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張明揚:潛伏者司馬懿

張明揚:潛伏者司馬懿

文 |張明揚

東晉時,司馬懿的玄孫晉明帝與重臣王導聊天,說到司馬家是如何得天下時,王導毫不避諱地從司馬懿的創業之始一一道來。據說晉明帝聽了之後羞愧到「以面覆床」,感嘆說:「要是照你說的,我們司馬家的皇位怎麼可能坐得長久?」(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

感謝最近熱播的《軍師聯盟》,讓我們也有了晉明帝這樣的機會學習司馬家的家史。機會挺難得,畢竟,經過《三國演義》的反覆轟炸,在通俗文化的世界中,「三國」在很大程度上是屬於劉備與諸葛亮的,司馬懿的人設也就是諸葛亮數次北伐中的手下敗將,依靠拒不出戰才得以苟活的陰險狡詐之輩罷了。而站在司馬懿的視角重新敘述三國故事,這應該是銀幕上的第一次。

不過,司馬懿固然不是《三國演義》中那個極盡陰險狡詐之能事的大反派,但在《軍師聯盟》中卻可能又是矯枉過正,被吳秀波演得過於英明神武正氣凜然了。否則,我們怎麼解釋,作為高祖父的司馬懿究竟做了什麼好事而讓玄孫晉明帝羞愧得「以面覆床」?

在進入司馬懿的政治生涯前,先插播一條玄孫應該不知道的愛情八卦。《軍師聯盟》有必要讓司馬懿和劉濤演的張春華搞得那麼情比金堅嘛,《晉書》中就專門寫到,當張春華探望病中的司馬懿時,被司馬懿當著小妾面大罵「老物可憎」,以至張春華差點自殺。

必須說,電視劇在一些大的歷史框架上還是基本靠譜的。司馬懿一開始的確拒絕了曹操的辟任,只是時間應該是在建安六年(201年,官渡之戰後一年),而不是劇中的官渡之戰。並且,司馬懿的確也是以生病為理由回絕,只是具體病因不是劇中的「斷腿」,而是假借「風痹」(某種嚴重的風濕病)不能起居。

這一年,司馬懿剛22歲。對此,史書中的說法是「不欲屈節曹氏」,隱隱中把司馬懿塑造成了一個對漢王朝心存眷念的儒家式忠臣孽子。而當代很多史學家認為,這都是史書中的刻意編排出來的套路,試圖建構出一個司馬懿與曹魏政權早有嫌隙,為之後顛覆魏政權的「不臣」行為開脫。

無論如何,七年後的建安十三年(208年),在曹操的帶有威脅的第二次辟任之後,29歲的司馬懿「被迫」出山。建安十三年,正好是赤壁之戰這一年,有一種說法是,曹操戰敗後不願再容忍司馬懿這樣的「不合作者」,因此採用強力手段逼迫;但還有一種說法是,赤壁之戰前曹操統一中國似乎已無懸念,因此司馬懿果斷放棄了觀望姿態,火線加入曹營。

在曹操時代,司馬懿在政治上並不是一個多麼重要的人物,唯一的成績就是逐步成為了曹丕的重要幕僚。司馬懿在曹丕與曹植的太子之爭中開始展現出他日後的那種政治鬥爭天賦,「每與大謀,輒有其策,為太子所信重」,但史書中並未具體記載什麼司馬懿的計謀,因此《軍師聯盟》這一部分只要當作段子快樂的觀看就是了。

反倒是楊修,電視劇倒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大談「雞肋」的聰明外露者更貼近史實一點,他的確是因為支持曹植才被已決心立曹丕的曹操殺了,曹操不僅怕他的聰明搞事,更擔心他背後弘農楊氏的家族勢力。

曹操是去世前幾個月才殺了楊修,而對站對了隊的司馬懿,曹操據說也有話留給了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當然,曹丕沒聽進去。這段話同樣也被現代史家視作建構出來的曹馬長期對立的歷史敘事,一個顯而易見的疑點是,以曹操的碾壓般的權勢,如果懷疑司馬懿這樣一個小人物有異心,直接像殺楊修一樣殺掉就是了,還費事去搞歷史預言幹啥。

220年,曹操去世,此前12年可以視作司馬懿政治生涯的第一階段。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後,41歲的司馬懿成了漢魏禪代的主要策劃者。如果你還記得司馬懿據說曾經是那個拒絕曹操徵辟的「儒家理想主義者」的話,此時司馬懿的表現要麼表明他從來就是一個與儒生沒有半點關係的精緻利己主義者,要麼就是他早年同情漢室的理想主義已被巨大的政治利益所徹底迭代。

在曹丕時代,司馬懿儼然是一個純粹的大魏忠臣,既遠離了早年的「被迫仕曹」,也完全沒有走到日後「篡魏」那一步。

226年,曹丕去世,司馬懿也結束了他政治生涯的第二階段,一路陞官漸漸進入了魏帝國的核心圈。

曹丕與甄宓之子曹睿即位時,司馬懿已是曹丕臨終前任命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在曹睿時代,司馬懿有了一個對他未來影響深遠的政治收穫。司馬懿在曹睿即位後就第一次真正掌握了軍權,神奇的是,有政治天賦也就罷了,從未帶過兵的司馬懿竟然在實戰中被證明天生自帶軍事技能,第一次領兵便取得大勝。

正是在曹睿時代,司馬懿與諸葛亮之間發生了那些在《三國演義》中被濃墨重彩描寫的數次大戰。出於對傳統價值觀的某種尊重,即使我們不說司馬懿戰勝了諸葛亮,至少,蜀漢的數次北伐都在司馬懿的狙擊下無功而返。

