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修行是修正自己的錯誤,回歸自己的本心,不是迷信
現代人認識佛教大多數是從古典名著《西遊記》和電影《少林寺》開始的,而佛家的智慧的歷史則遠早於這兩部文藝作品。兩千五百年前,佛祖釋迦摩尼誕生,創立了佛教,差不多和老子、孔子是同時代人;東漢明帝時,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了中國;南朝梁武帝時期,菩提達摩東渡到達中國,帶來了禪宗的思想基礎。
佛家的智慧與道家、儒家經過長時間的融合、互補,他們並稱為「三教」,已經構成了傳統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們生活的實際基礎。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些佛家的智慧,通過這些智慧讓我們能夠更迅速、靈活、準確的處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
而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談佛家智慧,指的是佛教的中國宗派——禪宗的智慧。其核心就在於,如何從對立的矛盾雙方中求解、求平衡、求超越——類似的矛盾有很多,如出世和入世、做人和成佛、求佛和求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對立和統一」,不是用一方去「統一」另一方,而是從事物的一體兩面中兼而有之。
從宋代開始,禪宗深邃的思辨精神就把生存、超脫的智慧帶進了中國人的大腦里,創造出了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那些有關於人生、生活、事業的智慧果實俯拾皆是: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就將這段禪語敷陳為三段詩句,為人所津津樂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正是這些智慧結晶的閃光,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去親近佛教、感悟禪理,並將這些智慧體運自如,創建了一個又一個文化高峰,如「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人稱「詩佛」的王維、以詩說禪的蘇東坡等。
同時,佛法、禪理又給這些文化巨擎的作品增添了濃厚的出塵之美。如白居易詩云:「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岡開智慧花。」黃庭堅詩云:「因知幻物出天象,問取人間老斫輪。」劉長卿詩云:「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而且,佛家的智慧並不專屬於那些口中吟哦「陽春白雪」的文化精英,對於那些「下里巴人」,佛家的智慧也是可親可近的。
佛家智慧的表達有時候表現得直白如話,《西遊記》、《少林寺》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西遊記》中,被孫悟空打死的妖怪一般都是沒什麼後台的,而那些領導的司機(如賽太歲、獨角兕大王等)、僕人(如黃眉大王、金角銀角等)、親屬(如金翅大鵬鳥、白毛老鼠精等)到了危急關頭就會有人幫他們求饒,「悟空住手,饒了他這一回吧」。但是,除了這些「關係戶」之外,也不全是消極的一面。如果個人能力突出,也會有人慧眼識才,給它們一個糾正錯誤的機會,如黑熊精、紅孩兒、百眼魔君等就被上級領導收歸己用,戴罪立功。
而且,有時候佛家智慧的表達更是顯得幽默熱辣。宋孝宗到杭州靈隱寺遊玩,有高僧陪同導遊。
靈隱寺前有一個小山,傳說是從印度飛過來的,故名飛來峰。宋孝宗就問:「這山既然能飛,為什麼飛過來之後,不飛回去?」
「這正是俗話說的『一動不如一靜』。」
進得山門,宋孝宗看到觀世音菩薩像手持念珠、做禱告狀,又問:「菩薩拿著念珠有什麼用。」
「菩薩也是要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
宋孝宗很奇怪:「菩薩念自己有什麼用?」
「求人不如求己。」
在上面的笑話里,高僧的兩句諺語都是意有所指的,並不是無的放矢。宋孝宗接掌南宋朝廷的時候,一反前任宋高宗向女真妥協的政策,整軍經武,準備收復中原。高僧其實是在警告宋孝宗不要急於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同時也不要聚斂財賦過重,增重人民負擔。
這就是佛家的智慧,可以虛,可以實,可以直白,可以幽默。因為「廣開方便之門」,所以可以迅速的在各種知識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靈活的使用各種方法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可以準確的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意思。
而且,從這些例子里夜可以看出來,佛家的智慧是針對社會現實的有一種批判性的態度。在這種批判的態度之下,才具有超越的可能性。這種智慧不是那些阿諛奉承、歌功頌德者能夠具備的。
所以,佛家的智慧常常表現為一種悲劇的形態,即便是那些可以當做是笑話看的故事,也像卓別林、周星馳的喜劇一樣,是笑中帶淚的,名為喜劇、實為悲劇。評斷的標準就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悲劇就是把人間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佛法、禪理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會認清事物本質的本領,避免我們犯錯誤、毀滅了我們自己所擁有的美好的東西,而不是很多文藝作品的錯誤表達一樣去逃避,消極的不作為。
想得到佛法、禪理的好處,只有通過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不是脫離,而是回歸,回歸自己的真心。這種真心應該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通過改變自己去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這是佛家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法門,也就是佛家智慧的根本。
※天門山出現國家二級文物,考察小組進山尋找李闖王寶藏
※戰國四大戰神起、翦、頗、牧,秦趙精英兩場戰役決出高低
※可惜了!秦始皇陵已經被盜過了
※古代軍師多為道家「半仙」,還記得隋末唐初的徐茂公嗎?
※李白和楊貴妃那點事是傳聞嗎?
TAG:人文史觀大智慧 |
※不違背自己的本心,便是真正愛自己
※做人,守好自己的本心
※真正厲害的人,都能堅守自己的本心
※如果違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無法快樂。
※有的時候,說話很是損人,但是本心不壞的3星座,其實並不是出自本意
※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也要守住本心
※絕不會違背自己的本心,更不會辜負別人信任的星座
※把善良當做自己的信仰,這3大生肖永遠不忘初心,保持本心
※拎清自己,順應本心
※修行就是要看清本心
※她是歷史上有名的才女后妃,溫婉知性,一直堅守本心才能夠認清自己
※無是無非,回歸本心
※你想用磨鍊讓我出人頭地,卻精緻的磨滅了我的本心
※婚姻里要遵循本心,不要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既要堅定本心,也要讓父母放心
※做人:再苦,也要守住本心
※人不識本心難免老來遺憾,什麼是本心?
※體認本心,真實行去
※佛就是我們的本心,以本心念本心
※再苦,也要守住本心