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明月幾時有」的解讀,你或許會去二刷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勝利再見。」
上周末,小十君二刷了《明月幾時有》,只為對比是否有戲份進行了刪減。
答案是,沒有。
飾演女主母親的葉德嫻,此前有過不當的言論,疑似成為了影片的一個敏感點。
然而在這個特殊時期,它是一部特殊的電影,葉德嫻的劇情線也是電影中最完整飽滿的部分,一刀難剪。
小十君第一遍看的時候,只覺得本片乏味平淡,敘事及情感力量還不如已經讓我覺得較差的《黃金時代》。
滿眼記住的都是周迅的蒼老,霍建華的偶像劇畫風,彭于晏帶有幽默感的耍帥,以及差到讓人難以忽視的王菀之。
其他人則是有的驚鴻一瞥,有的可有可無,散散落落地存在於這部以文藝為主調、日常為線索的抗日大片中。
第二遍再看時,已經掌握了片中各人的命運走向,反倒更容易從許鞍華沉靜克制的鏡頭下,觀察到那種緩慢流淌出來的不平凡感,那種亂世下才能突顯的平凡人的偉大。
從「評論失語」到「有所感悟」,《明月幾時有》的觀影體驗需要一個消化過程,而其中的原因,我們特請來一位資深的電影記者@支離疏,為大家詳細釐清。
文 / 支離疏
很多人看完《明月幾時有》的第一觀感,是有些失語般的混亂,不知道如何評價,好像不是很好,但又不至於差,這種感覺類似於《黃金時代》,但要更加強烈。
我周圍的朋友基本上持兩種態度:一是不好看,差勁,二是同樣的無從評價。
然後細細想了想,一部電影之所以讓人有些措手不及,大多因為電影中呈現出來的事實經驗或者精神氣質,超出了觀者的現有經驗,就《明月幾時有》來說,是超出了觀眾的某些審美期待,由此大概明白為何「評價無從下手」了。
因為《明月幾時有》這部電影,首先記錄的是一段香港歷史,其次才是抗戰史。
這兩個維度之間存在很大的落差。
而我們習慣的、期待的是抗戰史的呈現,但許鞍華導演最看重的,是香港那段歷史的呈現。只是這段歷史是關於抗日鬥爭的。
這兩者,有著重要區別。
我們看慣了充滿家國情懷的抗戰片,但抗日戰爭在《明月幾時有》里是碎片化、斷面化、細節化的。
關於抗日戰爭,我們自小的影像體驗是,抗戰是一個連貫的整體歷史大事件,充滿大戰役和游擊隊、淪陷區軍民的小戰鬥,中間湧現出無數英勇事迹,共同構成了歷史見證。
但在香港,因為地緣特點,不存在任何大戰役,地理位置決定了此處不可能發生動輒成千上萬人的戰鬥,更多的是小規模的、零星的、散點的游擊隊抗爭,歷史上也是如此。
這就造成了《明月幾時有》的初步觀感:不像是抗戰歷史片,沒有任何震撼的會戰大場面(幾次空襲對看慣內地抗戰片的我們來說,並不算激烈),劉黑仔和方蘭們,基本存在於地下活動。
除了作為抗戰片在觀影經驗上的陌生,《明月幾時有》的「超出經驗」還有第二個層面,就是家國情懷在某種程度上的缺場。
我們可能很少意識到地緣政治對自身思想的深刻影響,尤其是地處中國東部地區的人(從東北到華北到華中、華南,抗日戰爭最慘烈所在),而我們理解的抗戰和香港人理解的抗戰幾乎是兩種形態。
就好像《賽德克·巴萊》中,台灣原住民與日本的鬥爭不是我們教科書里記載的抗日形態,當然,賽德克的事迹要比正式抗戰更加早,而我要說明的意思是:地緣政治特殊的本土歷史與大歷史之間的聯繫,存在不可忽視的罅隙。
許鞍華拍這部電影的首要意圖,是紀錄香港的一段特殊歷史,只是這段歷史在時間和大場域上屬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一部分。
這屬於宏觀的歷史判斷,但這種宏觀理解,怕是無法還原彼時彼刻香港人民抗日的準確狀態(具體到細節的生活樣貌、抗爭形式)。
還是那句話,內地觀眾對抗戰的理解是整體連貫的,而香港是局部且零星的,多少是獨立於內地抗戰之外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交集,茅盾、鄒韜奮、梁漱溟等文人從香港的撤退,就是全片表現出來的歷史交集點,還有結尾劉黑仔告別方蘭,要去廣東惠州繼續抗戰,這是明顯地融入整個大歷史之中。
這兩處,是《明月幾時有》(僅就電影來說)與內地抗戰史唯有的兩處明顯聯繫,沒有蔣委員長的南京和重慶,沒有延安和根據地,只是中國南方一隅的地域歷史。
值得注意的是本片的敘事開端,是由梁家輝飾演的抗戰小鬼隊成員,在冰室里對那段歷史娓娓道來,許鞍華導演甚至也出鏡,聽梁家輝講述抗戰史。
梁家輝的講述,充滿私人情懷,比如他對方蘭老師的愛慕之情,在電影中也有所點染。
許鞍華的這種敘事處理,正是在突出香港的地域主體,如果用我們的抗戰價值觀去看待這段香港抗戰史,理解會無從下手,乃至出現偏差。
偏差之一,就是對本片中家國情懷薄弱的失落,這不是我們願意理解的抗戰片。
連李安的《色·戒》,都有王力宏帶領一群學生排演話劇,高喊「中國不能亡」的情節。
劉黑仔、方蘭們卻沒有口號,沒有為國為民的吶喊(至少電影里沒有體現),只是堅定地去做,可以說這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存亡,但首要的切實的目的,是為了家園(香港)的存亡。
