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舍在諾丁山住了五年,他眼中的倫敦很不同

老舍在諾丁山住了五年,他眼中的倫敦很不同





從1924年秋天到1929年夏天,老舍先生在倫敦一共住了差不多5年。那個時候他住在聖詹姆士公園31號,諾丁山那塊 (31 St James"s Gardens, Notting Hill, London W11 4RE, Royal Borough of Kensington and Chelsea) 距離最近被大火燒掉的 Grenfell Tower 也不是很遠。






因為手頭緊,英國的旅館和交通也非常的不便宜(和現在基本一個樣,一段2小時的旅費都可以從北京到杭州了),讓他沒法子各處玩耍(這點倒是不像現在的留學生),於是除了寒暑假,老舍先生一天天就擱倫敦了。這期間,大概有很多時候他就泡在圖書館裡寫小說,和現在的留學生泡圖書館寫論文是一般模樣。







老舍先生出國的時候就一個皮箱,回來的時候卻帶了三本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還有《二馬》。他說:「假期到了,學院里清靜極了,哪裡都關門,只有圖書館還開著,讀書的人可也並不甚多。我的《老張的哲學》,《趙子曰》,與《二馬》,大部分是在這裡寫的,因為這裡清靜啊。。。圖書館靠街,也正對著一塊空地,有些花木,象個小公園。讀完了書,到這個小公園去坐一下,倒也方便。希望有機會再到倫敦去,再在這圖書館裡寫上兩本小說!」





■ 老舍先生所在的學院現在被叫做 SOAS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也就是亞非學院,那個時候學院的圖書館在Finsbury Circus,靠近 Liverpool Street,他每天就和大家一樣坐著紅線 Central Line 從 Notting Hill Gate 到這裡創作。





■ Finsbury Circus Garden 今日一角




上面這段話出自老舍先生的雜文《東方學院》,後來他也並沒有機會再來倫敦寫幾本小說,就沉在了北京的太平湖底。按理說,雜文嘮的是生活,小說講的是故事。但都讀了,才發覺,故事或許是虛的,但故事裡的生活可不虛,那都是真日子。看久了就分不清哪兒是生活,哪兒是故事了。老舍先生筆下的倫敦,究竟是百年前,還是眼前呢?有時候是真像,九十多年前的過往,眨眼就像昨天;有時候也是真不同,讓人感慨生在當今的幸與不幸。





■ 青年老舍英國留影




比如二馬第一天到倫敦,在利物浦街車站和來接站的伊牧師碰了頭,轉運了行李,喝了杯啤酒,吃了塊點心,就坐著「地道火車」去了溫都娘倆的住處。(地道火車其實就是地鐵,在英國叫tube。那時候倫敦就有地鐵了,站名到現在也沒怎麼變過。)





■ 今日地鐵照片?橘子君




這是在小說里講的故事,而在雜文《頭一天》中老舍先生寫了他真實的倫敦初印象:「啊,來了救兵,易文思教授向我招手呢。他的中國話比我的英語應多得著九十多分。他與我一人一件行李,走向地道車站去;有了他,上地獄也不怕了。坐地道火車到了LiverpoolStreet。這是個大車站,把行李交給了轉運處,他們自會給走到家去。然後我們喝了杯啤酒,吃了塊點心。。。」





■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1920 對比 2017




九十年後,和老舍先生一樣,也和所有來倫敦的有志青年一樣(老舍先生初到倫敦時是25歲),我對倫敦也有了個初印象:那天飛機降落在希斯羅,我也有一個「救兵」來接,只不過並不是中文很溜的歪果仁。我這個朋友夠意思,怕我受累,沒有引著坐「地道火車」,而是雇了小汽車。於是,我對倫敦的初印象是透過車窗玻璃看到的,玻璃擦得很乾凈,掛著雨點兒。6月的天蒙著一層細雨,心不在焉的下一會停一會,街上人人夾一把長傘,不到雨點大時絕不往起撐。穿長風衣的居多,我當時就覺著,這個天氣,再加上街上人的穿戴,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英倫范兒了。






■ 英倫范到底是什麼?




