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老師,你才是孩子取得好成績和感覺幸福的原因!
導讀
學業成績與學生的幸福感關係並不大。
如今,只要談到PISA,人們關注的往往是哪個國家佔據第一,自己國家處於什麼位置。PISA是一項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籌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從2000年開始對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15歲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進行測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對PISA的關注焦點是排行榜的變化。其實,PISA不僅對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進行測評,近年來開始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生命體驗——學生的幸福感。
2015年,PISA測試採用學生自陳式報告形式,詢問學生對生活的看法和態度,給學生機會和空間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對未來的期許,並且把學生在心理上對他們生活的總體評價界定為「生活滿意度」或稱之為「幸福感」。今年4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了學生幸福感評估報告——《PISA2015結果(第三卷):學生的幸福感》,報告以參與2015年PISA測試的72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名學生為樣本,首次對學生幸福感進行了系統測試,以期引發人們對學生幸福感的持續關注。
1
幸福感測試與學生的學業成績測試相互關聯
目前,國際上對涉及學生身心健康的幸福感關注並不多,主要有世界衛生組織每4年發布一次的學生健康行為報告,內容主要是歐洲和北美青少年兒童的健康幸福測評結果。而目前世界上運用最多的幸福感測量工具是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制定的幸福感測量表,測量指標包括個體、物質和可持續三個層面。其中,個體生活的質量和健康狀態、生活與工作的協調、教育和技能、社會聯繫、公民參與和治理、所處環境的質量、個人安全等都與個體幸福密切相關,物質層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收入和財富、工作、住房等,而幸福感的可持續保持需要自然資源、經濟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支持。
PISA所進行的幸福感測試,對象是15歲左右的學生,他們處於發展自我決策能力、心理自我意識構建和關係構建的關鍵時期,儘管大多數測試量表從成人的角度進行測量,但在對這些學生進行訪談的過程中,提及怎樣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是好生活時,他們最常提及的辭彙是朋友、家人和教師。在PISA幸福感測試中,所謂的幸福感是學生能夠感到生活的快樂和滿足,即心理、認知、社交和身體功能的正常和持續性發展。
其中,心理方面的測量因素包括:學生感受到的生活目的、自我意識、基本情感狀態、情感力量、心理幸福感與自我認識、自我激勵、自我效能。從身體方面來講,關注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參與的體育活動和飲食是否規律;從認知層面來講,關注學生是否是終身學習者、是否是積極的學習者、是否能夠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是否具有批評性思維能力等,同時結合PISA成績測試中的數據,重點關注學生學業成就壓力與學業壓力對學生個人情緒的影響;從社會和社交層面來講,關注學生與外界的關係,包括家人、朋友、同學以及學生對自己社會生活的認識,同時重點關注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教師的公正待遇以及在學校是否遭受欺凌等。
從PISA幸福感測試量表可以看出,教師、同輩群體、學校環境、社區和鄰里、住房資源、家人等成為與學生幸福感密切相關的直接影響因素,而社會文化、教育政策、經濟和社會政策、技術和創新、微觀經濟和政治環境、收入、全球問題、不平等問題等成為影響學生幸福感的間接因素。同時,PISA幸福感測試既涉及積極正面因素,比如興趣、參與率、成就動機等,又包含負面情緒,比如焦慮,表現不佳等,並嘗試將學生的學業成績測試與幸福感測試相互關聯。
2
成績排名前10%的學生和成績墊底學生的幸福感差不多
在PISA幸福感測試中,對生活的滿意度分成0-10個衡量維度,0-4屬於不滿意,5-6屬於一般滿意,7-10屬於滿意,9-10屬於特別滿意。在參與測試的國家和地區中,學生對生活的滿意度平均值達到了7.3。其中,多米尼克、墨西哥、黑山的學生對生活的滿意度最高,平均值超過8。我國參加2015PISA測試的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四個地區的學生,對生活的滿意度只有6.8,日本和韓國參與測試的學生對生活的滿意度也只有6.8和6.4。由此看出,東亞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幸福感普遍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國家對幸福的理解和定義有差異。在北歐、法國、德國和中國等,幸福的意義可能與幸運相關;而在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幸福與個人願望和目標的實現相關。同時在一些國家,人們很願意表達和分享自己的開心與快樂,而有些國家的人並不會隨意流露。
PISA幸福感測試結果顯示,與學生幸福感最密切相關的是教師、家長和學校,但學習時間的長短與學生幸福感並沒有多少密切聯繫。在人們的慣常認知中,普遍認為學生幸福感與壓力過大的考試和測試有關,但測試結果表明,其實關係並不大,而學業成績與學生的幸福感關係也不明顯,測試中成績排名前10%的學生和成績墊底學生的幸福感差不多。
3
良好的成績對於增加幸福感,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效果有限
當前,學校的學習生活佔據了15歲孩子的大部分時間,面對作業和考試測試,許多學生感到焦慮。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的平均水平看,59%的學生表示在參加難度大的考試時會感到非常擔憂,66%的學生面對糟糕的學業成績時感到壓力很大,55%的學生表示即使自己做好了考試準備還是會有壓力。面對學業壓力時,幾乎所有國家都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即女孩在學業上的壓力比男孩要大,她們更在乎和焦慮自己的作業與測試表現。與男孩相比,女孩在學業表現上更容易不自信,尤其是在數學和科學課的學習中,容易受女孩不擅長理工類學科的刻板印象影響,從而將自己歸到理工類學科成績不好的群體。
