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岡仁波齊: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岡仁波齊: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攝於2012年6月3日 然烏湖

No Fear In My Heart

No Fear In My Heart

朴樹

00:00/06:42

我看電影《岡仁波齊》

文字、攝影:鮑磊

電影《岡仁波齊》,雖然在內心並未跟導演張揚產生共振,但我想他可能就是想拍攝這樣一部直線型敘述的影片,平鋪直敘講著轉山的故事吧。

煨桑與翻動的經幡,泥濘的山路,春天盛開的桃花與油菜花,盤旋在天的禿鷲,投射在灰色山谷中的雲影,夜色中的布達拉宮,轉寺轉山再磕頭……所有這些都是用故事性的語言、人物對話很難精準訴說的吧。所以導演乾脆就用行雲流水般的大自然,直接表達行雲流水般的心念。清清淡淡,有節制,戛然而止的結尾與朴樹的片尾曲,雖然有種被攔腰切斷、畫風突變的突兀與不適,但留給觀眾的回味餘地,也算兩兩相抵了。

雲淡風輕,或許就是張揚的本意。沒有矛盾衝突的故事情節,不咸不淡的敘述節奏,也並不那麼美得會發出哇喔的視覺鏡頭。在這個時代,大家太愛用「套路」和「市場」去界定一個作品的優秀與否。只要走心,何必拘泥於形式呢。何必非要藉助鏡頭語言去表達什麼高深莫測的涵義呢。本本分分、簡簡單單地「講述「、還原,不好嗎?

看電視劇《楚喬傳》,有一集出現被記錄在《莊子》惠子說的一句話:子非魚安之魚之樂。我覺得這句話映照了我在看電影《岡仁波齊》時的某些複雜心緒。

那些朝聖的人,一路磕長頭,不惜一點點泥濘的積水,照樣虔誠跪拜過去;拖拉機車頭喪失引擎功能不能再用,於是男人們用人力拉,之後再回頭重新磕頭;老人在抵達神山時去世,大傢伙兒給他念經,把屍體抬到山邊等待盤旋於天際的神鳥天葬……如果沒有瞭然、理解、懂得,很多行為會覺得「奇怪」。在這個功利世界,多數人會把原則改變當作是「變通」,或許只有當事人自己才知曉那就是借口。再比如很多人吃素,突然有一天因為某個原因吃了肉,於是為了尋求心理平衡,自我寬慰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在心中」。倘若真的跟這些在現實中磕長頭的朝聖者比起來,你不覺得自慚形愧嗎?

影片《岡仁波齊》它表現的是人性,善良淳樸表裡如一的人性。並非是神性。因為每個前去朝聖的人,都有其各自的起心動念。也都是有煩惱的眾生,但卻那麼憨厚、老實甚至沉悶得有些可愛。這心念看似由磕長頭的身體完成,其實質還是靠堅定的心念與信念支撐著完成。張揚用磕長頭這個看似異常單調的故事(本身就是紀錄片),直線性的表達了關於信仰與心性的題目。

子非魚安之魚之樂。

無非就是看待問題角度的問題。

如果你不具備放低自己的同理心,或許也不能感同身受那些非要花費數月甚至一年磕長頭的藏民了。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局限里。電影拍的單一,看電影的人也只能略感之一二。然而每個人的單一卻可以在相對純粹的感受力中,匯聚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我相信這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某種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存在著的能量。它除了能感染人,還能改變人。

其實,僅憑電影里那些磕長頭的藏民,你不覺得,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些人,他們過著和心境表裡如一的生活,這,就應該是「岡仁波齊」帶給我最大的感動。

謝謝你的閱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都說奉俊昊撲街,我不這麼認為
第11屆FIRST影展最終入圍名單
阿巴斯去世一周年,別閉著眼睛活
他用這部電影創造了自己的童話
讓我們一起來250個freestyle吧

TAG:看電影看到死 |

您可能感興趣

岡仁波齊轉山之旅
神山岡仁波齊與聖湖瑪旁雍措的天堂
為什麼岡仁波齊是聖山?
《岡仁波齊》:虛實交織的朝聖之路
轉完神山 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朝聖神山的本心
藏族朝聖者的遠方,神山「岡仁波齊」
信仰|岡仁波齊轉山,恰遇神山之犬
初入阿里大北線 遇見岡仁波齊和瑪旁雍措
岡仁波齊的雪和風
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
《岡仁波齊》:朝聖中的自我尋覓
藏北漂淪記 騎行岡仁波齊、亞熱、措勤、尼瑪、班戈(一)
《岡仁波齊》:信仰這種東西
張楊《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何以贏得「西藏第一神山」的美譽?|自駕地理
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納木措、天路、岡仁波齊、珠穆朗瑪峰
看完岡仁波齊,才知道她為什麼愛上張揚
「神山」岡仁波齊有多神?
轉世三毛「與」岡仁波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