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學問是相通的,觀古今中國畫,重在再修自然!

學問是相通的,觀古今中國畫,重在再修自然!

今天,漁公子和大家談談古今中國畫的本質:再修自然

中國畫是讓人靜下來的藝術,漁公子認為,獨有心得的中國畫,是再修自然。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內心修養和悟性的是至關重要的。

現代人類的生存環境中,生態惡化;中國畫既然是養心修身之術,它追求至靜至遠,調和天人。她不啻是一劑鎮靜劑,是慰貼人心的良藥。

黃賓虹:溝通了古今東西

元以後中國畫走向衰落的理論,漁公子認為是錯誤的,元明清是中國畫繼續發展與成熟的時期。「衰落說」是20世紀庸俗社會學的污染,二元論和階級對立學說害了中國畫。

黃賓虹溝通了東西,也溝通了古今,這就是藝術的本質。中國畫之所以在19世紀末以來出現了「衰退」,是因為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文化始料未及的湧入。西方強勢文化湧入中國以後,使國人動搖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有人甚至連漢字也懷疑。

直到今天我們還在關心中國畫是一級學科、二級學科,這種學科的劃分就是西方思維。

學問是相通的

在柏拉圖時代,學問是通的,孔子時代學問是通的,沒有什麼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這種分類。漁公子尊重人類所有的智慧,尊重和欣賞西方藝術,但漁公子更愛本質上的中國畫,因為這個本質上的中國畫與漁公子的基因更貼緊。

時代精神無是非高下,藝術自有藝術的自身規律。科學帶來發展也帶來了諸多煩惱,生態環境越來越差,資源越來越少,對自然山川的嚮往必然成為人類的共識。

「刻意求新」在漁公子這裡或許是個貶義詞,尤其在中國筆墨文化里。為什麼要刻意?一刻便有做痕,一做便落下乘,刻意打造往往走向問題的反面,違背藝術規律。

佛說,自在即自然

縱觀人類發展史,「時代總是短暫的」。「筆墨當隨時代」是後人回望歷史的時候發現的客觀規律,而不是事先的「設計」,刻意追求「筆墨當隨時代」,丟了真我,也丟了自然。佛教說「自在」,大約是我自己在,這是最自然的狀態。筆墨的至高狀態大約就是這個「自在」。

石濤在他的《苦瓜和尚畫語錄》中特別標明:「筆墨當隨時代。」在我看來,筆墨可以隨時代,也可以不隨朝代。筆墨即是一種永恆的精神,表達自己就行了。山川永恆,在表達這個「永恆」的時候,因人而異,便有了所謂「個性」。但這個「個性」不是「貪奇」,昔人謂「筆墨貪奇,多造林丘之惡境」。

自然,是中國畫最高境界

中國畫論沒有「創新」這兩字,有傳承、繼承、獨到。人的基因有差異,準確地表達自己,個個都有「獨到」。中國畫最高境界就是「自然」二字,是因為「天人合一」的終極理想形成了自身的規律。

正確地領悟前人的智慧,又能夠在山川自然中有自己的感悟,便會「獨到」、真實地表達自己,肯定是新的,不是「創」的,也不是「求」的,是流出來的,下意識的,是「水到渠成」。「刻意」、「苛求」,終不是高境。

筆墨文化與人文關懷相連。培養獨立格,學會閱讀思考,要有擔當意識,要有自我反省意識。藝術家只知名利是狹隘的,人都喜歡權利和金錢,但權利和金錢腐蝕藝術。中國傳統士大夫精神有極可貴的擔當意識,這是傳統的的重要部分,中正至大。人正筆才正,胸懷大了,筆墨自會不同。

明理格自高

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篇》中說「從事筆墨者,初十年但得略識筆墨性情,又十年而規模粗備,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後才可幾於變化」,沈氏還為這三十年立下幾條從藝的原則:「一曰清心地以消俗慮;二曰善讀書以明理境;三曰卻早譽以幾遠道;四曰親風雅以正體裁。具此四者,格不求高而自高矣。」

