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穩步推進

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穩步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數據顯示,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2013年至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高於同期世界2.5%的平均增長水平。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摺合約11萬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居世界第二。2013年至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以上,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五年來,黨和國家不斷為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為穩步實現經濟增長和轉型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指標務實,唯GDP成過去。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8%、9%以上的增長速度很難再現,中高速的增長成為新常態。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用兩個「中高」適應、引領新常態,也即「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過去唯GDP論並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應社會發展成果,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環境破壞、社會關係緊張、公共產品不足等問題常常顯現。破除經濟增長唯速度論的迷信,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成為這一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任務。

結構優化,發展模式更合理。過去幾年,中國政府不斷倡導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效果已逐步顯現。經濟結構優化,對於就業的拉動能力明顯增強。「十一五」期間GDP增長一個點,平均拉動就業100萬人,而到了2016年這一數字達到了190萬人。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基數變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第三產業比重的上升。服務業對就業的拉動能力,平均要高出第二產業20%。去年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了51.6%。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改革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當前必須面對的。多年來問題的積累,使得中國經濟領域生產和需求之間出現失衡。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消費需求和要求相應提高。但在供給側,沒有適時把生產能力提高到現實需求的水平:生產出來的東西不能滿足需要,滿足需要的東西生產不出來。前者是產能過剩的結果,後者源於產業升級不到位,這就形成了供需之間的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的是解決這一矛盾,這就要求經濟必須轉型,以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所以,中央相應提出來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為當下中國解決現實問題,是階段性的任務。未來可能不會提,但是現在必須要提。

科技創新,產業革命正進行。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近年來,在科技創新的帶動下,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科技革命」、「工業革命」等詞屢見報端。一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電商、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等行業領先世界。在製造業領域,高鐵製造、移動通信技術、量子計算機等高新領域擁有世界競爭力。「互聯網+」帶動傳統經濟形態與現代經濟結合,使傳統產業煥發生機。

消費、創新,經濟發展新動力。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第一大引擎的地位不斷鞏固。以消費引領、內需為主的這種經濟增長模式,被國際社會所看好。同時,新產業、新業態快速增長的勢頭表明,經濟新動能正在迅速積聚。消費的升級趨勢和模式與業態創新,正成為中國經濟中的新趨勢。此外,在互聯網、高新技術等的支持下,傳統製造業不斷升級,繼續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發展始終是硬道理。在新常態下,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發展中化解風險,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穩中求進,中國經濟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黃江林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界網 的精彩文章:

《酗酒者莫非》該如何評價
羅馬尼亞社民黨宣布新內閣名單
我國首個高校社區學院掛牌成立
善用《孫子兵法》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熱映 曝主演訪談特輯

TAG:視界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煥發活力
新動能推動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和轉型升級
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中國加速邁向世界發達國家行列
中拉多國學者:推動中拉合作轉型升級
中國進入AI驅動的經濟數字化轉型階段
領英中國戰略升級,向一站式職業發展平台轉型
中軟國際與中國平安開展戰略合作,攜手引領城市產業轉型升級
「速度取勝」轉向「質量取勝」 中國汽車產業邁向轉型升級關鍵期
中國移動:步入轉型升級關鍵期 借力5G拓展新空間
轉型升級成效顯現 中國經濟「含金量」提升
康佳:在混改中實現升級轉型
黔西南煤炭工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
我市全力推進零售業轉型升級
以改革開放的新突破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雲計算推動 中國經濟轉型和創新
步入核心業務轉型期 中芯國際起跳前深蹲蓄勢
美媒:中國正向科技超級大國轉型,評價進步速度「令人窒息」!
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強國支柱,升級轉型:中國製造之汽車產業IPO深度研究
轉型提質提升發展含金量 外媒:中國經濟企穩向好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