學生考試焦慮的背後原因,往往是希望獲得高分的學習壓力與成績不高的事實矛盾。而學生壓力過大,會導致他們在學業方面的表現更差,嚴重者會厭學曠課。那麼,學習成績好、在學校表現好的學生,幸福感會更高嗎?答案並不是,因為表現好的學生對未來的成就要求會更高,也會對未來有更為積極的規劃。從測試數據看,良好的成績對於增加學生的生活滿足感、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效果有限。
由此可見,學業成績與學生的幸福感關係並不大,PISA測試結果也表明,成績測評低的國家學生幸福感要比成績測評高的國家學生幸福感高。
同時,在公布的學生訪談和自我報告中發現,學習成績好與勤奮愛學習並不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許多男孩不喜歡被同學看作是一個對學習很有興趣和勤奮學習的人,因為他們認為勤奮用功是女性特質,男性特質是反抗和挑戰權威。儘管男孩非常了解在學校取得成就的重要性,但因為害怕被同學排擠和嘲笑,他們會更多地表現出自己並沒有付出多大努力。
此外,測試結果也表明,學業成績與學生生活質量的互相影響是一個複雜過程,一方面,學業成績的提高能給學生在生活上帶來滿足感,但另一方面,過於激烈的學業競爭,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從而無法平衡學習與生活時間。
4
學習時間長短與學生幸福感關係不大
數據表明,學習時間長短與學生的幸福感關係並不大。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中,13%的學生每周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不少於60小時,其中包括課堂和課外作業時間。在我國,每周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超過60小時的學生比例占學生總數的40%以上,而在芬蘭和德國,只有5%的學生每周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超過60小時。
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中,學生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被作業和課外補習佔據。在參與調查的22個亞洲國家和地區中,60%和72%的學生分別在科學課和數學課上會有額外的補習課,其中泰國學生課外補習花費時間最多。
改善學業成績是學生參加課外補習的重要原因。許多學生在自我報告中提到,雖然補習的內容與他們的興趣無關,但參加補習並不是被家長強迫,而是出於自願。對於大量佔據課外時間的補習學習,學生的滿足感也有差異。64%的泰國學生表示,在學習和補習過程中自己感到滿意,但在韓國只有10%的學生對此感到滿意。
5
學生幸福感與感受到的教師支持密切相關
測試結果表明,學生的幸福感與感受到的教師支持密切相關。青少年往往會尋找社會關係網和社會普遍價值的接受,需要他人的關心,其中教師是他們自我價值認識的重要來源。教師在學生的幸福感獲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提高學生的幸福感。在學校,學生能得到更多教師的支持,會感覺更幸福。對於教師來說,大多數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正面、積極的,但也有不少教師在解決學生問題和班級管理問題時會感到力不從心。
良好的師生關係、課堂環境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學生面臨的學業壓力,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積極。對於教師來說,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在與學生的交流中,要對學生表現出明確和清晰的期望,讓學生能夠從個人角度衡量自己是否在進步,而不是以班級同學的成績和表現作為參考。
面對考試焦慮,如果教師能夠提供專門的學習諮詢,確實可以有效減少學生的焦慮感。但是,許多教師在與學生交流考試重要性時,往往會強調成績與大學和未來工作相關,這可能會讓學生面臨更大壓力。此外,教師對待學生的不公平,也會影響學生的幸福感。
來自家長的肯定與鼓勵,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焦慮。一般來講,家長能夠通過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從而讓孩子對學習充滿信心。但是,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存有過多期待,特別是不切實際的期待,會給孩子帶來更多壓力,並破壞他們的自信心。在性別差異上,對於男孩來說,父母的任何干預都會讓他們覺得有壓力,而女孩能夠很好地處理家長的支持和給予的壓力。
6
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會影響幸福感
學校不僅是幫助學生獲取學術能力的地方,也在幫助學生適應困難,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聯繫,從而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在學生進入社會前,他們在學校的經歷對於以後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因此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會影響學生的幸福感。
不過,在一些對學生要求較高的學校,學生可能面對的壓力會更大,特別是當他們感到自己無法趕超同輩時。有些學校會開設一些選拔性課程,在這樣的學校環境中,可能會給學生造成一種無力感。
此外,需要密切關注校園欺凌與學生幸福感的關係。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校園欺凌正成為一種新的校園欺凌模式,從模式上來講,包括發送侮辱性信息、評論,在網路上傳播謠言、通過網路孤立同學等。在校園欺凌的性別差異方面,男生更有可能遭受傳統校園欺凌,而女生則傾向於遭受網路校園欺凌。
| 作者單位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學院
TAG:中國教師報 |
※把女星們PS成大餅臉是什麼感覺?太有喜感了,看的時候別喝水!
※Iboy:對線UZI感覺沒什麼壓力,卡莎我玩的也挺好!
※擁有你,才是最好的感覺
※Baby曬新髮型,網友:還挺好看的呀,感覺顏值決定一切!
※他是最丑的明星,妻子和女兒卻長得非常美,感覺跟他沒什麼關係!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一種感覺,以你為圓心,以我為半徑畫圓!
※如果你的兩個好朋友在一起了,你是什麼感覺?
※你對孩子的愛,他真的感覺到了嗎
※好驚喜!Ta對你是如何的感覺,來測一測!
※你喜歡的那個他,他也喜歡你,什麼感覺?
※你別自我感覺良好,和你結婚我只是愛好
※你感覺不被愛?那是有原因的!
※讓你有這6種感覺的男人,才是真的愛你!
※搞笑GIF趣圖:這可能就是豬隊友吧,臉著地的感覺是不是很爽啊!
※網友說:這些時候,女生感覺好可愛;有在說你嗎?
※幽默段子:S子讓你也體驗一把你哥的感覺
※你所謂的優秀,不過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真正愛你的男人,才會給你這3種感覺!
※有一個懂你的人,愛你的人,始終在你身旁,感覺生活真的很美好
※生了雙胞胎,卻感覺對老二很陌生,好像他不是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