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萊塢電影,誰學誰「死」?中國難容貧賤之道

好萊塢電影,誰學誰「死」?中國難容貧賤之道

電影是貧賤之道,是世界電影人的共識,所以許多事能夠釋懷。

上億投資的劇組,也發生拍夜戲沒夜宵、首映禮主創沒票、雨天穿易碎雨衣,為吃頓飯打九折,公司就安排導演跟餐館老闆合影,形象永掛在火鍋污了的牆上——還有不結尾款、謊言中傷。

損人佔便宜,是貧的性質。佔一時便宜,終將貧困,因為做的是貧的事,沒做富的事。影史上眾多大牌影人年輕時富得買遊艇,晚年在火車站賣熱狗,為養活自己操碎了心。

為何如此命薄?因為待人不厚道。

即便一世好人,也難逃厄運。七十年代賣座大導胡金銓,君子一生,死前無存款,墓地是吳宇森捐獻。

影史大牌們多早年多失學、家庭破碎、差點當妓女或土匪,唯一學歷是屠夫證或駕照,福氣少得可憐。

一旦志得意滿,貧困立刻到來。

卓別林知道拍電影早晚會貧道顯現,做了預防,一輩子不用明星的他,晚期用了當紅性感男星馬龍白蘭度、性感女星索菲亞羅蘭,他自己還是賣座大導,世界上幾億粉絲——以國內類例,等於周星馳加吳亦凡加白百合,怎麼會賠?

照樣貧道顯現,口碑票房雙雙崩盤。

大賠。

行業規律之歷歷不爽,嚇壞了卓別林,為不在火車站賣熱狗,賭徒戒賭般,以超人毅力息影,不再拍電影,守住了養老金。

影人居賤格,是老輩人觀念。李安的父親一直覺得兒子沒幹正行,跟朋友提起臉上無光,李安都拿奧斯卡了,李安的父親也只是不再勸兒子改行。(李安自己說的,有訪談視頻)。

經濟富豪、人格君子的高倉健,初次演戲,自悲落淚,覺得對不起當礦工的老父親。錢再多、名再大,影人也不如運煤賣力氣的、街邊賣烤串的,是老東方世界的階層定位,因為娛樂居於賤格。

在文字記錄上,高倉健在三十四五歲後發誓脫賤格,在貧賤之道里行君子之道。其實他早開始做了,日本對他的紀念文章,提到他年輕時路演,當地給他安排陪夜女,他怒斥,並把陪夜女大力推出門去。

當地人震驚,覺得他在耍怪,後分析他想行君子之道,勉強理解,敬而遠之。聽到他過世的消息,幾十年都覺得他是個怪人、當年安排陪夜女的當地人,經過歲月磨礪,自己也人生將盡,終於覺得高倉健值得尊敬。

推開陪夜女事件,是為紀念一個人,重點要說的事,可想高倉健活在什麼道里,他真不容易。

沒大沒小是賤相。

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得是有歷史地位、有組織地位的人,不能想像,一個軍訓喊號子的班長,只因為聲音洪亮,就由他宣布給全世界了。

但在劇組中有許多這樣的班長,專業尚淺,甚至還是外行,也能以「是個有感覺的人」、「是個有想法的人」、「是個好人」的資格,決定電影的命運。

世上沒幾個導演,大多數導演是副導演。

反客為主是賤相。

店大欺客是賤相。

電影如此貧賤,讓人怎麼愛它。

—— 這一情況,曾經改變過。

法國新浪潮的意義,是讓電影脫離了貧賤之道,都是製作粗糙的低成本電影,但貴不可言。

好萊塢故事,是工薪階層的失業危機心態,所以只討論意外危險和出人頭地兩件事。新浪潮放棄講故事,就是放棄這兩件事,講生命了、講社會了,所以貴不可言。

新浪潮導演們也都小富即安地活著,沒去賣熱狗,因為他們行的是文人之道,沒行好萊塢的貧賤之道,不受大起大落的折騰。

其實我們比法國人早,四十年代的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小城之春》皆貴不可言,行的是革命之道和文人之道。

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導演也脫離卑賤,戰敗後的日本急於確立民族形象,來不及學好萊塢,在電影里行了文人之道和武士之道,還有馬列之道,也貴氣。

