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東亞小國,一度幾乎消滅中國,結果出了個昏招,玩完

東亞小國,一度幾乎消滅中國,結果出了個昏招,玩完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了工業化轉型之路,國力提升的同時,野心更是急速膨脹,開始琢磨起了對外侵略。

而中國則成為日本侵略的首選對象。

這個選擇是很自然的。中國所擁有的東亞大陸,是全球一流的大型優質地緣板塊。日本由於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地緣實力一直比較孱弱,如果能夠佔領中國,日本就具備了成長為世界一流大國的資格。

當然,正常情況下,以日本之力,根本不可能是中國對手。可當時的日本,正全力擁抱工業化,中國卻依然停滯在農耕泥沼中。

工業文明所蘊含的能量,遠非傳統農業可比。憑著文明升級過程中的憲法優勢,日本獲得了在國力層面反壓中國的歷史性機遇!面對這種烏雞變鳳凰的誘惑,日本焉能無動於衷?

甲午戰爭由此無可避免。深陷農耕泥沼的中國,完全不能有效釋放出自身在工業文明條件下的應有潛力,毫無懸念的被日本擊敗。

不過中國再怎麼樣也是個地緣大國,以當時日本的實力,想一口鯨吞還是不可能的。不過,日本依然得到了朝鮮、遼東半島和台灣,以及兩億兩白銀賠款——這對日本來說,絕對是飛來橫財了!

此戰過後,依然貧弱的清廷和民國政府,已不再是日本的主要對手。妨礙日本雄霸東亞的,成為北方的俄羅斯。

俄羅斯與中國大範圍接壤。中國沒落後,俄羅斯就打著東亞大陸的主意,尤其是中國東北地區——這便與日本形成衝突。

不過沙俄可不是中國,其國力遠超日本。不過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位於東歐,亞洲領土自然環境惡劣,再加上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人類工業發展水平也還相對有限,這都阻礙了俄羅斯本部向遠東投射影響的能力——這就給了日本可乘之機。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儘管日本國力遠不如俄,但卻依靠地緣上的優勢,擊敗俄羅斯,搶到了對黃海、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秩序主導權。

不過俄羅斯雖然敗了這一場,但整體實力依然遠超日本。而且日俄戰爭結束後沒過多久,西伯利亞鐵路就建成通車,俄羅斯本部與遠東的聯繫大增,這使得日本接下來依然得面對來自俄羅斯的強大戰略壓力。

不過日本畢竟已是今非昔比,憑著幾十年的改革,和對中、俄兩戰的勝利果實,日本已經躋身二流工業強國之列。

而在外交上,日本獲得了一個重大突破。為了遏制俄羅斯在東亞的擴張,英國有意扶植日本與之抗衡。早在1902年日俄戰爭爆發之前,英日兩國便締結了《英日同盟》。

英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全球霸主,有了它的力挺,加之日本尚可的二流工業強國實力,日本也總算能跟俄羅斯周旋下去。

幾年後,一戰爆發,俄羅斯國力大損,緊接著,十月革命,蘇俄內戰爆發,蘇俄政權暫時無暇東顧;而英法老牌歐洲列強也在一戰中元氣大傷,對東亞的影響被嚴重削弱。這種情況下,日本取得了在東亞的相對優勢。

這算得上日本戰略形勢最好的階段了。非但列強無力東顧,中國也深陷內亂,要是這時候日本侵華,不得不說勝算頗大。

不過日本的身板還是略顯單薄。雖說幾十年下來實力大增,但要說全面鯨吞中國,依然有些力不從心。而在日本積極蓄勢之際,美國的身影,越逼越近。

一戰後,美國之國力已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至於英法,儘管憑著傳統影響力,依然保住了對戰後全球秩序的主導權,但其力度較戰前已經大幅衰減。特別是東亞,與西歐地緣距離十分遙遠,隨著英法的衰落,它們再控制此處,已經明顯力不從心。

美國就不同了。美國不僅國力大增,而且作為太平洋區域國家,它跟東亞的地緣關係,至少比英法要親密的多,所以雖然就全球而言,美國仍沒有擺脫英法束縛,但在,美國的優勢地位已經形成。

