這個開戰節點上,印度在局部地區戰勝中國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但印度還是慘敗了,而且敗得讓現在的印度人還在為之心痛為之耿耿於懷。

而時至今日,印度確實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其綜合國力,國防實力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中國也是今非昔比,而且其進步的速度是印度所難以企及的。因此,倘若中印之間再次如1962年那樣擦槍走火,爆發局部戰爭,如果中方沒有出現過度愚蠢的行為,正常情況下,就這個家底印度想要贏得勝利,怕是很難的,而且難度遠大於1962年。

雖然Arun Jaitley說出這樣的話很可能只是在語言上反擊對手,對印度國防力量的實際情況他肯定比誰都清楚,但這種言論恐怕是印度國民對中國對世界普遍的認知。只知道縱向比較回顧自己輝煌的發展歷程,而忽視了對手的進步幅度要比你大得多。相比較中國至今仍然有不少人宣揚「印度潛力比中國大」,強調印度不可小視之類的言論(無論是想讓人保持清醒還是再兜售別的私貨),在印度,鼠目寸光,井底之蛙的觀點與看法卻是比比皆是。由此觀之,印度人的觀念與見識相比較1962年並沒有太大的長進。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作者:風千里 未經許可請勿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進擊的熊爸爸 的精彩文章:

我是不是發現了一艘假大驅:超萬噸級的055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有生之年我竟遇到中國發射火箭第二次失利,加油中國航天!
現在的印度和1962年不一樣了?好了傷疤忘了痛吧
舉拳宣誓還是舉掌宣誓?細節之中大有學問
七一特稿:面對蔣介石親自勸降,他說「我不能這樣做,槍斃我吧」

TAG:進擊的熊爸爸 |

您可能感興趣

2013年以後的雷霆三少誰更強?比較完數據我恍然大悟
從2017年數據看,中國追趕美國還要多久?
侵華戰爭8年,日本多200萬寡婦,多少日軍死在中國?數據超乎想像
從2017年數據看,追趕美國還要多久
Q1數據:小米全球增幅是華為的12.8倍,國內增幅是華為的43倍
14年抗戰,中國到底打死了多少日軍?真實數據太讓人意外
阿里大數據:中老年人網購消費能力5000元/年
高185米的三峽大壩軍事力量有多強大?看完數據直誇讚,軍迷們放心了
金磚5國中誰是金、誰是磚?2017年經濟數據分析對比,附GDP數據
數據背後,感知趨勢:2018年零擔30強排名來了
0%!詹姆斯完成0-152的翻盤,4大數據9個裡程碑,你們的皇帝回來了
10年10倍牛股大數據:有9個意外特徵,最難的不是找到他們
詹姆斯34歲32.9+7.6+9.4,喬丹34歲的數據是多少呢?一比差距就出來了
666,大杭州又拿了個全國第三!2017全國馬拉松大數據出爐,去年你跑了幾場!
首破80萬億!中國2017年十大數據出爐,充分說明了兩點!
誰是最偉大的23號?兩代聯盟第一人33歲數據大對比!
他拿1200萬高薪卻成遼寧最大短板 1數據竟與衛猛持平?
在14年持久的抗日戰爭中,日本鬼子到底死了多少人?兩國的數據相差很大
個推大數據:春運主力軍是80後90後
2018年4月中國大米出口數據分析:出口量同比減少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