不過,很遺憾,魏明帝曹睿即位時雖然只有22歲,卻是一個政治手腕不弱於曹丕的厲害皇帝,對司馬懿恩威並施,在曹睿當政期間,司馬懿雖然在政治上已經位極人臣,權力卻被控制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範圍內。別說此時司馬懿應還未生出異心,即使如王夫之所臆想的「魏之亡,自曹丕遺詔命司馬懿輔政始」,司馬懿的異心也在打壓猜忌之下,戰戰兢兢地埋藏在心底罷了。

按照正常的發展,司馬懿可能為了保全自己,就會從高層政治中漸漸淡出甚至激流勇退了。但是,和他父親一樣,可能同樣為女色過度所累,英明的曹睿也是一個短命皇帝,當了十三年皇帝,僅三十多歲就撒手人寰了。

繼曹操和曹丕之後,司馬懿又第三次熬死了一個曹魏的統治者。在壽命這個問題上,司馬懿完勝以上三位都在政治壓制著他的曹家人。

239年,年僅8歲的皇太子曹芳即位,按照曹睿生前的政治安排,輔政大臣中本沒有被猜疑的司馬懿,但經過司馬懿一黨的運作,曹睿最終還是決定由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輔政。這一年,司馬懿61歲。

此時曹魏的政局局面與溥儀時代有幾分相似。曹爽就如攝政王載灃,利用皇太后的權力將司馬懿像袁世凱一樣逐出了朝廷的政治核心,但也同樣未能痛下殺手。

曹爽在權鬥上雖頗有手腕,但在「事功」方面卻如晚清的親貴一樣是個窩囊廢。為了加強權力,曹爽多次對吳蜀開戰,卻次次鎩羽而歸,最後乾脆放棄了對戰功的追求,變本加厲的打擊司馬懿式的政敵,幾乎得罪了曹魏幾乎所有的勢力。

從247年開始,司馬懿「稱疾不與政事」,這也就是被後世的各種成功學最為推崇的司馬懿式隱忍示弱的極致。

249年正月,司馬懿趁曹爽與皇帝曹芳離開都城為魏明帝掃墓之機,突然發動了史稱「高平陵事變」的政變,控制了中樞政權。

高平陵事變發生時,司馬懿被曹爽架空已有十年之久,所能控制的政治資源已相對有限,背後更無袁世凱式的「北洋六鎮」做支撐。因此,司馬懿此次政變並非後世所想像的多麼深謀遠慮,而是冒著極大的失敗風險所作的絕命一擊,所恃無非是長子司馬師手中的三千死士,以及朝中對曹爽集團的不滿而已。

政變發生後,曹爽便暴露出臨大事之時他與司馬懿的巨大差距。在得到「不失為富家翁」的許諾之後,曹爽便不可思議地主動丟掉了手中「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好牌,束手就擒。

曹爽的幼稚,更加映襯出司馬懿的狠絕。司馬懿在抓到曹爽之後,沒有遵守之前的承諾,對曹爽及其同夥毫不留情地誅滅三族,名士何晏也人頭落地。

我想,司馬懿的玄孫晉明帝應該就是聽到這一段才羞愧難當的。

正是以「高平陵事變」 為標誌,司馬懿開啟了司馬氏的「篡魏」大計。清人王鳴盛說,「魏氏之亡,始於曹爽之誅」;周一良先生在《魏晉南北朝札記》中也說,「在爭奪政權之鬥爭中,司馬氏對曹氏取得決定性勝利,即在曹爽及其一黨之誅除」。

高平陵之變兩年後(251年),73歲的司馬懿在平息了淮南的王凌起事之後去世。此後,長子司馬師和次子司馬昭相繼接手了這場「代魏接力賽」,司馬昭在任上更是滅掉了蜀漢,弒了高貴鄉公曹髦。

司馬昭雖然野心路人皆知,去世前幾乎完成了一切代魏的準備,但臨門一腳還是最後交由兒子司馬炎於266年受魏禪完成。從249年的高平陵之變開始,司馬氏代魏歷經祖孫三代四人,共計17年才得以完成。此後又15年,司馬炎滅東吳,三家歸晉。

在網路書店上搜索了一下司馬懿,跳出無數本成功學讀物,無非是彰顯司馬懿的裝病示弱扮豬吃老虎,隱忍不發一擊即中這些可以現代化的權謀。但在司馬懿的真實世界中,哪裡有這麼多深謀遠略,有的只是無原則無底線的艱難求存,那麼多親族密友,說殺就殺了,一肚子的儒學盡化作手起刀落。

【參考書目】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仇鹿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版。

《門閥士族時代的司馬氏家族》,胡志佳著,台灣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漢末晉初之際政治研究》,柳春新著,嶽麓書社,2006年6月版。

《司馬懿:誰結束了三國?》,方北辰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版。

【作者簡介】

張明揚|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媒體人,著有《此史有關風與月》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王雁林:《岡仁波齊》,有目標的人生真好
王小妮:我心裡裝著的東北故鄉
葛劍雄:誰會傻到通過遊戲學歷史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張明揚丨庚子之變的主題衚衕游
張明揚 | 華語娛樂圈的金庸時代
張明揚 | 00後少年溥儀如何玩轉故宮
我們要做點什麼,才能讓這個世界好一些丨張明揚+朱學東+曹東勃
《2018變形計》30號回歸,第一期主人公,張明揚暴躁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