1922年的《華盛頓條約》簽訂,太平洋區域的主導權,由英法主導,轉向美日主導。

不過說是美日,但二者的地位是全然不同的。美國的國力明顯高了日本幾個檔次,所以在這場太平洋主導權競爭中,美國可謂優勢明顯。不過在東亞,有著主場之便日本還是差差能跟美國並駕齊驅,甚至在中國,日本的影響還強過美國一些。

只是,美國不可能坐視日本佔領中國。這倒不是美國擔心自己在華的那點子小利益;而是一旦日本拿下東亞大陸,會對美國的太平洋秩序主導權形成重大威脅。

中美兩國分處太平洋兩側,而東亞大陸也是不亞於北美的一流地緣板塊,一旦它的地緣潛力充分釋放,那起碼在西太平洋,美國將無法立足,甚至於在東太平洋,都難免遭受嚴重威脅。

要是東亞大陸仍在中國控制下,這對當時的美國而言完全可以接受。畢竟當時的中國極為貧弱,內部混戰不止,不可能威脅到美國分毫。

但換成日本就不同了。日本畢竟是二流工業強國。以前地緣實力有限,無論咋折騰,也都翻不起大浪。可若任由其佔領東亞大陸,再進行工業化整合,一旦這個強大地緣板塊的潛力被激發,美國將夜不能寐。

基於這種邏輯,美國越來越傾向於遏制日本,並逐漸改變態度,支持國民政府。

而蘇聯的東山再起,更加重了日本的危機。

建國後不到20年,蘇聯就基本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轉型,一舉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工業大國,並重新在東亞方向形成巨大威脅。

美國和蘇聯,誰都不是日本比得了的。為了抵禦二者之影響,一方面日本與德國結盟,借納粹德國在歐洲牽制美蘇;而另一方面,日本侵華開始提速,希望趁美蘇騰出手來對付自己之前,完成對中國的消滅與征服。1931年,918事變爆發,東北淪陷。之後,日軍又陸續在華北、淞滬滋事,並最終於1937年引爆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

這當然不為美國所容。雖說受制於國內孤立主義思潮,當時的美國政府不便直接干預,仍從側面加大了對國民政府的支持(比如飛虎隊的入華),後又啟動日本啟動貿易制裁,冀圖迫其罷手。

但日本卻回不了頭。要是就這麼放棄,日本將不可能蝴蝶與美蘇的抗衡地緣實力。這種格局下,即便美蘇一時無事,但早晚還是會向日本發難——而日本卻無力抵禦。

但強撐著也不是辦法。中國畢竟太大,雖然它沒有能力擊退日本,但至少能夠把戰爭拖入僵持。隨著時間的延長,日本的戰爭消耗與日俱增,但日本卻天生資源匱乏,外部購買渠道又被美封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論日本人的戰鬥意志多強大,資源不夠也是枉然。

這種情況下,日本要是不想在未來出局,就只有一個辦法——向美開戰,偷襲珍珠港。

後來人一般認為:對美開戰,是日本近代史上犯下的最大的戰略錯誤。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對美開戰,可能是大日本帝國繼續玩下去的唯一選擇。

不跟美國開戰的話,就日本那點小家小業,早晚會在與中國的長期戰爭中消磨殆盡,這樣一來,日本遲早會被美蘇打回原形。而開戰,特別是是突襲式的不宣而戰,就有機會一舉殲滅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主要軍事力量。

一旦美國的太平洋艦隊被摧毀,那起碼短期內,美國無力再阻擋日本,這種情況下,美國就有可能以撤銷經濟制裁,甚至放棄中國為條件,換取日本的停戰。

當然,美國也可以繼續打下去——畢竟要報仇雪恨嘛。但在現有海上軍事力量完蛋後,就算美國可以憑著強大的工業能力重建,但這也必須得有一個過程。這個時間段里,日本海軍就可以趁機東進,爭取摧毀美國位於北美西海岸的核心工業區

當然,日本如果真這麼干,那這梁子就結大了。等美國回過氣,肯定會把日本往死了整。

只不過,作為美國兩大主體核心板塊之一的西海岸工業核心區被摧毀,這意味著至少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都將喪失大規模軍事反擊之能力,而封鎖日本,以及支援中國的能力當然也同步喪失。