九十年代初,報界人批判第五代不會講故事,耽誤了商業片發展,電影人自己也跟著批判,順便把給第五代以影響的法國新浪潮也小批了一下。

我大學時參加過這類研討會,甚至參加一次新片首映後,大家不知說什麼時,有人提第五代不會講故事,大家都馬上有話,也順道說了新浪潮。

大學畢業放棄電影,做話劇那幾年,話劇投資方請吃飯,不知道說什麼,在席有人說起第五代,資方也有了話,一頓飯後,資方由第五代想到我的話劇,得出了話劇不好的結論,終止了投資。

二十年過去,才看明白這事,電影人在自毀家園。如果當年沒跟著別人起勁,把第五代和新浪潮搞成反面教材,可能今日的影人還有尊嚴,不至於被班長們死死圍困。

八九十年代,日本人富裕了,戰敗陰影減輕,不再熱衷重建民族形象,開始猛學好萊塢,日本電影業一下完了。

現今日本電影市場依然賺大錢,影院都是坐得滿滿,但都是好萊塢大片賺日本的錢,日本導演賺不著本國人的錢,八九十年代學好萊塢的日本導演們玩殘了本土影業。

九十年代初,一夥日本導演來北京交流,有同學問:「您如何把您對國家民族的理解放到電影里?「一日本導演搶答:「我只關心性和暴力。」

引得滿堂喝彩,大讚是內行人說的話,我們那時揣摩好萊塢,也發現了這兩個東西,被他旗幟鮮明地提出,大快人心。覺得他才是真正電影人,課上談國家民族的老師還未開悟。

二十年過去,結果相反,發現日本電影就是毀在他這類人手上。

好萊塢電影,作為知識,可以分析分析,不能學以致用,一用就死。誰學誰死,法國人學,法國院線死,日本學,日本院線死,蘇聯人學,蘇聯院線死......

好萊塢電影如可口可樂,二戰時率先研究原子彈的德國人都做不出盜版可口可樂,誰山寨可口可樂誰的汽水廠倒閉。可口可樂全世界銷量,只能全世界買美國可口可樂原漿。

好萊塢電影也是只能好萊塢拍。因為好萊塢行的是貧賤之道,給全世界受苦的人看的。全世界受苦的人看好萊塢明星的貧賤相,是能夠滿足和投入的。

但有些國家和地區的大眾娛樂,自古走的不是貧賤之道,看本國明星的貧賤相、本國生活里的貧賤事,潛意識裡不接受。

法國,大眾文學傳統是《悲慘世界》、《基督山伯爵》,讓法國演員演一個法國生活版的《諜中諜》,法國觀眾會覺得太賤太假,潛意識不接受,湯姆克魯斯演的美國生活版就沒問題了。

看好萊塢,但看不了好萊塢的山寨版——這是好萊塢的可口可樂性質,可口可樂只能喝原版。

日本是當世小說大國,一百年前在日本寫小說還是賤業,明治維新後,最早一批給雜誌寫小說的人多是付不起房租的酒鬼、賭徒、被趕出家鄉的人,本著「男人賣字等於女人賣身」的心態寫的小說,拿到稿費感到倍受侮辱,發瘋似的趕快花完。

其大眾文學傳統不是好萊塢貧賤道,是落魄文人寫的文人之道,所以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電影人符合文人道,電影昌盛,背離此道,電影業垮掉。天真以為學了好萊塢技法能賺更多錢,結果上當。

中國的通俗文學傳統,不是好萊塢的愛情、警匪、黑幫、災難、西部等幾大類型,也不是日本般正經文學(詩歌文章史書)和不正經文學(相聲小說戲曲評書)那麼的貴賤有別、上下隔離。

中國的文學傳統,最早也是貴賤有別,小說不能算文學,小說只是小說,不算什麼,文學僅限於詩歌、文章、史書。元朝以後,打破貴賤,上層文化擠進下層文化的形式里,把下層文化的粗俗擠走了,從此,中國通俗文學的本質是皇家趣味、文人意識。

《水滸傳》是可以和《史記》媲美的」才子書「,《紅樓夢》許多章節放棄講故事,講詩詞和寫典故,老百姓照樣看得津津有味。

我們的通俗文化就是上流文化,美國標準的通俗文學,在中國也有,但老百姓接觸不到,屬於小眾,難得一見,沒有票房,萬一賺到錢了,開始聚眾了,立刻被趕走。

比如評劇名段《八月中秋雁南飛》:

