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玉箸篆:

小篆的一種。凡筆畫纖柔勻稱、結構工整、字形特別優美典雅者,即可稱「玉箸篆」。如六朝北周布泉、五行大布以及金代泰和重寶之文體,即為玉箸篆。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懸針篆:

小篆的一種變體。特徵為豎筆下端出現鋒芒,彷彿懸掛著的針尖,故名「懸針篆」。如新莽的貨泉布泉以及貨布,六泉十布等錢文,均屬懸針篆。魏晉時期的六面印中常見有此種書體。「懸針篆」外形修長,以漢代繆篆為基礎,拉長其垂腳的筆畫,並呈尾端尖銳狀,似「懸針」狀而名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並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 「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厘米,寬2.87厘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厘米,最寬2.8-3厘米,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厘米,最寬2.8-2.9厘米,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厘米,寬2.6-2.9厘米,重42.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厘米,寬2.6-2.9厘米,重40.8-50.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幣,其特徵是刀幣的外緣不斷,幣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說當時是一種紀念幣,傳世極少,非常珍貴。公元前378-324年之間,也就是在齊威王到齊宣王時代,齊國以齊法化統一了各種刀幣。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九疊篆:

九疊篆,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篆書,原本是一種流行於宋代的「國朝官印」字體,主要用於印章鐫刻,其筆畫摺疊堆曲,均勻

對稱。每一個字的摺疊多少,則視筆畫的繁簡確定,有五疊、六疊、七疊、八疊、九疊、十疊之分。之所以稱為「九疊」,則是因「九是數之終,言其多也」。

九疊篆非必九疊,有六疊、七疊、十疊不等。視印文筆畫繁簡而定。九疊

,形容摺疊之多。創自宋代。明朝甘暘《印章集說·國朝印》:「國朝官印文用九疊而朱,以曲屈平滿為主,不類秦漢制。」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瘦金體: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1082~1135年)創造的書法字體,亦稱「瘦金書」或「瘦筋體」,也有「 瘦金體 鶴體」的雅稱,是楷書的一種。他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參以褚遂良諸家,出以挺瘦秀潤,融會貫通,變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風格,號「瘦金體」。其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現代美術字體中的「仿宋體」即模仿瘦金體神韻而創。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書家必藏:啟功論書絕句百首
姜夔《續書譜》及釋文 解讀
宋代70幅小品繪畫精品選
中華文化 傳統文房的標準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您可能感興趣

古幣上的「書法」
毛澤東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
中國書法歷史
中國書法的魅力
《中國書法》:古代繪畫款識書法
中國台灣《中國書法藝術郵票》
中國古代錢幣特別獨到的藝術附加值:錢文書法魅力永恆
古鎮上的書法老人
中國書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藝術!
中國歷史上七大牌匾書法鑒賞
中國書法的墨色之美
歷代書法家在錢幣上留下的墨寶
書法與中國文化
中國歷史上驚艷的書法名家
《中國書法》:何紹基書法
中國書法,中國人的驕傲!
《中國書法》:清·張照書法
淺析中國書法文化與前景,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代表作品欣賞
「美到極致」、錢幣上的「書法藝術」-「和字紀念幣」全套珍藏!
中國傳統藝術: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