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融資、減持規模驟降,這樣就可以緩解IPO發行常態化的衝擊嗎

再融資、減持規模驟降,這樣就可以緩解IPO發行常態化的衝擊嗎

再融資新政與減持新規「升級版」的先後出爐,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深遠。然而,隨著系列政策的逐漸發力,也在市場中得到了積極的體現。

根據經濟參考報的數據整理,今年上半年A股合計196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定向增發,合計募集資金3846.56億元,再融資總規模略超4500億元。與之相比,去年同期定向增發規模卻高達7736.43億元,定增再融資規模驟然下降,而再融資新政的影響力也有所體現。

至於上市公司減持方面,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凈減持規模135.2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但,在減持新規「升級版」落地之際,A股重要股東減持套現的意願依舊明顯,累計套現規模仍然為數不少。

不可否認,時至目前,再融資新政以及減持新規「升級版」的先後出爐,確實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作用,對A股市場起到了正面積極的影響。

其中,前者大幅提升了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准入門檻,且設置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約束限制條件,對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抽血力度大幅削弱。至於後者,減持新規「升級版」吸取了此前的減持新規經驗教訓,且堵住了大宗交易等變相減持的渠道,更有針對性減緩了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壓力。

但,在實際情況下,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在再融資渠道上,可轉債發行規模明顯提升,可轉債的需求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至於減持渠道方面,上市公司重要股東不僅採取了組合式減持的策略,而且還會妙用協議轉讓等途徑,試圖從一定程度上化解減持新規「升級版」的衝擊壓力。

雖然不能夠完全堵住上市公司再融資以及減持的需求,這也不符合市場化的發展趨勢,但再融資新政以及減持新規「升級版」的作用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然而,在實際情況下,市場更關注的,似乎仍是IPO的發行問題。那麼,再融資、減持規模驟降,可以緩解IPO發行常態化的衝擊嗎?

時下,A股市場基本上實現了一周一批次的發行節奏,實現了IPO發行常態化的格局。從今年以來的市場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IPO融資規模已經達到了去年的水平,較去年同期出現了大幅度增長的狀況。由此可見,現階段A股市場的重心依舊在IPO堰塞湖的泄洪任務上,並通過減緩再融資以及減持規模,來達到緩解IPO發行常態化的衝擊影響。

不可否認,如今A股市場屬於IPO新規模式,即取消了預繳款申購機制,取而代之的是中籤後再繳款的形式。與此同時,結合再融資新政以及減持新規「升級版」的合力影響,也將會大大減緩IPO發行常態化的衝擊壓力,間接利好於A股市場。

從近兩年的A股市場表現來看,基本上維持在一個區間位置展開窄幅震蕩的格局。或許,在抑制資產泡沫以及延續降槓桿化的大環境下,適度維繫股市投資與融資功能,已經是符合多方利益的最佳結果。

一方面是IPO發行的提速,並實現新時期下IPO發行常態化的局面;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再融資新政以及減持新規「升級版」來達到減緩股市抽血壓力的負面衝擊,間接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這也是如今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而市場指數維持在相對穩定的運行區域,並阻止了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的衝擊壓力,這也是符合市場多方的共同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銀行有「羊毛」,為何大家對借唄、微粒貸情有獨鍾
幣行以太坊走勢低迷不振或與ICO有關
想要泡好「老鐵」,水溫、時間、手法……總有你不能忽略的細節
裕隆斥6億元建納智捷銷售公司
酸奶戰升級:Chobani推傳統酸奶,搶通用磨坊地盤

TAG:界面 |

您可能感興趣

紙幣的未來 發行增速或將放緩 但不具備「消失」條件
小米推遲發行CDR並非壞事 減緩資金面壓力
清朝對於紙幣發行一直持有怎樣的態度?
暴雪發行總裁:將會有更多重製IP計劃 並加入新內容
中國人保又來了 傳統巨無霸的發行能否緩一緩?
五款主流 Linux 發行版性能對比,不求最強但求穩
貨幣政策基調不變!首提建立央票在港發行常態機制,貸款利率市場化或提速
張一鋒:法定數字貨幣的全面發行,不會一蹴而就
不量產+不在國內發行,一款和VIVO APEX非常類似的手機
想成功發行ICO,這6個技巧必不可少!
Dash CEO:央行發行加密貨幣是「不可避免的未來」
騰影發行成立,已經圈定內容和發行,接下來就看實力了
阿里回應推遲CDR發行:只要條件允許就回來,態度從沒變過
發行放緩、優先順序利率上揚、出表受困,租賃ABS能否突圍?
IPO失敗後,著急「嫁人」的那些發行人
關於紀念幣的發行量,這些事情不得不說
信託業資產管理規模拐點出現?一季度新發行數量環比銳減四成
植入物清洗ISO標準發行,你準備好了嗎?
中手游轉戰港股:遊戲行業增速放緩,發行商是否還有成長空間?
清朝最具影響力、也是目前留存最多的紙幣是何時發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