「八月中秋大雁兒往南飛,跑腿的在外總有三不歸。這個頭不歸,二老面前不能盡孝哇;二不歸,床前妻子無人陪;這個三不歸,病在了招商旅店哇......」

這種通俗易懂的詞,大眾是聽不到的,清朝時評劇不能進城,民國時進城了,稍有票房,立刻被趕出城去。通俗易懂,只能小眾。

大眾能聽到的通俗文藝,在元朝是:「甚西風吹夢無蹤!人去難逢,須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里別是一般疼痛......」(《牡丹亭》)

在民國是:「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饑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號。轎內人兒彈別調,必有隱情在心潮......」(《鎖麟囊》)

唱這種詞,才能有票房。

中國大眾藝術和法國大眾藝術一樣,因為文人向各階層上下潤澤,滴水穿石,大眾已看不慣過於俚俗、只講生存危機的故事了。

美國宣揚「我是最好的」這類拼搏人格。但憑什麼呀?不能只憑「我覺得」三字吧?

這種憑空自信,在傳統中國,是不敢說的,會招人恥笑。

清朝的鹽商等於官倒,勢力逼人,但很少有鹽商世家,富裕兩代就退出鹽業,不要這錢了,因為商人是賤格,不能參加科舉,不能娶官員女兒和文化人女兒。

富裕了,要知道求貴。

求貴之路,漫長艱難。

退出商圈後,犧牲一兩代人閑呆著,到第三代可以說,在記錄上起碼爺爺不是商人,然後找一個同姓的書香門第,認祖歸宗,表明自己其實是文化人後代,可惜跟正宗失散多年。

認祖歸宗的代價大,加上你一家名字,幾張紙,但要交上足夠把全族歷代族譜都重修的錢,等於建幾座大廟的代價。

從此可以參加科舉,娶文化人家女兒了,商人的血統和身份是會拖累子孫的髒東西,拼上浪費三代人,也一定要改過來。

貴,是文化。

在美國,富是可以獨立的,沒文化,但有個性、有創意,別人也瞧得起你,不影響存在感。在傳統中國,富是不能獨立的,富貴二字要在一起,只有富,便是卑賤的存在。

八十年代,為了治療歷史傷痛,以一個「富」字帶動社會迅速轉型,大家好向前走。

苦學好萊塢,三十年沒結果,因為夾生。我們本有自己的大眾文藝傳統,不識字的大眾有文人的頭腦、皇家的生活習慣。

好萊塢是標準的平民文化,沒時間上文化補習班的辛勞大眾,對富豪階層充滿不靠譜的想像。傳統中國的平民性質不同,以文化超越階級,祖輩留給我們的好詞是「布衣傲王侯」。

三十年過去,真的富了,便要把貴字找回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對摩拜、ofo們來說,這是個壞消息
《王者榮耀》不該背的鍋,和背後的真問題
線上、線下混合的「新教育」能幫老師做到因材施教?
阿里何苦效仿亞馬遜做智能音箱?
王者榮耀防沉迷上線首日就遭破解,家長管不住孩子騰訊也很絕望

TAG:虎嗅 |

您可能感興趣

辛苦學習好萊塢,中國電影卻被這個國家完爆了?
好萊塢電影大戰 黑豹和麗影誰更厲害?你更喜歡哪部電影呢
電影《厲害了,我的國
讓我們致敬的美國電影九大男老戲骨你最喜歡誰?
哪些是好萊塢最好的電影?
電腦特效能拯救中國電影嗎?《西遊記女兒國》大ip就這樣被糟蹋
誰說中國沒好電影?那些讓你看十遍,二十遍,百看不厭的國產電影
她還是你心中的國民媳婦嗎?電影照型讓人驚訝,怪不得票房這麼高
堪稱史上最難懂最詭異電影你看得懂嗎?
為什麼好萊塢電影中的壞人總來自其他國家?反派角色塑造難為人
電影《設計師》:比鬼神更邪惡的往往是人心,交友不慎是多麼可怕!
《妖貓傳》日本票房凄慘,陳導電影深意誰能看懂?難怪網友喊話!
國外電影里獄警都是白痴?毛子:我的AK已經饑渴難耐
誰說成龍大哥拍電影不能「死」,在這些電影里他都「死」好幾回了
韓國網友評價翻拍的中國電影,直言:你們是不是沒錢?
這些電影堪稱國產神作,哪一部才是你的最愛?
電影里都是騙人的!真實的唐伯虎窮困潦倒,為了活命裝瘋賣傻
好萊塢山腳下製作電影的中國女孩
「妖精」扎堆上映 中國奇幻電影「燒錢」之後如何「燒腦」
那些叫好不叫座,卻感動了你我的國產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