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壩最早的「洋馬兒」 沒鏈條靠腳蹬地滑起走
民國時期成都的汽車。
遠古,人們依水而生,於是鑿木造舟;而後馴服牛馬,為陸上運輸服務。
在不靠機械做功為交通工具提供動力的時代,老成都人的交通出行、貨物運送大多依靠人力和動物。
雞公車,轎子和自行車,是老成都出行選用的重要手段,雖不能與現代的交通工具相提並論,但卻在緩慢悠揚的老城歲月里,碾過重重的一道痕迹。
1920年禁止雞公車在石路上推運的布告。
雞公車/
鄉下沿用到上世紀80年代
「雞咕雞咕,雞咕雞咕。」城市街巷裡,鄉村阡陌間,一種叫雞公車的工具奏響了老成都交通記憶的篇章。「因為推起來的聲音像雞公叫,所以得名雞公車。」成都市檔案館研究員介紹。
雞公車製作簡易,車身是由堅硬、質韌的木材劈鑿刨制而成。獨輪高聳如雞冠,兩翼是車輪旁架起的木架或木板,堆放貨物。後方兩隻木柄,推車人提起握住方便「駕駛」。
如果說山城特有人力棒棒,那老成都則特有雞公車。四川民俗學家劉孝昌介紹,從歷史溯源來講,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木流牛馬就是最早的雞公車,經過歷代演變,成了大家印象中的這個模樣。「雞公車在川西平原好使,山路不多不陡、運東西也不費力,且經濟實惠。」尤其在鄉下狹窄的田埂路上,獨輪的雞公車更是遊刃有餘。「所以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四川鄉下,雞公車並不罕見。」
雞公車是農家不可缺少的。農忙的時候推著運糧食運農具,農閑時推進城裡載客。「跟黃包車一樣,揮手即來,一趟車票大概是現在的一塊錢。」劉孝昌告知。在戰時,雞公車也有其用武之地,老百姓推著雞公車運送軍火和傷員,一輛雞公車可以承載三百斤的重物。
1933年政府規定異性不得同乘黃包車。
檔案揭秘:
雞公車損壞街石被下禁令
民國時期,雖然時局動蕩,但城市道路漸漸規範,用石板鋪的馬路像模像樣。相關規定也隨之出台,其中就有針對實心木輪的雞公車所下的禁令。
1920年,城防司令部省會軍事警察廳貼出一張布告,其中明確禁止在城牆邊等處,用雞公車推運除軍事或其他指定物品外的貨物,違令者嚴懲不貸。布告中一開始就給出了這樣做的理由:雞公車推運損壞街石又妨礙交通。
轎子/
不同官品 轎子用料顏色區分
晚清轎鋪的麒麟標誌。
如果說到老成都人最常用的出行工具,轎子絕對算其中之一。
轎子按等級和用途分類,老百姓平常出行用的就是民轎,結婚用的叫花轎,官家的叫官轎。「官轎有的是八抬大轎,轎子旁邊還有跟班,前後跑著上下張羅。」劉孝昌說。從裝飾上講,官轎與民轎大不相同,官轎用鸚哥綠、黃大綢,鮮艷又貴氣;民轎用料則粗朴得多。
不同的官品,在轎子的形制類型、帷子的用料顏色等方面都有嚴格的區分。如明清時期的一般官吏,得用藍呢或綠呢作轎帷,所以有「藍呢官轎」、「綠呢官轎」。清初,三品以上大官可用銀頂,皂色蓋幃,在京城內四個人抬,出京用八人。四品以下只准乘錫頂、兩人抬的小轎。至於一般的地主豪紳,用黑油齊頭、平頂皂幔。
晚清時期轎鋪的櫻桃標誌。
成都轎鋪 花果禽獸作標誌
「哦你從北邊來的哈。」看到了轎子上張貼的櫻桃標誌,住在新南門的張生笑臉迎接剛下轎的蘇生。
在老成都,就算目不識丁,看到轎子或轎鋪上的標誌,也知來去的方向或所處的位置。東鮮花、北水果、南走獸、西水禽,清末民初,老成都的轎鋪有著明確的區位劃分,以及趣味的行會標誌。
「老成都東、北、南、西大街,或各大城門洞內外,就有十餘家轎鋪,各式轎子達三四千餘之多,出賣苦力的轎夫多達四五千人。」劉孝昌說,這些轎夫多是周邊州縣的農民,或長住成都的城市貧民。
轎鋪多而雜,行會規定按東南西北劃分,且明確各自的標誌,方便管理。因為轎夫大多不識字,所以就選用圖案來進行區分,便於他們辨認。於是東邊以鮮花,北面稱水果,南面選走獸,西面用水禽。這在成都市檔案館留有佐證。
有關龍這類高貴的動物圖案,老成都轎鋪商家老闆不會隨便使用。「有忌諱,如果把龍紋圖案拿來做成市招,掛在轎鋪門口招展的轎鋪,必定會引來大難。」
