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若早些調此人進京勤王,或許不會落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1644年4月25日,北京的內外城均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明朝的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在北京煤山自盡殉國。陪崇禎一起赴死的只有總管大太監王承恩,而此時進京勤王的吳三桂率領的關寧鐵騎剛剛走到河北唐山,很顯然,他來晚了。
吳三桂為什麼來晚了?因為崇禎皇帝在給他下勤王詔書時,已經太遲了,他沒想到李自成的大順軍來的這麼快。吳三桂接到入京勤王的詔書時,大概是4月18號左右,此時大順軍已經攻破居庸關、昌平等地,兵臨北京城下。
吳三桂
接到勤王詔書後,吳三桂火速做出安排。他首先撤回了寧遠的守軍和百姓,把防線收縮到山海關。軍民一起撤退,攜家帶口,自然需要時間。等吳三桂把這一切都安排好之後,已是4月23號,關寧鐵騎速度再快,也來不及了。
有人說吳三桂是故意拖延,想保存實力而不去救駕。這倒是有點兒冤枉他,因為崇禎給他下的詔書寫的很明白,要棄城保民,寧遠城可以放棄,但老百姓要撤回來。老百姓搬家還要帶著家裡的財物、牲畜,這就耽誤時間了,最終誤了大事。
寧遠城
崇禎皇帝向來很器重吳三桂,數年時間把他由一個小小的標統提升為遼東主將,可以說對吳三桂有知遇之恩。不管是出於忠君報國還是報恩,吳三桂都沒有見死不救的道理。況且他的家人,包括父親吳襄和愛妾陳圓圓,都在北京城中,於公於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應該說由於情報的失誤,崇禎和吳三桂都沒料到李自成會這麼快就打進北京。如果崇禎能早一些下詔,調吳三桂拱衛京師,才能避免國破家亡的悲劇。遼東的關寧軍是野戰部隊,常年與後金八旗軍作戰,戰鬥力非常強悍。若吳三桂的關寧軍參加北京保衛戰,守上幾個月是沒問題的。
陳圓圓
李自成的大順軍雖然號稱百萬,但其中很多都是渾水摸魚、濫竽充數之輩,說到底還是一夥草寇。如果京城能堅守幾個月,各地的勤王部隊將會陸續趕到,到時大順軍必定會土崩瓦解,作鳥獸散。可惜這支大明王朝當時最勇猛善戰的部隊,沒有機會發揮它力挽狂瀾的作用,最後反而投了清軍,充當起了滅亡明朝的急先鋒。
※明朝之所以亡國,在於崇禎沒想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
※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流落到天津租房,房東卻嚇得不敢收房租
※慈禧太后曾與榮祿密謀廢掉光緒帝,卻遭此人怒斥
TAG:往昔可追 |
※李闖王進京後頹靡,吃喝玩樂,但其失敗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這個
※明朝不許王爺進京,清朝卻不許出京,哪種最穩妥?
※曾國藩抓到忠王李秀成後,為何不將他押送進京,而是連夜將其處死呢?
※七十名死囚進京問斬,到了京城,皇帝為何將他們赦免,還說好樣的
※武松不願意進京受封,宋江道出四個字,就能看出兩個人的關係微妙之處
※此人詐降清朝,逃脫後繼續抗清,崇禎皇帝詔他進京嘉獎,他不敢去
※岳飛做個夢,上人勸他莫進京,進京必入獄喪命,他不聽,結果應驗
※此人手握重兵,皇帝讓他進京救駕,他不肯,為何沒人怪他?
※《紅樓夢》薛寶釵進京,竟然還有深意,可惜卻沒有人看出來
※靖難後,朱棣進京有一人不迎駕,他說了8個字,朱棣都不敢殺他
※明清兩朝對王爺的態度,一個不準進京一個不準出城,哪個更好?
※為了殺幾個太監,袁紹為何非要讓董卓進京不可
※清朝不準王爺出京,明朝不準王爺進京,哪個高明?其實目的都一樣
※此太監很囂張:可隨便提拔官職,家屬進京也是公費,還沒人敢彈劾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而這個朝代卻不準王爺出京,到底是為什麼?
※紅樓夢裡的一個細節,透露薛家進京內幕,原來是這個人的命令!
※明清兩朝對皇子的要求,一個不準進京,一個不準離京,哪種好?
※明朝不準進京,清朝不準離京,兩種防藩王搞事的方式,哪種好
※李自成比清軍更早攻進京城,還立軍令不許擾民,為何最後還是敗了
※李自成眼看進京,此人說:陛下,臣有一計,崇禎聽後說:朕沒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