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博義:六月,幽棲
六月微博集@ 希阿榮博堪布
我們在輪迴中,因為錯覺、誤解,把因緣和合、念念生滅的東西執著為實有、常存,而感受各種痛苦。現在雖然聽佛陀宣說了無我的道理,在理論上知道痛苦的根源在於我執,但我們還是會有痛苦。只有當證悟無我時,困擾我們無量劫的痛苦才會當下消失。
作為初學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靜下來再去念佛,那樣的話,你很難有機會開始念佛,相反你應該通過念佛使心安靜下來。心越亂的時候越要果斷地提起佛號,把散亂的心往回收。念佛時發現自己雜念紛飛,是因為此時你的心比平時安靜,才會察覺到念頭雜亂。不用去管雜念,堅持念佛,久之會有成效。持咒亦然。
其實,佛法原本就不是籠統僵化的說教,佛法中最幽深的理論,也是與我們當下的身心活動緊密聯結的,也是為了解決現實人生中遇到的問題的。
人,除了物質生活外,還需要有精神生活,去抒發情緒、陶冶性情,通過精神的修養和升華,獲得內心持久的喜悅寧靜。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後,我們僅再需要一顆受過訓練的心,就能得到安樂。
佛教的修行者隨時保持覺察,看護自己的身心活動,反省自己言行背後的動機,珍惜與他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種種緣起,是因為我們知道,生命這齣戲,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短暫而無法重來,我們的人生因而要過得有意義。
藏曆四月薩嘎月,彙集了三個佛教節日:初七為佛誕日,十五為佛陀成道日與涅槃日。在此殊勝的月份里,希望大家精進地行善去惡,功德無量增上。所有善根普皆迴向,願一切眾生平安喜樂,早證佛果。
達雅塔 嗡牟尼牟尼瑪哈牟那耶梭哈!
從實踐的角度簡單地說,相信因果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如果不想感受痛苦,就捨棄會帶來痛苦的心念和行為;如果想快樂,就培養會帶來快樂的心念和行為。
《佛子行三十七頌》是大成就者無著菩薩所作,這是佛法中的精華,加持力很大,裡面寫了很多關於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教法。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全包含在這裡。無著菩薩說,聽聞《佛子行三十七頌》一百零八遍可以生起和增上菩提心。
今天是藏曆十八,觀世音菩薩節日。在藏地,人們把觀音心咒刻在石頭上,寫在經幡上,希望吹過石頭經幡的風把佛菩薩的加持送到遠方,凡風過處,皆得安穩吉祥。
《經旗之功德》中說:「掛一經旗將無病,二面長壽,三面受用廣大,十三面願望成辦,百面不墮惡趣,三百面往生凈土。」
生命的遷流可以理解為一系列前後傳遞的因果關係。在前的肉體和精神行為影響在後的行為,每一狀態的生起都依賴之前的狀態,生生不息,變化不止。死亡不過是一種比較深刻的變化而已。因果的傳遞不會因為死亡而終止。
習氣是如此根深蒂固,很多想法和行為今生以來、無始以來一錯再錯,以致於錯成了常態和定式,我們根本意識不到這樣想、這樣做是錯的,是在造惡業,將來要為此付出痛苦的代價。而經常反省以前的行為,看看它正在讓自己經歷怎樣的人生,會讓我們對惡業逐漸敏感起來。這為斷惡行善打下了基礎。
誠如佛經所云,帶著虔敬的心來朝拜五台山,一定可以見到文殊菩薩。而文殊菩薩不一定是以手持寶劍與經函的報身佛的形象示現,他會以異彩紛呈的和眾生心相應的形式顯現,以此來加持度化眾生。
每個人的世界觀都應由自己去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觀點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閉內心、固守成見同樣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學佛是探知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旅程,一個修行者除了要有清凈的發心外,他必定是一個懷有強烈好奇心的人,總想知道「然後是什麼」。這種好奇心給修行帶來了一股活潑輕快的氣息。
人這一輩子,溝溝坎坎是填不完的,快樂不是沒有,轉瞬即逝。多好的緣分,多好的人,輕易也就散了。這世間的事真是沒道理可講,你不學佛不生出離心,一切也是轉頭成空。知道世間法有多麼靠不住,修出離心才算是有點影子了。
佛經是由圓滿覺悟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宣說,無數修行者以自身的證悟去勘驗、印證過的,經中所說的具有大加持力,真正能在見解、修持、行為上給人無誤的指導和保護。
世間一切事物、一切現象都依賴各種因緣,念念生滅。沒有什麼是完全孤立、自給自足的。
了解無我,可以幫助我們淡化分別念,認識到傾盡全力去搭建自我的堡壘、堅守人我的區別和界限,不僅是痛苦而且是徒勞的。我們因此更能理解、體諒別人,更容易與外界形成和諧的關係。
聰明人肯不耍聰明,肯用最老實的辦法做事,才叫了不起。
人一生的經歷,概括起來就是:緣會即現,緣滅即散。因緣到了,不想經歷也得經歷,因緣盡了,想留也留不住。見多識廣也好,閱歷簡單也好,實在都是各人的因緣,談不上絕對的好與壞。
無始以來,我們所追求的都是過得更好更快樂,更有安全感,然而,這種追求至今仍沒有結果……是時候停下來重新思考了。如果不糾正兩個錯誤,我們很難得到真正持久的安樂,一個是在缺憾中尋求完美,另一個是只想自己快樂。
GIF/53K
※消滅「我」吧,七相木車因
※高考已塵埃落定,又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為何學佛之人多高壽?
※巴珍的幸福晚年
※你所看到的因果,可能只是其中某個片段
TAG:菩提洲網站 |
※微言博義:二月,增勝
※微言博義:一月,不爭
※微言博義:三月,不再自欺
※靜山讀道 十五:微言不盈
※「閑言碎語」篇來自《我的「我的微言小義」》
※范治斌:畫案邊的微言十一則
※《靈修微言》:愛與完美
※一月佳聯選評:微言亦動鬼神驚
※原本君王不自由(微言《春秋》第九·隱公五年之一)
※幸福的人,是你|微言夜讀
※細讀《論語》,深悟「微言大義」
※有關萬那杜的「微言大義」
※微言《春秋》第一:《春秋》始於魯隱公
※管仲《管子》中的10則經典名句,微言大義,耐人尋味
※微言雜談:贊仙人掌—生命的奇葩
※《西遊記》中的微言大義-「放屁添風」
※都說《春秋》微言大義,那它到底講了什麼
※見世人旁門曲徑,去道愈遠,遂以微言弘道曰《長生指要》
※老子說:在道的世界裡,成長沒有意義老子微言第69集
※觀點丨曾亦:《公羊》微言與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