轉天,我也像馬威跟著伊牧師那樣,由接我那個朋友帶著出門逛了逛倫敦。伊牧師帶著馬威去了三個地兒:倫敦故宮(Tower of London)(順便就看了倫敦塔橋 Tower Bridge),聖保羅教堂和上下議院。Tower of London 我也去了,但沒人跟我說它也叫倫敦故宮,那之後我們沒去聖保羅教堂,而是直接往西去了議會大廈看大本鐘和倫敦眼。大本鐘還是那時候的大本鐘,倫敦眼老舍先生卻沒機會見著。





■ Tower Bridge 1920 對比 2017



後來在倫敦這幾年,但凡書中出現過的地名,我也都一毛一樣的走了個遍。從聖保羅教堂出來,沿著泰晤士河邊溜達,穿過賈靈十字街(Charing Cross,我們繪畫班的地兒),就到了馬威和李子榮看戲買票的皮開得栗(Piccadilly Circus)。現在看戲還在這,也還有買票的亭子,通常當天的戲票還有打折。不過演的可就不一樣了,經典比如《歌劇魅影》《悲慘世界》,流行的有《哈利波特》《獅子王》。過了皮開得栗就是瑞貞大街了,書中馬威給李子榮買表的地方,現在街兩旁也還是奢侈品店,只是中國人再不會像那年代,李子榮一見馬威要往裡走,就扯著他就跑呢。




■ Piccadilly Circus 1930 對比 2017




再往前走就是牛津圈 (Oxford Circus),拐個彎就是購物的天堂牛津街(Oxford Street)。在老舍先生那個年代,牛津街就已經是最熱鬧的所在,這狗年月倒是沒有任何變化。「從太陽一出來直到半夜,牛津大街總是被婦女擠滿了的。這條大街上的鋪子,除了幾個賣煙捲兒的,差不多全是賣婦女用的東西的。她們走到這條街上,無論有什麼急事,是不會在一分鐘里往前挪兩步的。鋪子里擺著的花紅柳綠的帽子,皮鞋,小手套,小提箱兒……都有一種特別的吸力,把她們的眼睛,身體,和靈魂一齊吸住。」 這些話用在牛津街身上真可以永遠適用,即便不說是哪,只要在倫敦待過的,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可見(女)人性的永恆。





■ Oxford Street 1930 對比 2017




牛津街往西是玉石牌樓,在海德公園的東北角,每到夏天,大人們孩子們曬太陽的景象,和那時候也一毛一樣:「青草地上的男男女女,也有臉對臉坐著的,也有摟著脖子躺著的,也有單人孤坐拿著張晚報,不看報,光看姑娘的腿的。一群群的肥狗都撒著歡兒亂跳,莫明其妙的汪汪的咬著。小孩兒們,有的穿著滿身的白羊絨,有的從頭到腳一身紅絨的連腳褲,都拐著胖腿東倒西歪的在草地上跑來跑去,奶媽子們戴著小白風帽,嘮里嘮叨的跟著這些小神仙們跑。」 不同的是,再沒人叫眼前這座門樓「玉石牌樓」了,人們所知道的名字就只有Marble Arch。






■ Marble Arch 1920 對比 2017




這是西邊兒,牛津街往東是老馬帶溫都太太買戒指被懟的地方:猴兒笨大街。猴兒笨嗎?猴兒不笨,哪來的猴兒啊,是老舍先生開了個玩笑,人家叫 Holborn。現在的猴兒笨附近有不少學校,最有名的就是倫敦政經(LSE)了,裡面的富裕中國學生特別多,附近飯館咖啡館商店的服務員也再不敢對中國人傲慢無禮了。





■ LSE




由猴兒笨大街往北走,就到了二馬的住所,戈登胡同(Gordon Street)。這裡離大英博物館不遠,UCL就在隔壁。書里說「這一帶胡同住著不少中國學生」,到現在也是,且不只限戈登胡同,也不只限中國人,游思頓(Euston)一片兒有很多亞洲面孔:中國人、日本人加上韓國人。




這邊的中餐和中國城的不大相同,中國城的中餐大多是香港廣東的粵菜系,北方人吃不慣。Euston 這邊則菜炒的家常,面煮的筋道。老舍先生在雜文《頭一天》里說起在倫敦的飲食:「飯是大塊牛肉。由這天起,我看見牛肉就發暈。英國普通人家的飯食,好處是真乾淨;茶是真熱。口味怎樣,我不敢批評,說著傷心。」 書里的中國人也是一樣,除了老馬先生捨得常花錢到館子里吃頓好的,別人「天天就是一碗茶,兩塊麵包,和一塊甜點心。真想吃好的,這裡也沒有;好在也吃不起好的。」




