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習總挂帥!一場爭奪未來20年綜合國力競爭和軍事發展主導權的競爭大幕拉開

習總挂帥!一場爭奪未來20年綜合國力競爭和軍事發展主導權的競爭大幕拉開

「只有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


才能爭取主動、贏得未來。」





中央自上而下推進軍民融合



本刊記者 | 蔡如鵬


本文首發於總第810期《中國新聞周刊》




6月20日,在習近平親自主持、三位政治局常委出席的高規格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




習近平在會上強調,

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應對複雜安全威脅、贏得國家戰略優勢的重大舉措。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設立於今年1月22日,此次會議標誌著這個機構已正式運轉。分析認為,隨著中央自上而下的強力推進,軍民產業之間長期相互分離的局面將會得到破解,逐步構建起軍民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大炮」與「黃油」




所謂軍民融合發展,就是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通過經濟領域和國防領域技術、人才、資金、信息等資源要素的交流共享,構建一個軍民統一的建設基礎,使一種資源發揮兩種功能,一份投入產出雙重效益,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同步提高。




自古以來,如何統籌安全與發展,一直是困擾各國的歷史難題。據統計,從公元前3200年到20世紀90年代,在5200年期間,世界上共發生14513次規模較大的戰爭,平均每年就有3場較大規模的戰爭。



對一個崛起中的大國而言,既要維持經濟發展強勢,又要保持軍事發展強勢,倘若處理不好「大炮和黃油」的關係,就會導致國家衰落

。歷史上曾經挑戰世界頭號強國的法國、德國、日本和蘇聯,都有過慘痛教訓。




今天,中國也面臨著相似的考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財政收入增長進入調整期,國防投入資源條件趨緊。同時,隨著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不斷上升,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和挑戰也在不斷增多,國防安全壓力不斷增大。


國防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姜魯鳴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實施軍民融合戰略,就成為實現統籌國家安全與發展的不二選擇。




他曾撰文指出,推動軍民融合,

既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國防和軍隊建設對國家經濟社會尤其是國家高新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又能以整個經濟社會的強大實力的大體系支撐現代國防。



比如,

北斗系統如能實現產業化,到2020年至少能帶來4000億到5000億元的經濟社會效益。

依靠軍民融合產生的強大「效益合力」,就能以技術最先進、成本最經濟和最具可持續性的強大物質力量成就民族復興大業。




事實上,軍事和民用兩大領域之間本身就具備很強的通用性。據統計,

85%的現代軍事核心技術同時也是民用關鍵技術,80%以上的民用關鍵技術也被直接運用于軍事目的

。隨著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各國軍工企業都在尋求由武器裝備供應商向軍事服務體系供應商轉型。




軍民融合程度最高的成功案例,當推美國的「軍民一體化」模式。美國國會的研究報告顯示,軍民融合給美國國防部每年節約300 億美元,相當於其採辦費總額的20%以上。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開始實施「軍民一體化」改革,一方面,軍民供給突破賣方壟斷格局;另一方面,軍事巨頭和民用龍頭開始大規模併購重組,實現軍用技術外溢。近30年來,軍工板塊6大龍頭公司平均累計收益近40倍。這種「軍民一體化」的戰略思想,也奠定了美國成為全球軍事龍頭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歷來很重視軍工行業的發展。但在軍工迅速發展的同時,行業內部結構不對稱、高端裝備和核心技術國產化率低、信息化發展落後等問題日益凸顯。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顯示,

中國的軍民融合度僅30%左右。




姜魯鳴認為,

軍民融合本質上是一場爭奪未來20到30年綜合國力競爭和軍事發展主導權的競爭,背後是理念的交鋒、體制的競賽,比拼的是看誰的體制政策更具先進性和適應性、更具變革能力,更能通過軍民融合發展來凝聚國家意志和全社會力量,築牢本國安全和發展的基石。




「只有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才能爭取主動、贏得未來。」姜魯鳴說。


中國工程院「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研究」課題組總召集人、《兵工學報》主編許毅達,這些年一直在從事有關軍民融合的研究和調研。



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中央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正是基於對富國強軍的統一性規律的深刻洞悉。




破解體制性障礙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是中共十八大後中央成立的又一專項機構,之前成立的專項機構包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簡稱中央深改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中央國安委)、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簡稱中央網信組)。




這些機構的一個共同點,是

領導人的配備都是最高規格。




中央深改組由習近平擔任組長,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任副組長;中央國安委由習近平任主席,李克強、張德江任副主席;中央網信組由習近平任組長,李克強、劉雲山任副組長;這次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亦是由習近平任主任,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任副主任。