香港與內地隱秘複雜的歷史聯繫,終究讓步於種族血脈,沒問題,關鍵時刻都是中國人一條心,但我們要切記不要總是抱有這種情懷期待,要保留對地域歷史的理解空間。
同時,注意電影中久石讓的配樂風格,許鞍華導演說,想加入一些輕鬆的、節奏明快的元素,這是一招險棋,但效果不錯。
彭于晏也成了本片的喜劇擔當
在抗戰片中用這種風格的配樂,好像不太搭調,但真實的細節可能就是這樣的,不是時時刻刻都要血海深仇呼天搶地的。
畢竟,這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可能對我們來說有些寡淡,沒有那種驚心動魄的諜戰、排山倒海的血斗。不過,這種「寡淡」之下依然是緊張危險的英勇行為。
《明月幾時有》的處理方法是反高潮、反崇高、反史詩的(這種處理方法是我們理解的關鍵),是弱化戲劇衝突的,所以我們看得有些不適應。
比如葉德嫻這個角色的轉變,從一個有點自私自利的市井婦女變成有擔當的地下工作者。
但這種轉變非常細微,不是激烈的充滿情緒大波動的轉變,不涉及血恨(想想我們看的抗戰片,這種平淡無奇的轉折是不被允許的),直接原因是她對女兒的關愛。
再看細節,表現這個角色「自私」的情節都是通過食物(給茅盾夫婦的糕點),通過對女兒婚姻大事的關切,這就是最平常的市井婦女。
這是一種私人化的表達,這個角色的私人,就是香港的私人。
真實的抗戰狀態到底是什麼樣的,我不知道,我們這一代都不知道,只能通過書本、影像資料去了解。這很無奈,勢必會造成我們對歷史理解的片面。
周迅飾演的方姑及其人物原型
之所以片面,是我們接受的信息過於宏觀。
抗日戰爭從某年到某年(前段時間不是剛從八年抗戰改成十四年抗戰嗎?對我們來說,可能只是一句話的事,但其中蘊含的苦難悲痛,遠遠超出字面表述),某場戰役死傷多少萬,戰略意義如何如何……
我們背誦來考試的,都是由無數真實細節組成的歷史概念。
但落到細節,最細節的部分,落到某場戰役里的一場戰鬥,一場戰鬥里的一次突襲,一次突襲里的一段巷戰,這就是《明月幾時有》的狀態,是戰爭最真實的組成。
打個比方,就好像是體育比賽的高光集錦,我們看到的都是球星最精彩的瞬間,看多了集錦就以為比賽全程都是這樣精彩激烈。
等看到一場完整的漫長的比賽,發現裡面很多時候都是平淡無奇乃至枯燥的,進球得分都在電光火石間,那之前那之後,都是準備的細節。
而這最具體最局部的細節,正是構成一場完整比賽的最基本的單元。
《明月幾時有》多少顛覆(或者說擴大)了我們的歷史觀,正是這部香港抗戰片在當下語境中最大的價值之一。
※6部國產電影,陪你歡度「國產電影保護月」
※阿sa曝光新戀情,再看這部電影仍舊不對勁
※妮可·基德曼:女神很忙,沒時間老
※日本國民男神阿部寬
TAG:第十放映室 |
※「孕期哪幾次產檢必須去?哪幾次可以偷個懶,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有譜了。」
※當內心掙扎快破戒時,看看這篇文章,一定不會再有慾望!
※如果你五十幾歲了,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沒到,提前看不吃虧)
※如果你五十幾歲了,請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請看看這篇文章!
※下半年及明年,房價是漲還是跌?花幾分鐘讀完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當你對未來感到迷茫,但不知問題出在哪時,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如果你五十幾歲了,請看看這篇文章!(沒到,提前看不吃虧)
※如果你蹲不下去,那麼你該看看這篇文章了!
※看完這篇,你一定會點頭說「會的」
※看了這篇文,明天是周一也無所謂了!
※撐不下去的時候,請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你的新年願望是買一套房,那你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你撐不下去了,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您有一個女兒,請一定要花幾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每次去香港都累得半死,那是因為沒看到這篇文章
※看完這篇文章,你會在孩子洗澡時偷聽嗎?
※發完這篇明星又要來找我刪稿了……
※如果有一天,你窮的連親人都瞧不起自己了,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你的呱呱每天都去哪裡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