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缺生源短經費 日本高校弦歌難繼

缺生源短經費 日本高校弦歌難繼

在生源減少導致學費收入下降的同時,在嚴峻的財政困境下,日本政府提供的教育經費也持續減少,此舉導致各大學不再招聘新教師。缺錢,缺學生,缺教師,日本各大學經費已短缺到能外包的盡量外包的地步,甚至出考題

人口連續多年減少,對日本各大學的生存構成了嚴重威脅。雖然總人口僅減少了約1%,但對各大學的招生來說,最要命的是18歲這一群體人口已從1966年頂點時期的249萬銳減至2014年的118萬,不到半個世紀銳減一大半。而1966年日本人口還不到1億(現為1.27億),18歲人口從佔總人口的比重從約2.5%猛降至1%以內!

而恰是這一階段日本大學數量急劇增加,從1992年的384所猛增至2014年的781所。在大學生人口已明顯下降了的時候,高等教育領域卻在繼地價和股市之後再度出現嚴重「泡沫」,如此背道而馳的走勢,自然造成各大學之間的生源爭奪大戰。如今,除了極少數名牌大學,日本普通大學都面臨著來勢兇猛的優勝劣汰衝擊波。

禍不單行,在生源減少導致學費收入下降的同時,在嚴峻的財政困境下,日本政府提供的教育經費也在持續減少,此舉導致各大學不再招聘新教師。缺錢,缺學生,缺教師,大學還怎麼辦下去?從2010年以來,已先後有7所大學停止招生,僅今年就有3所。這7所大學中,有兩所已「關門大吉」。2013年停止招生的東京女學館大學雖然尚未宣布停辦,但始終緊閉的學校正門處已是荒草沒膝,一片肅殺。今後,這一隊伍肯定會「擴容」,至少神戶山手專科大學就將於明年停止招生。對在夾縫中生存的這些大學而言,今後如何確保生源,是其校長和(港股00001)教師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與此同時,日本的名牌大學似乎也在走下坡路。例如在2010年至2011年。日本躋身全球前200名的大學還多達7所,最新數據僅剩下2所,這就是位於日本高校金字塔尖的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當然仍是日本考生所夢寐以求的目標,而東京大學法學部更堪稱「女王頭上的王冠」。僅在上世紀,該專業畢業的學生中就誕生了7位首相,目前的最高法院院長和最高檢察長均為東大法學部畢業生。在日本政壇乃至文化界、經濟界,眾多頭面人物均為東大法學部校友。但從1993年執政的宮澤喜一以來,東大法學部畢業生中就再也沒出過首相。東大法學部的魅力已急劇下降。在東大文科一類每年招收的400名學生中,經過兩年通識教育後從三年級開始分專業。2008年之際不選修法學的僅19人,但2014年就翻了兩番,猛增至76人。因此,該專業如今被人們戲稱為「沙漠」。東大法學部尚且如此,其他院校、其他專業,欲確保生源,能不使出「洪荒之力」嗎?

不妨看看其他國家的大學排位情況。美國和英國作為高等教育的「超級大國」,在前200名大學中分別擁有63所和32所。德國也擁有22所。人口比東京多不了多少的荷蘭,居然也有13所。而人口不到1000萬的瑞士、瑞典和中國香港特區,卻分別擁有7所、6所和5所。日本大學的地位如此迅猛下滑,這對爭取留學生以彌補本國生源不足,幾乎已失去了吸引力。連日本經團聯對本國的大學也看低一眼,在與本國企業開展的產學合作項目,平均每項出資額僅為231萬日元,而與美國大學開展的這類項目一般都是幾千萬乃至上億日元。

導致日本大學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教育投入顯著減少。從2004年開始實施國立大學法人化以來,包括基礎科研在內的大學經費每年減少1%,以致每名科研人員的年均科研經費僅為50萬日元,這點錢幾乎只夠支付電費和複印費。於是各大學的科研只能向「有用」的項目集中。由於國家對各大學的財政撥款趨於減少,各大學只能採取教師只出不進這種不得已的做法,即老教師退休後不補充新教師,結果是開課數減少,學生的選修範圍大幅縮小。據文部科學省科技學術政策研究所調查,2013年大學教師用於科研的時間平均佔比為35%,而2002年這一比重還在45%。教師沒有時間搞科研,大學的水平當然會下滑。

據經合組織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該組織的33個成員國中,日本政府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僅為3.2%,排在倒數第二,此前還曾連續6年墊底。而名列榜首的挪威高達6.2%。從2005年至2014年,經合組織各成員國的中小學教師收入都在增加,唯有日本減少了7%。另外,在私立大學的運營費用中,政府補貼所佔的比重在2015年度已降至9.9%,這是44年來首次跌入一位數。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日本各大學經費已短缺到能外包的盡量外包的地步,甚至出考題。至於外聘監考,早已成「慣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的一些大學將本校業務對外發包,對此文部科學省當然要叫停,遂於2007年規定,各大學必須由本校教師開課。但如今對一些大學外包出考題現象卻欲禁無力,因為根本禁不了。此舉倒是催生了諸如貝樂生公司這樣的高教產業,那早已形成一條漫長的教育產業鏈。久而久之,日本的大學勢必日益空心化,大學僅提供校舍和一些必不可少的管理,其餘都委託相關產業。而企業在商言商,以利潤最大化為根本目標,能否培養出合格人才,不是他們所考慮的。至於學生能學到什麼東西,能否成才,就只能看學生的造化,取決於其是否具有自律能力了。

大學的生存環境如此艱難,長此以往,日本憑什麼在國際社會站穩腳跟?

(作者系知名日本問題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奇!美國北卡外灘海中冒出1.6公里長神秘小島
非洲大陸自貿區談判穩步推進
中國石化在「2+26」城市區域 提前完成國六升級
適當性新規實施首個交易日 券商營業部「雙錄」忙
機構密集調研半年報業績預增公司

TAG:金融界 |

您可能感興趣

經費短缺困擾美國公立學校
江蘇:提高公辦園生均經費撥款標準
日本計劃大幅提高防衛經費 專家:應警惕日本再次擴張海軍
特朗普重啟太空計劃 卻被飛往火星高額經費難到了
江蘇:加大博士生獎助經費投入
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創新高
9級地震引發戰機天價維修費,日心酸美總是藉機賺取日本巨額經費
疑因經費高收視低 《花兒與少年》負責人證實節目停辦
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創歷史新高
貴州出台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
史上經費最低的仿絕地求生遊戲:輸出全靠吼,壓槍全靠抖……
缺錢困擾美國公立學校:減稅導致經費削減
抗戰時期我黨經費的主要來源
博通收購高通再次承諾 將降低5G領域研發經費
內蒙古確定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
敘利亞戰後重建需要多少經費,石油資源將對誰開放
為何捨本逐末?盲目自信還是經費緊張,米格35進入量產階段
轉生史萊姆23話先行圖公開 燃燒經費的最終話
美國教師罷工抗議政府削減教育經費 兩黨鬥爭連累學生
「漢芯」式造假又現:塗掉日本產品油漆 充國產騙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