■ Sketch 這樣的餐廳,口味和價格大概都會讓老舍先生傷心吧




順著游思頓大街往西(往東去是伊牧師給老馬介紹的教會),就進了瑞貞公園 (Regent"s Park),就是老馬小馬溫都太太和拿破崙都常去的公園。它現在也仍然是那副模樣:「花池子滿開著花,深紅的繡球,淺藍的倒掛金鐘,還有多少叫不上名兒來的小矮花,都象向著陽光發笑。兩旁的大樹輕俏的動著綠葉,在細沙路上印上變化不定的花紋。樹下大椅子上坐著的姑娘,都露著胳臂,樹影兒也給她們的白胳臂上印上些一塊綠,一塊黃的花紋。。。」





■ Regent』s Park 1930




在瑞貞公園找個長凳坐下,或是乾脆往草地上一躺,管它有沒有陰涼。這個長凳或是這塊草坪,說不定不是老舍先生當年坐過的,就是書中的溫都太太抱著小狗拿破崙坐過的。這種感覺真好,像是和從未見過的人成了好友,雖無法交談,倒好像真有了共鳴。





■ Regent『s Park 2017




老舍先生的故事,帶著微妙的真實感情,將故事中的人,先生自己,和百年後生活在這裡的我們聯繫到了一起。也許對於倫敦,一百年短的就像身邊的長凳,門口的街,或者街角的咖啡館。但同時隨著時間緩慢的向前,文明和觀念都在時刻的更新,不會為誰而停留。




原文素材:一瞥一捺



-------------------




《悅英倫》中英兩地購書包郵,電子版依然免費發放,加居哥微信propertyuk索取。













點擊關鍵詞閱讀往期精彩


脫歐恩怨

英國私校

倫敦豪宅

投資置業


英國旅行

自駕路線

最美小鎮

全英米其林


凱特最愛

英國潮牌

皇室御用

買買買





媽媽幫、置業群


教育群、海淘群


吃喝玩樂群、簽證群




入群請加居哥微信號:propertyuk

註明群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居英國 的精彩文章:

那個中英熱戀的核電站項目,要再等十年了!…
文化 | 英國少年不苟言笑,全因為一口羞於啟的齒
乾貨 | 原來英國機場最容易延誤晚點的航班是這些!
連凱特王妃和皮帕都贏不了的姐妹花,是怎樣一種存在?
女王奶奶的智慧,值得凱特花一輩子來學習

TAG:悅居英國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不在諾丁山,我也不是朱莉安娜
諾丁山狂歡節,倫敦一年一度的群魔亂舞!
諾丁山狂歡節,女人的豪放會驚到你
除了《諾丁山》,朱莉婭羅伯茨在這些作品的演技,讓專業人士稱讚
跟著電影去旅行 | 諾丁山:一見鍾情與一見如故
英國嘉年華之諾丁山狂歡節,吸引百萬人參加,而且全程免費
深藏在浪漫的諾丁山中的米其林二星餐廳 多年被評為英國No.1
倫敦諾丁山狂歡節再陷混亂,近400人被捕, 70件武器被繳
諾丁山狂歡節變人間地獄!1人被刺傷,49人被扣押,繳獲槍支刀具無數…
一部嚴肅而又認真英國喜劇電影:《諾丁山》
《諾丁山》「浪漫」、「幽默」、「感人」和「耐人尋味」
諾丁山狂歡節:平民盛宴,富人夢魘...
諾丁山嘉年華首日 警拘133人
Bank Holiday沒事做?來諾丁山狂歡節和一百萬人一起嗨!
位於Portobello的這座學生公寓,像帶你走進了《諾丁山》電影里
諾丁山狂歡節在倫敦舉行,7000警力嚴防暴力犯罪
治癒系,諾丁山Nora
Ledbury 諾丁山的浪漫主義
Portobello Market 諾丁山集市,古董愛好者的天堂
她從諾丁山走來——高級服裝定製品牌Precis Fei奏響新生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