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米芾行書賞析三

米芾行書賞析三

米芾(1051—1107)行書,就師承及風格而言,可分為「集古字」、「求變化」、「自成一家」三個階段。1082年之前,米芾涉獵較雜,這一階段,他以習唐人為主,尤其受褚遂良書法影響較大。之後,米芾得蘇軾點化,改學晉人。他初涉《懷仁集王聖教序》,後習《中秋帖》。這一軌跡,在其代表作《蜀素帖》及尺牘《李太師帖》、《張季明帖》等作品中可見一斑。大約在1100年(米芾50歲)之後,他的書法作品「人見之,不知以何為祖」,即所謂晚期的「自成一家」階段。然而,就藝術高度及影響而言,米芾「求變化」階段的作品似乎更具有代表性。

「書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數字,大如一行及數行,一幅及數帖,皆須有相避相形、相呼相應之妙。」從這一角度來看,米芾諸帖多採用縱有行、橫無列的形式,行間常會出現自然的錯落對比。

「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准。」米芾的結字或大或小,或取縱勢,或取橫勢,或者方或者圓,有三角狀亦有梯形相,有左傾也有右欹,一行之內,雖字字險絕,卻又和諧地統為一體。這種變化,絕非機械的反覆更替,其遵循的原則是:點畫服從結字,結字照應前後,前後成一行之規,孕變化於整體之中。

從《蜀素帖》可以看出,米芾行書結體多無定法,常因勢賦形,也就是說,同一字,在不同的環境下,其造型可能有相當大的出入。而就結體來看,首先需要關照字的結構本身。字如萬物,大小各異,「不能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兼令茂密。」他在《海岳名言》中也說:「書至隸興,大篆古法大壞矣。篆籀各隨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狀,活動圓備,各各自足。隸乃始有展促之勢,而三代法亡矣。」這種意識,在米芾作品中表現為結體的大小參差,各盡其用。

米芾是「集千家米,煮一鍋飯」的集古字大成者,然而米芾又不是純粹的集古字。懷素《自敘帖》云:「古人書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則奴書也」。他崇尚古人的創新精神,所以在臨摹中他也不囿於古帖,膽敢獨造。他強調書法「大小要各自有分」,筆法不能太勻,必須要有體勢,等等。書法體勢之布置、變形等,講究相稱。「貴和不貴苦」,「和」即相稱,即對比關係的平衡協調,不和就是「苦」,苦即衝突,生怒生怪,不相協調;作品中的所有造型元素都不雷同,而且不能做作,做作是畫字,是俗氣。

米芾書法特彆強調體勢。要「字不作正局」,體勢的營造是米芾書法的精髓,也是米芾書風的一大特色。通過對字體的誇張變形,左斜右倒,上下錯位,大小不一,偏側不正來打破平衡,然後上下相形,左右相應,將一個個沒有筆墨連貫的單字渾然一體,產生形形色色的姿態,表現出多姿多彩的精神面貌。米芾書法觀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卑唐,反對專學唐人書法,讚賞唐以前楷書的真率與自然,反對唐書的理性化和程式化。認為鍾繇為楷書之祖,其字不僅字形大小不一,而且造型左伸右縮,偏側不正,極盡自然之美。而唐楷工整極致,缺少變化,筆畫太勻,結構不可移變。「古法喪失凈盡」,是「丑怪惡扎之祖」。這種不迷信名家,不斷否定、不斷發現並學習其他名家,正是對博大精深的書法傳統最徹底的敬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愛好者之家 的精彩文章:

趙孟頫行楷法書《廬山草堂記》
趙孟頫行書名帖《次韻潛師見贈》欣賞
明 王寵書法作品選錄
清 阮元行書墨跡欣賞

TAG:書法愛好者之家 |

您可能感興趣

賞析佘雪曼行書
賞析行書雜詠冊
短歌行行書法賞析
『賞析』米芾行書《多景樓詩帖》是偽作嗎
米芾書紙本行書苕溪詩長卷賞析(附局部放大)
袁桷行書《一菴首座詩帖》賞析
三毛八字賞析
書法欣賞:歷代楷書、行書名家字跡賞析
王鐸行書《與大覺禪師書札》賞析
祝枝山書法賞析
米芾《向太后輓詞》賞析
鄭孝胥行書作品賞析
丁毅 書法賞析
范增 尺牘書法賞析
行書欣賞|黃庭堅《致雲夫弟尺牘》釋文賞析
米芾《笤溪詩貼》賞析
書法賞析徐渭行草書杜甫《秋興八首》
賞析書法、山水扇面
書畫賞析——劉剛
蘇軾行書賞析《三馬圖贊》殘卷 本文來源於 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