趁此機會,日本便可集中精力,殲滅中國的本土勢力,全取東亞大陸,然後對這塊世界一流的地緣板塊予以工業化改造。

等到美國元氣恢復,來跟日本算總賬時,它所面對的,就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小小的二流工業國,而是坐擁東亞地緣板塊的一流大國!這時候美國還能不能玩死日本,那就說不準了。

這才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實原因。這也許是一種賭博;不過相對弱小的國力以及不堪的地緣潛力,導致日本如果不這麼做,也確實沒有別的選擇。

可日本的實力還是太差勁,運氣似乎也已到頭。儘管戰術上,偷襲珍珠港大獲成功,但並未消滅太平洋艦隊的核心——航母。至於美國本土更是毛都沒摸到。而這一戰,也打消了美國內部的分歧。的雜音。國內再無雜音,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對日宣戰復仇。太平洋戰爭爆發。

面對全力報復的美國,日本自無勝算。雖說開戰初期,日本靠著充分的準備獲得了一些優勢,但隨著美國戰爭機器開動,局面很快反轉。四年後,日本山窮水盡,再無生機,只能無條件投降。

日本戰敗之初,國家一片荒蕪,近代以來的所有擴張成果也被幾乎剝奪殆盡,連主權都被美國人把持。

日本列島地緣潛力本就不怎麼樣,近代工業化幾十年的成果和對外侵略果實又化為烏有,還淪為戰敗國和人類公敵,主權也上繳美國。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日本這個國家基本上都廢了,即便僥倖不亡國,也也應該沉寂無聞。

但現實截然相反,日本不但扛了過來,還越混越滋潤,短短3、40年內,日本就東山再起,甚至超越戰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日本憑什麼能夠這麼快就死灰復燃?拋開日本人本身的主觀努力,也與地緣政治格局的改變緊密相關。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在下一節《地緣政治26:日本到底為何對中國如此畏懼?》中,雲石君繼續為大家分析。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29節——日本之第5章。對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持續收看雲石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昔日超級大國,威震世界,被人攻殺消滅,國土四分五裂
曾經的中國附屬國,後來極力模仿西方,今天成了這個鬼樣子
這個小國吃美國飯 還打美國的臉 美國居然拿它沒轍 霸氣
俄羅斯強佔了這塊地 起初覺得沒啥用 後來才知道賺翻了
超級大國,威震世界500年,卻突然間崩潰解體

TAG:雲石 |

您可能感興趣

日軍有支部隊,中國人見了就打,頂不住,調離中國,後被一國消滅
秦國統一六國後,為什麼只留了一個衛國沒有消滅?
戰國七雄外的一個小國,秦始皇至死都沒有消滅它!
秦國進攻東方六國的過程中,為何第一個消滅的就是韓國?
中國有兩大命門,這個王朝消滅一個,還有一個,讓中國苦不堪言
秦國消滅韓國後,後來又出現了兩個韓國,不過都是曇花一現!
春秋時期的一大國,本是楚國勁敵,卻被三國聯合消滅!
戰國時期,秦國除了剪滅六國,還消滅了哪些國家?
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大入侵人群,一個被中國消滅同化,一個逃回老巢
四大文明古國被他們滅掉三個,想要征服中國時,卻被一女將軍消滅
秦國進攻東方六國的過程中,為何第一個消滅的就是韓國?原因很簡單
一個國家為了消滅另外一個國家,它總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借口
戰國七雄外的一個強國,實力強大,最後卻被三國聯合消滅!
秦國除了攻滅六國,還在戰國時期消滅了哪些國家?
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三個,都被雅利安人消滅,唯獨到中國的沒有成功
日本為了消滅一隻來自中國的九尾妖狐,出動百萬大軍,損失過半
今天,滅霸一個響指,「消滅」了一半外國網友…
春秋時的一小國,曾被楚國消滅,復國後攻入楚國都城!
戰國時期,楚國消滅了哪幾個諸侯國?
秦國消滅六國時,最容易攻打的是哪個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