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釋迦佛引導眾生讀誦《地藏經》的本意

釋迦佛引導眾生讀誦《地藏經》的本意

諸位地藏道友,讀誦《地藏經》不可只停留在經文表相的文字間,實在講,只停留在經文的表面文字上,你讀的只是故事,對增福、解脫沒多大用,也難懂釋迦佛陀說《地藏經》的本意。如法的學習,就要發心從身、口、意三業行為開始改變,從修養品德下手。

你看佛在《閻浮眾生業感品》中所開示的內容,已經將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弘揚《地藏經》的「本懷」表露無遺。就是地藏菩薩普勸善男子、善女人讀誦《地藏經》的本意,不僅希望善男信女在讀誦《地藏經》時,依照經文讚歎地藏菩薩的菩提悲願,並且希望善男、信女在讀誦《地藏經》時,一定要在日常行持中「依經奉行」,即經文之意令身、口、意三業實踐經意的內涵,也就是按照經中所開示的徹底去力行經中的義理,這才是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引導善男、信女讀誦《地藏經》的本意!

諸位地藏道友,也就是說,我們在讀誦《地藏經》時,不僅要恭敬、讚歎地藏菩薩所發成佛大願,還要力行成佛悲願的因種(遠因),就是除了念佛和懺悔外,還要從自最初皈依三寶起步,這也是真正進入佛門入佛道的第一步。

現在有些念佛人,受外來念佛思想的影響,認為念佛完全靠他力,自力不重要,只要你念佛號,阿彌陀佛就一定接引,對於持戒等功夫可以忽略,諸位道友,這是邪法,就好比阿彌陀佛幫你種了一塊地,莊稼成熟了,你還在等阿彌陀佛幫你收割、幫你煮飯,喂你吃飯,這是在做往生成佛的美夢。所以念佛之人,最後往生的,沒有一個不是受三皈的,最起碼也要持守五戒。千萬不要認為,等到了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我再持戒,沒那事。所以最終受持三皈五戒才是確實進入佛道悲願的第一步的開始。

而《地藏經》中所說不再造作墮落三惡道的業行廣義之意,就是從現在開始:不再我行我素、不再是非不斷、不再爭鬥不斷、不再殺害畜生、不再放縱情慾、不再墮胎殺生、不再竊盜傷人、不再惡口毀謗、不再脾氣暴燥、不再慳貪吝施、不再貪食葷食美味、不再打獵殺生、不再悖逆父母、不再放火燒山、不再毒害父母、不再捕魚捕蝦、不再毀謗三寶、不再毀謗大乘、不再自恃過高、不再輕法慢教、不再誣梵誣僧、不再偷盜常住(佛寺)物品、不再誣賴僧寶、不再破戒犯齋、不再無理取鬧、不再非理毀用、不再貢高我慢、不再兩舌斗亂、不再邪知邪見等待。

諸位地藏道友,我們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徹底修心養性,才能在未來世中真正脫離三惡道的業報,真正朝向三善道的業報前進,再加上日日讀誦《地藏經》、稱念地藏菩薩聖號,經常布施、修福,當然更能令自己朝向廣修佛道資糧的路上走,永遠為地藏菩薩所加持。

讀誦《地藏經》的諸位道友,如果能夠做到依經奉行,這才能真正體會釋迦牟尼佛與地藏菩薩共同弘揚《地藏經》的本意,永劫與地藏菩薩的甚深悲願力相應,地藏菩薩必然常相左右,永劫引導你往究竟成佛的道上行而不退轉。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地藏菩薩本願經》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若有一詞一句讓您法喜充滿,便是功德,願此功德迴向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祈願:正法久住,法輪常轉;災障消滅,禍患不生;法界有情,同生極樂。

免費結緣法寶地址:http://jt-9981.taobao.com

若了解更多道場法宜,請直接回復如下數字:

1.禮讚地藏菩薩得七種利益;

2.讀《地藏經》得二十八種功德利益;

3.讀《地藏十輪經》得十大利益;

4.地藏菩薩十齋日;

5.佛經安置須知;

6.讀誦《地藏經》須知;

7.佛經破損處理;

8.印經十大功德利益;

9.放生十大功德利益;

10.正確拜佛方法;

11.發心助印;

12.當前助印目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藏菩薩共修道場 的精彩文章:

你受苦是在了苦還是增苦
要直面當下,莫妄想未來解脫
悅讀·地藏菩薩大傳
地藏菩薩能圓滿財富等四部祥瑞
地藏占察法是佛賜予我們的神通

TAG:地藏菩薩共修道場 |

您可能感興趣

佛友親歷讀誦《地藏經》的殊勝感應
正聽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多聞不可思議之地藏菩薩
讀誦《地藏經》的利益功德
南懷瑾:一輩子都要讀誦《地藏經》
親歷讀誦《地藏經》的殊勝感應
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為什麼要讀誦受持《地藏經》?
讀誦《地藏經》,以佛法利益亡人!
為什麼一輩子都要讀誦《地藏經》?
清明將至,佛弟子請為親人讀誦《地藏經》
佛法:讀誦《地藏經》後的真實感應!
清明將至,請為親人讀誦《地藏經》
中元節,俗稱鬼節,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功德大到不可想像
怎麼讀誦《地藏經》才算圓滿?
讀誦受持《妙法蓮華經》
佛經讀誦安置須知
讀誦佛經的好處
讀誦《地藏經》,必有大鬼神來護衛你!
不讀誦《華嚴經》 不知佛家之富貴
抄寫讀誦《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的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