這簡直不是談藝術,是在說如何成為一個君子。

文徵明說:「人品不高,落墨無法。」人品與時代夫關,我們自己說自己的時代精神多麼偉大是沒有用的,時代急功近利並不影響我們個人的修為。當一個人具有自我反省的自我批判意識的時候,人格就漸漸獨立了。獨立人格是思考的基礎,對傳統的學習大約從這兒起步。

筆墨是文化密碼

談中國畫不能離開書法,不只是技的層面,道的層面也一樣。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書法是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基因,筆墨是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密碼」。林語堂在《吾土吾民》中說:「中國書法作為中國美學的基礎,中國的各種門類……對韻律的崇拜,首先是在中國書法藝術中發展起來的。」

王國維在《漢魏博士考》中說:「漢時教初學之所,名曰書館,其師名曰書師,其書用《倉頡》《凡將》《急就》《元尚》諸篇,其旨在使學童識字、習字……漢人就學,首學書法,其業成者,得試為吏。」現在很多中國畫家說書法是書法,畫畫是畫畫,這很可悲。

書法是根基

古代的書法是中國最基本的文化形態,也視為一切藝術的根基。蔡邕說:「書者,散也」,它自由,不受制於形,在書寫的點畫提按之中情感表達自由自在。這一觀點來自於中國哲學、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和情感,也因此造就了中國人特有的藝術。

中國畫家一生都重涵養,是養出來的。把書法的觀念引入到畫中,就是直接天地的中正觀,觀照萬物的通變觀,深入萬象的力度觀。

中國畫重藏不重顯,重含不重露,就是哲學觀使然。黃賓虹管書法叫力學,這個都得體現到畫中去,這就是書法為畫所用的地方。傳統中國畫一從思想入,二從書法入。

內在美需修養、積累

黃賓虹說畫求內美,非常人所能見。明代畫家惲向,如果畫作備受眾人稱讚,回家便將此畫撕了。他覺得自己畫膚淺了,一眼讓人看懂了。黃賓虹文中提及此事,認為惲向求內美,不務外觀。而對內美作品的欣賞是需要時日的,煉得一雙慧眼,如齊白石所說「有眼應識真偽」,是需要修養和積累的。

這就是中國畫,就是中國筆墨的規律,這與西方人論畫真是風馬牛不相及。然而,這就是傳統。

圖文 | 源於網路

編輯 | 漁公子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千萬要銘記,朋友之間這六種忙千萬不能幫!
這兩幅張大千絕筆之作!大氣磅礴讓人震撼!
揭秘晚年慈禧不為人知的過年活動:做素餡煮餑餑,拋銀元看「摔人」
古詩遇上仕女圖,迷人淺醉!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

您可能感興趣

聞香的生活方式,竟然不經意在異域與古人相通
中醫的魅力在於,它就像一棵大樹,從枝到葉都是相通的
老照片:日韓合併後語言不通,有一事卻可相通,此事與中國相關
理解,是觀念的認同;懂得,是心靈的相通
即便不再問候,可心和心之間,依然會相通
心與心的相通,是靈魂的相依
蔣勛:書法的美,一直是與生命相通的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中西方神話歷史都有紅顏禍水,居然都是一脈相通三代相傳
真愛是心靈的相通,跟婚姻無關
人像攝影:懂的世界很微妙,心意相通,才能夠真正懂得
和這三個星座在一起,最易心意相通!
皇上一見傾心寒香見,與如懿只是心意相通願做好皇后之位!
人與人之間,必須只能是因為在善惡觀上達成一致,才可心心相通!
古今中外,心靈相通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
信仰是相通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朋友不在遠近,貴在心靈相通
善良的信仰是相通的
柳海真,尹啟相,「心靈相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