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重在悟,靠死記硬背是沒用的
書,其實是前人,旁人在這世間之經歷與感悟所留下了來的點點滴滴,看是應該,因為可以讓我們自己更好的懂得這個世界,但,若是執了念,那卻就是錯了。
——題記
「你說我這樣天天背書不好。」
「我想你錯了,那得看你在背著什麼書了。」
「什麼意思?」
「於科學或是理工方面,那背是應該,因為這些都有公式跟程序,但,你看看你現在都在背著些什麼書……」
……
「你說拆書來讀,來背,來懂其中之含意,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對嗎?」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來聽我的課啊!」
「不是不對,只是有點偏了。」
「什麼意思?」
……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一本記錄著自己從出生到成長、老死,獨屬於自己的書。
也可以這樣說,每一本書就相當於一個世界,只不過,有的建得比較完美,有些比較簡陋,有的比較複雜,有的顯單調等等諸如此類。
但不管如何都好,每一個人的那一本書或是說世界,在一開始都是空白的,而後由至親或是圍繞身周之人灌輸,才逐漸開始有了色彩。
這是起始。
在我們逐漸懂事後,之所以要求去讀書,那卻是希望我們能通過書,用最少的時間去觀看別人以然建好的世界,從而讓自己能更好的懂得去建設自己的那個世界。
這也是一個過程。
但,別人的世界,終歸是別人的世界,就好像不管別人的路走得再如何完美,那終歸也是別人的。
自己若是想去走同樣的路,那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道理是一樣的。
讀書不外乎是藉助別人的經歷,過程,感悟,來明悟自身,後去建造自己的世界。
而建造自己的世界,書寫自己的書,這是起因也是歸途,當然也是最原始與最終之目地。
所以,若是說去死記硬背著別人的書,別人的感悟,別人的世界,那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選擇,而後也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做法。
除此之外,若是將大多數之時間用來觀賞別人之書,那相對的,自然也就沒有多少時間去好好書寫自己的那一本書。
畢竟想要在某一方面得到更多,自然也就得在別一方面付出,或是說減去。
而若是自己的那本書都沒怎麼去書寫,那不管你觀看別人再多,其實於本身也沒多大用處。
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將其給融入到自身,化為自身之景色,只是在死記硬搬而已。
這東西就好像一個不懂事之小孩,因為怕他受傷,逐是給了他一把威力驚人的利劍,想要拿去給他防身。
但首先,小孩子太小了,不一定就能拿起那柄利劍,其次,就算是拿起了,能不能很好的防身先不說,但,一定會有那個可能會傷到自己(因為根本就不懂)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點,那就是現在不同古代,電腦等產品很是發達。
不知道說,你的死記硬背能否比得過這些電器產品呢?
能記得比「他們」還多嗎?
讀書其實就跟習武一樣。
門派之多,招式之多,幾如過江之鯽,多不勝數,便是窮盡一生,卻也難以觀盡,更別說背記了。
看是可以,因為可以更好的采長而補短。
但,那首先自身得有足夠的修為。
若是自身根本就沒一丁點修為,要如何能懂得什麼是長,什麼才是短呢?
至於自身的修為是怎麼來的,那卻是自打出生後,一路經歷,觀看,感悟等等所融入到自身,化為自身習性而來的。
其實,古人之所以說創立了書這東西,那不乎外是因為害怕自身記錯(跟我們現在用電腦的原理是一個樣的)也沒辦法去背記上那麼多,逐是才創立了書出來。
想來,他們也是希望我們這些後來人,觀看之人,能通過他們之書寫,來知道他們之經歷,也好讓自己更好的去懂得這個世界,明事非,知善惡,懂冷暖,曉取捨等等。
但,他們是決不希望我們去死記與硬背,浪費自己的大好時光,因為那就有違他們當初寫書之本意了。
畢竟,
若是要死記與硬背的話,那其實就沒有必要去創立書了,直介面口相傳也就是了,何必還要那麼麻煩,搞出書這東西之存在呢?
文:看書之家
微信公眾號:kanshu1986
歌曲:《Through The Rain》
TAG:看書之家 |
※長大後,你認為讀書重要,還是學習技術重要?
※哪個瞬間你覺得讀書重要?
※讀書重在選擇
※教師讀書重在致用
※181216 明星讀書重不重要?王俊凱砥礪前行正能量爆棚
※「TFBOYS」「分享」181216 明星讀書重不重要,王俊凱砥礪前行正能量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