許毅達認為,

由習近平親自挂帥,一方面說明了軍民融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推進軍民融合的難度,由最高層統籌,有助於集中統一領導、統籌協調、提高效率、加快推進落實。



許毅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工程院「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研究」課題組每到一地調研,聽到最多的反映,就是「體制機制不融合」的問題。




依據憲法,國務院領導經濟社會發展,中央軍委領導武裝力量,這種軍政分立的戰略制度設計,對於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也在客觀上形成了軍政二元化的管理體制,軍民兩大建設體系相對獨立,導致國防建設軍地職能交叉、協調困難。




在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志偉看來,這種體制性障礙是阻礙軍民融合發展的主要因素。




他曾撰文指出,當前,我國的國防科技工業、人民防空、國防交通、國防教育等與國防和軍隊建設有關的管理職能,大多分散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教育部,以及軍隊各總部的相關職能部門。各相關部門在共同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各項工作過程中,軍地銜接不緊、多頭管理、缺乏協同等問題突出。




近年來,雖然國家先後成立了國防動員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委軍隊保障社會化工作領導小組,國務院、中央軍委軍民結合、寓軍於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部際協調小組等軍地協調機構,但由於頂層統籌統管體制缺乏等原因,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執行力偏弱等問題依然突出。




劉志偉認為,此次中央之所以要設立高規格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就是要從制度層面推進融合,著力破解制約融合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




2015年3月12日,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

習近平首次提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強調軍民融合發展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分析認為,在國家、國防和軍隊管理日趨複雜的今天,只有把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才能更好地凝聚國家力量,形成中央、地方、軍隊、企業、社會等各方協同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格局。




把軍民融合上升到國家戰略的現實意義就在於,用國家意志打破軍民產業之間相互分離的現狀,使民用技術服務於國防建設,軍用技術服務於社會大眾,避免重複建設和低效率運行。




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繼2015年對外提出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又從頂層解決了領導的集中統一問題。




很多受訪學者均表示,軍民融合的關鍵在頂層,在領導機關和各級主要領導。許毅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上面不融合,下面難融合」「軍軍不融合,軍民難融合」「機關不融合,基層難融合」。




他認為,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成立並召開第一次會議,

通過了四個重要文件

,預示中央軍民融合辦公室已經開始正式運轉,有了規則,明確了重點,下面很快會出台相關的意見、政策,從根本上解決「融不進」「融不深」「難融合」的問題,破解各部門、各地區不同程度存在的「本位戰略」問題,最終實現軍民融合創新體系的合理布局、有效銜接、良性互動、協同發展。




值班編輯:飯小姐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閱讀

|

看他寫的歌詞,就知道這一代人如何瘋過,愛過,失去過



點擊圖片閱讀

|

專訪梁錦松:我擔心,眼界比較小,這是香港年輕人的致命傷



點擊圖片閱讀

|與李錦記百年相殺,三代苦守只為一碗最完美的耗油,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這6個汽車基本概念,懂車也不一定知道
他是香港歌壇最低調的「歌隱」,粵語歌時代改變歷史的靈魂人物,在他的身上有一個年代、一座城的印記
它與耶路撒冷齊名,卻名不見經傳,來過這座世界最美小鎮的人,都被平靜的力量留了下來
身高腿長該選的10款車

TAG:中國新聞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大競爭與小競爭
機器學習競爭其實是一場數據上的競爭
合作與競爭下的發展
中國女排17人集結備戰 主攻位置競爭最激烈 五員大將誰會被淘汰
大國權力競爭如何引發了技術革命(下)
崛起!大國重器背後的核心競爭力
太空里的競爭與挑戰
主題論壇:國際競爭新形勢下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戰略
恆大在亞冠賽場已沒有競爭力
程亞文:大國競爭,戰略能力強者勝
大數據下發展遇到的挑戰和人才機遇的競爭
大競爭!全球大國軍事較量進入新階段
重回大國競爭,美國推出新反導計劃,恐再現「星球大戰」
力爭把握區塊鏈技術國際競爭先機
美國與中國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智慧時代,企業的競爭即是計算力的競爭
立足大國戰略競爭 打造軍事航天強國 印度軍事航天力量發展進入新階段
應對俄國的挑戰,美軍開發縱深攻擊導彈:世界導彈競爭開始
應對伊朗挑戰 聚焦大國競爭 下一任美軍參聯會主席戰略目標遭質疑
比特幣的大國競爭:算力和演算法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