到了民國後期,轎子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轎鋪主要經營花轎業務,大多轎鋪轉行黃包車行和汽車行。
自行車/
「火巴耳朵自行車」短暫出現
洋馬兒,滾滾兒圓,上頭搭的假洋盤;洋馬兒,丁丁當,上頭坐的小娘娘。
上世紀五十年代,自行車搭人,並不是搭在後面的座位上,而是正座前面的車杠子上,入座的青年婦女不少。因此,有頑童唱起這打趣的童謠,每每自行車上的人聽到這樣的兒歌,連忙跳下車,推車步行。
而後自行車改良,安上后座,少了這些尷尬。逗趣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改造出了一種「火巴耳朵自行車」。就是在車一側支出架子,搭上鐵板,再在外側安裝上輪子。一般家中的男人就騎著偏斗車,去接送孩子或懷孕的婦人。因為整個造型就像自行車長出的耳朵,並很多時候服務於家中的女人,所以也就稱為「火巴耳朵」。
某一段時間火巴耳朵流行於成都,有的人還做起了接客生意。不過因為危險係數較高,屬於非法運營,很快就消失在街頭巷尾。
華西壩的「洋馬兒」腳蹭地走
「西人有奇技,鋼鐵製成兩輪,兩角之怪獸,人乘其上,行走如飛。」1868年上海最先出現自行車,之後全國風行。到了1901年前,成都才開始出現「洋馬兒」。
最先流行的還是老外聚集最多的華西壩。老成都人愛看稀奇,又愛調侃新玩意兒。看到華西壩流行打網球了,笑稱是「打皮毛蛋」,看到兩個輪子的自行車了,又取名「洋馬兒」。「洋人騎的馬兒,不就是洋馬兒嘛。」
不過最早的洋馬兒,沒有腳踏板,也沒有輪子之間的傳送帶鏈條,所謂的「騎行」其實就是靠腳蹭地一蹬,然後滑行一段,再蹭,又滑,畫面頗為滑稽。
後來騎行靠蹬腳踏板後,老成都人又親切地叫其「腳踏車」,不少人藉此開始從事教學生意,自行車也因此逐漸在華西壩周圍的南台寺、皇城壩、東較場和少城公園等處散播開來,繼而風靡成都。
1924年,楊森下令擴寬東大街,鹽市口,勸業場等地的馬路,去掉街沿,並打磨平整。當時老成都的五老七賢站出來反對,聲稱這會破壞成都的風水。「不關你們的事,自己喝茶去。」這次的修整,客觀上改善了成都交通條件,讓自行車騎行更順暢。
汽車/
最早車輛氣體作為燃料
民國時期,車輛的發動機裸露在車輛尾部。
隨著「洋馬兒」一起出現的,還有汽車。
與如今擁有魅力無窮流線型設計的汽車相比,老成都的汽車更顯笨拙。而且當時的汽油貴,所以出現了「油改炭」的規定。
劉孝昌介紹,當時汽車用的發動機還是汽油機,只不過就燒木炭,並使其不充分燃燒而產生一氧化碳,再將這氣體作為燃料輸入汽缸燃燒產生動力驅動汽車,原理也類似現在天然氣汽車。
「所以在當時的路上,經常會看到有的汽車外的頂部或者尾部,安著爐子,煙囪和發動機,有的也被設置在駕駛室旁,便於操作。」
燒木炭,也遠沒有燒汽油方便。往往開木炭車的司機,在出發前的一個小時內,就要開始作準備,估摸好所需的木炭量然後放入爐中燃燒。行駛過程中還得注意加炭、清爐灰、搖動鼓風機。
遇到上坡路,汽車動力不足經常熄火,司機和乘客都得下來推車。燃料不夠了,路邊的拾撿的柴禾也可以充數,保證汽車的行駛。
不過當時的交通不像如今這麼發達,汽車每日行程一般不會太遠,百公里已算極限,而算下來這一趟這木炭的花費也不過百斤。
老成都汽車不得超過15邁
汽車限速,在老成都時期就出現了這樣的規定。
雖然當時的汽車數量不能和現在相比,可是交通管理卻一點也不含糊。由成都市檔案館提供的一份1933年的布告顯示,考慮到快車行駛危及行人安全,規定在市區內各街道行駛的車輛,均不能超過15邁。這份由四川省警備司令部公開的布告,明確各區的警備部隊隨時嚴加干涉,加強管理。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晨
檔案資料和部分圖片由成都市檔案館提供
※中國足壇時隔九年再度發生退賽鬧劇 喊退出的誰動真格?
※小學生哭暈!《王者榮耀》再放大招:12歲以下每天限玩1小時…你怎麼看?
※「最嚴發票令」實施 今後不能再開「食品」發票了
※奧斯卡評委大「擴招」 范冰冰馮小剛等14位華人成評委
※陳坤靳東李易峰之後王大陸金晨也加入「摸金校尉團」
TAG:華西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